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地理能力解读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0 11:12
标题: 地理能力解读
地理能力解读
地理能力解读


要求目标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科学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辨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思维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的试题,都提供了一定的地理信息。羞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而理解试题的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是解答试题的第一步,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审题”。

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信息!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灼方式,不仅指出现的相对独立自资料,而且还包括图、表的引戛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所以,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的基础材料,还包含了考查的意
容和方法%周稼建息撸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图像包括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等类型。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表格信息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

近些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综合试卷强调立意,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其中的地理信息呈现出以下
特点:(1)提供教材之外的信息。为了引导获取能力的学习,避免对教材死记硬背,地理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逐渐脱离了教材,即呈现教材之外的信息。即使呈现教材中已有的信息,也往往直接给出而无需考生记忆。如果信息中涉及考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试题中也会对概念或原理给出解释,使提供的信息不会给解题产生障碍。这些信息或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或是合理的假设、推理,都是以一定的能力考核为目的而提供的。(2)多以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相对于文字表述来说,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地理试题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考查考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3)信息的情境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教学和教材在注重创设情瑶蔫考面运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也车追求情境化,以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试题信息的情境化既能体现考查内容的实际价值,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查目的,也增添了试题的趣味性,使考生在紧张的解题之际可以舒缓情绪。(4)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减少考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考查的目的,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而且可能隐含了一些信息,使得信息本身不完整。一般来说,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对解题无用或无关的信息必须删去,因为任何多余的信息都可能给考生解题带来障碍或干扰。
(5)提供组合信息。有时候,为了特定的综合能力考查,地理试题还可能在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组合信息。这类信息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中,或考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或考查学科间知识的综合。(6)逐步给出信息。随着探究式学习的开展,高考试题中也应考查学生探究的能力。与平常的探究学习不同,在有限的时间和试卷有限的测评功能下,如何通过简练的信息让学生去探究呢?如何避免考生因对某一探究环节不能作答而影响对其他环节的作答呢?从这几年综合能力测试的实践来看,考查地理的探究能力,一般以简要的题于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究问题。

了解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可以为准确审题带来帮助。在实际审题中,更需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或某一时间段等。此外还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等特征。

在准确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审题的目的是要理解试题的要求以及考查意图。试题的要求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考查什么概念和原理有信准确的把握,避免因理解偏差而误解了试题的要求和考查意图,进而使解题出现较大的偏差。

【例1】
图1是我国《番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
题:
图1
  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3.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说明】
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以及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的把握,兼有考查考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治理措施的了解。要求的方法是读图分析和比较分析。试题总题干通过文字叙述和原理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的信息主要有:我国西北地区,山前呈扇形的农业区,从山地流入农业区并消失的季节性河流,农业区中沿河分布的聚落。在分题干中逐步给出的信息有: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农业区的优势条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

题干所给的图像是在教材地图基础上进行抽象后的示意图,它突出了西北地区绿洲所在的区位特点——位于山前洪冲积扇。题干通过三方面的信息以显示农业区即是干旱地区的绿洲,即我国西北、山前呈扇形的农业区、季节性河流。这三条信息如果忽略了任何一条,或是对任何一条信息的获取出现偏差,都可能出现判断上的误差。因为图示范围相对较小,如不满足上面三个条件,单从图示来看,即使半湿润区也可能出现符合此图的农业区。如果把图示地区判断错了,解答就会随着出现错误,如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可能会是水土流失的治理,而非荒漠化的防治。



【例2】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
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
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1~3题:
    1.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2.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A.灰化土    B.棕壤    C.红壤    D.砖红壤
    3.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A.芒果    B.荔枝    C.龙眼    D.柑橘

【说明】
该题虚拟了“王教授”的一篇日记作为题目情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传递了信息。日记说明了当地的时间和气候状况:时间包含时刻——早晨、季节——中国江南收割晚稻时节、气候寒冷——达零下40℃以下。根据这些信息,判断“王教授”一定身在与北半球夏秋季相反季节的地区,又有“强劲东风”、“天昏暗”等条件,可以判断该地是极地附近区域,加之第一个小问题有“南极地区”选项,则相应作出正确选择。而后两个小题,实际上是对江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中土壤和植被特点的认识。

考生首先应认真仔细地阅读日记内容,再了解题目的要求,以对自料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信息有足够的敏感,并理解信息的内涵即目谓解读信息,然后做出判断。
    2.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在充分获取试题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无关紧要的信息。把提炼的重要地理信息逐条分析,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地理信息所构成的线索(地理信息所5映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或地理过程等),实现地理信息整合。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的提炼、分析与整合往往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思维过程。提炼的结果便于分析与整合,同时提炼是以一定的分析与整合为基础的,即经过分析与整合才能提炼8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通过对地理信息的提炼、分析和整合,以把握试题的指向和思路,以及考查的关键点。

要在较短的时问内迅速实现对试题地理信息的提炼、分析和整合必须对所学地理知识有扎实的掌握。第一,需要对所学的地理概念、自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过程等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认识它们与地理信息之间关系”的敏感性文遇到试题所提供的没有学到过的资料所反映出的地理知识或信息时有了这种敏感性,可对信息所指向的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等作出迅速反应。例如,地震的成因有多种,中学重点学习了构造地震,并主要介绍了板块运动引发的地震,而且大地震往往是由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引发的。所以当遇到试题中有关地震的信息时,首先能迅速作出地震与板块运动之间联系的反应,进而根据发生地震的地点,得出是哪两个板块之间的运动造成的。
第二,需要掌握地理内容的知识结构。内化了的、清晰的地理知识作出结构,是对地理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和整合的前提。在试题提供的各种地理信息中,只有在地理知识结构的框架下,才可能提炼出哪些是重要 的、关键的信息,也才能分析地理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整合。
第三,需要把握各部分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地理知识一般
即肋可分为自然地理知识(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知识(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文化、旅游等)和区域地理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这些地理知识之间有着密切。这些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这种内在联系,可以由某方面地理知识而推知其他重要、方面的地理知识。例如,一定的气候条件决定于其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的位置,并且会形成相应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进而对农业生产和一些人文现象产生影响;气候条件及其与其他地理条件综合作用和影响的特点,在地表分布于一定的区域范围。所以,把握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建立地理知识网络。
整笛,
【例3】
图2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R1 和 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整合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时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说明】
本题是按运究的思造运计的,探究的主题是一种沙暴——“白风暴”中盐尘的来源。主题干对“白风暴”做了解释,并以地图的形式给出了发生“白风暴”的地区的地理特征(等高线及山峰、相湖、经纬度)。

从题干文字材料给出的信息来看,第一个重要的信息是“沙尘暴”。根据天气、气候的知识结构,沙尘暴是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气象灾害。第二个重要信息是“盐尘”。这两个信息的综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沙尘暴中为什么会含有较多的盐尘?可是,地图中没有给出有关的天气、气候信息,所以需要通过分析,得出图示地区气候特征与文字信息的整合。

地图中的200米等高线勾绘出平原地区的范围。地图信息给出两种途径,以判断该地区属于内流区:第一,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中亚,其东南部(包括图中超过7 000米的山峰)是帕米尔高原,从中亚的地理特征可知图示平原地区为内流区;第二,图中河流发源于高原山地,注入湖泊,湖泊只有河流流人,没有河流流出,根据内流区及内流河(湖)的知识,可分析得出图中河(湖)为内流河(湖)。图中信息提炼出的结果——内流区及内流河(湖)与文字信息中的“沙尘暴”得到整合。

题干还给出了一个信息,即发生“白风暴”的特定时期(20世纪60年代),提示“白风暴”是由非自然原因产生的,而这正是本题要探究的主题。

沙尘暴的发生涉及天气气候、水文、地貌、土壤、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要掌握这些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题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探究“白风暴”中盐尘的来源。(1)、(2)两题要求在图示信息基础上理解该地区的自然特征,其中(1)题抓住水文特征,(2)题突出主要的外力(风)。(3)题给出了“大规模垦荒”的信息,整合气候、水文、地貌等特征,会得出“土地荒漠化”的结论。(4)题进一步给出“大量引河水灌溉”的信息,并提示“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此问题的探究可得出“自风暴”中盐尘的一个主要来源——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的盐尘。(5)题意在探究盐尘的第二来源,可通过内流湖的水文特征推理得出。(6)题要求归纳盐尘的来源,以完成本题的探究。

【例4】
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气象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德尔菲定律”揭示了气象行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在气象行业投资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本省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气象经济巴
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图3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3)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4)试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

【说明】
本题以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为背景,以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以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为方法,以大气热力环流为基本原理,考查考生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理解。

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海气相互作用,也没有要求掌握厄尔尼诺现象,所以,本题设计只是把厄尔尼诺现象(没有出现概念)的发生作为一种现象,以考生学过的基本原理来分析。题干以图像形式给出信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及其剖面上的暖水、冷水分布和洋流。解读此图还需要结合全球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的知识,并对图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整合。根据大洋环流,图中赤道南部的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大洋东岸的洋流为秘鲁寒流;根据大气环流的知识,赤道南部盛行东南信风 (南赤道暖流的驱动力);根据剖面上的水温分布,赤道附近东部为冷水,西部为热水。这样可以提炼出图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在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的综合作用下,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东西向存在着热力差
异(东冷西热)。根据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可以正确绘出洋面上的大
气环流方向(题中隐含了热力环流的概念)。

进一步分析,根据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和降水的知识,下垫面热的地
方为上升气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方容易形成对流雨;下垫面冷的地方
为下沉气流,盛行下沉气流的地方干燥少雨。将这些原理与图中地区
相对应,太平洋赤道附近西岸多雨,东岸少雨(东岸还叠加了寒流的影
响),这与印度尼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而秘鲁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的
世界地理知识是一致的。对第(2)题文字信息(如果……)提炼得出的
有效信息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东西向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不存在(东
部异常增温)。下垫面热力差异的减小导致图示的热力环流减弱或消
失;西部的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东部的下沉气流减弱,降水增多。
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盼信息解读

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性质』综合性是地理学科基本
特点之一。自然地理内容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人文地理内容与历史、政治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这种学科属性使地理信息
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解读,需要用到相关学科的
信息。例如:对自然地理要素运动信息的解读,需要用到数学、物理等学,
科的知识;对环境污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等信息的解读,需要用到化学知识;对植物及其与环境关系、生态系统等信息的解读,需要用到生物知识;对有关人文现象的形成与发展等信息的解读,需要用到历史知识;对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信息的解读,需要用到政治知识。

要形成综合性的的信息解读,不只是需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关键还要形成解读信息的方法和视角。一般说来在我看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可提供解读信息的方法上帮助,而政治历史等学科可提供地理信息的视角上有帮助,在把地理与历史政治合在一起形成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情况下。地理信息的视角上的帮助。在把地理与历史、政治合在一起形成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情况下,下面重点解释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紧密关联的解读地理信息的视角。
第一,时间的视角。地理侧重于空间的视角,但也需要有时间的视角。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对地理信息的解读不仅要注意从历史的i角度和不同的时间尺度去分析,还要善于把空间的现象放到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分析。例如,有关人口增长、分布、迁移的信息,在关注空问特点的同时,一方面要分析某地区、某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特点差异,另一方面要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因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更需要以时间的视角分析。对于自然现象的分析也需要以时间的视角看待问题,例如,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信息,从地质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时期、近代、当前等不同时间尺度去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第二,发展变化的视角。人文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现象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对于相关的信息需要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分析。例如,随着技术进步、新材料的使用、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工业区位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吸引力越来越弱。一些具体工业的区位选择也在发展变化,例如家具厂本是市场指向型的工业,但是,随着组装家具的发展,生产高档家具的家具厂有的会选择优质木材丰富的区位,有的会选择劳动力价格低廉且有优惠条件的区位。

第三,辩证的视角。许多地理问题都需要辩证地分析,既不能误人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能陷入人定胜天论。每个地区的地理环境都有一定的特点,没有绝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也没有绝对不利的地理环境。例如,我国东南部的平原地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土壤肥沃,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也有不利的地方,即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资源的多与少也是辩证的,例如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对于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更需要辩证看待,既不能以牺牲环境的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也不能因片面强调环境保护而抛弃经济发展,对于处于经
济发展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就更需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第四,动态的视角。不仅自然地理要素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人文地理要素也是在运动之中,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因此,分析地理信息需要用动态的视角,从过程中予以分析。

【例5】
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区之一,图4~6反映了殖民地的历史变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4,说明西方殖民者占据地区的分布特点和A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时殖民区域扩大的限制。

【说明】
本大题是需要运用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知识解答的综合应用题,以非洲殖民地的历史变化为主题,考查考生对这种变化的原因分析。其中的第(1)题属于地理题。

本小题题图提供的信息是非洲17—18世纪殖民地的分布。分析题干提供的信息(即答题要求)包括殖民地的分布特点和A地区自然环境对当时殖民区域扩大的限制。仅从地理知识来分析,前者(分布特点)从图上一目了然(分布在沿海地区),关键是怎样答才符合题目要求;后者需要联系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从图上可以看出,A地区殖民区域在沿海呈狭窄分布,即没有向内陆深入。根据气候、自然带以及世界地理的知识,A地区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处于热带雨林带上。热带雨林带因森林茂密、林下湿热,对交通以及生活带来严重阻碍,因而成为殖民区域扩大的限制。

由于本小题是全题的第一问,所以,在分析信息时需要组织和应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形成综合的信息解读,从而为后面各小题的顺利解答找到明晰的思维线索。从图上看,非洲17—18世纪殖民地的分布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分布在沿海,二是不连续,三是集中于大西洋沿岸。从历史信息看,欧洲殖民者是从海上来到非洲的,初期受交通、人员的限制和对当地环境的不熟悉,只能在沿海地区建立一个个分散的殖民区域,并把它们当作是进一步扩大殖民地的据点。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欧洲殖民者沿大西洋南下至非洲,所以,殖民区域也多集中在大西洋沿岸地区,莫桑比克海峡沿岸的一块殖民地仍然位于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及远东地区的航线沿岸。尽管本小题只要求答出“分布在沿海地区”,但对殖民地分布特点的全面、深入解读,为解答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科学。具体来讲,研究地表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成因;地理环境的和差异性;地理事物演变的规律;人地关系等。中学地理教学目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而这些也正是地理学科高考的评价目标。

按所涉及的知识划分,地理学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按学科之间的联系划分,可分为地理和政治、地理和历史,以及地理、政治、历史的三科综合。

试题的表现形式一般称为题型。高考试题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多采用单项正确选项即单选题的形式,而非选择题则包括填空、匹配、改错、判断、简答、论述,以及释图、填绘地图等多种形式。

选择题是测验使用最普遍的题目类型之一,是标准化测试的典型题型。在地理高考试卷中,选择题约占总卷题量的一半左右。

非选择题类型多样,但其中除论述题以外,其他题型都应归属客观性试题的范畴。因为它们都是被规定了结论而成为有唯一答案(即使简答题也如此)的题目,即符合客观性试题的重要特征。
在试卷中,试题往往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对地理问题的阐述,多借助于阅读材料、各种数据、表格、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框图等形式来表达。而无论试题的形式、内容如何变化,仍然“万变不离其宗”都体现了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例如针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知识点的考查,近年来表现形式有数据、表格、地形圈、折线图、理想大陆示意图等类型。但只要把握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的特征,就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并且能将试题形式与所学知识快速地建立正确联系。

针对区域产业活动与产业联系知识点的考查,仅产业结构演变的表现形式就有表格、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三角图等类型。但只要掌握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质,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值和就业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替试题是上述哪种形式就都能够正确地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

针对能源结构的考查,试题表现形式有表格、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流向图等类型。实际上,只要掌握能源利用的阶段经历了木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的多样化时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特点;能源的流向;能源安全等基本知识点,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都能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所谓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即在认识和接受题目形式的基础上,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期望解决的问题,与已具备的知识背景中相关的内容建立准确的联系。

【例6】
图7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7回答1~4题。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④⑥⑦    D.②③⑤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4.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⑤⑥⑦   D.①⑤④⑥

【说明】
该组题目的设计选用了在地理教学中很少使用,但是又非常简单的资料“集群”定性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够非常清佰辆晰地表现出地理区域类型划分过程中,相邻的区域的过渡性、交错性的特征。
而每个区域的中心部分,一定是这个类型所独有的特征资料。因此能够从这样的图表资料中确定每一个区域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图表中用不同代号所代表的气候资料的每一个“集群区域”,只代表着一种唯一的气候类型,这是求取该组题目中每个小题的唯一解的前提。


为了使这种图有鉴别区分气候类型的价值,在设计题目的时候觑断定纵坐标为一个地方气温的年变化幅度;横坐标为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代号为①的区域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的资料。这个资料区域的点范围理论上说可以或者应该是由无数的小垂直“线段”集合而成的。这样的每一个线段是一个单站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其上端表示该地的年最高气温,下端表示其年内最低气温,换句话说其气温的变化一定面在这个线段的范围之内。线段所在位置的横坐标值,是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代号为②的区域表示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资料。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类型的南北两侧。其低纬部分靠近热带雨林气候区,其纬度偏高的地区则毗邻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该气候类型的年
雨量变化的范围就是高值接近甚至超过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少雨地
区,低值则与热带沙漠气候的高值区差不多。即图中所示的区域范围。

这个范围为什么不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区呢?如果拿单独的气象站的资料来考察,热带季风区域和热带草原区域确实有许多很难区分的单站资料。图示集群的资料则能够较好地区分这样的情况。热带季风气候区在全世界只有一片:那就是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区。而在中学教学中又把南亚地区的热带季风气候区作为典型。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西面分布的是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叫它的年降雨量从西向东快速增加,从每年500~600毫米,增加到东部引恒河流域和印度东北部山地地区的2 000~3 000毫米甚至更多。即热日带季风气候区一定有年降雨量超过2 000毫米的区域”,而热带草原气候区却基本没有这样的区域。因此试题图中代号为②的区域表示的绝对不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的资料。

经过上面的分析和说明,判断代号为③、④、⑤、⑥、⑦的区域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了。它们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温带q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苔原气候。这些气候类型中,虽然有的不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依据资料判断它们的分布应该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完成的能力要求目标。

第1小题正确认读坐标资料图是解该小题的关键。显然在这样的一幅图中,每个实线圈出的区域涵盖了一种气候类型区内大部分地点的气候资料的变化范围。因此它对应于纵坐标的两个极值就是该类气候类型的年较差的最大值。也就是说,所给出的区域中,纵轴越长,也其年较差越大。比较给出的七个区域,纵轴长度居前三位的分别是⑦、⑥、④。该题的正确选项是c。

第2小题
在第一小题的前提下,已经明确纵坐标表示的是月平均气温,横坐标表示的则是年平均降水量,再来进行气候类型的判断或圣者叫“认读”,相对就是比较容易的了。该小题进一步检查考生对第一瞑小题进行的选择是否是在真正明白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此来增加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即尽最大限度地争取客观性的考试题目能够适度检查学生的主观能力。同时对于没有看懂第一小题的学生也具有一定提示作用。因为一个比较新颖的资料表示方法,对有些考生可能是一看就懂的,有些考生可能要少许多看几分钟。也会有些考生由于紧等诸多的因素,可能怎么看也不明白。后者不一定就是能力最不理想的考生,但一定是没有将题目形式和内容与所学知识建立起正确联系的考生。

该小题与第一小题相比是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该小题的立意就是要考生通过正向选择,或者排除完全不可能的选项的方法,在进行选择的同时看懂坐标图的表示方法。图中的①所示的区域比较“孤立”,所以容易看出其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终年气温比较高,且雨量丰沛。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

第3小题解该小题的关键在于“逆向选择”。因为该题选择7一个平时学习的非重点的气候类型作为正确选项,但是题目并没有开中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的题目实际上扩大了考察的知识范围对多数考生也就增加了公平性。从图中的资料范围看,要求判断的气候类型是年雨量较少,年内气温都在10℃以下,年温差也非常大。显然如果从日常记忆的基础知识中去搜寻它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对绝大多数学生是偏难的。可是如果采取逆向思维来看这道题目,立即就以先排除两个温带的气候类型,然后剩下要判断的是该气候类型是可能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那么根据已有的知识,首先应该想到亚带针叶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区域横贯了亚欧大陆和北美洲,显然至此就可以排除了图示区域是该类型的能性了。因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年降水量一定会包括更为大的水量的范围。结果非常明了,只有苔原带可选了。该题的正确选项
第4小题该小题是在该组题目中相对难度最大的一道题。要求学生能够把关于气候类型的基础知识和这些气候类型分布的知识快速地整合在一起作出判断。如果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地步,应该能够想到:世界上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从气温方面面能够得到体现,尤其是冬季气温的分布。因此在解该题的时候,只要注意主要气候类型的冬季气温指标就行了。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唯独①⑤④⑥这组的冬季气温坐标是依次递减的。该小题的正确选项是D。

【例7】
图8中表示的是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米处。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海拔2 000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毫米、
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米。
【说明】
试题以坐标图的形式给出了四种基本的地理事物的资料,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地理解地形剖面曲线与气候要素曲线之问的关系,特别是不善于将气候资料的图像和地形剖面图的资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即不明白对于不同性质的曲线应在不同的纵坐标上寻找其对应的数值,就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和完成题目要求。

【例8】  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 988万
吨标准煤、130 297万吨标准煤。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图9我国1980—2000年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1.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
    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
    2.2000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20%以上的能源种类有
    A.煤炭、石油  B.石油、水电  C.水电、天然气  D.天然气、煤炭
    3.我国目前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说明】
试题以曲线图形式表现我国从1980—2000年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特点。只要考生掌握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趋于上升,其中石油的消费量增长迅速,而产量增长低于消费增长,并从1993年开始,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进口持续增加等知识,就能正确地回答该题。该组题目中,第1小题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它引导考生去占有信息。题组的核心在第2小题,乍一看题目要求作出的相对数据的判断和图表中提供的相对数据是两个类型的相对数据,无论如何也难以找到它们之间的直接联系。如果能够迅速地完成这一步的分析判断,那么就应该立即去寻求新的解题途径。这时应该注意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第2小题的题干中述及的能源“消费量”和“生产量”的概念,都是属于绝对数据的范畴。是否注意到这一点是解该小题的关键。显然题目要求对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的绝对数量进行比较,得出相对数据方面定性的判断,就必须有绝对数量的数据为依托。这时总题干上的两个绝对数据的地位就不言自明了。
【例9】
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说明】
这组题以表格形式来反映人口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第l题主要考查人口再生产类型,当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时,人口的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也低,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根据表格中的数据,②总人口数不多,死亡率最低,自然增长率呈负值,说明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显著。第2题:从表格内容来看,①总人口数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国内生产总值高,但人均产值在四个地区中是中等水平,属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②人口总数不多,人均产值最高,是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故判断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③④人口自然增长率均较高,人均产值也低于①②,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本题应综合分析各数据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只看某一绝对数值,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只看国内生产总值,不看人口,不算人均产值,容易错选成A选项。因此,仔细审题,注重试题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对于正确地回答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2.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因为这一过程包含着认识和提炼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调动和筛选已有的知识储备、整合及迁移知识、得出新结论或作出新评判等思维活动。

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来认识和说明问题,还意味着对学科知识和内容的深化。地理学最基本的特色之一是其综合性,随着地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深化,这一特色愈加鲜明。对重要地理事实的解释和说明,涉及了几乎中学所有的学科的内容。自然地理学方面的地理事实、规律和原理,主要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去加以解释、推导和说明。人文地理的内容,则在许多方面与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知识互相结合、渗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地表岩石的风化过程和结果,地震发生的机制和地震波的传播,气温的时问及空问的变化和分布的状况,自由大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和自然条件的关系,生态平衡的原理等,都需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才能理解和进行解释说明。

评价考生运用相关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的标准,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试题常通过典型地理现象来说明某一地理问题,让学生l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及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设置相关的地理情景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匾理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无论如何,随着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布断整合,这种能捕捉新的讯息,感受新变化、不断变换视角认识已有知识和看待问题,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更凸显出其重要性。
【例10】  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回答1~2题。
   1.一天中,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A.1时前后    B.7时前后    C.Ll时前后    D.13时前后

虿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
    A.3月份    B.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
【说明】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我们一却可以更深刻地感觉到它。该组题目是从对一个小小的天体的“感觉”的深刻程度,考查学生对宇宙知识相关内容理解的程度。

从发光与不发光的角度看,我们可以直接用肉眼观测的天体有两类:本身发可见光的天体,以及本身虽然不发可见光却反射可见光对我们来说主要是太阳光)的天体。前者主要以称为恒星的天体为主,后者如行星、卫星和多种人造的天体。当我们观察反射太阳光的天体的时候,由于观察者、太阳和被观察的天体三者的相互位置的不同,我们看到的光亮的面的形状也随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变化以月亮最为明显,我们称之为“月相”。如果对月相的变化真正理解透彻了,该组题目就迎刃而解。

具体到观察月相的变化来说,把月球、太阳和观察者看成三个点,以月球为顶点,用射线连接另外的两个点,在宇宙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平“角”。在月球公转的每一个完整的周期内,这个角大体从接近0°到接近180°变化着。当这个角接近0°的时候,我们就看见了满月,当这个角接近180°的时候,看见的就是残月或新月。当这个角为90 °的时候,人们将看到标准的上弦月或下弦月。
这个角极其接近0。的时刻,就是月全食的食甚的时刻。由于黄道和白道不是一个平面,所以从理论上说,我们看到的相邻的两次满月实际上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相对于地球的大小来说,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还是相当大的,每次满月时的这种角度的变化,以至于在地球上不同纬度位置的观察者的位置导致的月相的微小变化都被人们忽略了。

第1题把观察月相的变化的原理抽象为观察任何一个反光的天体,那么可以说在以被观察的天体、观察者、太阳为顶点的动态的三角形中,被观察的天体为顶点的角越小,我们看到的反光面就越大。作为一颗定点人造卫星来}兑,它在地球表面的投影的地理坐标是基本不变的(它的公转周期正好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一致,但是它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在变化的,我们讨论观察它的反光面的大小问题时,对其高度的“漂移’’现象忽略不计),因此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反光面的大小,只是与每天的观察时刻有关。一般地说,太阳正好从地球的背面照射时,
观察到的反光面面积最大。因为该卫星定位于东经103。的上空,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

第2题
由于一年之内太阳直射的纬度随着时间在变化,所以对于固定观察地点的观察者来说,每天同一时刻观察,这颗人造卫星“星相”也会有其年变化。由于观察者是位于北半球的天津,所以只有当夏至日这天时,被观察的天体、观察者、太阳为顶点的动态的三角形中,以人造卫星为顶点的角的度数才达到最小值。即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例11】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叉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据此并结合图10,回答下题。
    1.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 1--12月    B.3—4月    C.5—6    D.7—8月
  2.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I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说明】
该题考查考生对季风活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当考查对热带季风风向的季节变化。读图可知:“真腊”地区即现在的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温州至真腊大部分航程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从温州至真腊为向南航行,因此冬季出发可顺风航行。第2题考查气候分布规律。既可根据背景材料到翕断:“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说明该地区终年气温较高,温差不大,信四季变化不明显,为热带;‘‘半年有雨,半年绝无”说明降水季节差异大,为热带季风气候;又可读图判断:根据真腊纬度位置位于北纬10°
至北纬20°之间,地处热带,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
运用相关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可以从多角度考虑,结果都是相同的。解题时要注意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资料中的有效信息。

【例12】
读图ll: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十
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下题。

图11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说明】
在这一组题目中,从确定的地理区域的地理情境入手,其中第1小题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运用地理知识的考核,然后根据时间的基本换算。要分析的仅仅是船舶所在的地方的经度,只需能够根据经度值的东小西大,判断出为西经,题目就迎刃而解了。第2小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难度,第一要知道船舶所在地的昼夜长短问题是与第1小题同等难度的,或者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要将漠河与该地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除了漠河的纬度位置是必备的知识背景外,还必须析判断出船舶所在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对于非常熟悉世界大洲大洋分布的考生来说,他们的分析过程可以迅速到近乎本能的程度,即从图形就可以断定在北半球50。左右的纬度上没有这样的地方。对于其他韵考生,该题组还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从第3小题的信息中判断图示地区属于南半球。因为在第3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北半球的直布罗陀海峡和巴拿马运河的纬度均低于40°(这是依据它们所处的大的环境或者是气候类型区来判定的),因此船舶所在的地区必定是南半球的某地。有了这个分析判断的结果,下面要知道的就是南北半球纬度一样的地方,昼夜长短正好是相对应的,即南半球地区这天的昼长,正好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一样。后面两个小题,在分析解决了第2小题的问题基础上,就不再存在什么难点了。

【例13】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
据此和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说明】
题目中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地图中的北京、长城等信息,无疑构成了解题重要的信息链,能否把握住这样的信息链,是对运用信息能力的重要考核。
多年平均温度
此外,认识和说明问题也分多个层次。如用一般的原理来定性地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一些地理问题,较高层次是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更高层次是善于将原有的主干知识和新获得的地理信息相结合加以分析运用的能力。该项能力在考试中尤其显得重要,也是考核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

该题根据图幅范围,隐含.了多种地理信息,仅从地形单元来看就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太行山和燕山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经纬度和地理坐标在确定一个地方区域位置方面的重要性。第二问“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及成因”,强调了综合运用读图获得信息和区域地理主干知识说明地理问题。体现重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地提高运用知识能力的特点。

【例14】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大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

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
(风带)的影响。
地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识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获程中,气压与风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1944年,苏军在
苏德战场发起一连串进攻战役,收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线以西挺有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美英最终开辟第二战场。
  (3)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的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

【说明】
本题组第l小题从题图中的经纬度和给出的地名,根据重已经具备的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知识,应能够迅速分析判断出该辟区域常年受西风控制。第2小题,简单分析就会知道该小题有三层意思:不同季节海峡的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对作战的影响如何?分析该题的思维过程大体也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应该明确这是在第1小题的基础上追问的题目,就是说对第l小题的回答必定成为第2个小题的立足点之一,即分析第2小题时,不能背离该地区常年受西风控制的前提。第二步,为了不使考生过多偏离主要问题,所以题目给了必要的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提示略微宽泛一些,是为了区分不同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力的不同。气象条件季节变化的主要表现(或者说最基本的变化)只能是风的强弱变化。至于风为什么会有强弱的变化,在高中地理的大气的运动部分及相关的部分已经是反复强调的重点知识内容了。该小题还有一个“隐性”的提示,是在第3小题的叙述中体现的,即渡海作战的时间是6月份。这就意味着冬季和夏季相比较,夏季更有利于渡海作战。善于分析问题的考生由此可以反推英吉利海峡夏季的风浪应该小于冬季,即西风的强弱变化表由此运用大气运动的原理去思考原因,温度差异导致的气压梯度力的季节变化这个基本原因也就非常明显了。
评价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的标准,主要衡量其理 解能力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看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的情境中。近年来,考试还注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试题常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来说明地理问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及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设置相关的地理情境 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说明】
第1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影响海水盐度等值线分布因的掌握程度,并且以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对所给选项作出断。第2题进一步考查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对海水表层盐度变化影响。将等盐度线的变动与长江的洪枯水季节联系在一起,让考生运用已有知识外,还需要知识的迁移能力。
3.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文科综合涉及三个学科,无论是学科内部的综合,热点问题的综合,还是政、史、地三科的综合,考题已不再是简单的大拼盘,而是各学科之间的有机渗透。试题往往针对现实问题整合知识,特别是结合当前的实际问题,如生态问题、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进行组合,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却不是以书本原来的体系呈现,而是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选用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紧密相关,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理论时联系实际等。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既有两个学科的交叉,也有三个学科的渗透。重在考查考生所学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好各学科的主
干知识,即各学科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和原理;其次,注重各
学科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性;最后,结合热点问题,适度进行跨学科的
发散联系。

重视基础,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原有的平面逻辑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知识结构的层面上来,才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16】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2.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3.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5.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等等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A.选举权利    B.集会自由    c.民主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
    6.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正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面丢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②④C。③④D。①③④

本题既是地理、政治的综合,又是政治学科内的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综合高度体现了社会热点与知识的有机统一。
   [例17] 认读图15中的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贫源是
。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
_控制。所以
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资源。


(2)根据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决议,由什么民族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建立什么国家?在该地建国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为什么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
【说明】
本题围绕中东问题立意。中东地区以其民族、宗教、土地等问题的重重矛盾、重要的战略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为各大国竞争和关注,并频发战争,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之一。题目首先从地理问题人手,要求考生分析一幅没标有地名的区域图,从图中提供的自然地理信息(沙漠标志、经纬度等)中,判断该图所示的区域和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并推断出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结论。然后引入历史问题,涉及当地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说明。再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设问。该题有机地将地理、历史、政治等各方面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考生综合地分析、判断、归纳、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例18】
图16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受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集。回答下列问题:
图16清明上河图(局部)
(1)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东京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2)当时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A.华北平原    B.汉中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
    (3)直接导致该城市北宋后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
    (4)北宋后,黄河累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
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
   (5)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说明】
本题以《清明上河图》和一段文字材料的方式切入考试内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伴随我国古代城市发展至宋代的巨大历史性转折而产生的,它通过对北宋都城东京商业繁荣景象的细致描述,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东京商业的兴盛与衰落,是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题设问从历史知识开始,再转向地理和政治知识。从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多维
视角,高度地将所学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知识交融在一起。

【例19】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1)在历史上,美国出现过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既有大量欧亚移民,也有血腥的奴隶贸易,还有西进运动中的国内移民。回答:

①19世纪欧亚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

②简要分析《宅地法》对西进运动的影响,并指出西进运动的后果。
    (2)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读图17并分析:

图17 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①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将一个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②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3)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施投资即新增1 400亿元,最终带来3 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
    (4)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国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做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1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说明】
本题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为主题,设计了历史上的美国人口迁移、2001年我国的人口流动以及1990—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三峡移民工作等问题,提供涉及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的背景材料,引导考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考生在解答中必须运用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进行一系列分析、阐释实际问题。试题从美国历史上各种形式的人口迁移人手,不仅考查考生对美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关系的理解与认识,也引发了考生对我国现实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以及西部开发等问题的联想与思考。此外如材料(2)中涉及的问题,要求考生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考生要灵活运用多方面知识,从经济收入、就业机会、生活环境等多角度进行思维,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能力。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1.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人们通过语言来描述事物的现象和解释事物的特征。除了通用的语言之外,每个学科还有自己的基础语言——学科术语。
本项要求在地理学科中可以具体地理解为“正确表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即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使用地理基础语言——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述地理事物的现象,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
这些对地理事物的表述、描述和解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

第一方面,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要实现这样韵要求,必须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基础语汇,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恰当地选取地理基础语汇。地理基础语汇就是地理学科的学科术语,主要指地理基础名阋和短语、基本地理数据、基本地理图形语言等。地理基础名词和短语即具有常见性、多用性、稳定性、独特意义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地理概念,它们构成使用地理语言进行必要的地理信息交流的基础。恰当地选用地理基础语汇,就包括了不混淆基本概念:如河流的流量和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水位和水深;地形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

地理基础语言不同于一般通用语言的地方在于它的专用语汇中不仅仅包含用文字符号表达的地理词语,而且还包含了大量的图形语言。由于地理图形语言的特殊性,在对地理事物现象、特征进行表述、描述和解释中,也包含着对地理文字基础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的内容。实际上在有些时候,地理的图形语言就相当于地理事物或者是地理事物的组合。学习地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掌握地图这种特殊的地理语言;会阅读地形图,能够准确地把图形语言转换成为普通语言;能够从其他地理图表和图形语言中获取地理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的解读和描述。

第二方面,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这又要求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从考试的试卷上获取的地理信息中,解读出定量的信息并加以应用;第二则是要熟记一些可以说是终生有用的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对重要地理事物的定量表述,主要有绝对数据、相对数据(比例数据、顺序数据)等。绝对数据是指明或者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或数量范围的数据,它们在研究地理问题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对数据只有在绝对数据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因此有些绝对数据是地理基础语言中的基础,应该终生记取。另外也应该明确绝对数据是我们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前提,如在讨论经济发展的速度时,如果离开了不同产业的原有基础,只是看它们的相对发展速度,那么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几乎就失去了价值。
(08年全国文综I)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表现该类要求的试题非常普遍。在选择题中,常常把对地理现象的正确表述与不正确、不完整的表述等混在一个题目之下的各个选项中,把对地理事物特征的准确描述和解释与不准确的描述和解释混合在一个题目的不同选项中,要求考生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找出正确的选项。在综合题中,可以通过直接问答的方式要求考生对地理事物的现象进行正确的表述,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解释。这里不再繁琐地举出具体的题目,只是举出几个基本的类型来帮助考生
理解该项要求。
    (1)有关地形图的读图题是最基本的也是经常在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其中考查对地形部位的认读,例如识别和区分鞍部、山谷、山峰、断崖等,首先就要能够从等高线的形态中正确地表述地形的形态,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地理术语进行表述。如根据地形图认读出某处的地形形态是两侧高、中间低,同时能够准确地选择地理术语“山谷”来加以描述。在选择题型下,则需要选择出正确描述该地形的术语。
在比例尺的换算、方位的表述等问题中,则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中的图形语言的规则,进行必要的转换或者计算,定量地进行相关的表述。

所有和等值线相关的题目,要求都有类似的共性。
(2)有关经纬网和晨昏线的题目。经纬网和晨昏线同时出现是比较复杂的类型,但是不和经线相交的现象,不管这类题目多么复杂,关键在于正确表述晨昏线与经线相交的现象,能够把这种地理现象的形象图形语言和其他地理术语相结合,是解快这类问题的关键。例如,题目给定的时间是5月.就应该能够判断确定整个地球上,越是向北的地方,白昼越长,这时如果看到的是晨线,它就应该相对于经线“向左偏”;如果晨昏线“向右偏”那么看到的一定是其中的昏线。凡此种种,成为解决关于日期、时间、季节等有关问题的重要基础。题目繁复纷杂,关键在于能准确描述晨昏和经纬网相交的地理现象的形态。
(08年全国文综I)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解析]
      2.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认识地理事物的过程和认识其他事物的过程的共同点是认识总是由现象到本质,由对分散的事物的认识到对事物群体间关系的把握。
可以说认识和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否把握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把握的程度如何往往是靠对地理术语中的地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来体现的。能否作出正确的阐释则是检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本质和规律把握程度的手段。

在地理的学科术语中,有大量的地理概念,学习过地理的人和没有学习过地理的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不相同的。同样理解程度的人,因为能力方面的差异,对其进行阐述时,不仅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而且在正确的阐述中其简洁、明了的程度也会表现出差异。
所谓地理概念,就是同类地理事物的概括。它蕴含着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又可分为一般地理概念、特殊概念和集合概念。一般地理概念又称普通地理概念,是概括常见的数量较大的同类地理事物一般属性的概念,如:陆地、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海洋、海峡、海流、河流、湖泊、城市、工厂、矿山、铁路、公路等。特殊地理概念则是表示特定地理事物或地理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概念,火口湖、断陷盆地、地上河、水位、水深、峰林、溶洞、珊瑚礁岛、流量、含沙量、输沙量等。篷全些型塑坌,则概括了被限定的地理事物群体共有的本质属性,如中国的纬向山脉、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喀斯特地貌等。
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这项要求中,还包括了地理学所特别要求的对地理区位信息的把握和正确阐释。

地理区位信息可以分为显性的区位信息和非显性的区位信息。显性地理区位信息表示了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事物的相互位置关系,主要包括了地理坐标和相对地理区位。在实际学习中因为应用的原因,往往只要求掌握地理坐标的约数或者“一半”(经度或者纬度),如北京的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20°,北纬40°,伦敦的经度是0°。相对地理区位则因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直接显现出来,如中国的邻国、中国的近海、世界各大洲和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等。非显性地理区位信息是指那些具体的地理事物和抽象的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抽象的地理事物和抽象的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地理事物通过第三方玛地理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位置关系和由这种位置关系所伴生的其面关系。例如:长江中下游流域位于亚热带地区,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都是适宜种植水稻的地方;南纬50°附近的地区的白昼时间大约与我国的漠河黑夜时间长度相当等。

所谓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功底和能力从众多的地理概念、地理区位信息中通过分析决定取舍,再通过综合、归纳的思维过程,准确地找出其中的本质和规律;然后再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简洁、明了的阐释。

【例20】
读图18,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 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回答:

(1)丙河的汛期在
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o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o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说明】
该题以完全“应用题”形式,考核地理本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运用多方面的基本技能:依靠地理坐标来判断图示地区的位置、地物的尺度,通过等高线确定图示区域内地形、高程;上述两个方面,再结合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基础语言”才能够完成题目要求的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地理区位信息的判断,认读出图示地区是亚洲的中部(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交界处)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然后,根据区位与气候、地形与气候的相关的地理规律,在从图中获取了该地区地形、高程的信息的基础上,不难推断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冰川(永久冰雪)融水,河流的汛期为夏季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甲地的水汽来源,依据世界大洲、大洋的分布,可以断定,不可能是太平洋和印度洋。有了这样的推理判断为前提,就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正确的阐释或者选择题目中与正确阐释相符合的选项:该河流补给水汽的主要来源是大西洋、北冰洋。

题目要求解释所示湖泊一半为咸水、另一半为淡水的原因,是要求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典型例证。湖泊水的咸或者淡的本质在于水中的盐分的含量,即盐度。盐度高到一定的限度以上,就成为咸水湖。在水循环的地理现象中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水中的盐分基本上不参与水份的蒸发过程,因此在水平衡的问题上,如果一个水体收入的径流小于蒸发量,永体的盐度就会不断地上升。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规律,或者说科学家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律,才很好地解释了干旱地区多咸水湖的地理现象。非常明显,如果把握了咸水湖、干旱地区气候等的本质以及这些规律,就不难对该题作出正确的回答:河流水的注入导致湖泊西部盐度较低;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湖泊中部狭窄。是东半部盐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3.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现实的地理事物是历史的地理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考察
地理事物的时候必须具有辩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例如,热带气旋导致的风暴等对航海、近海岸地区都有不利的影响,但是在夏季和秋季的干旱时期,热带气旋造成的较大范围的降水却能够缓解许多严重干旱地区的旱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黄河的高含沙量是导致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重要原因,也是使黄河在人类历史时期成为“害河”的主导因素。然而当我们考察更为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时,却不得不承认,正是黄河为主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的沉积才造就华北平原,考察还表明华北平原约40%的面积就是在人类历史时期“生长”出来的。干旱地区的风沙问题对经济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可是在我国西北正是干旱和风沙为现代人保留了相当多的历,落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敦煌石窟。湿地和沼泽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陆地上交通的障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然而当从更大的尺度上上考察环境问题的时候却发现湿地和沼泽对于整个地球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能够非常有效地排除、降解陆地上的各种污染物和有毒物质,以致科学家称它们是地球的“肾脏”。由于对于湿地和沼泽认识的变化,以及对湿地和沼泽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人们则进一步发现过去对河流泛滥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即河流泛滥不仅仅只是有害的,它也有有利的一面——能够使一些河流附近遭受破坏的沼泽和湿地生态系统迅速得到恢复。

一系列的例子都表明地理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都是辩证的。因此可以说该项能力要求不仅是考试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学习地理的基本要求。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和基本理论等,如果不能够辩证地、历史地考察和分析问题,掌握的知识就成为机械的信息,基本理论也很容易化为教条。

“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的要求,实际上是考试过程中检测考生是否能够辩证地、历史地考察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手段。因为在获取和正确解读了试卷中所佳孽的必要的地理信息,并亘调动和运用了以往所掌握的知识,对相应的地理问题进行辩证地、历史地考察和分析到底达到什么水平时,只有用完整的描述和阐释才能够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能力要求中之所以着意强调了学科和跨学科,是因为任何地理事物本身就是缔合丝皇勃,在其辩证的发展的过程中,必然牵涉到多学科的知识。例如,对天气过程的理解和阐述离不开相关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对地貌(尤其是喀斯特地貌)的理解和阐释需要相关的化学和物理知识,对旅游资源的认知、理解和阐释必须有足够深厚的历史和文学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全部能力要求中,该项要求又占据了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因为只有充分获取、调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并且透彻地解读这些信息,正确地运用知识,才能够对地理事物进行辩证地、历史地考察。进一步来说,也只有有能力用完整的描述和阐释来证明自己能够对事物进行辩证地、历史地考察的人,或者在思维中完成了这样的描述和阐释过程的人,才有能力进一步对地理事物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探讨。

【例21】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
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读图19回答:


图19“丝绸之路”示意图
(1)西汉和唐朝,在现今的天山山脉南北,曾先后设置了




等军事行政机构(或官职),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2)古代的“葱岭”相当于我国今天
市附近的
高原和

山。
    (3)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所反映的主要是哪一个时期、哪种宗教的艺术成就。
    (4)读图20,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

图20
    (5)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
的大动脉,又是联结亚欧大陆的新纽带。它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据此请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

【说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高考试题中有关西部的考试内容也有相应的增加。本组试题不仅延续了这一关注重点,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了最近一年来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考虑到西部边境问题和与西部周边国家的历史交往及现实联系问题。因此,本组试题不仅有持续性的重点突出,而且还有突生性的内容创新,立足于现实而又不拘泥于现实,着眼于历史而又未偏重于历史,从而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时间序列与空间区位、文字功夫与读图技能、国内问题与国际形势、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等多方面的考查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特点。总体而言,这是一道立意深远、比较典型的综合考试试题:各小题之间联系紧密而又有适当的跨度,设问立意灵动跳跃而又有适当的搭接,多科知识融为浑然一体而无硬性拼接的痕迹。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对地理学科而言,该题突出地显现出了对于考生辩证地、历史地考察地理事物,并对地理事物进行学科和跨学科描述与阐释的能力的考查。

本题首先给出了一幅“丝绸之路”示意图,标明了“丝绸之路”所经过的主要城市和河流湖泊,但此图实则是一幅省略图,考生在头脑中再覆盖上一幅同一地区的地形地貌图,才能真正读懂此图。此后的连续两个设问,都是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展开的,因而这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

第2小题在题目给出的“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基本底图中,标注着长江、黄河、西安、兰州、吐鲁番、喀什等中国知名的地理事物,还绘有塔里木河、印度河等应该认知的地理事物。然后,在其上标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位置。因此,仅就靠中国一个城市最近,又是丝绸之路经过的著名高原而言,读图可以选定的仅有帕米尔高原,与之相近的著名山脉也非喀喇昆仑山莫属。所以该题是以基本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位置的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地理应用题。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前提是要明确题目的要求,这就需要一种辩证地考察题目和题目要求的基本能力。由于题目的综合性,可以说这是一道以历史常识为基本素材的地理应用题,这里涉及的历史常识素材是中学任何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应该也完全能够掌握的。另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该题,我们也可以知道, “丝绸之路”从汉朝开通之后,在近千年的时间内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陆上通道,直到近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交通意义。从黄河流域到西亚和南亚地区交通方面,青藏高原始终是一个地形方面的巨大的障碍。从古代到今天该高原西北部的帕米尔高原就成为东西交通的要道了,当然与帕米尔高原毗邻的环绕青藏高原的那条山脉必然是喀喇昆仑
山了。

第4小题,立意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考查考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这种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具有辩证意义的能力,如对一种事物来说是有利的,对另外一种事物来说则可能就是有害的,反之亦然。通过阅读图例,可以很容易地知道题目所给的是多年平均降水量图。在大陆内部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左右表明那里的气候是相当干旱的。这时仅仅根据平时学习和掌握的地理知识首先想到的是干旱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有风沙天气等不利的方面。但是该题所要求回答的却是敦煌文物的保存问题,这时就应该辩证地想到,只要不是直接暴露在风沙侵蚀的能力所达到的范围内,相比较于湿热的气候条件,干旱的条件更有利于文物的保存。从跨学科的角度看,文物如果处于和空气隔绝的状态,则可以保存得更为长久,这是中外大量考古事实证明了的,也是从中学学习过的生物和化学常识能够理解的。而敦煌一带风沙的埋没,正好具备这样的条件。这最后一点,考生回答出来的比例偏低,表明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够,也表明学生在中学学习过程中,对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有所不足。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所谓学习要达到对于学习过的知识要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其实就是能够熟练地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等等方法论证匣墅。对于地理学科来说自然就是指论证地理问题。论证问题基本的要求是要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事物或者规律等来说明(证明)尚不明确、未知、高层次的问题。即地理主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论证地理问题的坚实基础。地理基础知识越丰富,借以进行判断、比较的参照知识就越充足,否则就无从作出应有的判断和比较。

同时从考试的角度看,该项能力也是在前面几项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即除了已经掌握的主干地理基础语言外,还必须能够注意并运用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以及前面的题目(特别是编为一组的题目)所要求的答案作为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的参照。

有了宽广的地理知识、理论和相邻学科的知识、理论的蔗蕴,还要能够对相近的地理概念进行准确、快速的区分。这种区分又是进一步运用判断、归纳等方法的前提。如对下述的各组概念应该能够加以很好地区分:时区和区时,震级和烈度,流量和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气候和天气,恒星日和太阳日,水位和水深等。

对地理学科相对比较特殊的图形语言的把握,结合图形语言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在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学习地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头脑中建立“思维些旦”,并且图中要有足够的控制性魄地堡事物。这些事物是最基本的点、线、面状事物的组合。举例来说,在地球这个宏观的思维地图中,两极、赤道和其他特殊的经纬线,就是最基本的点、线状地理事物;叠加于其上的大洲、大洋则是由线状边界圈定的面状地理事物。更进一步,就是在除了南极洲之外各个大洲分布着的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重要城市;在各大洲分布的主要地形单元、河流、湖泊等。把这些控制性的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上(或者说它们的空间位置就是它们本身不可分割的重要属性),是学好地理和展现地理能力的坚实基础。有了对基本的图形语言把握作为基础,学习过地理的人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问题时就具备了一些优势。

以苏门答腊岛西北的印度洋海域发生的里氏8.7级(美国地震局测定认为是9.0级)地震为例,熟悉世界地图的人,同时又对其上的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比较清楚,有扎实的地理基础语言功底的人,就可以很快地作出判断: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带上。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进行归纳:这次地震从成因类型上看,与智利大地震、旧金山(今译名为圣弗朗西斯科)大地震、El本、菲律宾等的地震属于同一个类型……这无疑对地震能引发海啸,以及海啸对那些区域会造成更严重一些的损害等的论证提供了更好的前提。

【例22】
青藏高原曾发生地震的地方中,距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边界较近的两地是
A.牦牛坡(34.2°N,86.5°E)    B.墨竹工卡(29.6°N,92.2°E)
    C.察雅(30.6°N,98.1°E)    D.甘孜(31.6°N,99.9°E)

【说明】
这是一道以“思维地图”为切人点的能力考查题。它不要求(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考生有这样的要求)掌握思维地图上所有宏观、重点地理事物的准确地理坐标,但是要求考生必须掌握这类地理事物的大概区位。有了这样的基本能力,就能依据地理坐标判断和识别事务地理位置,然后对不同的位置的选项产生地震的可能程度作出定性的推断,再进一步通过比较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题目依托于对板块界线在宏观思维地图中相对位置的了解。具体地说,考生应该掌握雅鲁藏布江谷地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雅鲁藏布江谷地在我国西藏南部;西藏的西部的经度应该大于东经73°。西藏的最南部纬度应该在北纬25。附近等,这样三项在思维地图上最基本的参照物。

有上述基础知识为依托,冷静判读地理坐标数值,经过分析等很快
就可以找出正确选项是B、c。

【例23】
读图21,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为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

    (2)A、B、c、D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离北京最近的是



(3)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 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说明】.该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空间想像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是否掌握某些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i 1 i题考查基本知识,即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位置。此类基本知识是考生必须掌握的。(2)题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北京的大致经度。(3)题实际考查的是对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的掌握程度。E地位处南纬40~60°,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F地位处北纬30°~40°,又在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这样它们某些季节的气候特征就能答出。因此,除(1)题外,主要是考查建立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的推理能力和读图能力。
    2.论证问题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任何考试的公平性都是相对的,在我国高考总是以笔试为主。因此考试时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过程中,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展示考生的真实学习能力具有非常突出的意义。在书面语中观点明确则主要靠用词清晰妥切、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气简洁等来实现。对于地理考试来说,表达主要观点的用词清晰妥切,主要体现在选择最准确的地理术语上。熟记和深刻理解这些地理术语是具备该能力的前提。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气简洁等,不仅必须有大量的正确的地理练习-作为基础,同时也是对考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说,该项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语文基本能力和地理能力结结合的表现。

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还表现为理解并且能够描述、概括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理鲤是描述和概括的前提,描述和概括则是理解的表现和证明。
能够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图示等方式,描述和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相互联系和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地球的内部圈层,大气的垂直结构,地壳的演变和地球上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水的循环和各种天气现象,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城市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演
变等。

【例24】
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千克/(公顷·年)]
    Q:太阳辐射收入  [105焦耳/(厘米。·年)]
    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
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土壤有效系数
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    )(用沈阳数据)。(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A.1 101.6千克  B.11 016千克  C.31 016千克   D.110 160千克

    (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               

;在河西走廊主要是(用酒泉数据)               

(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4)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说明】
本题考查考生对自然环境中能量流动的理解,及根据数据进行多因素分析的能力。
    (1)通过理解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最终转化为生物能(粮食)的公式,根据科学公式判断自然生产的潜力。使考生更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在自然规律下共同发展的观念。
    (2)(3),考查多因素分析,要求考生对我国不同区域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有所认识,并能用地域差异的观点解释问题。最终,(4)落实到如何因地制宜,进行人类活动。

【例25】
读图22,填下表:

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共同特点
主要原因
不同特点
主要原因


【说明】
本题考查考生对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气候形成因
素和原理,以及考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本题给出温带海洋气候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分布图,要求考生读图,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类型气候在上述两大陆分布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并分别阐明和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因此本题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即要求考生在读图对比过程中得出结论。在分析原因时,必须结合气候形成的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必须了解两块大陆的地形特征、洋流的种类和影响大小、环流的特征等等。因此,本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考生要有基础知识(世界地理、气候形成等),同时还要有综合分析能力。
这种主观分析题近一些年来较少出现。因此这类题目的出现将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注意,对于推动地理教学中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意义。
   3.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地理学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论证和探讨许多地理问题都必然地要运用到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是在高中毕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个考生应该具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即对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各门学科的知识都应该具有相应程度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该项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来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

例如,在解决民居建筑布局中,南北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和住宅的采光问题时,除了要了解和掌握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外,必然要使用基本的数学语言和方法才能够进行定量的推算。

再如,对地球上风带成因的理解,对气旋的成因的理解等,也都离
不开基本的物理的原理和方法。如果不掌握基本的物理学的关于力的合成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中纬度西风的成因就必然理解不透彻。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还表现为它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会涌现许多新的地理观念。例如,在环境问题上就是如此,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把草原大量开发为耕地,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人类日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看待地理环境的观念也随着变化,在许多地方开始采取退耕还草的措施。因此,创新性思维在学习地理和研究地理问题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考试中,非选择题有时会涉及该方面的要求。有些人文地理方面的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人文地理的任何一个区域,都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对复杂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评价,一般来说是没有唯一的最优模式可以参照的,在实际上也只是选取那些“非劣模式”。因此学生在学习和应对考试的问题时,不仅可能,而且也应该有独立的、创新的见解。

【例26】
图23中甲、乙两图分别反映工业分散和集聚的两类布局形式。

美国某汽车公司为开拓市场,在欧洲建有一种小轿车的多个零部件厂和3个整车厂,甲图是该小轿车的生产联系网络示意图。

乙图的香水瓶生产中心,位于布雷勒河谷地。15世纪以来,在水、砂原料和植物燃料的基础上,那里发展了玻璃香水瓶制造业。至今集聚了43个公司,从事制模、制瓶、磨砂、涂色等专业化生产。它们协作生产的香水瓶75%出口到世界各地。

根据图23和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整车厂所在的3个国家分别是



;乙图中香水瓶生产中心所在的国家是


    (2)汽车的零部件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因此其生产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以下产品中,其零部件生产布局有类似分散特征的是(    )。(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A.服装    B.飞机    C.二胡    D.沙发
    (3)多个企业在一地集聚,协作生产香水瓶,有利于同行面对面的知识交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以满足香水瓶生产技术快速创新的需要。在以下产品中,其生产企业的布局应有类似集聚特征的是 (    )。(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A.瓷花瓶    B.洗发水    C.塑料袋    D.啤酒瓶
    (4)关于分散:除零部件生产标准化外,接近顾客和接近原料地也是分散布局的原因。从总体上说,跨国公司将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布局,有利于


生产成本,
产品市场。
    (5)关于集聚:发达区域往往控制了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


【说明】
该题是非常公平地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测试的题目,因为题目的素材几乎是所有的考生和老师事前都根本想不到的内容。没有学习过地理的工业布局知识的人,所“看到”的要求差不多就是没有任何对比意义的两件事物的对比。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又是一道地理性非常强的题目。

通过(1)美国某汽车公司在欧洲设厂和(2)法国布雷勒河谷(“玻璃谷”)成为世界香水瓶出口中心这两个地理事实的对比,考查考生灵活运用高中地理的工业布局知识,分析当代世界工业布局现实问题的能力。

汽车产品中的经济型小轿车,其整车厂(总装厂)往往需要布局在
市场所在国家的市场区域中心,主要绕过关税壁垒。例如,美国福特公司为将其节日牌经济型小轿车打入西北欧、中欧和南欧,分别在英国、德国和西班牙建有一个整车厂。而大量标准化零部件由于所含技术已经固化,可以分散到各国各地,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经济型汽车生产既有明显跨国经营特点(有全球化特征),又含有本地化趋势 (标准化零部件就地供应),可以看作分散布局的典型。当然,实际上汽车生产布局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复杂。

法国香水瓶生产则与福特公司节日牌汽车生产的区位特点截然不同。由43个专业公司集聚在“玻璃谷”,分别从事制模、制瓶、磨砂、涂色等专业化生产,采用高技术并不断创新,它们协作生产的玻璃瓶75%出口到世界各地。这种布局方式(企业集群或产业群),目前得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共同提倡,因为它有利于知识的流通、扩散和创新。

世界上的工业产品种类繁多,考生身边就有大量工业产品存在。本题从以上两种产品(经济型小轿车和香水瓶)出发,列举了一些考生接触过的工业品,例如,计算机、瓷花瓶、肥皂、沙发、二胡等,要求考生思考它们的生产布局是集中还是分散型的,也就是说要考虑以下两个主要因素:(1.)产品是否可以拆分、零部件是否标准化;(2)产品是否需要快速创新以适应顾客的需求。其他因素,例如玻璃啤酒瓶和香水瓶的技术含量差别,也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总之,本题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工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变化,一方面出现了新国际劳动分工。工业在其生产过程各环节上,以及零部件生产上分工的趋势;另一方面,一些区域由于具有其他区域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以及深深扎根于本地社会文化的独特创新环境,形成本地生产系统和知识系统,即所谓奄些丝趋恕。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例如美国硅谷,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德国的巴登一符腾堡,以及本题中法国“玻璃谷”布雷勒,就是这样一些不断创新的区域,它们所在的区位是其他区位难以替代的,这些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很强的竞争力。
Ⅲ.命题指导思想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
  4.内容比例

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
比例大体相当。
  5.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6.组卷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
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