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立菊 “知识就是力量”振聋发聩,激励着教师以获得博大、坚实的知识为执教根本。教师要拥有教书育人的“长流水”,更需要有智慧。但智慧不能传授,必须在知识的建构中磨砺而成,即化“识”为“智”。化“识”为“智”,包括学习奠基、思考推进、实践引领、思想结晶等四个阶段。 博学多识:化“识”为“智”的起点 智慧不是空中楼阁,要用厚重的知识奠基。智慧型教师不仅应是“专才”,还须是“通才”,要博览群书、广闻多识。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知识厚,才能从刻意追求肤浅的教学技艺花样翻新,转向理性的教育内涵发展实践;知识厚,才能跟上教育日新月异跨越前进的步伐,让平凡的教学生涯焕发光彩;知识厚,才能使教育成为促进个性张扬、激发生命活力的旅途。 教师应让学习成为生命的常态,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广采博取、兼容并包,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综合化,达到知识系统的深化和优化。教坛上大放异彩的老将新星无一不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为智慧生成夯实根基。 思考交流:化“识”为“智”的焦点 博学是前提,会学是关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是“会学”的核心要义。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妙手偶得之”,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师才能从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增长自己的判断力、感悟力,不断提炼新见解、新观点,达到“触类旁通”、“出神入化”、“由博返约”的境界。 思考是化“识”为“智”的助推器,交流则是化“识”为“智”的加速器。教师要本着科学的态度,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评论他人的观点,敢于和不同的观点争论,敢于为坚持的观点辩论。开放的对话交流,使自己博采众家之长,积聚起生生不息的能量场。激烈的观点交锋,使个体思维处于开放、活跃的态势,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面对面的辩驳,能够使人从习以为常的工作中发现意外的惊喜,从陈规陋习的束缚中找到超越的蹊径。 教育科研:化“识”为“智”的重点 博学,会学,还得活学。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是化“识”为“智”的必经之路。叶澜教授指出:“具有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是各种专业素质在教师身上综合实现的结果,它需要教师长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 作为教师,实践绝不是单纯的备课上课,绝不是日复一日的辅导考试,而是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一个不搞研究的老师,充其量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是智慧的工作人员。”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从单纯的教者转变为教学研究者,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自觉追问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意义。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是当今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新的职业生存和生活方式。 写作著文:化“识”为“智”的终点 坚持学习与交流,潜心思考与研究,迸发出新的思想,是教师个人智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思想不是空穴来风,要在千淘万滤中慢慢地“炼”出智慧的“真金”。学习、反思、科研都是“炼”,但“炼”最终、最佳的方法和表现形式就是写作。通过写作,把知识变成实际行动,让行动转换为实用理论,让理论转化为个人思想;通过写作,把独到的发现、独创性思维、独特的观点,新见解、新理论、新方法呈现出来,使个人的思想行为得以传播;通过写作,促使自己真正把知识变成一种思考、一种论证、一种内化、一种能力,让文化的底蕴在精神里沉淀,让思想的高度在实践中拔节。 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学得精深,想得精微,做得精细;学、思结合,思、研结合,研、写结合,融会贯通、相互促进,升华为个性的判断和思想,最终形成个人化的智慧。 化“识”为“智”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学习是根基,厚积底蕴;反思是关键,吐故纳新;实践是动力,蓄势待发;写作是突破,孕育思想。智慧,立足于学习,着力于思考,实践中检验,写作中生成,四方面相辅相成、环环相扣。教师持之以恒进行这“四项修炼”,一定会由一名“知”者变成“智”者。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教科所)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