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还是“毁人不倦”——基于13所知名中小学培养目标的反思(《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1期) |
摘 要:通过对全国知名的中小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分析,结果发现: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以及品德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但基础性、阶段性和学校特性不够突出;学校培养目标体现了为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工具主义价值和为社会人才选拔和分层服务的精英主义价值,与教育改革纲要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相冲突,不利于国家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因此,应坚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不主张培养“偏才”、“怪才”;应坚持反映中小学的基础性,学生的发展性、未完成性和差异性的要求;学校培养目标的价值创新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和出发点。 关键词:培养目标;价值分析;育人为本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05JZD00035),主持人:裴娣娜。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3)01-0074-05 作者简介:胡定荣,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北京 100875)。 中小学校教师早起晚睡,执着追求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升学率,这已成教育常态。但是,巨大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学生身心健康严重受损[1],培养的高考状元无一成为职场的状元[2]。诲人不倦抑或是“毁人不倦”?难道说教育不是培养人的活动吗?如果我们的中小学不追求培养人的教育目标,他们是在追求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他们所追求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何种价值追求?是否需要和应如何进行创新?这一系列问题引发我们对中小学培养目标进行思考。本文基于对13所全国知名的中小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分析,对上述问题做出反思。 一、中小学在追求何种培养目标 我国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在追求什么?在笔者参与的我国学校教育创新课题研究中,一些课题成员校在学校创新研究报告中清楚地表达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参与研究的中小学都是在全国各地知名的学校,它们的培养目标对全国其他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具有示范性。其中,抽取10所中学和3所小学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见表1)。 从13所中小学的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 1.从培养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结构来分析,有8所学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培养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在提到的素质中,有5所学校提到了全面发展或全面素质,有4所学校重点突出了品德素质,有2所学校重点提到了创新能力培养。课题组学校对学生素质结构的规定呈现如下特点:(1)坚持了全面发展的要求。(2)对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要求。如某师大附中在学生素质要求上提出了“八个一”:怀有一颗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红心,并养成一套良好的做人规范;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能写一手端庄的毛笔字和硬笔字;有一门最喜爱的学科并学有所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一门体育运动的技能,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掌握一项乐器演奏技能,并有良好的审美修养;熟练掌握运用实用性强的电脑技能;炼就一项劳动生活技能。(3)突出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侧重点和学生特长的培养。如有的学校侧重品德培养,有的侧重学会思考,有的侧重创新能力等等。但是,这些学校对各项素质之间的结构关系均缺乏说明。 2.从培养人应该体现出学校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有两点值得肯定。(1)强调培养目标要考虑基础性。有2所中学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提出要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突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2)强调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学校精神的传承。如清华附中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学校的厚德载物的精神,格致中学在制定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强调要学生养成格致精神,北大附小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北大附小人,继承北大的科学民主精神。但是,从总体上看,学校培养目标在如何体现学校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的要求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1)对中小学校的基础性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专门人才教育。如一些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主要立足社会对拔尖人才的需要来确定学校培养目标,没有考虑到中小学并不直接承担培养拔尖人才的任务。(2)对现代中小学教育应体现的民主性认识不够。现代学校教育,不是少数人垄断的教育,而是对全体公民子弟开放的教育,不是培养少数精英的教育,而是培养每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而一些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侧重突出了学校的重点性和精英性,强调学校之所以设定培养目标,主要考虑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中有大批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将来这些毕业生会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各领域的领袖人才,或5%的高级专业人才、拔尖人才等等。(3)中小学生身心特点不突出,没有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分析提出培养目标。 从整体情况看,13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有如下特点:在培养人应具备的身心素质结构上,坚持全面发展的要求,突出了品德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在培养目标应体现的学段和学校特性上,对中小学培养目标应体现的基础性有所意识,但培养目标的基础性、阶段性和学校特性不够突出。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多数学校的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内容并不具体,没有结合中小学的基础性、阶段性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做出具体规定。这有可能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不能对实际的教育活动起到指引作用,导致学校表面说一套,实际上做另一套。 二、中小学培养目标体现了何种价值追求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机构,教育的结果却造成了对学生的伤害。这是否与学校的价值追求有关?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谁的需要?体现了何种价值追求? 从学校教育价值主体的存在形态来看,有个体自身、社会、国家和人类。从个体主体自身需要来看,有功利的需要和追求真善美、自由的需要;从社会主体的需要来看,有社会分化、成层与公平、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从国家主体的需要来看,有政治和经济等发展的需要;从全球主体来看,有和平发展、持续发展的需要。面对多种主体的多种需要,学校决定以何种价值为先、为本、为目的,这存在着价值取舍。存在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国家本位和全球本位的价值取向。那么,我国中小学的学校培养目标体现了何种价值取向?基于对上述13所学校培养目标表述的分析,目前中小学培养目标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个人本位的取向。持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学校主张学校培养人的目的不是把人当作客体,当作工具来培养,而是当作人来培养。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或工具。人的发展是为了人自己,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如有的学校提出,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是直接说明一定要学生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而是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这并不是说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是说学校首先要让学生成“人”。因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当然会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持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学校主张培养人主要是为了满足升入高等学校的需要和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如有的学校明确指出,学校之所以制定“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规格,是因为毕业生中,将有大批人进入全国的重点大学。他们从大学毕业出来之后,又会有大量的人才进入各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重要工作岗位。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个地区,甚至是国家和民族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兴衰存亡,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还有的学校指出,中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让学生完成身体、人格的健康发育,奠定情感基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公民;另一方面,又要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充分准备,满足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在上述两种价值取向中,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目前中小学培养目标的主导价值倾向是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学生作为客体的价值或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具体表现:(1)工具主义价值。强调学校教育为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2)精英主义教育价值。强调学校为社会人才选拔和社会分层服务,培养杰出英才和少数拔尖人才。 我们认为,学校长期以来追求的工具主义和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已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后果,不适应中国社会和学生理想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 1.工具性价值取向不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下,一些地方把经济增长作为目的,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发展为代价,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有鉴于此,中国政府提出实现社会发展价值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以经济增长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也应适应国家发展价值取向的转变,由片面追求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转向追求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精英价值取向不适应社会和谐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和谐发展、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和方向。教育领域不均衡的现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国家中长期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基础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公益产品,应该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中小学明确自身的性质、任务和价值,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专门人才的教育,是为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打基础的教育。学生能不能成为优秀人才,与中小学有关系,但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小学。据一项对高考状元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恢复高考以来的各地状元多数并未成为各领域的拔尖人才。[3]中小学是培养全体公民的教育,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少数精英人物的教育。中小学不能搞重点班或各种变相的重点班,把所有的优质的师资和办学设备集中到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而应为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基础。我们不能让一部分孩子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另一部分孩子却不具有。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出现知识的鸿沟,社会就会出现巨大的分化和裂痕。在整个社会分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中小学教育不应通过培养目标的素质要求来制造隔阂,加速和复殖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从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我们不仅仅是缺5%的国际化人才的问题,而是需要大量的人才。首先,信息社会要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尽力扩大人才库,在观念上要把所谓“人才”(发展的栋梁)由现时的一小部分精英扩至人口的一半或一半以上。这样,过去的精英主义教育已再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因为一小部分精英,无论他们有多少才智,都会无力承担在信息年代全部工作的要求。[4]其次,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于经济发展。从静态角度看,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滞留过多的劳动力,而第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动态调整看,则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慢的现象。产业结构的升级表明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而不仅仅是欠缺少数领袖人才。没有广泛的人才基础,优秀人才、拔尖人才也难以产生,即使产生,因为人才的生态环境差,也难以留住。有调查表明,在全球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成为最大的输家,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博士生来源国和博士生毕业留美国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博士生的第一大来源学校是清华大学,第二大来源是北京大学。[5] 我们的中小学和大学拼命争夺状元,为的是别国的繁荣和进步。这不能不令人深思,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3.单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不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确立全面人才观。当前,中小学培养目标的设立都在积极回应全球化的挑战,这反映了中小学视野的扩大。但是,对全球化的理解,更多的则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理解,国际人才、领袖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多是在回应高科技的挑战。这样,可能形成一种狭隘的人才观。事实上,全球化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的挑战,还是文化的挑战。文化力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也很重要。我们不仅需要高科技人才,也需要优秀的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的人才。一部电影《阿凡达》,瞬间影响全球,对中国电影产业提出巨大挑战。一个姚明,一个贝克汉姆就形成了一个产业,他们创造的价值巍然可观。据商务部跨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宇计算,如果姚明顺利渡过整个球员生涯,除去各种税收后,工资收入将在1.8亿美元左右。相当于出口:大米102万吨;蔬菜53万吨;水果42万吨;钢材46万吨;电视机239万台;原油98万吨;丝绸6389万米;汽车2.1万辆;自行车630万辆。这相当于6万名工人一年生产的工业增加值;20万农民一年生产的农业增加值;若用于国内投资、消费,则可创造5万多个就业机会。[6] 4.工具性、精英教育价值取向给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工具性、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升学率和高考状元人数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家长、社会趋之若鹜。当然,学生考高分没有错。但是,学校如果把分数作为目的,作为根本,作为对学生的第一位的需要,就有可能导致学校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代价来换取学生分数的提高。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学生分数提高的情况下,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在不断上升,中小学身心健康存在严重问题。2010年6月1日前夕,北京市政府公布的“市民健康状况白皮书”中指出,北京市中小学生有近六成的近视率,近两成的肥胖检出率,肥胖儿中有10%患有脂肪肝;2008-2009学年普查结果显示,高一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8.36%,高三学生则达到82.12%;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占儿童精神科门诊比例的第一位,达到60%以上。 学生反映,“别说锻炼,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学校作业完了,就是家长要求做的练习题,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半又得起来。周末还得被父母逼着上特长班。”家长反映,“让孩子考上一个好中学,是所有家长的心愿。学乐器、学奥数、学英语,要不是为了升学,我们何必把孩子搞得这么累?”教师反映,“1995年,初一学生每分钟完成50个仰卧起坐;15年后,每分钟能完成50个的学生只有一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已经到了‘危难的时刻’。”[7] 上述分析表明,教育工作者努力地通过培养人来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但是,我们教育的结果却是人才不断流失和学生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现状。这确实需要我们反思教育努力背后的价值追求出现的偏差。 三、学校培养目标与价值如何创新 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价值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需要提升学校培养目标和价值创新的理性自觉程度,明确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创新什么。具体说来,就培养目标的创新而言,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我们究竟要为学生发展打下何种基础? 1.在学校应该使学生具备何种身心素质问题上,我们主张,学校培养目标应坚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不主张培养“偏才”、“怪才”。在学校培养目标的素质结构表述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些表述,如“培养爱思考的学生”、“高素养的学生”。我们认为,这种表述有些狭窄和笼统。“爱思考的学生”主要侧重心智的要求,“高素养的学生”则不够具体。 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有如下合理性:(1)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要求。掌握某一种能力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2)它反映了基础教育的要求。基础教育不是专门人才教育,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基础。(3)坚持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据清华附中对校友的访谈结果表明,很多毕业生反映,他们在中学阶段印象最深的,在工作和学习中感到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某些文化知识基础,而是“做人、治学与健体”的基础。“做人”主要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基础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基础,“治学”方面主要是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健体”是指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4)坚持全面发展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过于强调和实施片面教育有可能造成或心智不全,或体格不强,或品格缺失的不健全人,给个人发展带来阻碍,给社会发展带来危害。 在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的同时,也需要有所创新。这就需要学校明确当今社会的新变化以及对人的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如信息化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生具备知识创新能力,全球化时代要求学生具备合作交往能力等等。 2.从学校培养目标应体现学校和学生的何种性质特点来看,我们认为,学校培养目标应坚持反映中小学的基础性,学生的发展性、未完成性和差异性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中,应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分析,提炼学校精神,进行学校培养目标的创新。 3.从学校培养目标的价值创新来看,我们主张,学校培养目标的价值创新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和出发点。而不应是以经济发展或增长为出发点,不应是以少数高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学校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升学服务,学校培养目标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工具,以社会政治和经济需要为目的的社会本位或工具性价值观,占主导的是工具性、精英性教育价值取向,以升学率、考分状元率为目的的精英取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带来了许多负面效果,需要突破和创新。目前,在培养目标的价值主体上,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提法。如“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全球竞争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为全人类和平发展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等等。这反映学校培养目标面临着学生个体主体、国家主体和人类主体等多种价值主体的诉求。 面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多种价值利益诉求,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强调教育要满足国家民族的利益要求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一个民主进步的国家应该以爱护百姓为目的,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国家。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的满足以培养人或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不能以虚假的集体意识来代替或压抑每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学校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分析学生主体的多元性需要,如各种处境不利的学生、不同种族的学生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到学生主体需要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 总而言之,通过对全国知名中小学培养目标的内容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多数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并没有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性、阶段性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做出全面素质的具体规定。在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上,主要是为了满足为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工具主义价值和教育为社会人才选拔和社会分层服务的精英主义价值。由于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和价值存在偏颇,导致教育表面上在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却对学生造成无言的伤害。要真正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学校需要提高培养目标和价值的自觉性,应坚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不主张培养“偏才”、“怪才”;应坚持反映中小学的基础性,学生的发展性、未完成性和差异性的要求;学校培养目标的价值创新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和出发点。 参考文献 [1][7]体质弱心理差,北京娃“玻璃化”[N].新京报,2010-6-1:A10-11. [2][3]http://cuaa.net/cur/gkzy/10.shtml. [4]卢乃桂.信息社会的人才要求[J].教育研究,2000,(11):8-11. [5]王辉耀.中国该如何应对“人才外流”[N].新京报,2010-6-19:B03. [6]北京晚报,2010-4-11:19. 责任编辑:曾 艳 Work Hard to Foster or Harm to Students: Reflection on 13 Schools’ Program Objectives in China Hu Dingro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Value anlysis on the program objectives of some well-reput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several findings are outlined below. (1) Although the objectives created by schools identify the requirements of a generic pupil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cludes areas such as innovation skills , the focus does not always meet all the needs of the individual. Ideally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needs to also address the individual learning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as well as encompass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nd the inherent influences of its local in terms of ethnicity, society and economic situation. (2) The program objectives have the tendency to emphasize the instrumentalism-elitism value, which conflicts with the value of the student-based development highlighted by the Education Reform Program. The research suggest that the schools should not foster the students with special or irregular talents bu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students; the schools should innovate the program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the school, the student and the history of the school; the value innovation of the school program objectives should t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Keywords: training objectives;value analysis;human-centered education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