教师之友网

标题: 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品读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29 09:46
标题: 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品读
花开时节逐梦缤纷
——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品读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李昌菊

全国青年美展——一个足够凝聚许多青年美术家眼光的舞台!在这样光彩的平台上,挑战一下花开时节的自我,是青春无悔的选择。一展风采,或是脱颖而出,更是蛰伏在心底的轻梦。承托着梦想的主办方,及时关注着成长的态势,悄悄扶植着稚嫩的枝条,定期收割一下缤纷的梦想。赏梦的人们,盼望着窥见年轻人梦想的底色与维度,识见新锐的勇气与才力,体验一回年轻能量的释放,经历一次精神层面的心神交会。
评委们辛苦的千挑万选后,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作品于122号集体亮相于中国美术馆。同台献艺,青年美术家的实力不可小觑。作品整体风貌比较齐整,大多数作者将眼光投向生活,在创作方向上贴近主流,但内涵还有待深刻。大家都磨练好了基本功,对技术的操持比较自信,画面气质与格调成了主要问题。写实者众,不乏创新游离之举,和迷人眼的星光闪耀。七个画种各具特色,视点有别,各有所长,或趋同或求异,一起构成展览的洋洋大观,现不妨分而述之。
一、现实主潮、内涵有待深刻
对国家级美展一直倡扬的创作导向,即关注社会、现实、人生,青年美术家了然于心,他们都努力使画作切题,以体现出主流特色。不少作者将目光锁定在生活局部与细节,发现和表现现实构成展览的主流,其中人物题材偏多,不同空间、身份、状态人群的生存处境与性格心理得到表现与揭示。如马杰、惠波的《黄土暖秋》(中国画)表现劳作老人们的休息片刻,平静中流动着一种温馨情意。周丽萱的《柳燕》(油画)描绘当代中国女孩素净、含蓄不乏时尚的美。康蕾的《纯真的眼睛》(油画)力图通过红色展现塔吉克民族善良、质朴的性格。对青春心态与镜像的捕捉,如孙晓东的《年华》(漆画)中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思考与向往,表达青春期群体的共同困惑,对都市中人的情态把握,如版画《电梯》(高凯)表现人的拥挤与隔膜,油画《生活空间》(李健)和《中国式创业》(李罗)在体验底层人物生活与表现性格特点方面,相当深入真切。除了表现人,风景也是永恒外在的现实主题,不过有人工景观与自然风景之别。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作者们态度迥异,焦洋《钢的城》(中国画)以乐观笔调描绘了工厂的蒸腾气象,付河江的《文明影像·都市片段》(版画)与李康的《城·惊蛰》(版画)中都市景观凄凉、荒芜、杂乱、衰颓,是一种对都市文明的质疑。逍遥者倾心自然大美,庄重《影之舞·九》(油画)一如既往的着迷水中倒影,从中发现自然的静谧与神秘,并在色彩上借到了水墨的神韵,陈勇劲的水彩由技入道,直抵达旷远清幽之境。
青年作者自觉以生活为立足点,比较客观的表现了一种充满生机、蕴含希望的现实,说明他们敏感于丰富、复杂的世象,这种直面现实的观照态度足可嘉奖。不过,另一种效应也同时催生,即满目的现实罗列,以视觉重复考验着观众的审美耐心,在国画与油画中表现尤甚。不少作品原生态的呈现,暴露了作者对现实素材的取舍、提炼不够,有自然主义之嫌。还有不少作品思想空洞,完全忽视揭示内心,如热衷时尚男女青年的风情呈现,陶醉于描绘服饰外形,内心扁平,徒有其表。也有作品给人物集体装饰微笑,莫名一致的喜悦感不足以信,另外,还有画中人不约而同举起相机手机狂拍等题材撞车等,令人莞尔。总之,在选择现实题材的基础上,不让精神深度迷失在琐碎的视觉呈现里,不把深邃思考淹没在表面的场景描绘中,提升洞察力,深化思想意涵,增强情感力度,是改善这一现状的关键。
二、技巧过关、尚需提升格调

梦想的实现需要激情的充溢,更需要实力的支撑。展览是检验与比拼综合实力的场域,受益于中国当下良好的艺术教育,加之青年美术家对绘画技巧的认真打磨,出现在展览上的作品技术水准、画面功夫都比较扎实。每位作者都在孜孜不倦的寻找自我,小心翼翼的区别于他人,作品语言的运用自如、探索多样,信心十足的显示了青年才俊们的手头能力。这之中,有特别讲究构图的,《吾土吾民》(国画
徐国雄)的网格构图,吸引不少观众驻足细观。有以阔笔意写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如王宇辉的水彩画。有追求简练传神的,如油画《大四NO·1》(魏广彬),有讲求画面情调趣味的,如油画《梦回巴黎》(路昊)的文艺复兴图式,漆画《同代》(李娟)的高级灰,罗寒蕾工笔画的素净色,既当代又古典。也有重画面氛围营造的,《那时·何方系列之三》(刘海辰)《关于相遇的理想片段》(吴明儒)《春天的早晨》(张淞)《中山舰》(易阳)同为版画,画面调性有低沉、明丽、单纯、激烈的差异。材料丰富性的探索则非综合材料莫属,金属、沙土等自不必言,手法上的绘、滴、洒、堆、拼贴,更是不一而足。多样的探求在表现同一个对象时更容易凸显,几件表现鲁迅(恰逢其诞辰130周年)的作品,通过雕塑、中国画、版画等不同手法,揭示了这位民族脊梁与思想者的品格。
总体而言,青年画家们训练有素,只是尚欠老练。不过,在技术攀升到一定层面后,画面的精神气质、趣味格调等更高层次的要求也随之而来。而在这一点上,许多画面显然还准备不足,有待改进。不少画面人物众多,场景复杂,但画意全无,或美感打折。有的工笔画片面追求大、密、精,技术味过火,传统韵味却不足,感动也相当缺失。有些油画过于俯向世俗,选材琐屑,格调乏善可陈,浪费了尚且不错的技术表现力。这些画面立意与格调不高的现象,说明了青年艺术家艺术表现能力与人文修养不平衡的事实,大练内功,加强艺术文化修养,提升画面的气质与格调,已是不少作者的当务之急。
三、锐气闪现、自信不乏自足
新锐出场,是观者隐藏在内心的基本愿望,也是展览最吸引眼球的亮点。被震撼,被感动,是应有之理,有时却成为看展的意外嘉奖。事实上,本届展览在观者眼里有无新锐,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怎么说,整体的特点还是有的,那就是经由作品呈现出来的青春活力与自信。可以说,不少青年美术家们正处于创造力最强、思维最活跃的时刻,他们热衷语言实验,既心仪传统,又善于融汇当代创作观念,并勇于展现自我个性,突破现有的表现模式与图式。这里不妨圈点一二。
有敢于吸纳当代艺术创作观念,将传统手法与当代感受自信的加以结合的。如《百年孤独》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画作的所有元素:形象装扮、表情、色彩、装饰、蝴蝶符号、材质,均经过仔细推敲,它们各得其所,均有恰当意味,因此意义含混复杂,效果相当鲜明出位,凸显了工笔画创作观念的当代性。写实油画很难出新,但《中国式风景》(薛广陈)通过最意想不到的常见之物——板砖表现中国山水,画面细致入微,虚实结合,技法控制收放自如,在观念与技巧上颇有新意。将当代人物古典化武侠化,也是大胆创意,如雕塑《我心中的东邪—李象群》(刘瀛潞)有趣讨喜。漆画《霓裳·韶华》(李春朋)大胆的去人留物,以服饰巧妙暗示人的在场,主体不在场,但无声胜有声。雕塑《13号线·2011》(柳青)善于营造情境,对人物身份与内心有深入的揭示。有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将传统画意、意境与韵味引入画面的。如油画《拼石黄山》(杨澄)《风吹过向塘·9》,画面境界一沉郁一清秀,应金飞的·《残颜·他(她)们》(水彩)、张晓锋的版画《傲雪寒梅》都有此新意。还有在观念与手法上敢于游走边缘的。如漆画《十三点》(姚凯)以夸张形色表现一种放浪形骸、挥霍青春的游戏感,脱离了如实描绘的路子。涉及宗教信仰或许有点敏感,《时光中的时光》(综合材料
高翔)试图接近这一领地,模糊的菩提树、依稀的佛主、信徒形象,在晦暗不明的画面情境中述说着遥远、神秘与玄妙。
如果说以上自信中包含着一种开拓精神,一种另辟蹊径的创新意愿与锐气,那么,还有一种自信显而易见,这便是对已有手法的自信满足。这些作者不乏曾经的新锐,他们不断亮相各种展览,但是题材相同,手法雷同,出道时带给人的惊喜正在消耗殆尽。形成艺术风格固然是好事,但艺无止境,如果安于昨日成就,不仅很快就被新人超越,还容易令观者视觉疲劳。所以,保持进取姿态,不断出新,是有自足感青年美术家需要深思的问题。
四、多样共构、趋同还是求异
本次展览作品由七大品类构成,若以入选总数量排列,为中国画143件(获奖30件)、油画131件(获奖30件)、版画69件(获奖17件)、水彩68件(获奖18件)、雕塑45件(获奖13件)、漆画40件(获奖10件)、综合材料30件(获奖10件),可见,依次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漆画、综合材料等,它们各有所长,不是平均分配,呈现出既彼此交融,又各有所好的情状,共同构成了美展的丰沛体貌。若观之,呈现出趋同与求异的不同追求路向。
题材与画面效果趋同是突出现象,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比较明显。题材上,它们都倾重表现现实。工笔人物画很是抢眼,对现实的表现力与热情与写实油画不相上下。其用线用色,画面结构,内容承载,均体现了当代工笔画的水准,创作力量之强,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多年来被诟病的制作性强、绘画感弱、装饰味浓等问题依然存在。与工笔画比较,写意人物与山水画依然相当贫弱,不过其人才培养与成长确实需要假以时日。油画写实水平很高,青年画家刻意追求中国画意境和笔墨韵味,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不过,大量的写实充斥了我们的视觉,现代性的语言探索动力不足,如何不沉陷于庸常平俗,使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不打折扣,使油画视觉面貌出现新意,需要及时反思。水彩画探索方向很多,不少飘移在国画与油画之间,近年来饱受可能失去自我的批评,但是大家仍然前赴后继,奋力投入写实的洪流,表现出承担宏大叙事的非凡勇气。当然,也有以一批水彩画家写实的感召力之外开始了其他的观念思考。
版画、雕塑却是力求不同。版画在思想性方面相当出色,艺术家的思考点游走在人与现实、人与人、人与想象、人与社会、人与环境间,透显出创作思维的敏感与活跃。雕塑敢于吸纳当代艺术的操作观与手法,思路在现实、历史、理想的空间里自由游弋,如批判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崇拜物质等,如叩问生命意义、戏谑科技产品、体会青春冥想等。两者都很有想法,它们也有相同之处,这就是观念开放,探索姿态具有活力。
本次展览的后起之秀当属漆画与综合材料。漆画可刻、雕、堆、嵌、磨,在表现力与材料特质方面有优势,但是创作观念有待放开。综合材料以新生气质冲击了展场,在介入现实、个体、日常、时空与精神世界方面,起点与眼界较高,思路也比较自由,没有出现选材的自我束缚与约定,不过如何确认特色,而不被误认为水墨、版画、壁画,是综合材料必然面对的问题。七大品类的趋同与求异,孰是孰非,相信观者自有判断。
总而言之,作为艺术梦开始的地方,全国青年美展是生机盎然的逐梦场。它有如大浪淘沙,淘出有艺术潜质的弄潮儿。发现他们,让其熠熠生辉,使其不断成长,正是展览的用意所在。观展过后的人们,总会不经意间回味或津津乐道那些过目不忘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很有可能就是明日之星。成为展览中让观者驻足和惊艳的那一个,就是青年美术家最缤纷的梦了。因由这一场场的梦,开启更多的梦,竟是梦里不知花多少,那正是大家期待的美景。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