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诗歌的“空间”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2-27 17:35
标题:
诗歌的“空间”
诗歌的“空间”
----
读诗短记
郑正西
有时,可以把一首诗歌比喻成一座房子。房子,当然是空间大的比狭小
的舒适。诗歌也一样,读者读你这首诗,就像走进你的房子,希望能提
供给他们无限的(至少是足够的)空间(想象空间), 而不是“蜗居”。
“空间”大小,应该是衡量诗的好坏条件之一。用实例比较说明:
无风时,整树叶子一动不动
稳稳的
像似内部有一种坚持
风里有什么?怎么它一来
一树的叶子全部抖动起来
像遇见了爱情
这首诗写的树叶和风,加了两句拟人化的比喻。意思比较
清晰和单一:无风时,树叶不动,起风时,树叶全都动起
来,像见了亲爱的人。读完这首诗,似乎不需要回头再读,
也似乎不需要停留,去思索什么“留白”。这就意味诗的
“空间”是比较狭小的。
“空间”大的诗歌作品也常见,比如昨天提请大家解读的
衣米一《去天堂》诗,参与解答的所有读者,读出了百花
齐放,这就叫大空间的好诗。
再看另一段诗:
天空下雨了,是雨掉进这个国家
还是国家正好处在雨中
我扭动了一下朦胧的身子
如一颗晶莹的水珠滴落,从而忽略
我是一只长了脚的动物
这段诗充满灵性,从自然跳跃到人,营造了较大的空间。
天空下雨,这么简单,却被人为的“颠倒”,成了富有诗意
的设问:“是雨掉进这个国家,还是国家正好在雨中”。这
两句近似废话的设问,恰恰凸现了诗意,有心的读者不得不
停下来思考:下雨和国家有何关系?“下雨”隐喻了什么?
这些都构成了诗歌的“空间”。这段诗的后三行亦如此。
诗歌中营造出诗意的空间,常常通过“跳跃”手法实现。但
这不是公式,不运用“跳跃”手法,同样可以营造空间。如:
《给你》
唐果
我身上长着的,你尽管拿去
你想要,我现在还没长出来的
明天早上长给你
拼了命还长不出来
——我给你种子
这首诗明显运用“递进”的手法,从“长出来的----
可以长出来但尚未长出来的----长不出来的”三个层
次层层递进,提供给读者三个思维空间。这是一首很
好的短诗,三言两语,表达了爱的真诚和全部。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