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十五以後,知識既開,物欲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凡有所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讀熟。 ——清·陸世儀《論小學》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宋·朱熹《訓學齋規》 |
故書不嫌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有疑。過了這一番後,疑漸漸解,以至融會貫通,都無可疑,方始是學。又云:大疑則大進。又云:無疑者須要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 ——明·張洪《朱子讀書法》 |
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像,務先博覽。 ——梁·劉勰《文心雕龍》 從古未有唯讀四書一經之賢士,亦未有唯讀四書一經之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識古今之典故,欲作經史名文,欲為國家建大功業,則諸子中有不可不閱之書,諸語錄中有不可不閱之書,典制志記中有不可不閱之書,九流雜技中有不可不閱之書。 ——清·唐彪《讀書作文譜》 |
讀書如銷銅,聚銅入爐,大韝煽之,不銷不止,極用費力。作文如鑄器,銅既銷矣,隨模鑄器,一冶即成,只要識模,全不費力。所謂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者此也。 ——元·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
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文辭,藝也;道德,實也。 ——宋·周敦頤《通書·文辭》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梁·劉勰《文心雕龍》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