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为她的“用心”叫绝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16 16:39
标题: 为她的“用心”叫绝
为她的“用心”叫绝
春夏之际的北京,气候宜人。天空清朗,绿意弥漫,暖阳和人,气息顺心。在这样的时节来京讲学,本身就是一种惬意。更惬意的是,再次与老友吴琳相逢,畅快淋漓的交流沟通,真是一种享受。她就是这样,知道好友来京,就必定会拨冗相见,非请客尽地主之谊而不罢休。在纵论人生、切磋学术之际,我得知她的又一本新作《行走的快乐——我的语文教学心得》已然杀青而即将付梓。猛然间,她似有所悟,说还缺书序,转而诚邀我作序。我笑了,说我不是“大家”,“分量”不足,恐难当大任。因为我知,她曾经出版的多部专著都是贾志敏、周一贯、李振村等名家作序,我岂能与大家平辈相论。我的婉拒没能让她改变主意,她说,在小语界内,我是了解她的,有资格对她“说三道四”。我说,撇言作序,就论我对她的了解,倒是真有很多感慨,值得抒写。
与吴琳老师相识,如同我与学术界很多朋友相识相知一样,先是通过刊物等载体神交。真正的相认,是2007年,我俩都被评为了中国小学语文年度人物,次年春夏时节,在杭州“千课万人”及小语年度人物颁奖活动上,一相识,她便给我留下了和善、阳光、真挚的人品形象,让人顿生好感,愿意与她交往。缘分该当让我俩成为好友,那次,我参加“千课万人”是讲学,她是上示范课,会务组说我是“评课专家”,就让我专门评点吴老师的课《去年的树》。她做的课很对我的胃口,令我折服,让从不会昧良心唱赞歌的我,由衷地评论道“以读为主线,务实地完成阅读教学多方面任务。关键词:读;务实。”“这是家常课的风格,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可观、可接受、可学习也能做出来的好课。对此,我要为吴老师打高分的。”在后来我们的交往中,我发现她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见解,与我很相近。这也许也是能够诠释我俩成为好友的原因之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好友就会时常联系,保持关注,重视聚首。这些年里,在全国很多学术活动、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中,我们见面,我们交流,彼此了解日益加深。加上在小语名师、专家这个圈子中,广泛交往,深度会谈,你与我能够了解他,我与他能够了解你。一来二去之中,我对吴琳老师的认识就由单面印象到多面认知,最后日趋立体感受了。随着对她立体化的认识,日益敬佩她的人品,日益感怀她的经历,日益惊异她的成就。
正如我在这次到京为一个名师工程建设培训班所做的学术讲座专题,《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带着这样的思辨,我在自我拷问:吴琳这个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当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我们如果剔除杂芜,直取主因,抓住亮点,就是一个关键词:用心,用心学习,用心行动,用心研究。好一个“用心”,造就了这样一位名师。
吴琳老师的职业生涯轨迹较为简单,想当初,并非自愿入杏坛,不情愿当教师却又当了教师,中国传统女性的随缘心理,让她做出这样的抉择:既入“佛”门,便潜心“修行”,从此走上了执著而坚实的教育人生之路。一走就义无反顾,一走就步履着实,一走就足音响亮。简单的履历:10年的班主任与语文教学,再8年的教学主任与语文教学,后至今8年的语文教研员……但用心与认真,使她将每一样工作都做得出色靓丽,绽放光彩。
作为一线教师,她的用心与努力,使她达到了一般青年教师难以达到的高度:最年轻的区教学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区百名青年优秀教师之一,区百名师德标兵之一,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等。作为学校教学主任,她率先垂范并引领老师们投入科研与改革,在2002年就使“小班化教学研究”取得可观的成果,出版了成果集《石子·浪花》,由此带出了大批青年骨干教师,成为科研兴校的典型。因为她出色的教学教研管理,区教委专门在她所在的学校召开教学工作现场会,让大家都来学习她的教学管理经验,有关领导在会上提炼出“吴琳精神”,张扬她求真务实的教学教研精神。或许基于她卓越的才干和优异的成果,区上调任她做教研员。在这新的岗位上,她的实践智慧与创新精神,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她开创的多途径(如手机短信和网络)互动教研,后来成为全国各地各种机构效仿的教研模式;她开创的“和大家(特级教师、教育专家、课程专家、作家等)对话”式教研,即便是到今天,有人模仿学习做了,全国范围内都没有人能够超过她那样的水准,她的专著《梅林对话》(梅林是她的网名)真实记录着这样的方式与场景,表现出她一个“知性评论者”的风范。作教研员,她带出了一方认真探寻、脚踏实地的教研之风,成就了大批品学兼优、才智飞扬的优秀教师,推出了大量创新实用、可资借鉴的科研成果,同时也造就了她为“2007中国小语十大年度人物”。
吴琳老师的收获与成名,绝非偶然,全赖于她的用心与努力。好一个“用心”了得,令人称奇与叫绝!单说她做了教研员之后,她的“用心学习,用心行动,用心研究”,我这个作教研员的大哥哥,在她面前都是十分汗颜的。
比如说学习的用心,她视书如命,阅读成了她基本的生存方式,几于无书不能活之地步。经常听她跟朋友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什么好书推荐给我?”她广读泛览,知识面极宽。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她所学所能,能随时跟进年轻人,她说,可别让年轻人说我们老了。她拜贾志敏老师为师后,多次自费搭乘飞机到上海参加贾老师献课、讲学的活动,有一年,她自费京沪往返听贾老师的课达七八次,仅花费就数万元,她还自费跟踪贾老师到山东等地听课、听报告。这种求学行为,在世风不古、浮躁忙碌的今天,几人还能为?
比如说行动的用心,她不愿做只能言不能干的教师,她做教研一直坚持下深水、植根“泥土”。她的日常教研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除了听课、继教、督导、命题,还要针对自己所带的学科年级,每两周组织一次大型教研活动,但她坚持上“下水课”,做到每周都有一次给学生上语文课。她说,教研员如果不上课,就会眼高手低,就不能体会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比如说研究的用心,真可谓倾情投入。已经是资深的教研员了,吴老师就做不来马虎与应付。每学期她会听一线教师的课达一百余节。而且就这“听课”,她的用心与认真,几乎达到无人企及的状态:笔记本记录得密密麻麻,还分蓝色和红色两种笔写字,蓝色笔记录教学过程与细节,红色记录自己的思考与评点,每次听课后,如发现精彩的环节与案例,她当晚都会摘记打印下来,这些年来,她做这样的教学笔记近百万字。正是有这样的积淀与思考,使她的教研活水长流,成果迭出。
吴琳老师对语文教育的学、研、行,如此认真,如此用心,如此忘情,背后透露出她对教育、对语文教学无限的热爱。从当初不曾想要当教师,当语文教师,到今天已经成为出色的语文名师,原来着实的学、研、行,可以让人感受其中的乐趣,体认其中的奥妙,生长对它的恋情。今天的她,随时在学、研、行中享受到潜心工作的快乐报偿,舒展智慧的幸福体验。她说,我的生命是为教育而在,为语文教学而成。这实际上是她已经对自己的价值生命有了深刻觉解。
概而言之,吴琳老师的“用心”,是人生选择的矢志不渝,是奔向目标的倾情执著,是修炼技艺的潜心专注,是快乐寻求的持之以恒。舍此,不能成就她这样一位名师。我为有这样一位同事感到欣慰,我为有这样一位好友感到自豪,我还为我理解到这样一位名师的成长秘诀而兴奋不已。
我对一位名师成长的理解,希望能对广大青年教师在教育生涯上的坚实前行,有所启发。不敢忘称这是书序。算是代序吧。

熊生贵
2012年“五一”小长假中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