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香港作家董桥,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你一定要读董桥!”也有人讥讽“你一定要少读董桥”。你不一定要读董桥,但你应该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将随笔和时论写得如此雅致。
1989年柳苏(罗孚)在《读书》第4期上发表《你一定要读董桥》,至此在大陆刮起“董桥热”,一发不可收拾。
二十年过去了,据有心者统计,从1991年三联书店出版董桥的大陆第一部作品《乡愁的理念》到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今朝风日好》,董桥在大陆的作品总计也恰好整整20本。而往回追溯,从1977年在香港出版第一部作品《双城杂笔》到最近牛津大学出版的《景泰蓝之夜》(2010年7月),董桥在港台地区出版的作品计有三四十种。而最新的是由广西师大出版社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的《记得》《从前》《青玉案》《这一代的事》等15卷作品。
董桥的作品,可归为两类:一类是现代生活中对昔时文人品位、情趣的销蚀;另一类则是香港与大陆的情怀纠结。台湾评论家杨照认为他“不计流俗,一意孤行地创造着与众不同、特立孤傲的散文新风格。”
有赞赏也有反对。比如被称为王小波、王朔之后的第一人冯唐就写过文章《你一定要少读董桥》。他写道:“在海外,有苏柳鼓吹,在内地,有陈子善呐喊。苏柳写过一篇文章,陈子善编过一本文集,题目都叫《你一定要读董桥》。如果评小资必读作家,董桥必列其中。”在这里顺便一提的是,不知是编者失误还是作者手误,将“柳苏”写成“苏柳”,陈子善所编之书为《你一定要看董桥》。冯唐认为董桥的文字,“往好了说,仿佛涂鸦癖乾隆的字,甜腻。仿佛甜点,吃一口,有滋味。吃几口,倒胃口,坏牙齿。”更是调侃:“少读董桥肉肉的文字,多去湾仔一家叫‘肥肥’的潮州火锅,他们肉肉的牛肉实在好吃。”
对此,董桥说:“当年(柳苏)那句话害死我了,那么说当然容易招致反感。”但他也不会把冯唐那句话放在心上,“我个人受西方传统教育的影响要大一些,为文做事,喜欢凡事留三分余地。中国人将它看作厚道,我把它归为西方人所说的礼貌。所以我不习惯用这样的笔调讲一个人”。
对于批评其文字过于雕刻、华丽、甜腻,董桥认为“过去所有的理论都说不要太经营,错了。那要看你的斧痕有多深,太深太露不好,有一点斧痕才看到价值所在。”以前写社论时,还会考虑到读者是否会懂,但是“现在我完全不管,你看懂也好,看不懂也好,我不管。我完全没有包袱,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这15卷作品中,民国文人旧事占了重要篇幅,从胡适、傅斯年、沈从文,到傅心畲、沈尹默、张伯驹,再到启功、王世襄、张充和等等,董桥写时适可而止,却笔触深情,他自己更有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化遗民”,为什么一直不愿走出来?他解释道:“我从小接触的就是老民国的人与事,我一直的感觉是在替他们守灵,守着他们的一缕清芬、守着他们被渐渐淡忘的清雅、情操和固执。”
“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稳定是要的;繁荣是要的;文明制度下的文明教化到底才是根才是本。八股说得太多了,我情愿我们生存的地方多出几个疯疯癫癫的辜鸿铭。”
相比笔下的文人旧事,董桥议论时政更是绵里藏针。几十年来,他办报纸,写评论,继承的是中国一直以来的书生论政传统,“读书人有言责,做报纸也好,写文章也好,我永远都记得的一个责任,就是必须讲真话。”
也有很多人认为书生论政往往流于隔靴搔痒,对此,董桥认为“书生论政虽然搔不到痒处,可是还是要搔,不搔的话那就很寂寞了。”“即使当年我跟金庸做了那么多事情,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也不会觉得自己一写,政府一定要听,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尽了我们的一点责任。”
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才能读出董桥笔下昔时人物的风情,而时论呈现一个完整的董桥。你不一定要读董桥,但你应该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将随笔和时论写得如此雅致。
《青玉案》,董桥/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