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怎样才算“有意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10 14:35
标题: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怎样才算“有意思”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怎样才算“有意思”


  “建立家长[微博]委员会,我看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现在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可有多少发挥了作用?我国的家长,不像国外家长那样,有比较强烈的参与意识。很多家长很忙,连子女的家长会都不参加,怎么还有可能去干家长委员会的闲事?这是根本问题。 ”在一个研讨会上,有教育官员认为,在中小学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构想虽然很好,但不要存有太高的期望。
  必须承认,现在确实有不少中小学校已经成立家长委员会,但往往成为“摆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我不认为这是家长参与意识不够的问题,而是家长委员会的运作机制有问题。另外,对于家长们的参与意识,也应有客观的认识。
  我国中小学的家长委员会,目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并非家长民主选举产生,由此使家长委员会的委员代表性弱,不少委员非富即贵,俨然成了家长身份的象征;二是家长委员会未能独立运行,而是在学校“指导”下开展工作,较少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这不是由于家长的参与意识不够造成的,而是强势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不放权所致。
  家长参与家委会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在良性的环境中逐渐培育。目前,由于家长委员会的机制不健全,导致不少家长觉得没什么意思,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不高;另外,家长委员会的功能产生异化,也误导了部分家长,有的家长就认为,家委会的功能就是家长和学校 “联谊”,或者家长出资源,所以那些没有头衔、没有资源的家长,也就很难在家委会发挥作用。 “联谊”和“找资源”,是家长委员会的部分功能,但绝不是最主要的功能,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家委会从本质上说是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机构,有责任维护受教育者的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家委会机制十分健全,也会有家长对其事务不热心。这是十分正常的,就算是美国,总统选举投票率也只有60%,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在家长中,有对子女教育十分关心,同时也热心学校教育事务的,但也有对子女教育不关心,或者不太热心学校教育事务的。不能因为有家长不关心自己有无权利选举家委会成员,对家长委员会感到无所谓,就认为这一机构可有可无。
  可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家长不热心学校教育事务,却成了有些教育部门、学校不推进成立家长委员会的理由。这和近年来一些教育官员把择校热、培训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责任,推给家长不理性一样——家长不理性地择校、不理性地参加培训,不理性地要求孩子,却不去分析是什么导致家长 “不理性”。如果教育部门和学校意识到建立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有必要引导家长们参与家委会工作,客观看待家长们对待家长委员会的不同态度。
  与其他教育改革一样,在中小学成立家长委员会,赋予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监督的权力,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放权。然而,要让放权的对象来主导家长委员会的设计,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对于家长委员会这个新事物,需要探索合理的推进机制。教育部年初曾发文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并明确了相关规范,但是,谁来推进成立并督察家长委员会的实际运行效果、功能,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