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小2010年秋季学期六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暨“高校课堂创建”《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研究》课题计划 |
课题的提出 教初一的老师经常反应:有的学生小学作文成绩很好,可上了初中成绩明显下降;有的学生小学作文成绩很差,上了初中,又该怎么办?怎样指导学生的作文由小学顺利过渡到初中呢?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目的是关键,是起点;要实现教学目的,就要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及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目前,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学习习惯,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探讨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特别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非常必要。 研究假设与依据: (1)、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延续性,哪个环节出了偏差或问题,都将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 (2)中小学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空白点是可以找到并予以加强的,关键是小学与中学的相互延展、靠拢、衔接和磨合。 (3)中、小学教学大纲是结合的依据,但教师个人教学的风格,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的方法 1、研究对象:六年级的学生,共计 315人。具体班别是: 601共55人,女生 30人,男生25人。 602共57人,女生28人,男生29人 603共55人,女生28人,男生27人。 604共58人,女生25人,男生33人。 605共55人,女生20人,男生35人。 606 共30人,女生14人,男生16人。 2、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法、实地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卷与观察相结合、对比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说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成绩表、周记、作文等个案材料。 2、学生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访谈记录、笔录。 3、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习惯的个案记录。 4、学生语文阅读兴趣调查表、作文习惯调查表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及主要任务 研究目标 1、探讨小学、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空白处,寻求突破口,加以填充、强化。 2、发现小学、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脱节的主要心理因素,找出与学生心理对话的途径 。 3、发现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认知、习惯上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上寻求接轨点。 4、探讨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教育功能,建立大语文的教育理念。 主要探讨 1、探讨中小学语文作文教育内容、要求、方法和手段的差异。 2、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习惯、个人教学风格对学生学语文的不同影响。 3、中小学学习语文作文的时间安排、学习方法、习惯对语文能力的影响。 4、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途径、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六、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强调教师、学生个人、群体学习语文的内在联系,发挥综合教育功能。 2、目的性原则:研究的重点在于寻找共同点,弥补漏洞,并加以整合、衔接。 3、实效性原则:既讲求对衔接问题的探讨更要注重学生综合那里的提高,防止为研究而研究。 实施步骤、内容 分阶段计划: 1、找准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衔接的症结所在:主要体现在中学作文比小学作文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作文深度不断提升,对于相当多的学生在转型上存在问题。 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2010.9——2010.10) (1)做好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衔接:在给毕业生上课要明确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念很重要。要向学生讲明小学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得少,时间充足,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初中由于课目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少,重理解记忆,抽象思维;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多,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应大大加强。 (2)寻找确定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措施:在教毕业生,作为教师要通读领会《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中小学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做比较,明确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差异与联系,增强教学的目的性。 第二阶段:研究实践阶段。(2010。11——2011.3) 1、加大语文知识的积累量做好记忆、思维的衔接。 初一学生面对增多的课程和加难的课文,难易有诸多不适应,小学是记忆诗歌的黄金时期。老师要把住记忆特点--机械记忆,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歌、名言警句。二是根据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适当重视形象思维。如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的视听效果进行直观教学,使抽象语言形象化。用游戏、表演、比赛等方法向新生展示语文丰富多彩的广阔天地。 2、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好作文习惯、作文方法的衔接。适当引导学生研究"单元学习要求"及"预习提示"。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讲授新课,重点不在于分析解答,而在于引导发现作文的方法,逐渐改变依赖老师的习惯,养成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3、展开读写双翼,做好由套路作文向开放式读写的大语文衔接。读写被称为语文的两翼,是语文的两支柱,但是在小学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套路文"或称"八股文"。老师一让写好人好事,不是谁给谁补课,就是下雨了谁的伞自己舍不得用,留给别人。这种作文内容的陈旧形式的模式化,反映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思想的封闭和僵化,学生思维灵性被扼杀。和应试教育求稳、求折中,不求创新,反对出奇的弊端。必须从这种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开放式大读写的新的语文教学的格局。 (1) 向口头作文适当倾斜。首先做到口心一到。即"我口讲我心",课文演讲、短剧表演、专题竞赛、趣味辩论等口头作文,学生可以克服对书面作文的畏难情绪更有兴趣。当然也可以说是向书面作文的一种过渡。口头作文同传统作文最大的区别是"由笔写"到"口述",这种方式的变化要求学生从"静"到"动",从个人写作到当众叙述。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情感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 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从阅读或学到方法或理解内涵,再延伸到写作或谈感受,或学技巧,把两者结合的比小学时再紧密些,树立读是为了写好,写能更好地读的"双翼思想""比翼双飞"。 (3) 从电视与电脑之间走向广阔的生活,处处有心皆语文。 小学生在电视与电脑游戏之间的消极影响是生活的空间被自我封闭。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有能力也有必要从封闭中解放出来。一是广泛涉猎课外书,从人类的精神宝库中探求宝藏。二是从家庭中体验亲情,抒发感想。三是从交往学会处事,磨练健全的人格。四是走向大自然寻找灵感和享乐。五向内心世界探求生命的本质,记录下成长的轨迹。六是向未来世界描绘多彩人生,写下豪言壮语。语文的广阔天地要逐渐在语文教学中展现,把\"读写\"变成开放的大舞台。把语文变成人生的加速器。 4.发扬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把写日记当成提高语文能力的一根拐杖。 有人说:"日记很小,只容得下我一个人,日记很大,又可包罗万象。"由于日记特殊的魅力,决定了日记提高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乃至人的本领的特殊作用。记日记是小学时形成的良好习惯。需要在中学巩固好发扬好,使它成为学习语文助推器和个人的小天地。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1.4——2011.5)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进行研究总结,整理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1.6——2011.7) 本阶段为课题研究完善和结题阶段,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完善和巩固成果,总结和提升成果质量,进行结题申报和鉴定。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2010.9关于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0.10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比较 2010.11作文研讨课 2010.12作文课优秀课例收藏 2011.1教师作文教学随笔 2011.3词语积累大赛 2011.4古诗文积累大赛 2011.5演讲大赛 2011.6 作文大赛 2011.7优秀学生作品整理,结题报告。 九.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李红杨 校长 语文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的宏观管理和理论指导。 史英 副校长 语文中学高级教师 指导课题研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刘德玲 教科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指导课题研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刘敏 教科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指导课题研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王静 语文学科组长 小学高级教师 课题的申报、分工、总结 肖丹 601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课题活动的安排、联系。 罗舒娅 602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各类活动的方案落实、跟踪。 杨红 603语文老师 小学高级老师 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刘敏杰 605语文老师 小学高级教师 作文标准的评价体系和个案追踪。 覃琳琳 606语文老师 小学高级教师 课题的实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2010年秋季实小六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研究计划 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主题的提出教初一的老师经常反应:有的学生小学作文成绩很好,可上了初中成绩明显下降;有的学生小学作文成绩很差,上了初中,又该怎么办?怎样指导学生的作文由小学顺利过渡到初中呢?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目的是关键,是起点;要实现教学目的,就要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及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研究目标 目前,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学习习惯,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探讨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特别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非常必要。研究目标1、探讨小学、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空白处,寻求突破口,加以填充、强化。 2、发现小学、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脱节的主要心理因素,找出与学生心理对话的途径 。 3、发现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认知、习惯上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上寻求接轨点。 4、探讨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教育功能,建立大语文的教育理念。 主要探讨 1、探讨中小学语文作文教育内容、要求、方法和手段的差异。 2、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习惯、个人教学风格对学生学语文的不同影响。 3、中小学学习语文作文的时间安排、学习方法、习惯对语文能力的影响。 4、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途径、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研究措施 1、组织老师讨论,确定本年段教研组课题。 2、拟定课题计划。 3、确定单周三全体语文老师在小会议室开展教研活动,双周三全体语文老师在办公室集体备课。每次活动确定中心发言人,做好会议纪录。 4、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并做好对比、分析和总结,建立个人课题研究档案,留下阳光足迹。 5、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老师摘抄相关的笔记,写出相应的体会,在省、市、区刊物发表一定的文章。 6、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老师上汇报课。 7、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的培训活动,会制作简单的电子白板课件,熟练运用于课堂。 8、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比赛。 9、积极组织学生的活动。词语积累大赛。精美古诗文大赛,个性作文大赛。 研究过程 9.15 确定研究主题,做好研究活动的安排。 王静 9.28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状况。 肖丹 10.13 关于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刘敏杰 10.27 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比较 罗舒娅 11.10 作文研讨课 覃琳琳 11.24 同课异构讨论 刘敏杰 12.8 教师交流教学反思 罗舒娅 12.22 作文课优秀课例收藏 杨红 1.5 教师作文教学随笔 覃琳琳 1.19 课题小结,资料收集和整理。 王静 组长:王静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