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当代中国学者的探索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3-2-15 13:42
标题: 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当代中国学者的探索
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当代中国学者的探索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任长松

在设计教材的展开顺序(或组织顺序、编排体系)时,既不能违背学生的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特点,也要考虑教材内容中各部分学习内容之间本身固有的逻辑联系以及教材之间的联系。 在设计教材展开顺序时,如何处理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之间的矛盾,这一问题来源于课程实践,因此是教材编制工作者必然面对并加以研究的。 对于这一对矛盾的正确认识应该是:把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恰当结合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为儿童的思维和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教材组织的逻辑系统性的水平也要随着逐步改变和提高。一般地说,在低年级要较多地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同时适当注意教学内容的逻辑系统性;在高年级可以较多地注意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但是也要注意根据内容的抽象程度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做适当的调整,以设计出最佳的学习顺序。(《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第47-48页) 在设计教材的展开顺序时,如何对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重建,使之符合学生的发展心理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国外学者进行了不少探索。如对于如何依据学生发展心理特点组织科目,布鲁纳、皮亚杰等学者,已进行了不少深入的探索。对于如何依据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特点来组织教材,奥苏伯尔、加涅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见前述各节) 下面,主要介绍我国教材编制者们所进行的研究和探索。 1.发展心理与教材展开顺序 在我国近年来开展的课程改革运动中,对如何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对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改造,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教材组织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 传统语文科是以语文的知识技能为教材组织的主系统。即按文章的结构单位和文章体裁的种类排列教材内容的先后次序。如小学依次进行字、词、句、篇的学习,初中依次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的学习,高中也依次进行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的学习。但语文科的教材性质是社会交际工具性,其教材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在中小学生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这些能力的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因为在每个年龄阶段,学生从事的主导活动不同。而语言的发展由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主导活动不同,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所发挥的交际功能也就不同;对学生而言,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语言能力也就不同。因此,必须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依据重新设计语文科的教材组织,从而分阶段地、有重点地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加以培养。如上海市实验学校设计的一至十年级的语文科展开过程是这样的(《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第69-70页;《走向未来的学校》,第59-60页): 小学阶段(一至四年级,6-10岁):进入小学阶段后,学习书本知识代替了游戏而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对书面信息的概括和交流逐渐成为他们语言的主要功能。因此,小学阶段的学习应着重发展语言的信息概括能力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语言能力。字、词、句、篇的学习应成为儿童的学习内容,但仅仅记叙文体是不够的,还应结合各门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性的文体。 初中阶段(五至七年级,11-13岁):初中阶段的学生除学习教科书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和团队活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语言主要发挥个别影响功能。因此,初中阶段应着重发展语言的个别影响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记叙、说明、议论、应用等文体,学会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表达方法。 高中阶段(八至十年级,14-16岁):高中阶段职业定向活动逐渐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因此应着重发展语言的自我教育功能和创造功能。这时必须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国内外文学名著,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提高观察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下面,我们看看小学自然的课程设计者们是如何根据学生认知发展心理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改造,并设计出自然科的教材组织顺序的(《课程教材研究十年》,第129页)。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学习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地发展的。 如知识学习的发展心理来看,总是先认识了一些个别事物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而再深入研究各类事物之间的联系、变化规律。从能力习得的发展心理来看,比较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只有先学会和进行比较,才能进行归纳概括,进而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认识各种复杂的自然事物。 再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来看,二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例如,要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而归纳概括能力只有在认识各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在通过归纳概括认识了很多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之后,就会逐渐体会到构成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逐渐认识到,通过探索,这个规律是可以被发现的,而发现和掌握了这些规律,人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的各种现象,并根据这些规律更有效、更成功地做事;获得了这样一些观念,探求自然规律的愿望就会得到激发和增强,从而促进对自然科学知识更努力的学习,促进更加努力地锻炼各种能力。 据上述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心理发展顺序,以及知识学习与能力获得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儿童自然科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年龄发展阶段(或心理发展水平): 阶段一(水平一):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认知活动,认识自然界个别事物的显著特征(形态、性质等)。 阶段二(水平二):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抽象、概括、演绎推理等认知活动(其中抽象、概括是核心),认识自然界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建立某种概念。 阶段三(水平三):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认知活动(其中归纳、概括是核心),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规律。 据此,应该如何设计自然科学习过程(或自然科的教材组织结构)呢?先让我们来看以下两种组织方式: 一种组织方式是,将自然科的教材内容中8个领域的学科知识(生物、人体、水和空气等生命科学知识,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等物理科学知识、地球科学知识、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依次排列于小学各年级之中,形成直线式排列的8个单元,而在每一单元的学习中,要求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依次完成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的学习活动。 另一种组织方式是,根据学生自然学习的年龄发展阶段特征,将自然科学习过程设计为相应的三个年级段。在每个年级段中,都在相应的水平上依次进行8个领域的自然学习(8个单元),从而使小学自然科的学习形成三个“阶梯”(共计24个依次展开的单元),亦即: 低年级(小学一、二年级):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认知活动,认识自然界各领域中个别事物的显著特征(形态、性质等)。 中年级(五年制的三年级或六年制的三、四年级):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抽象、概括、演绎推理等认知活动(其中抽象、概括是核心),认识自然界各领域中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建立某种概念。 高年级(小学最后两个年级):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认知活动(其中归纳、概括是核心),认识各领域中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规律。 这样,8个领域的自然学习就螺旋式地循环安排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中,从而使后继的学习不断在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回复到先前的学习领域中去。(见下图) 比较一下两种组织方式,尽管二者都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顺序,但由于学生学习自然的三个阶段是一个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因此,要求自然的学习在整个小学阶段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不仅仅在某个单元的学习中遵循这一原则。因此,螺旋式的教材组织结构比直线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规律。 实践证明,自然科的螺旋式组织结构是完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心理规律的,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一致肯定和普遍欢迎。 我国的数学教育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曾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强调一项知识要么不学,要学就得“深、透、全”:数学概念一般给出严格定义,即使以运算为主的初中代数的概念(如代数式、有理式等)也不例外。结果教材内容的组织只能在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呈直线上升,学习内容界限分明,不容交叉,也难于在初中或高中用浅显的方法去学习一些稍深但很有用的知识,缺乏必要的循环。数学课程设计者们在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教材的组织在考虑内容的系统性、严谨性时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照顾到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发展水平,注意必要的循环: 一方面,有些学习内容在某一个学习阶段可以不必讲透讲全讲完。如针对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应用,在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已淡化了几乎所有的代数概念,只要求他们对这些概念有所了解就行,而把重点放在运算上。 另一方面,有些以前到大学才能学到的内容也可以在初中、高中就在一个较浅的层次上开始学习。如有关集合的内容,初中只渗透集合思想,高中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集合初步知识,并继续渗透集合的思想,而到大学再去学习有关集合的理论。再如,有关概率统计的内容,初中学习“统计初步”,高中在此基础上在必修课中学习“概率初步知识”,初步接触一下概率的思考方法,然后在高中数学限定选修课里进一步学习“随机变量”有有关统计知识,从而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概念统计打下基础。 这样,学生经过一个螺旋式的反复学习过程,通过几次循环往复才把一个内容彻底学习完成,从而改变了过去课程中强调学习一步到位、一次完成的违背发展心理的组织偏向。当然,如果循环重复过多,也不利学生学习。 在这点上,物理教材展开顺序的设计是一个明显的范例:初中、高中、大学都学“力热声光电”等,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不同,初中定性的成分多,高中定量的成分多,但所有数学基本不超出初等数学,大学物理则是在高等数学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学习指导》,第6-8页) 我国传统小学数学的教材组织从总体上说,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难易来设计的,如在低年级或较难的学习内容多采用螺旋式排列,高年级或较易的学习内容多采用直线式排列。但就某些部分的组织顺序来说,还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例如(《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第48、54-55页):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以前的五年制三年级认数从万一直扩展到千亿,不仅学习多位数四则运算,而且学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定律。结果三年级学生数学成绩较普遍地出现了“马鞍形”。这说明教材中安排的这一学习活动,不符合三年级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尚低的发展心理特征。新的教材组织结构中,把三年级认数的范围先扩展到亿,理论知识只限于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把亿以上数的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定律移到了四年级。经实践证明,新的教材组织结构教学效果比较好,是符合儿童发展心理特征的。 2.学习心理与教材组织 如果教材组织得科学合理,既注意了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又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既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又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 传统的小学数学科在二年级(五年制)出现小数的初步认识,由于结合元、角、分的认识来学习,学生也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样学习,学生对小数的概念不清楚,对进一步学习小数不能很好地发挥打基础的作用。为此,在设计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组织结构时,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后移,放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加强两者的联系,并且采取小步子,先学习一位小数,再学习两位小数。实践证明,这样学习,学生获得比较清楚的小数的初步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第55页) 小学语文的教材设计者们提出要在小学学习阶段的“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并把识字量进行了这样的安排:五年制小学,前三年分别学习450字、800字、600字,共1850字;六年制小学,前三年分别学习400字、750字、550字,共1700字。这同过去的要求不同。之所以要如此安排,主要是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出发来考虑的: 第一,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扫除文字障碍,有益于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能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第二,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后要熟悉学校生活,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学习汉语拼音,这要花费很多教学时间;如果识字量很大,再上汉字比较难学,势必造成学生的负担过重,有可能挫伤刚刚开始学校生活的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一年级的识字量少一些。二年级已经掌握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因此,在识字量上是要求高些。三年级阅读和作文训练的任务较重,又要巩固一二年级所学的汉字,识字量的安排低于二年级。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材组织是适宜的。 小学社会科的教材组织也特别注意了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以认识社会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使小学生从认识周围社会开始,进而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周围社会”,也是由近及远,从小学生最熟悉的家庭生活讲起,进而讲述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以及周围社会中常见的商业、工业、交通、通信、储蓄、保险等社会事物。 对于初中语文科来说,由于语文本身综合性强、灵活性大,内容包罗万象等特点,不可能像数学、物理那样,有严谨的学科体系,也不能像历史、地理那样,按时间、空间的顺序建立教材组织结构。因此语文科的教材组织结构比较灵活,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编写体系,但“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按照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有序,并通过实验进行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各种编排顺序一般都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目前的多数设计来看,也有共同的特点,大多数趋向于以语文能力训练为体系。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科,就是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来加以组织的: 第一阶段:第一册,使学生认识语文的运用与生活的关系,培养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培养一般的吸收和表达能力。课文按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组织单元。 第二阶段:第二、三、四册,继续培养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培养积累、运用书面材料的能力,依次侧重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吸收和表达能力;第二册侧重记叙,第三册侧重说明,第四册侧重议论。课文按表达方式组织单元。 第三阶段:第五、六册,培养综合运用观察得来的材料和书面材料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文按若干种实用体裁和文学体裁组织单元。 建国以来我国初中物理科的教材组织都是以物质运动的复杂程度为线索,按力、热、电、光的顺序编排教材。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新教材把比较浅显易懂,又易引起学习兴趣的一些简单的运动、声、热、光等现象安排在前面学习,然后才是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减小学生初学物理的困难,还有利于从一开始就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第256页) 初中地理科的课程设计者们反思了旧的教材组织,认为旧的教材组织方式从地理科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角度考虑较多,对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能力考虑较少,因而有些内容组织安排得不合适。如有些学习难点,旧的安排比较集中,学生难以及时掌握。像“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原来安排在初一开始时的“地球自转”部分,难度较大。重建后的新大纲把这些内容安排到世界地理最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联系学生已具有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分布概念,结合现代信息社会对“时区和时差”知识的需要来学习;“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由集中学习改为分散到各地区学习。这样,难点分散,学习的难度就会小一些。 另外,旧的地理科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规定先讲地球和地图,再讲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然后讲世界地理。新的义务教育大纲对这一教材组织进行了反思与重建,认为初中阶段可在小学获得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如果先学地球和地图知识,接着学习世界地理,然后学习中国地理,最后学习本省地理和乡土地理,区域越来越小,要求越来越具体,那么,这种从整体到部分的组织,就可以使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 而且,这样组织,还把一些涉及全球规律性的知识同世界地理概述部分结合起来讲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关于地表形态及其形成方面的知识,关于世界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知识等等,与世界地理概述知识结合讲述,要比同中国地理结合讲述方便。 这样组织的第三个优点是,先学习一定的地理通论和世界区域地理知识,在学习中国地理的某些问题时,就便于解释,以提高认识水平。如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就可运用板块运动的知识来说明;中国亚热带温暖湿润的优越气候条件与同纬度西亚、北非的沙漠环境大不相同,这需要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风气候的特点来说明;了解中国地理国情和对外开放政策,也需要先有世界地理知识,方能进行比较和联系。因此,先学世界地理,后学中国地理,可以提高学习中国地理的质量,把中国地理学习得更深入、更好一些。 因此,重建后新的教材组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原则,在内容课题上作了“先外后中”的安排。(《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学习指导》,第15-17、33、60页) 再以高中劳动技术科的教材组织方式为例,在旧大纲中是将各技术学习内容分别组织在17个学习项目(公益劳动除外)中。重建后的新大纲,依据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心理特点,采用“单项小综合”的方法,即把多个学习内容综合在一个项目或一类项目中,突出技术点教学。具体地说,就是把旧大纲中的17个项目的基本内容综合在以下8个基本项目中: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副产品的贮藏与加工,钳工,木制品的设计初步与加工,电子制作,小型电动机的安装和使用,裁剪与缝纫。以这样一种新的方式来组织的教材,不仅包含了原大纲17个项目的基本内容,在项目上减少了11项,而且技术点明确,形成了较完整的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更符合学生的技术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的劳动技能。 如种植类项目,新大纲基本项目中虽只设置了“种植技术”一项,但突出了种植技术的关键技术点(即土壤、肥料、植物保护、高产技术4个技术点),明确了这些技术点是高中阶段“种植技术”项目的基本教学内容,至于具体作物(蔬菜、林果、花卉)只是教学的载体,可由学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这4个技术点不仅覆盖了原大纲的“农作物育种”“植物保护”“土壤和肥料”“园艺”4个项目的基本内容,而且涉及的劳动技能更全面,劳动技能的综合性更强,有利于学生形成较系统、完整的种植劳动技能。 另外,普通教育阶段的劳动技术科,是渗透职业教育因素的劳动技能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定向的职业教育。基本项目相对集中,项目教学内容含量增大,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全面的劳动技能素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学习指导》,第25页) 3.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顺序常常存在一致性 在设计教材展开顺序时,我们常常碰到学科知识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相冲突或相矛盾的地方:如果严格按照某种学科体系组织教材,有时是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顺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这时就要对学科的逻辑体系加以适当改造,重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材展开顺序。 但另一方面,学科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特点又往往存在一致性(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逻辑性)。在这种情况下,某种符合学科逻辑顺序的教材展开顺序,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合学生学习。 以下就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制者们在设计教材时,既从学科内容本身的逻辑性考虑,同时也考虑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而对教材展开顺序所作的思考。 在小学数学中,算术知识仍然是核心的内容,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必须先学习,而且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代数初步知识主要包括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等,比算术知识抽象,宜于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算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编排时可以使它和算术适当配合。计量的初步知识,特别是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变换,也需要一定的算术知识做基础,因此编排时必须考虑到学生认数和所学的计算范围。图形知识本来和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编排时也要注意与数的计算密切配合。简单统计知识更是离不开数和数的运算。至于应用题,它反映了各部分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与各部分知识都有密切联系,但是首先也是与数和数的运算的联系。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考虑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时,要以数和数的运算为主线,其他各部分知识适当与其联系和配合,同时也要适当注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系统。(《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第48-49页) 4.科际联系与教材组织 由于各教材之间在知识内容、能力要求等方面有一些联系,有的教材的某些内容可能是学习另一教材有关内容的预备知识。因此,在设计教材组织时就要考虑到教材之间在内容上的这种相互制约关系,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顺序。这是设计单科教材展开顺序,解决学科体系和心理顺序的不一致性时,常常忽略的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如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由于‘五·四’学制初三化学课和物理课同时开设,化学课用到的有些物理基本概念,如沸点、熔点、密度、压强等,可能物理课尚未讲到,需要在化学课作些简单介绍。因此,教材编写和教师讲授时都要充分注意这个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第12页)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