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 |
|
武有伦 摘要: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认识,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又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生活中体验与不断升华的过程,因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搞好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既需要有充分的。三维目标。意识,又应明确。三维目标。在教学和考试评价中如何去适度体现并牢牢抓住一些基本环节。。(“绵阳市教科所,四川绵阳621”) 迄今为止,我市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工作已实施两年(两个周期)有余,两年多来,我们给广大教师介绍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初中化学教科书的一些情况,也介绍了自己对学习理解课程标准、教材的一些体会,并结合本市实际及省教育厅对学业考试的要求,提出了贯彻执行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的一些意见。这些工作无疑对全市化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此期间,我到过一些学校,除听课外还与不少教师进行了交谈;经历了中考阅卷和市级示范初中质量检测等一些工作,因而对当前本市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近一段时间,重温课程标准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结合工作经验,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有了一些新的体会,现记录下来并十分愿意与教师朋友们分享。 一、充分的。三维目标。意识,是搞好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前提 初中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由此确立了学生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协调发展的课程目标。要真正达成这些目标,教师首先必须有充分的“三维目标”意识,并对“三维目标”有较深入的理解。 (一) 新课程同样要求学生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改革本质上是一种改革,即改革旧课程的“繁、难、偏、旧”,对过去的应试教育进行纠偏校正,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但课程改革绝不是彻底打破后进行重构,事实上新课程与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以及过程的体验、领悟和方法的习得,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等等,无不需要具体的知识作为载体和基础,没有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就不可能有知识的内化,不可能有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将无从谈起。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初中化学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其相应的内容标准中规定的具体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基本要求。化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同样需要继承我们过去重视“双基”的正确做法,所不同的是教学理念上应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和“学生是主体”。 (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既是新旧化学课程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当代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新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这一课程目标维度包含了四方面内容,概括起来就是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方法等获取有关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与人交流、合作且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这中间突出的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这在后续的内容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与过去大纲相比较,这是崭新的要求,由此也理应是教师在教学中应予重视的部分。在一年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至少应精心组织两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探究活动,而其余的探究活动专题,教师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在过程中予以督促、指导,以使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课程目标真正在教学中得以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新的课程目标中没有使用“能力”二字,但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却隐含着“能力”的培养与要求,事实上,一次学生充分投入且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过程或实验,其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过程及方法。 (三)丰厚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既是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学好化学所必需的内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维度,要求化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即所学内容与生活、社会、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而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也正是学好化学所必需的。与此同时,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这些具体目标中,除充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突出的应该是让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的物质观、自然观和发展观。围绕这些价值观的建立,与之相关的绿色化学、发挥化学在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命题,就成为初中化学课程的必然拓展和现实选择。显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构成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机整体,为教学和考试评价提供了清晰的课程目标导向。只有将三维目标和谐、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和考试试卷之中,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现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