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星条旗下的百年誓词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2-8 20:51
标题: 星条旗下的百年誓词
星条旗下的百年誓词    “我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以及它所象征的共和国:在上帝庇佑下的统一国家,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与正义。”
  面向国旗宣读该誓词,无论对出发前夕的将士,还是对开学第一天的学童,都是一项必不可少且隆重其事的活动。尚未认全26个英文字母的幼童,已经先学会在国旗前一字不漏地背诵誓词,直至每年各种节日庆典、群众活动,再到企业、法庭、国会……星条旗树立的每一个场合,背诵誓词都是全体美国公民应该而且必须驾轻就熟的仪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个人主义与物质主义横行美国。企业巨头迅速崛起,美元能量日益膨胀,信仰被蚕食殆尽。铁路、公路、石油,一切的大型项目,高速涌动的现金流,攫取了全社会所有的智力与精神财富。平等、正义、博爱等昔日的信仰一个个分崩离析,而在这长长的遗忘名单中,竟隐约还出现了国家与民族。
  《青年伴侣》杂志,是当时物欲横流的出版界幸存的几支“清流”之一。它的撰稿者之中,有一位因公开表示信仰社会主义而遭教会驱逐的浸信会牧师佛朗西斯·贝拉米,时任国家教育协会督学委员会主席,热衷于重建社会价值体系的他,在1892年9月8日刊出的杂志中倡议:今年举行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纪念活动中,公立学校学生应面向国旗宣读以下句子:“我宣誓效忠我的国旗,以及它所象征的共和国:统一国家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正义。”
  该建议很快得到杂志编辑詹姆斯·安普涵的支持。作为一名慈善家和爱国主义者,安普涵一直要求政府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在所有公立学校展示国旗”正是他提出的动议之一,而贝拉米的“国旗宣誓”恰恰为这项动议提供了更高层次的补充。两人就誓词多次进行商议,贝拉米希望在末尾添入“平等”一词,但在当时女性与种族平等尚未被大众接受的前提下只好放弃;而为将誓词限制在15秒内,安普涵建议删去“正义”一词,而贝拉米认为“正义”恰是“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平衡因素,应作保留。斟酌之下,“自由”和“正义’,进入了誓词最终版本,提交国会审议,1892年10月12日,哈里逊总统宣布:美国公立学校学生均需提前记诵誓词,仪式时面向国旗立正,右手前伸指向国旗,手掌向下集体宣誓。教育系统则将其称为“贝拉米宣誓礼”。
  宣誓礼在教育部督促下成为中小学校每日必备的爱国主义教育项目,但并未向全社会普及。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8年后美西战争中一次例行的升旗仪式上,一位青年中士率领一队新兵自发地向国旗宣读出贝拉米宣誓词,在随军记者的追问下,他们回答:“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这样做,这段誓词让我们感到自己属于这个国家,而这正是我们入伍的原因。”
  同样的举动,也发生在宣誓礼推行20年后1918年的一战时期,一位将军在升旗仪式上对离乡背井、远赴法国作战的美军将士高声倡议:“现在让我们一起说出当年在学校向国旗宣誓时的誓词吧!”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汹涌,贝拉米宣誓词响彻在异国硝烟纷飞的战场上。
  5个寒暑过去,当年的新兵回到美国成为老兵,他们组成了美国退伍军人联合会,要求政府推广国旗宣誓礼,使其从学堂和战场步入日常生活,成为美国公民共有,并可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财富。政府采纳了建议,为避免新移民对原籍国和美国产生心理混淆,誓词中“我的国旗”修改为“美国国旗”,之后又具体化为“美利坚合众国国旗”。贝拉米宣誓礼正式写入国旗法,每位美国公民均需在法律规定的场合对国旗立正,进行效忠宣誓。
  1942年12月,国会就宣誓礼进行重大改动,由于传统中要求的右手前伸指向国旗、掌心向下的动作与德国纳粹向军旗致礼的动作相似,为表明反纳粹立场,修正案将宣誓动作改为右手覆盖心脏位置,而军事人员则必须行军礼。
  一代代诵着誓词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却前仆后继地对这项百年爱国传统提出挑战,而他们的子孙,也还在一代代不断重复着誓词。
  (摘自《看历史》插图:董苇)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