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安:与戏剧同在 | |
http://www.hf365.com 2005年12月5日 江淮晨报 | |
王长安有一个外号叫“中文作手”,意思就是只要是中文的东西他都写,由此可见他的作品涉及面有多广泛了。的确,连他本人都很难为自己定位,因为他身兼的角色实在太多了。 涉猎广泛身兼多职 现任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的王长安,在行政领域的表现相当突出,他连续争取到了国家十五规划三个国家级科研课题和一个省级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承办了“中国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安徽卷”5部志书的编纂工作,稳固和扩大了省艺研所的研究生产规模;另外,王长安曾主编刊物《安徽新戏》,图书《打造新徽派》、《黄梅戏志》、“徽骆驼丛书”等,在戏剧理论书刊园地里做了整整20年的编辑;他还是一位戏剧理论家,作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理论专业的高材生,师承余秋雨,潜心研究戏剧理论,至今已出版了八九本颇有分量的戏剧理论专著,并在《文艺研究》、《戏剧艺术》、《人民日报》、《中国戏剧》等重要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他又是一位专业创作者,身为我省剧目工作室主任,他具有研究员和一级编剧的双正高职称,编写了黄梅戏《风雨丽人行》、《回民湾》,戏曲广播剧《汉宫秋》、《凤灵》、《桃花扇》等30余部剧作,在省内各大剧团上演,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视文艺“星光奖”、电视“金鹰奖”等国家级大奖他都获过;同时,为了培养我省年轻的戏剧理论力量,从2002年起,王长安还被安徽大学聘为“戏剧戏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通过带研究生,从事边生产边教学的“希望工程”。 编剧、学者、老师、所长……如此名目繁多的称呼,真的让我们一时之间很难为王长安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但是,仔细研究一番不难发现,这些涉猎广泛的创作研究,无论是编写的,研究的,教学的,还是管理的,全都离不开戏剧,都是由戏剧而生,与戏剧同在。 追恋戏剧一生无悔 由一个业余作者起步的文学青年逐渐成长为今天的专业创作者,王长安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年仅14岁的王长安,出于本能的好奇和懵懂的就业意识,考入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为一名武功演员。酷爱看书的他,一次偶然机会里捡到一本破旧的黄梅戏《女驸马》唱本,从中初步懂得了戏曲唱词的结构规律,心底开始萌动写戏的欲望,于是他向黄梅戏元老——《天仙配》的编剧陆洪非先生拜师学“编”。陆先生要求他多读多写,提高语文水平,他就下苦功逐页背下了《汉语成语小词典》、《新华字典》、《千家诗》和《古文观止》,这为他以后从事专业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从陆洪非先生那里,王长安得到了戏剧写作最初的启蒙,也得到了追恋戏剧的强劲动力。之后他埋头复习,1984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在余秋雨先生的严格教诲下,进行系统、科学的学习。 回忆那段苦学经历,王长安至今无法忘却。只有初中二年级的文化根底,要在两年内拿下46门基础、专业课程,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上戏的两年里,他抛妻别子,拼命学习,像海绵一样吮吸着各种知识。他听遍了上海知名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的大小讲座,阅读了1000多个中外剧本,翻阅了上戏图书馆里所有的画报,观摩学习了近1000部影视作品和原声电影,啃下的专业书籍更是从古代的野史、元杂剧、明清传奇,到近代剧作,涵盖古今,涉及中外……王长安认为,上海戏剧学院4年的专业学习,给了他人生无尽的财富,也给了他难以磨灭的人生经历,培养了他对戏剧的一份执著和坚定的信念。 王长安说:“如果说以往我对戏剧的追恋,尚呈现过多的盲目与偶然的话,那么,上海戏剧学院所给予我的恰恰正是追恋戏剧所应该有的清醒与自觉。它使我懂得了戏剧乃人生的社会展开,人们只要还需要社会,就一定需要戏剧。值得终身追恋!”从上戏毕业时,王长安在全班同学的合照后面题了一句话“与戏剧同在”,多年来他一直身体力行着这句话。 正是对戏剧如此的痴狂,让王长安对被社会大循环运转到边缘状态的戏剧事业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乐观的态度。他认为,戏剧是表达情感、展示生存状态最好的方式,是其他任何艺术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它是一种集体交流的方式,而人与人的交流是与生俱来的,永远不会消失;戏剧的产生及规律,对未来社会肯定会有影响,这门学问也不会终止;继续发展戏剧事业也是在为社会挽留民俗文化的精英。将来,即便不作为审美需要,戏剧也可以作为学习需要,帮助人们从事其他行业。传统戏剧最终会烟消云散,但新的戏剧方式一定会诞生。 在这份理性的认识当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王长安对戏剧的未来抱有乐观的估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王长安说,走戏剧这条路,我认了。我绝不转轨,绝不变向,一生与戏剧同在! ·本报记者 刁迎庆/文 朱云帆/摄·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