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学诗,切忌急功近利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3-3 18:00
标题: 学诗,切忌急功近利
学诗,切忌急功近利

                                           沈彩初


    诚然,大家学诗都想进步更快。可为什么有的人起点差不多,进步速度却不一样呢?这里原因很多,这就好比坐在一个教室里的学生,同样是那个教室,同样是那几个老师,可学习成绩却千差万别。我不排除父母的遗传基因,可基因所赋予一个人的灵性只占很少一部分。究其原因,有学习得不得法的问题,有下的功夫多与少的问题,有能不能沉进去的问题......多年的习诗经验告诉我:为文为诗一样,这是一个愚人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伪与骄傲,要扎扎实实的学,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成功诗人大抵都要经过这样几步:

    一、要通过学习过字词关。这是基础的基础,字词就好比盖楼房所必须的砖、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我不能想象一个你不认识、不知道啥意思的字或词你能用到诗里。这就要求我们要熟读《字典》与《词典》,广泛占有字词量,这可为我们后期创作积蓄后劲。

    二、要掌握一些诗歌技巧。我所说的诗歌技巧是指一些常识性的理论知识,起码应该知道什么是诗,诗与分行文字有哪些区别。(1)灵感是诗的触媒。何谓灵感?怎样扑捉灵感?灵感的特性与作用;(2)感情是诗的生命。我把它看做是作品与读者间的粘合剂,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个虚情假意、假话连篇的人,恐怕没有一个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同样的道理,诗也是这样;(3)想象是诗的翅膀。它包括联想与幻想,想象的作用有哪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常见的毛病有:联想混乱、幻想荒诞;(4)构思是生活的诗化过程。要知道构思的规律,它受创作意图规定,它由生活实践决定,它受诗的角度制约。构思的方法有:“因枝振叶”、“沿波讨源”和“因枝振叶”、“沿波讨源”并用。构思的要求:精、新、巧。构思的常见毛病:混乱、雷同、平庸;(5)意境是诗化了的生活。应该知道意境交融的几种方式:它包括“状物移情”、“缘境生情”、“体贴物情,物我两忘”。常见的意境四病:有境无意、意俗、有意无境、境乱;除此之外,还应了解创作手法。如:含蓄包括通篇命意含蓄法、虚实含蓄法、跳跃含蓄法、烘托含蓄法、旁侧含蓄法、结句含蓄法。含蓄手法的几种弊病:直露、平泛、含混、晦涩;另外还应该知道,诗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通过拟人、物化(雾化)、夸张、比喻等一些手法的运用、词性的变换、搭配,从而具有动感、色彩、声响等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我们写诗必须了解一些,掌握的深浅也决定着我们写诗进步的快慢。

    三、写诗过程是渐进过程。一般说来每个成手写诗的人大体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初级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满怀激情却不懂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把文字分行、押韵、长短句排开就认为是诗了。所看到的山是真山,水是真水,是生活中的原貌描摹。处于这个阶段的作者很容易“高音肺腑走风雷”,不知道语句应逐步深化、承转自然、意境相揉、有内在节奏;中级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多数是只注重标新立异,把毫不相关物象硬往诗里塞,东拉西扯,写完别人看不懂,自己也解释不明白,用其标榜自己的高深来掩盖内在的浅薄与虚无;高级阶段,是一种回归,还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不是原生态的山水了。它是通过艺术再造的山水,比真山、真水更美。这时的山,它可以长出内心的荒芜,春天到来它可以满头青翠;这时的水它可以化作柔情,注入故乡的脉管(河流),可以怀抱白云奔向童年......写诗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需要“内功”,也需要“外功”,这里所说的“内功”是指多读,就是博览群书,增加内在功力,这也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使自己变成一个杂家、万事通,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举重若轻;“外功”是指掌握一些专业知识或参加一些培训班、听一听专家的讲座等,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样可以使自己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可以事半功倍。写诗与写字差不多,非勤则不达,欲速则不达。另外,不要忽略修改,要反复推敲与修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不这样怎么可能达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当然,这些话有点悬,可道理却显而易见,我们写诗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与严谨态度。
    迈越群山重叠,回眸峻岭低微。世上没有最好的诗,只有更好的诗,当今网络,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可有些人急功近利,对一首好诗,不是反复去读,不能认真揣摩。只一心想走马观花、多跟帖、求回访率,不是认真学、写,而是瞄准一些选稿论坛和杂志的投稿箱急功近利。这些都是习诗的误区,也很难进步更快,这也是有些写诗朋友写写就江郎才尽了的症结所在。学诗需要一种沉潜,打个比方,写诗就像蓄水,要想写一首好诗如果需要一杯水,那么你必须拥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否则你写出的作品就会捉襟见肘、漏洞百出。我们学诗不要崇拜名人、人名,我们要看他的作品。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语境在不断变化,诗坛没有常胜将军。只要我们认真去学、去写,就一定能生产出好作品来。读诗要唯物读,看诗要历史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以上是我二十几年的习诗感悟与心得,也愿与爱诗的朋友共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0f16d0100nhpc.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