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何言宏: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17 11:33
标题: 何言宏: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
何言宏: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 ——关于“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

2012年06月14日
来源:辽宁日报
  这些年来,我经常会听到人们关于文学批评的种种不满,批评的诸多痼疾和它的某些恶习积重难返,几乎使得批评的意义与它的价值,还有它的最为基本的公信力,都已经变得非常可疑;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文学批评在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应具有的重要功能,人们对它又瞩望甚多,希望它不仅能够振衰起弊,自身获得健康的发展,还更希望它能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积极有力的实质性影响,所以人们在对它表达种种不满的同时,又经常地对它进行严肃认真的检讨与反思,希望能重新建立和达到正常或理想的批评状态。2011年,《辽宁日报》继2010年成功进行了一场“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大规模讨论后,又很成功地进行了“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雷达、南帆、丁帆、陈晓明、林贤治、王晓明等文学批评家,国内重要的文学批评刊物《文艺研究》和《当代作家评论》的主编方宁与林建法,还有作家阎连科、陆天明等人,及高等院校作为文学批评后备力量的青年学子都参与其中,刊出的专题性访谈竟有20万字,而且很快又结集出版。在我的印象中,一份省委的机关报能对文学批评问题如此重视并且又很成功地开展如此规模的讨论,其所呈现出来的学术性、纯粹性,以及讨论空间的生动与开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应该说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这场讨论对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进行了相当全面与系统的检讨与反思,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具体和深刻的揭示,其对文学批评的历史性重建,也提出了很多极有价值的思考与建议。
  实际上,《辽宁日报》的这场讨论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功,是因为它有一个很好的起点。就在讨论开始前的2010年12月,由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承办的“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与会学者和批评家们均都提交了很有分量的论文,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相当深入的讨论,这便为实际上是承接了这次会议的“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确立和保证了后者值得赞赏的学术品格。
  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整体反思,“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以下简称“重估”)不仅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状况有所把握,更是对文学批评的批评环境、批评格局、批评制度、批评伦理、批评主体、批评立场、批评精神和批评方式等等,进行了具体深入的讨论,其所涉及的方面相当之多。
  作为一场历时较长、规模宏大且参与者众的学术讨论,在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重估”实践中,除了如上所述的诸多问题,另外像批评家的精神人格建设、批评方法的选择和对中西方批评理论资源的借鉴与运用、网络批评的优长与不足、批评文体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下中国的文学评奖问题等等,也为参与者多所涉及,并且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在这些丰富深入的反思基础上,文学批评的未来重建,也很自然地为大家所关切。
  在对文学批评的未来重建问题上,这场讨论在很深刻地揭示出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在批评环境、批评格局、批评伦理及学院批评的严重局限和价值立场的缺失等种种问题时,都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和重新建立批评秩序与批评模式的有关意见,但在此外,有两种意见我以为非常重要:
  其一,就是对文本批评的强调。长期以来,由于学院批评及其相应的所谓学术评价标准 (很多其实是非学术和反学术的——笔者注)如对转载率、引用率等方面的片面强调,导致了我们的文学批评往往偏重于对一些宏观问题的所谓研究,不仅使对作家作品的批评与研究遭到忽视,更是忽视了批评家与研究者文学感受力的养成与发掘,出现了很多文学博士与文学教授能够写出洋洋万言的高头讲章和一部又一部的所谓学术专著,实际上连最基本的文学感受力都毫不具备,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家作品评论,从而在实质上也决定了那些宏观的所谓学术研究的虚妄与可笑。所以在这场讨论中,注重文本、阅读文本、尊重作家们具体的文学创作,从而使批评建立在可靠的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几乎成了每一个参与者的大声疾呼。
  其二,就是建立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自觉与倡导。现代以来,中国的文学批评一直受到西方的强大影响,上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与批评观念则更是以加速度的方式飓风一般登陆中国,非常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批评实践,但在同时,很多人对这样的影响也诟病颇多,这次“重估”,非常自然地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批评家们在正视和反思西方理论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时,并没有简单化地一味否定西方理论的价值,而是都以开放的眼光着眼于未来,在文学批评未来重建的视野与关切中,积极倡导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自觉建立,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恰逢其时。
  应该说,基本上是从这一场讨论开始之初,我就一直在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乃至于文化建设来说,这场讨论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一方面,它自然是“文学批评的辽宁声音”,体现了辽宁省对文学批评的高度重视和它在文学批评方面巨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与影响力;另一方面,在更加宏阔和更加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我以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史和文学批评史上,这场讨论创造性地形成和开启了一种典范性的先例,即由来自不同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身份和持有不同观点与立场的多方面人士,以一种健康积极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自由言说,深入讨论某种公共性的文学文化问题,以努力寻找文化启示与文化共识。在这样的意义上,我自然希望这样的讨论不仅在辽宁,同时也将在其他省份以至于整个社会较为经常地展开,若能如此,对于我们的文化进步和我们这个民族健康积极的文化心态和开放自由的文化性格的养成,无疑都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言宏(本文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原载《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本报刊发时有删减。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