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31 17:56
标题: 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不喜欢读语言学方面的书,这些书一般写得太抽象,太枯燥,太无趣,与教学关联也不大。我们在实践中需要有用的语言知识,可语言学方面又太不给力,提供不出什么新鲜的知识,或者提供的东西很难接受,致使语文教学难以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可以一读。它发生在“语言学”和“语文教学”的“交叉点”上,和我们的实践息息相关。当下课标修订稿把语文的核心任务、目标聚焦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课程内容指向“言语主体”“语境”“实践”“生活世界”“生活化”。——这些也恰好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范畴。就让我们带着期待,踏上阅读之旅吧!
本书有7章内容,第一章提纲挈领,所阐述的内容后面有所提及,有的是循环论述。第2、3、4、5、6章以“话语”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话语的理解与生成,以及生成的规则和意义。第7章又回到了“教学的田野”,考察我们能否把语用学的知识“化”在自己的实践中。
我们大体分四个阶段完成这次阅读,第一阶段序言和1两章,第二阶段2、3、4两章;第三阶段5、6两章;第四阶段第7章,当中可以不拘一格地穿插阅读。请大家注意:阅读的取向是“任务型阅读”或“研究性阅读”,这是由“研修营”的宗旨决定的。请大家根据提示,带着问题去阅读,联系实践生成新的问题,写成小论文,并通过网络平台讨论。阅读的过程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浮光掠影、应付检查,这不是应有的阅读姿态。
引言字数不多,大体上梳理了语言学的成长史,也梳理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作者提到语文教学的“两种错误倾向”要有深刻的理解。
没有认清语文的基本性质,不是从语言文字的运用出发去教语文,而片面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让语文教学进入了空气稀薄的高空。——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
“工具论”思想确立后,语文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语言本位的现代语文教育体系,成形于1935年夏丏尊、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1956—1957年语言、文学分科实验和“63年《大纲》”的颁布,标志着这个体系的基本成熟。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捆绑下,“工具论”逐步走向工具主义,“八字宪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走上前台,语言教学成为了“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文能力演变成了技术操练,科学化探索陷入了泥潭,“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教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这种语言要素的教学,是一条错误的倾向。
语用学,也叫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科学。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语言的”语言学概念,它似乎很少关心“适合性”这一概念,也不考虑语言行为对不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方式。而现代语言教学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较多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待语言,并且重视语言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交际功能问题,它指向语言的具体应用。
说得更明白一点,语用学就是研究在一定语境中的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含意义,以及可能产生效果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特征是:语用学研究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用法,乃至不同的表达效果,侧重在语言的实用;语用学侧重在语言本身的使用,讲究语言的组织和驾驭,特别在乎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
文章的第1-2小节对语用学进行了定义,明确了语用学的几个必备的要素:使用语言的人+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分解这样的定义我们得出语用学的内涵有:使用语言的人(口头运用语言的人和书面运用语言的人)、特定的语境以及产生的效果(语言本身的含义、语言的言外之意)。这让我想到俄国著名语言学家和诗学家雅各布森曾认为话语的发生有这样几个组成因素:
雅各布显然认为任何语言交流活动,首先是由“说话者”所传达的“信息”启动的,它的终点是“受话者”,但整个交流过程并不是这样简单。这里的“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必须有可供的“接触”的渠道,这种“接触”的渠道可以不同,如口头的、视觉的、电子的等,而最为重要的还要有“语境”。
语用学是以话语、语用主体和语境三大要素组成的系统,其中又以“话语的意义”内容为核心。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阅读P10到P13,准确理解“语境”的意义。大家也可以调读第六章,想一想语境在言语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语境大体分为三类: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
语言符号是有限的,但在一定语境中,语言的运用是无限的。例如:“今天是星期天”这个句子,语言的意义是“说话人说这句话的当天是一个星期中的第一天”,这个意义是任何情况下都有的、固定的,适用于任何人。但在语言运用中,这个句子的意思随着语言使用者,或语言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出现说话人说这句话的当天是一个星期中的第一天”之外的意义。如果一对夫妇,丈夫潜心事业,天天伏案工作,不知休息,妻子说:“哎,今天是星期天。”这是对丈夫的关心,是劝丈夫:“今天该休息啦,放松一下啦!”如果是一个小女孩对爸爸说这句话,可能是提醒爸爸:“你前天答应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今天该去了!”其意是提醒爸爸实践诺言。这是因语言使用者不同带来的意义差异。如果语言环境不同,同样的人适用这句话,意义也可能不一样,例如:即使同是一对夫妇,丈夫潜心事业,很少顾家,妻子不能理解和支持,这天是星期天,丈夫又提起包要到实验室里去,妻子说:“哎,今天是星期天。”这是说:“你该留下来帮我做家务。”即使是同是小女孩对爸爸说的,但如果她与爸爸并没有约好去公园,爸爸一大早就叫起女儿起床,那么女儿的这句话是说:“还让我睡一会儿,我又不上学,今天不会迟到的。”同样,在这句话前后搭配不同的语句也可能引起它的意义的变化。例如,“今天是星期天,领导管不着你。”那么,“今天是星期天”是说这是一个没有工作责任的日子如果“今天是星期天”出现在“今天是星期天,所以我特意把家里收拾一下,还买了好几样菜”这里一句话里,那“今天是星期天”是说这一天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或者说这一天没有其他事,很空闲。
语言使用总是和“意图”联系在一起的。请认真阅读p12到p15,想一想“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的内涵,如果你有足够情趣,请联系课文或经典文学作品、电影中的话语,来分析之。
了解书中的几种提法。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站在语境、语用主体、话语等角度,建构规则,如:适应语境方面的规则、选择语料方面的规则、切合语体方面的规则、组织话语方面的规则等,从而进一步去探寻意义。这一点下一次重点探究,大家还是从整体上把握“语用学”是干什么的。
P30至p34,大家可以结合序言阅读。最后要形成一个共识,以语用学的视角看语文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由教学中重语形、语义向重语言的使用转变,理解为了使用;
二是由教学中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因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三是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转变,因为学生是语言的使用者。
这一部分不点拨,建议大家认真阅读,结合教学实际写成一篇小论文,最好达到发表的水平。
1.语言学中的“语用”和课程视野下的“语言文字的运用”有什么不同?
“你家有许多照片吧。这些照片有的记录你的欢乐的童年,有的留下了你们一家幸福的时光,也有的藏着一个难忘的故事……”
学生们把影集、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带来了,一个个神情欢愉。还没上课,学生就三个一群、两个一伴地说开了。一位学生眉飞色舞地说:“这张照片是我给爸爸照的。那天是爸爸生日,可他并不知道,他对过生日向来很潦草。那天爸爸一大早就出去了。我和妈妈忙开了,布置房间,买生日蛋糕,做了一大桌子菜。到了晚上,终于有人来敲门了,是爸爸!我赶紧把灯拉灭。爸爸进来了,说我们搞什么名堂。这时妈妈点上生日蜡烛,老爸呆了,禁不住“啊”地叫出声来。说时迟,那时快,我一按快门,就留下了这张照片……”说到这里,这个学生做出了个拍照的架势。这个孩子说得很生动,用“潦草”形容爸爸对自己生日不在乎,真是很新鲜。
上课了,在出示话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先说,并进行方法指导:“我们要选择有意义的照片写。怎样把照片的来历说清楚、说具体呢?告诉同学们一个方法,就是要交待“四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巧了,教师喊到了上述那位眉飞色舞的同学。这位同学得意极了,还没站稳,就开始说了:
学生在上课前,说得绘声绘色,然而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然“失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本次学习的内容是二至四章,聚焦在一个中心词——话语。所谓“话语”,就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话。语言到了“用”这个层面,才称之为“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如何进行话语意义的分析?我建议大家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细读这三章,大家做一张表格,从静态、动态两个层面,梳理出话语分析的不同层面,如形式意义、结构意义、关系意义、文化意义、主题意义等,每种分析找出经典的例子,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核心内容。例子可以是这本书上的,也可以从教材里找。做这件事不难,但是全面的梳理很累,希望大家做好。
第二件事,文本分析。在阅读中,我认为话语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语言意义:就是分析语言本身的词典意义、形式意义等。语言意义是共通的、稳定的。
情景语义:就是在语境中的意义,也就是书中提到的言外之意、文化语义等。情景语义是个人化的、具体的,不仅指文本作者的“个人化”,也指解读者理解的“个人化”。一旦触摸到情境语义,话语意义就指向了“人文”,人对文本的能动反映。
举例一、《我和祖父的园子》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又高又远。
语言意义:这一节主要写花、鸟、虫子的自由,分析句群逻辑关系,围绕“自由”,用“愿意……就……”等句式写,读起来音韵上也觉得自由。
情景语义:(1)什么是自由?由句中的“大”、“高”、“远”、“活”等可以展开丰富的意义建构空间;(2)联系语境可以看出“我”的自由及祖父对我的爱;(3)如果有《呼兰河传》的整体语境,会想到萧红的“不自由”等。
举例二、《水》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语言意义:水从“头”到“脚”流下来“我”的感觉。“倾注”,水自上而下,且流得快,可这只是“一勺水”流下;“像小溪流”,流得时间长,其实很快就流完了,几个“滑过了”也写流得慢。毛孔吸水不能发出声音,却听得到“吮吸声”。把语言的词典语义“还原”出来,找出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
情境语义:不合情理的地方放在语境中,就符合“情理”了,从中可以读出多种意义:舒服;留恋;母亲的爱,等等。
大家可以学学孙绍振先生的“还原与比较”分析法。你手头有一个话语单位(可以是作品,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一个片段),找出关键词, “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这就是书中说的静态分析),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可以抓“乐园”这两个字, 按原生语义,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吧。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把它当作“乐园”,可能回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但是,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却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这里关于“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正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童心,离开了孩子天真的心灵是不能得到解释的。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含义,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肯定是一种美好的场所,但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但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
从符号学的理论来说,这就是所谓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矛盾和转移。
因此,语文教学应以语言作为载体,通过“文本语言”指向“文本语境中的心灵”,进而洞察作者的心灵,并进入到自己的心灵——发现、深化、表达“我”的感觉,强化悲悯、宽容和自省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发挥“我”的主体性.凭借文本的语料以及文本承载的“文化背景”,引领学生在文本的“词典语义”和“情景语义”之间、“自然经验”和“人文思维”之间、“文字语言”和“文化心理”之间、“共识层面”和“纵深层面”之间、“文本经验”和“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进入一层又一层的精神佳境。
四化老师:话语的不同结构形式关系等能否作为一种语文知识,成为以语用为中心的言语实践的重点指向?
沙鸥:话语的语用意义指什么?有哪些类别?课程标准中的哪些要求与体会话语语用意义是相呼应的?
王玉兰:语用学怎样与课标适应。难道各年级遇到反问句就要借助改陈述句来理解他的语言意义吗?
李欣越:第43页中提到“入声消失”,那么入声为什么会消失呢?能不能具体地解释一下?
这些问题可以集中时讨论。阅读这本书,我建议大家不要从理论到理论。所以,这次作业就是把文中提到的两件事做好就行了。第一件事,上交的是一个表格,第二件事,上交的是一个文本解读,从两个方面解读,可以选教材里边的,也可以选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字数不少于2000字。
第五章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文字符号就其本身来说是死的,是什么赋予它生命呢?它的生命就在于使用。人在进行理解、表达活动时,大脑是如何参与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内部机制是什么?这是一个“黑箱机构”,是个近于“不可说”的题目。阅读、表达,是那样精微、动人,又是那样复杂、深邃,自觉半不自觉。
乔姆斯基持着一种“自然”的天赋论立场。他认为儿童拥有一套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通过这一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对最初接触的语言材料加工,自动生成出一套能够编造新语句的句法、语义和语音规则来。皮亚杰更偏向于“使然”这一面,言语的发展是儿童与环境之间同化和顺应的结果。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的生命机体存在一个“母模板”,有人叫它“言语图式”,有人叫它“语言习得装置”,有人叫它“深层结构”,有人叫它“信息组块”。言语的发生机制,语言学家称之为“言语主体与言语对象之间的信息转换”,心理学家称之为“同化”或“顺化”,哲学家称之为“对话”。由此可以得出:有效的语文教学必须牵涉、激活、调节、深化、丰富个体生命的“母板”,让它具有繁衍生成的能力。
请大家在看书时,首先要理解大脑的机制,左右半脑的分工。语言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信息感知阶段,解码阶段,储存阶段,大脑在不同阶段干什么,这是要了解的。
人的语感是怎样产生的?大家试着解释一下,在P173-175页了。人掌握了一定“有限的生成规则”,可以生成无限多的词句,那么这“有限的生成规则”就是“语理”,即语言知识。大家上次做的第一个作业,其实都是语言知识。到底哪些语言知识对学生的言语理解、表达有好处?这些知识能否进入课程的视野?这些是需要语言学家、课程专家思考,并系统建构的。对于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点滴的积累,开发有用的语言知识。我在教学《石灰吟》《墨梅》两首诗时,引导学生发现第三句都有一个“不”字,重点教“转”这一知识促进理解,效果很好。这也是我看孙绍振先生的解读文章获得的启示。P182—p190,书上讲的“语义策略”,看看能否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
语感及语言知识能够促进理解,语用能力在理解语言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联想”是实现语用能力的途径。词语的联想、结构的联想、规则的联想,书中用的全是中学的例子,想想你在解读文本、进行教学时,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我在实践中开设“词语课程”,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联想”,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
主观态度和理解活动这一节很简单,了解一下就行了。具体的话语理解,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合力影响:一是话语本身的物质基础;二是主体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主观意向;三是语境的条件。这样,我们就进入了第六章:语境。
“语境”是个重要的概念。在前两次阅读中,实际上已经接触过了。语境有哪几个类型,P218的表格一目了然。大家结合例子,思考“上下文语境”、“语体语境”、“文化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影响。——这个知识不难,对教学也最有帮助,请大家认真阅读。
语言的内在生命在于意义。就意义而言,语言不仅仅与指称对象(所指)相联系,而且涉及具体的存在境域。从语言与存在境域的的关系看,同一语词或语句,在不同情景中,往往获得不同的意义。如,在经历了一场酷烈的战争之后,面对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及战争遗留下来的废墟,人们往往感慨:“战争就是战争!”从形式上看,同义反复,然而稍作分析,两个战争的语义不一样,它的意义取决于语境。——这个意思你懂的!
“红五月”过后,六月依旧“红”着,大家都挺忙的。这次作业只有一个:
[作业]自己寻找并分析一成功的教学片断,看看教者是怎样运用“语境”知识,来帮助学生钻研文本、获得意义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