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黄石市 “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3-2-12 14:16
标题: 黄石市 “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黄石市 “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选题依据与要求
1.面向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依据《黄石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黄石市十二五教育规划》及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面向黄石地区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教育的科学发展及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围绕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不断满足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需求。
3.本《指南》是在“十一五”教育研究基础上,就我市教育发展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提出了需要研究的项目,它不等于课题目录。各级教科研部门、大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应在指南的指引下,选择其中的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聚焦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好研究点与角度,设计可操作的研究课题。
二、申报要求及时间
1. 课题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骨干教师项目。各级教育职能部门、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及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本着自愿自主的原则申报课题。其中,申请骨干教师项目者为我市各级各类特级教师、名师、学术学科带头人、十佳青年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学科优秀教师等。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2、立项课题必须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每年应提交阶段性成果参加市规划办举行的 活动。鼓励以论文和研究报告作为项目的最终成果形式进行申报结题。研究成果须反映实际,符合研究规范,体现创新。
3、申报受理时间为2011年5月26—29日,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 李老师。课题申报通讯地址:黄石市教科院内,黄石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联系方式:qq群61400488,电话:3072990
4、各县市区、直属单位将审查合格的《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3份,按填表要求装订好,连同《 “十二五”课题汇总一览表》一并寄送市教科规划办。同时,将电子申报材料与《[email=汇总一览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gdjiaoyushi@126.com]汇总一览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 hsjky@163.com[/email],请在标题前注明:十二五课题申报:(某单位.某课题)。电子版《课题申请·评审书》可从黄石教科院网站下载。
三、课题指南具体内容
(一)重点研究领域
重点研究领域是根据黄石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而提出的,重点研究领域课题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共享区域教育科研资源这一主题,以我市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重点,积聚研究力量,强调跨学科、跨部门、跨校际合作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标志性成果和精品力作,提升我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水平。
1.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有效发展的管理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教育均衡有效发展的思想内涵、基本特征;
(2)区域或学校教育均衡有效发展基本状况分析;
(3)国内外促进教育均衡有效发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4)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制定;
(5)区域促进教育均衡有效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资源开发;
(6)基于均衡有效发展的学校个案跟踪研究;
(7)基于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衔接的均衡发展个案跟踪研究;
(8)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核心内容及相关衔接研究;
(9)以课题为载体推进新课程的地方教科研组织与高校的协作研究;
(10)推进黄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11)科学规划黄石基础教育,合理调整校(园)布局的行动研究;
(12)促进县(市、区)制度建设与责任落实的督导对策研究;
(13)黄石市各级各类校长、骨干教师后续培养机制与效应研究。
2. 基于校本研修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基于校本研修的区域教育实力的内容构成;
(2)基于校本研修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的政策与环境分析;
(3)基于校本研修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4)基于校本研修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的着力点;
(5)基于校本研修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与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关联;
(6)基于校本研修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的政策保障与制度变革;
(7)基于校本研究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的教研平台与活动特色;
(8)基于校本研究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的骨干培养、协作研究策略及考评机制;
(9)基于校本研究的区域教育实力提升的运作模式与策略。
3. 组团发展模式下的农村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2)区域组团发展模式下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及资源整合利用问题研究;
(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管理模式与对策研究;
(4)新农村校(园)的家庭教育指导问题研究;
(5)加强城乡教师流动,有效提高农村校(园)师资水平的研究;
(6)留守儿童的问题归因与教育对策研究。
4. 学前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 幼儿一日常规活动课程与制度建设;
(2) 幼小衔接内容与教学对策研究;
(3) 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4) 园本教研制度与运作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5) 黄石市幼儿园布局调整与师资建设问题研究;
(6) 黄石市幼儿园办园标准与评估模式研究;
(7) 基于黄石区域背景下的多元化办园模式研究;
(8) 幼儿园品牌与特色创建活动的研究。
5. 职业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 武汉“8+1”城市圈职教园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2) 黄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与实证研究;
(3) 黄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研究;
(4) 黄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5) 黄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校本教研策略研究;
(6) 黄石市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6. 高等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学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及对策研究;
(2)适应“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黄石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研究;
(3)“十二五”期间国家和黄石发展战略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影响与需求分析研究;
(4)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机制研究;
(5)创建、培育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研究;
(6)创建高校与地方资源共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7.  以校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以校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界定;
(2)国内外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制度和经验;
(3)影响高效课堂的要素及相关干预策略研究;
(4)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或评价标准制定;
(5)寻找单元核心能力的情景教学测评模块设计及教学反思与实践;
(6)基于问题解决的高效课堂观察量表设计及课堂观察行动研究;
(7)以校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相关常规管理与评价制度;
(8)基于高效课堂教学的全员叙事研究、教研组课例研究、学校案例研究及横纵向相结合的个案跟踪研究;
(9)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
(10)信息技术条件下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11)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信息传输的研究;
(12)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实践研究;
(13)基于课程标准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研究;
(14)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设问技巧研究;
(15)基于问题解决的高效课堂观察策略研究;
(16)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17)诊断式、支架式、回放式、骨干引领式、网络集体研课式、基于四合一的学案协作式、档案评定式、牵手制、导师制、一日常规反思制、星级激励制等“十一五”校本研修推进模式与策略的应用与推广研究。
(18)教师层面叙事反思研究、教研组层面课例合作研究、学校层面案例推进研究、基于个案的横纵向研究、博客平台研究、主体性学习型网站研究、qq网络团队专题研究等“十一五”区域性推进模式与策略的深入研究。
5.  新课程改革实验推进相关问题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新课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机制研究;
(2)新课程初中生学科自主学习策略及评价机制研究;
(3)新课程高中生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及评价机制研究;
(4)新课程下的校本管理模式与制度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5)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创建;
(6)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建设与教研方式多样化研究;
(7)专题学习网站等课程资源建设平台与策略研究;
(8)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堂整合研究;
(9)促进中小学生自我叙事与自我高效管理的策略研究;
(10)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11)新课程背景下不同高中、艺术高中、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与特色研究;
(12)新高考模式下的选课教学指导;
(13)新高考模式下的学生管理与成长档案袋的诚信机制研究;
(14)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师教学方式变革与专业发展研究;
(15)新高考模式下的政治主观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16)普通高中地方资源《黄石地理》开发与应用研究;
(17)普通高中基于问题解决的一课多轮、同课异构式化学学科课例研究。
6.  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研究要点参考:
(1)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研究;
(2)素质教育质量观下教学质量的基本内涵;
(3)黄石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控的系统构架研究;
(4)学校教学工作全程评价内容与评价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5)基于“轻负高质”的学校课程管理实践研究;
(6)基于“轻负高质”的教学途径与方法研究;
(7)黄石市小学学段以校为本的“减负”试点研究;
(8)教学过程管理与教学评价机制优化研究;
(9)区域教学质量监测的制度保障与专业支持;
(10)学校教学特色与学风建设实践对策研究。
7.  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现实问题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当前学生成长状态、学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2)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3)学生团队组织建设研究;
(4)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研究;
(5)学生公民教育的问题研究;
(6)学生基础道德品质培养的创新研究;
(7)指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综合素质发展方面的教育途径与评价机制研究;
(8)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荣辱观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教育的研究;
(9)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德育研究;
(10)网络背景下的德育有效性机制研究。
8.  学校与社区教育文化共建的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爱心教育有效协作机制研究;
(2)社区与学校共同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经验研究;
(3)社区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渗透研究;
(4)学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研究;
(5)基于区域内非物质文化传播的学校与社区教育合作途径与机制研究;
(6)中小学课外教育活动社区化的深化研究。
9.  黄石市中小学廉洁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黄石市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内涵、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
(2)黄石市中小学廉洁教育资源包二度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以校为本的廉洁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基本原则研究;
(4)以校为本的廉洁教育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5)以校为本的廉洁自律教育专题体系研究;
(6)以校为本的廉洁教育成长档案袋评定研究;
(7)不同学段、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廉洁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8)黄石市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保障机制研究;
(9)黄石市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效果评价研究。
10   以生为本的学校主题班队会活动的区域性推进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参考:
(1)我市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的研究背景、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
(2)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的内涵与外延界定;
(3)黄石市中小学主题班队会协作研究的基本规则;
(4)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与班集体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5)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实践性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内容专题化研究;
(7)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设计策略研究;
(8)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的双主体角色定位与策略研究;
(9)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的不同模式与策略研究;
(10)采取探究性策略,开展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方式研究
(11)以角色体验、岗位锻炼为主的主题班队会运行机制研究;
(12)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管理与评价研究
(13)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与全员德育的导师制研究;
(14)以生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推进策略与德育课程化研究;
(15)团体心理辅导与主题班队会活动的渗透研究;
(16)推进以校为本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的群众性专业团队运行机制研究;
(17)基于问题研究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推进策略研究;
(18)基于主题班队会的学生社团活动方式研究;
(19)开展区域性主题班队会活动的研究专题与研究渠道;
(20)区域性主题班队会活动的运行机制研究;
(21)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的区域性骨干梯队培养研究;
(22)廉洁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生活化、趣味化研究。(以上选题方向仅供参考,个人或单位可立足实践性原则,把握德育全员化、课程化、专题化理念,根据实际或选择或组合或创新,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的同时,做好前期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二)一般选题领域
学校管理类
1.学校发展规划与品牌建设研究;
2.学校教学和教研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3.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与实践研究;
4.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策略研究;
5.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
6.“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7.校务信息管理平台的架构与实践;
8.校园安全防范体系与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9.合并学校“磨合期”管理的研究;
10.校本(人本)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11.学校课程规划与课程管理研究;
12.校本教研制度与有效方式创新研究;
1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14.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人文环境建设;
15.民办学校办学特色创建的研究;
16.小班化模式下的学校教学管理机制创新;
17. 教师文化与学校发展研究;
18. 学校品牌建设的实践策略与案例;
19.校长与学校特色文化创建;
20.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目标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
课程与教学类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协同整合的研究;
2.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3.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4.构建有效的课堂环境的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5. 课堂有效教学管理行为的实践研究;
6.基于课程标准的分层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研究;
7.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研究;
8.学生学习策略的优化与指导的研究;
9.教学中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
10. 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11. XX学科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12.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合作教学的研究;
13. 不同学段间有效教学衔接的研究;
14.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的研究;
15. 中小学教师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效性研究;
17.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规划研究;
18.学校课程资源网络建设研究;
19.基于学生开放式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20.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1.基于问题教学的对策与案例研究。
德育与学生发展类
1.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的创新实施与研究;
2.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3.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整合的研究;
4.学科德育的实施对策研究;
5.德育课程实效性与创新性研究;
6.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创新的探索与研究;
7.新课程理念下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8.文化多元化与中小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研究;
9.学生团体与中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
10.学生自主发展模式的实践研究;
11.新时期师生有效沟通的研究;
12.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3.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14.学生闲暇活动设计与教育管理研究;
15.新时期男女生交往教育研究;
16.安全、禁毒、诚信、感恩、廉洁、法制等内容的实践研究;
17.成长困难学生成因及解困的策略研究;
18.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19.学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心理/逆反心理研究;
20.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实施途径研究;
21. 高品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教师队伍与专业发展
1.教育均衡发展要求下的教师流动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考核制度研究;
3.课改后教师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比较研究;
4.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
5.班主任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6.城乡教师交流问题研究;
7.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有效策略研究;
8.促进新教师成长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9.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方式及效果研究;
10.学校教研组专业自主建设研究;
11.教师职业情感素质培养研究;
12.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策略研究;
13.发挥名优、骨干教师引领性、示范性效应的策略研究;
14.名优、骨干教师后续发展动机与促进机制研究。
教育信息、网络与实验
1.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的研究;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结构研究;
4.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框架和共享机制研究;
5.数字化校园(教室)建设研究;
6.利用网络构建交互式学习平台的研究;
7.构建区域性中小学网络课程的行动研究;
8.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的模式、管理的研究;
9.利用网络课程优化校本培训的策略研究;
10.网络环境下学校视频教学的相关研究;
11.基于学生媒体素养培养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12.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研究。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1.幼儿园办园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2.农村幼儿园发展问题研究;
3.0-3岁亲子早教实践研究;
4.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和谐互动研究;
5.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验;
6. 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7.幼儿园课程、游戏、教育过程及其整合研究;
8.主题背景下的XX教学策略研究;
9. 幼儿XX(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
10.幼儿教育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利用研究;
11.幼儿园课程平衡问题研究;
12.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幼儿品德教育研究;
13.幼儿自主休闲活动指导的研究;
14.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成因与干预的研究;
15.残障儿童随班就读和补偿教育研究;
16.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儿童教育对策研究;
17.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研究。
职成教、社区教育
1.创新型城区市民教育方式的研究;
2.学习型城区建设中成校发展模式研究;
3.学习型家庭建设的引导策略研究;
4.区域性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5.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研究;
6.成人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评价研究;
7.区域性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与课程建设的研究;
8.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
9.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与模块化的研究与实践;
10.社会转型期学生就业观念、职业心理适应性研究;
11.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与就业市场开发的研究;
12.职业学校选修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探讨;
13.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14.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研究;
15.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
1.“十二五”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影响要素与策略研究;
2.“十二五”学校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研究;
3. 黄石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研究;
4. 各学科与国内外同类一流学科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5. 学科、专业建设的布局规划思路及其重要举措研究;
6.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及对策研究;
7. 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研究;
8.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研究;
9. 影响合作培养(可分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专题)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10. 发挥科研基地、院所的创新平台作用,整合资源、激励多出成果的对策研究;
11. 以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模式、途径研究;
12. 大学生道德建设对策与实效性研究;
13. “十二五”期间学校后勤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
体艺卫等综合教育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学校”创建途径与方法研究;
2. “大家唱大家跳”群众性艺术教育活动特色研究;
3.以校为本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研究;
4.区域性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策略研究;
5.开发利用民间音乐文化教育资源的研究;
6.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的艺术课教学研究;
7.学校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
8.学校开发和利用美育资源的研究;
9.美术教育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研究;
10.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审美素质的研究;
11.美术教学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12.艺术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13.大课间操(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创新研究;
14.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15.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16.学校体育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17.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18.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对策研究;
19.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方法研究;
20.中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研究;
21.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新特征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22.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研究;
23.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效利用和对外开放的策略研究;
24.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黄石市教育科学规划办
                2010.4.18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