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梁小斌说诗(摘要)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3-3 16:26
标题: 梁小斌说诗(摘要)
梁小斌说诗(摘要)

诗歌中关于意象,我们说得更加通俗的话,类似于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叫做符号化的概念,符号化这个概念在目前非常流行了,在中国的七十年代,六十年代,甚至五十年代里,那个时期,中国的所有的事物,它的旧事物或者新生事物都是通过强烈的符号化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的。那是一个意象丛生、意象符号比比皆是的一个时代,比如当时的工人伸出手掌,手上的厚茧;比如农民撩起衣服,就露出身上的伤疤,这一切一切都有符号化,带有一定的指定意义的作用。所以那个时候,我就非常轻而易举地通过《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说了我想要说的事情。那个时候物质生活相当的贫乏,不像现在,现在在我们的眼帘里,我们能看到很多很多的物质、商品,很多我们甚至没有见过的东西,在那个时候诗人的眼光,见的东西很少,诗人的口袋里顶多有一些什么呢?有一个弹弓,有几个子弹壳,他组成意象的东西虽然丛生,但是也极为有限,那是一个通过少数的几个意象,就能涵概全部问题,甚至涵概整个世界和我们生活的年代。



我认为,很少有诗人把他的诗歌立场坚持到底,每个诗人都有他的头脑,都有处于迷幻的这一个阶段,比如《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获奖期间,我到京西宾馆去报道,第一次有解放军士兵向我敬礼,这种场合有的时候容易使人想起诗歌,能瞬间产生一个微妙的变化。我是被欢迎来到这里的,有生以来我第一次看到宾馆里面通向电梯的红地毯。实际上我本来应该走捷径,斜插过去我就可以走过去,但是这个地毯铺了以后,我就走了一个垂直的角度,多绕了几个弯才走到电梯的门口。问题是什么呢,我作为一个诗人,我对于我自己的这种举动,有着一种深深的反省。



什么叫朦胧诗呢,当时不是朦胧诗人自己的说法,是当时的一些刊物的说法,当时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就是不允许看不懂的东西存在,因为看不懂的东西是非常危险的,所有的诗歌必须明明白白地表达着一个意思,这就是当时不允许看不懂的东西存在。具体是像什么样子的呢?中国的朦胧诗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在表现手法上有点朦朦胧胧意味的诗歌存在了,但是报刊不允许这种诗存在,我记得好像有一首诗写到,一个木瓜在一个月光下掉到水里,溅起点点涟漪,现在看这是很好的,当时说不行,不知道什么意思,不知道这首诗在说什么,当时不能认为人们诗歌鉴赏水平的低下,当时文学的这么一个环境就是这样,每个作家必须清清楚楚地说出所掉到水里的这个木瓜,究竟代表着什么。
  朦胧诗的精神是否失传?当然我们只好说,只能说朦胧诗的精神没有失传,这位朋友的提问,我们所指的朦胧诗的精神,究竟是指什么,我认为中国的朦胧诗,精神的发端,虽然是基于当时的现实生活,但是精神真正的发端和来源于中国的“五四”精神,那就是自由和解放。



我认为,关于不允许诗人软弱的说法是非常片面的,每个人有变得坚强的权利,同时也能够允许诗人有他软弱的存在时机。对一个写作者来讲,内心的脆弱和敏感是不是能够通过他极大的才华把他这个脆弱和敏感发挥到极至,这是诗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记得鲁迅当年在要求作家时,对青年作家提出了一些要求,要让自己的精神变得坚韧起来,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对的,作家的写作,面向生活的时候变得坚韧起来以后也有利,也有不太协调的地方,这样使一个作家有了一个非常坚硬的外壳,处世的时候游刃有余,鲁迅要求青年作家变得坚韧起来这个要求,推广以后使一些作家背离了他写作的本身的理想,我提这么一个看法。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