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117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3-2-13 18:11
标题: 117


提高您的写作能力秘笈117条




1、养成对事事都探求其隐藏着的真理的习惯。
2、人物冲突是指意见、兴趣等各方面的碰撞或分歧,尤其是指由于不可调和的愿望、目的等所引起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斗争。
3、勤奋、仔细修改。
4、创造人物冲突。
5、创造有张力(刺激)的情节。
6、创造转折点。
7、必须有关键线索。
8、YY就是为所欲为。
9、细节的作用是主角的反应,伏笔,和烘托气氛。而且必须与人物有关。
10、文笔风格必须根据书的类型做选择。古典的书用古代描写方法,现代反之。
11、创造人物必须有缺点,写出履历。
12、要从多方面描写刻画出人物性格。
13、情节主次分清。
14、剧情穿插,防止读者产生阅读疲劳。
15、故事尽量起伏。
16、一旦正式上传,就不要去修改。要修改也是在完本之后。
17、在安静的环境下写作。
18、注意标点,断句,错字。
19、要有毅力,不可半途而废。
20、对自己的小说负责,用心去写。
21、勇于创新。
22、看完别人的小说后要写感想。
23、看小说要懂得分析。
24、记笔记。
25、理性的接受批评。
26、投稿要附带梗概。
27、构思不成熟之前不要写,除非是练笔。
28、选择读者群比较大的题材写,但不要写自己厌恶的题材。
29、用事件让角色动起来。
30、主角要设计的有个性。

31、在人物跟剧情上不可喧宾夺主。
32、根据书的题材跟风格选择适当的文笔。
33、不能眼高于顶,骄傲自大。
34、用词要准确,不要选择同意义的生僻词。
35、要脚踏实地。
36、不要让赘述令故事停顿。
37、把握好故事的进展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不行。
38、添加角色要慎重,不要出现无用角色。
39、观点尽量用一个角色,不要胡乱转换。
40、以角色的观点来描写事物,而不是以周围的事物来描写角色。
41、不要对读者说教,真正有内涵的书,读者自己会思考。
42、去掉无法推动故事的情节跟对话。
43、对待任何一个细节都要严谨,哪怕是一根烟,一种饮料都要去查资料。
44、不要横来一笔,事件要跟故事有关。
45、理性对待建议,不要被别人的建议动摇。
46、故事应该有合理性,巧合也要有根据。
47、小说的结构有以下几种、单线曲折,双线交叉,反复回环,蜘蛛网,包孕式(大结构内含有小结构)。
48、小说要有主题跟内涵。
49、人物要有自我意识。
50、有意义的动作描写。
51、不要落入俗套。
52、懂得运用桥段。
53、配角=衬托主角+推动剧情。
54、熟练运用伏笔,不可过多,时间不能拖得太久,记得收尾。
55、小说的结构呈S型。
56、懂得吊胃口。
57、掌握好小说的结构。
58、永远不要满足。
59、分析现在的市场,了解读者最喜欢读什么。
60、多看新闻。(特别是科幻跟社会方面)

61、学习逆向思维。
62、把自己想要的,或者想说的写进书里。
63、努力、友情、胜利。
64、结局:(1)死。(2)诗意。(3)揭秘。(4)解嘲。(5)大团圆。(6)又去无归。(7)梦魇。(8)头尾相接。(9)得而复失。(10)戛然而止。(11)歪打正着。(12)留下迷茫。
65、风格要全文统一。
66、反衬,正衬。
67、写物要摹形,要传神。
68、叙述:(1)介绍事情,事件的发展过程。(2)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3)为议论说理文章提供论据。
69、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70、抒情分两种:(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a,在叙述过程中加入感情。b,在描写中抒情。c,议论抒情。
71、说明的三个特点。a,科学性。b,简明性。c,有序性。
72、说明的几种方法。a,概括b,定义c,分类。d,举例。e,比较。f,比拟。g,解释。h,引用。i,数字。j,图表。
73、议论=论点+论据+论证。
74、论证方式有、归纳论证(归纳法);演绎论证(演绎法);类比论证(类比法);引证论证(引证法);因果论证(分析法);举例论证(例证法);引中论证(归谬法)
75、写作过程=聚材→分析→创意→运思→构篇→修改
76、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采用段落之间空行、关联词、过渡句(陈述句或设问句)或过渡段等方法过渡。
77、构篇要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78、懂得打腹稿。
79、修改过程。a,从宏观上审阅主题、材料、结构、语言。b,以读者的角度审视一遍。c,从微观上斟酌、修饰字、词、句、段。d,修改错别字跟标点。
80、检查观点、材料、结构、语言、文面。
81、将积累的材料提炼为小说的方法有。a,依据主干、充实血肉。(把一件事添枝加叶)b,改头换面、更置关键。(把平淡的事情艺术化)c,移花接木、揉和综合。(把数个故事融合到一起)d,依据情感,连缀片断。(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繁衍出一个故事)e,依据因果,环环推导。(根据一件小事思考,推断来龙去脉)f,依据性格,推导揣测。(以人物的性格做故事的发展)
82、情节强化会降低真实感。情节淡化会缺少激情。强化会增加戏剧性。淡化回归自然本色。
83、小说结构也可分为。a,情节结构。b,散文结构。c,心理结构。d,蒙太奇结构。e,板块式。
84、创造人物的三种方法。a,真人。b,修改,合体。c,臆想。
85、写作,有时候是艺术,有时候是技术。
86、叙述的几种技法。a,横切悬念,倒叙事件。b,意料之外,情理之中。c,淡化情节,形散神聚。d,一箭双雕,一点两面。e,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f,银丝串珠,数点一线。g,明线暗线——双环连套。h,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i,盆中藏月,以小见大。j,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87、人物的对话在艺术性跟真实性之间要做权衡。
88、学会感受身边的一切。例如,几顿不吃饭,了解饥饿的感觉。
89、思维能力包括。a逻辑b形象c灵感
90、作者水平高低的原因有。a,爱好与勤奋b,生活与教育c,调节与治疗。

91、调节与治疗的含义是。凡是写作所必需的良好心理,如感知的鲜明性、记忆的牢固性、思维的敏捷性、想象的活跃性、言语的新颖性,以及坚强的意志、超人的胆识、进取的精神、热烈的追求、思索的习惯等等。
92、调节与治疗的方法是。一、自由联想法。(靠联想找出自己的不良写作心理)二、自觉分析法。(分析自己的写作不良心理)三、强制医疗法。(强行锻炼写作的良好心理)
93、索然无味是得不到回报的。吸引读者的九种办法。a、引人注目、引起联想(在好的意义上说)和富于刺激性的标题b、在故事情境或主要人物身上安排某种独特的东西c、故事情境(要去完成或决定的事)d、这种情境或与之相关的事物的重要性,并将这种重要性通过一个或几个场面表现出来;e、用独创思想或阐释使表面平淡无奇的事情变得非同一般;f、对立事物之间的对比或并列;g、提出关于困难、冲突或灾难的悬念,使读者的兴趣从小说开端进到主体部分。h、有种冲突或是敌对力量之间的斗争。i、象征性的行动。
94、情节间离。a,间断。(忽然中止,跑去叙述其他剧情。)b,分切。(将情节分切成若干份,分头叙述。)
95、悬念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②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出现,存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爱憎;⑤观众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清楚。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和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
96、时间就是节奏感和文字张力,空间就是场景运用。
97、小说的叙述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98、悬念设置的两种方法。a,让人物得知一件秘密,而把读者蒙在鼓里。b,让读者知道秘密,而人物却茫然不解。
99、体现人物个性的方法有。a,语言。b,行为。c,思想。
100、细节描写的要点。a、作品的真实感,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支撑。b、因此,落笔之前,要在脑中构筑足够的场景细节。c、构筑的时候,要有颜色、气味、声音、触觉等等,从眼耳鼻舌身五方面去体验它。
101、叙述语言风格分为。a,散文语言。(抒情)b,笔者语言(跳脱)。c诗意语言(典雅)d,剧场语言。(简洁)e生活语言(亲切)f原生态(梦幻)
102、精神,决定人物;人物,决定情节;而环境,为了情节真实,而服务。
103、第一、故事的惊奇,不如人与事的亲切;第二、故事的出奇,不如有深长的意味。
104、人物面临的难题越大,读者越关心。
105、用定时炸弹,把时间定在最后一页上爆炸。
106、生活是小说的基础,想象力是小说的根本。
107、出奇制胜。
108、记下自己的成绩,以此来增加信心。
109、创造性就是善于把根本没关系不可能的事联系在一起。揭示二者之间相关关系的意味,造成一种相关的联想。时空交错。真幻交混,产生一种似真似幻,既荒诞又神秘的办法。是结构对位。一种人物关系的写法。要打破过去惯常的逻辑关系,无论想什么都要善从正常的东西里看出反常的东西,从反常的东西里看出正常的东西。
110、笔名、书名要易记。
111、对于错误较大的作品,修改不如重写。
112、灵感分为。一为场面,二为认识,三为细节,四为人物,五为情绪,六为情节,七为题材,八为情境,九为心理。
113、故事的来源。(1)来自历史。(2)来自现实生活。(3)来自作者的遐思想象。(4)来自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5)来自超现实的幻觉、梦幻。(6)重写经典。
114、(1)天下的故事无穷无尽,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只有那些能够进入创作行为的故事才是有意义的。而那些能够进入创作行为的故事至少应该是“有意思”的。“意思”更多的时候指向的是思想性。
(2)一个故事所蕴含的思想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时代的不同,讲述者的不同,甚至受众(读者)的不同,都会使同样的故事产生不同的思想、意义。这正是一个作家大有可为的所在。
115、冷却以后再修改。
116、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17、多角度思考问题。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