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倡导学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0 12:37
标题: 倡导学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倡导学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尚增健



《管理世界》杂志编辑部主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3-01-11


一段时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中呈现出模型化的倾向,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研究领域,甚至出现模型泛化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已经开始反思,并进而开始探讨学术研究未来的发展取向。

  充分认识数量模型的局限性

  数量模型是将某一社会现实问题或实践经验归结成的一套反映事物内部因素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逻辑准则和具体算法,用以描述和研究客观现象的变动规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首先开始利用数量模型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引入经济计量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开始强调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倡导与国际研究范式接轨的研究方法,数量模型在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彼时,其对促进我国学术研究的进步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的推动作用。

  数量模型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概念框架,它追求表现的直观性、推理的逻辑性和形式的完美性。这种研究方法具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和分析事物的状态、变动过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根据数量模型所揭示出的事物变动规律,预测事物今后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根据数量模型的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的决策,等等。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数量模型也有明显的局限:数量模型要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纳入相对直观的数学关系中,在建模过程中需要忽略或假设某些主观认定的所谓次要因素,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必然是近似或相对的;现实经济生活充斥着大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某一假设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几乎是常态,模型及其所描述的数量关系也自然常常会受到质询。尤其重要的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目前并不具备或尚未发展到能够寻求稳定、简洁的数量关系阶段。

  倡导学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数量模型同定性分析中常用的逻辑学一样,能够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特有的、严谨的分析方法,目的是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规律性。而方法本身不是研究目的,仅是实现研究目的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或手段,模型化的研究方法也绝不是唯一的手段。学术研究追求的是思想性和学术贡献,研究过程要求逻辑推理的缜密性。模型化研究方法在方法论上具有严谨性和可验证性,但是,现实经济活动纷繁复杂,与数量模型分析所要求的规范、确定、均衡的前提,存在明显差异,问题的结构与数学模型的解答在结构上并非总是一致。我国的历史条件、基本国情和发展路径异于西方,一些基于发达国家国情建构的计量模型,尽管很先进,但对我国的数据分析环境来说可能并不合适。如果学术研究盲目崇信数量模型,甚至滥用数量模型,必然会直接损害社会科学研究追求的“知识创造”。

  社会科学的研究,客观上需要研究方法的创新,更需要以不同的研究方法解决不同研究对象的特质问题。比如,完全不同于模型化研究理念的质性研究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不仅仅在于发现客观经济现象的真与伪、对与错,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和解释,即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地诠释社会现象背后内在的本质规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许许多多的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需要学者们从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作出合乎逻辑的诠释。因此,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选择丰富多样而又契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

  对于规范的学术研究来说,我们倡导学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倡导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同样,我们也积极倡导对那些适合以计量模型分析的社会科学问题,充分应用数量模型的研究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我们反对的是不认真分析研究对象的特性,不考虑事物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盲目崇信模型,唯模型而模型、滥用数量模型、非模型不成“雅文”的现象。

  学术期刊有责任引领文风建设

  学术期刊是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学术研究的文风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学者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学术态度,甚至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价值选择和文化特征。我们认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工具使用的判定标准,是能否正确地认识、分析、总结和指导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实践。针对当前我国学术研究中呈现出来的模型化倾向,学术期刊有责任引导优良的文风,客观公平地对待不同研究方法的成果,为不同流派、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提供平等交流、百家争鸣的公共服务平台。这需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形成共识,自觉矫正;同时,也需要学术期刊的积极引导和谨慎防范。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事实是,带有数量模型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探索性的理论模型研究,着重数量经济模型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创新,这类研究成果通常被认为是奠基性的,代表着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另一类是对现有理论不加甄别,直接套进中国问题的实证模型。前一种是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倡导的,后一种则应当谨慎引导。为此,作为学术期刊,我们有两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其一,期刊自身要持之以恒地积极倡导学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加强对我国经济社会重大研究课题的追踪和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沟通交流,摒弃盲目崇信数量模型的倾向;其二,要着重提高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准,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在滥用数量模型的问题上统一认识,共同防范。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