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现代教育新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5 11:59
标题: 现代教育新论
现代教育新论
罗崇敏

内容题要:
本文试图揭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构建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和制度教育的现代教育目标模式,提出发展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办法,以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性及功能
现代教育的演进。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来分析,可将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原始教育具有神化性特点,古代教育具有物化性特点,现代教育具有人化性特点。前者表现教育崇拜性,中者突出教育占有性,后者体现教育自主性。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后期约100年的时间,是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相适应的;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近100年时间,是与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展相适应的;第三阶段指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后期的这一段时间,是与以使用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相适应的;第四阶段是20世纪后期到现在,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它是对自然经济、工业经济时代教育的拓展和升华。既然本文所阐述的现代教育是有别于20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教育,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经济的正式提出源于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1996年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舒尔茨、贝克尔和丹尼森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理论。顾名思义,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表达了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知识经济的发展所追求的应是知识社会的建设,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智力资本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核心的资源,受教育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知识社会具有“六性”“三化”的特点,即:人本性、竞争性、公平性、全球性、整合性、创新性,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
现代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现代教育?我们的理解: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根植现代社会,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现代教育是当今时代的教育,是对现时代各种教育思想、观念、体制、内容、方法、形态的总称。是以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为内容,以人的现代化为目的的教育。那么,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对存在的规定,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按黑格尔的话说,“本质是存在的依据”。教育的本质应是教育固有的基本属性,是一切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特性。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现代教育存在的依据。教真育爱是对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类世界,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要素是: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和制度教育。其中价值教育是灵魂,能力教育是核心,制度教育是保障。发展现代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现代教育的特性。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全民化、国际化和开放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现代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人民的教育利益;必须坚持推进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人人享有教育的基本权利,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必须坚持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跨国、跨地区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合作;必须坚持发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教育效益至上原则,加强现代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教育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现代教育的功能。人类社会活动是以人为主体,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活动过程。转化的主体是受教育的人,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转化的结果是人的享受追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讲是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质量和社会管理能力,这三个转变都依赖于人的素质提高。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现代教育的本质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教育功能主要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促进现代政治文明,促进现代文化繁荣,促进现代社会和谐,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理很简单,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人的文明,就没有政治的文明;没有人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教育就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使人走向幸福。
发展现代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中国教育的繁荣发展,近30年来,我国、我省的教育实现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重大突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保障条件逐步完善,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现实的教育基础和中央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大政方针为发展现代教育提供了历史机遇。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特别是我省教育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特别是我省的教育面临着现代教育发展机遇,但更面临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民现代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管理法制意识薄弱,教育以物为本和人治特点还比较突出。二是教育体制僵化,基本上是在沿袭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育模式,民办教育发展滞后,学校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信息不对称。三是教育价值虚无、教育精神流失的现象比较突出。学校官场化,学术市场化,学习情场化的倾向蔓延,教育的工具性、功利性无限膨胀。四是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少。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79%,高收入国家为5.32%。五是平均受教育年限少。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为8.5年,韩国达11.18年。六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美国达到80%。七是全民教育质量不高,特别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短缺和质量标准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八是教育国际化程度低。整合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发展中国现代教育,以及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水平不高。
二、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模式
要努力构建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制度教育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模式。
关于价值教育。我在我的作品《天鉴》里面说过,人类最不可思议的是教育,为什么?人类作为宇宙的产物,居然能够理解宇宙;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居然能够创造出一个有别于自然的世界;人类作为生物圈里的一个物种,居然能够认识任何一种生物。这得益于什么?得益于教育,教育使人类进化,教育使人类发展,教育使人类智慧,教育使人类崇高,所以最不可思议的是教育,因而最神圣的事业是教育事业。而现在教育存在的无限膨胀工具性、功利性、世俗化、官场化严重背离了现代教育价值的本质要求。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建设现代教育价值。现代教育的根本价值应该是:教真育爱,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幸福。所谓教真,就是教育要教导真理,追求真理,传承真理,使受教育者热爱真理,求取真知,做真人,做真事。所谓育爱,就是教育要培育受教育者的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团体,爱党、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人类,爱自然。追求教育终极价值,必须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面展开,要从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自身的追求开始。要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认知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不但认知和珍爱自然生命,更认知和珍爱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不但认知和珍爱人类的生命,还要认知和珍爱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不但认知生,也要认知死,不但认知生的意义,也要认知死的价值。通过生存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存,怎样进行生存,提高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生活,怎样去有意义地生活,从而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不但追求个人的幸福,还要追求家庭的幸福、团体的幸福、国家的幸福、民族的幸福、世界的幸福。通过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使教育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幸福世界的价值功能融为一体。使教育的理想价值、实用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关于能力教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靠人的未来能力去接班和建设,而不是靠现有的书本知识。应试教育往往把教育视为就业谋生的敲门砖和耀祖光宗的工具,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考试的工具,考分的宠儿,或庸俗的政治理论工具。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出国际、国内公认的精英人才,也很难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公民。我们提出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能力教育概念,是想表达教育过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概念很难与应试教育形成矛盾概念。因为教育本身追求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存在非素质教育。现代教育全过程的任务,都应该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力。这就要求把能力培养贯穿在知识传授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走向世界生活,使学校教育走向人类社会。家庭教育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孩子的爱心、兴趣、行为。而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爱心、兴趣、能力、理性和意志。现在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注重整齐划一的考试成绩的目标评价,忽视学生个性能力培养的价值追求。长沙一中学生马天知学习成绩中等,在汶川地震的第二天,他独自奔赴灾区抗震救灾,被美国十多所知名大学争录。昆明十中同学刘子尔在就学期间,14岁就跟随母亲做教育职业经理,她没有参加国内高考,后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这些学校看重的不是这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能力素质,但很可能这样的学生在中国北大、清华是不愿录取的。我们长期以来受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影响,并且狭义地理解了培根所说的“知识”的概念,一味追求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忽视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进行的是能力教育,而不光是知识教育。中国要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从能力教育抓起。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是培养现实的人,教现在的知识,而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培养未来的人,传授未来的知识,提高现实的能力。
关于制度教育。我们所探讨的制度教育主要是指,依靠教育制度设计安排和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国家制度教育,实现振兴中国教育和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过程。其中,教育制度设计和执行是根本,对受教育者进行国家制度教育,培养合格公民是目标。党和国家发展和管理教育的任务,从根本上讲是制度设计和执行,而不是财、物的发放。发展现代教育,需要创造有利于各种教育资源充分涌流和科学整合,有利于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包括国家的宏观制度、地方的中观制度和学校的微观制度,现行教育体制宏观不顺、中观不灵、微观不活的问题同时存在。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必须顺应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要求,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市场与学校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就要求教育体制改革应该选择的目标模式是: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市场适度调节,学校自主办学。教育具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承认教育的公共服务事业属性,就要确认教育具有同经济运行不同的规律,肯定政府对教育负有主要责任,教育不能完全进入市场,不能产业化和市场化;而承认教育的产业属性,就要肯定教育是人力资源和知识的生产部门,教育通过人力资源和知识同市场的交换,会增加社会财富,产生,也就是要肯定教育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可以运用产业运作方式和市场调节机制。从教育历史发展进程来分析,政府承担的应该是基本的、大众的、公平的教育,而社会承担的应是高端的、精英的、非均等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应该推进办学结构多元化,民办、公办和股份制办学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推进教师身份社会化和职业专业化,变学校人为社会人,促进人才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坚持基础公平、效率优先原则,推进收入分配绩效化;推进政府管理法制化,依法确立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政府依法对学校进行教育区域规划,学校办学方向、办学质量效益评价和办学资金拨付的管理;推进学校内部体制机制创新,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校的领导机制。制度教育的另一个方面是要加强对受教育者进行国家宪法和法律教育,进行国体和政体教育,进行教育方面的法制法规教育,增强国家制度意识和法律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增强公民自豪感和自觉性。
价值教育是灵魂,能力教育是核心,制度教育是保障,三者相互联系,共同促进。要建设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模式,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重要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教育速度、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加快扩张教育资源规模,调整优化教育资源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正确处理好各类教育的关系。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有效避免顾此失彼、相互制约。三是正确处理好教育公平、竞争、效率的关系。讲究效益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展开竞争才能加快发展。四是正确处理好教育适应、依靠、引领的关系。既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引领时代的不断进步;既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又依靠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发展现代教育。五是正确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树立大教育观念,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发展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
第一,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要树立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包括:人本理念、全民理念、市场理念、法制理念、效益理念等。要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公民,提高全体师生、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坚持实施全民教育战略,坚守教育公平,使人人享有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遵循教育规律,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机制,提高教育开放水平,促进国际化教育发展。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坚持教育管理的民主、科学与法制化,努力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和生态效益。
第二,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要努力构建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保障机制和民众享受教育权利保障机制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实施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计划(学前三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全面实施能力素质教育。形成有机循环、健康互动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第三,建设现代教育体制。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自由竞争、富有活力、高效而又公平的教育体制。要着力推进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招生考试体制、受教育者权益保障体制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进程。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管理办学机构主要负责人、办学评估和办学资金拨付的责任;积极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办学机构人员身份社会化和聘用市场化、办学管理民主化和法制化、收入分配绩效化。全面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教育和有关行政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方式,促使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真正成为办学主体,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责任主体。要变革办学体制,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教育投入体制。实施引资办教和引智入校战略,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建立保障国家和省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的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与国内国际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体制机制,吸引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围绕建设能力型、服务型、和谐型、清廉型机关,建设教育行政机关管理制度。
第四,建设现代教师队伍。要努力建设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形象、多元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能力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求真的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师队伍,使教师具有大爱之心,忠诚之志,专精之业。政府要提供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各类学校都要把建设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要给教师队伍建设拓宽渠道做好服务。教师队伍建设要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和全球,加强教育人才平台建设,吸引高水平教师,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
第五,建设现代教育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效益至上原则和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要坚持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校点布局结构调整有机统一;要坚持满足教育功能要求、空间和谐要求和立面审美要求相统一。建设现代标准化学校,要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使学校成为育人圣殿和文化遗产。
第六,加强学校现代管理。要以现代管理理念和现代管理方式大力推进学校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加强学校的基础管理、全程管理和系统管理。确立师生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对学校的管理作用。切实加强学生学风、教师教风和领导者服务作风“三位一体”的校风建设。全面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确立学校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导向、精神方向。
第七,加强教育国际化建设。必须坚持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牢牢把握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一核心,紧紧抓住教育资源国际共享这一关键,千方百计构筑校际交流合作平台。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要努力推进教育内容国际化,全面加强外语教学,大力加强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和学科建设,积极推进以学校为单位的双语教学实验工作。要大力推进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大幅度提高出国留学生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走向世界,到海外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要积极引进教育人才、教育技术和教育设施等资源,扩大国际共享教育资源。
第八,建设现代教育评价体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思想,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形式的评价方法。建设现代教育评价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方向,建立实证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体系。实行政府评估、学校自我评估、社会中介评估、公众参与评估相结合,建立分类分层的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使现代教育评价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学生乐观向上,努力成才;激励办学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办学行为和提高办学效益。
第九,建设领导现代教育的能力。学校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教育应该成为领导干部挥之不去的情感。但由于传统历史文化和领导干部素质的差异,目前社会上,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三个悖谬:人都是女人生的,成为人以后就把女人边缘化了;识字人都是老师教的,但识字后就把老师边缘化了;吃的喝的是农民提供的,吃饱喝足后就把农民边缘化了。这就涉及到领导干部的素质和全民的教育意识问题。领导干部要加强对现代教育知识的学习,增强现代教育意识,提高领导现代教育的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现代教育置入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自觉肩负起发展现代教育的历史责任。应把发展现代教育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省、市、区在发展区域教育事业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对发展现代教育进行科学谋划、策划、规划和计划,求真务实地做好发展现代教育事业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为现代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