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教师之友网》向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致敬!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0 08:10
标题: 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教师之友网》向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致敬!
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产生 2013年04月01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致读者 他们是一线教师、教研员,他们是学校校长、教育局长,他们是写故事的人,也是写未来的人。因为生命中得到过书籍的润泽,所以他们深信,读书是件美好的事情。于是,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以恒心和智慧将“读书这么好的事”让更多人知道。
经过读者推荐、专家推荐及个人自荐,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现已产生,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选人成为热忱推动读书者的代表,这是他们的荣光,也是所有为推动读书鼓与呼的积极分子的荣光。我们将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意见,从候选人中遴选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其余十位将获得提名奖。评选结果将于4月22日揭晓。
候选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李 华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卢化栋 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局长
周其星 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教师
张干萍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发展研究室主任
敖双英 湖南省桃源县茶庵铺镇中心小学教师
蔡 明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刘长明 北京景山学校小学部教师
童喜喜 儿童文学作家
汤 勇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史金霞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教师
常亚歌 河南省济源市教育局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主任
潘国英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教育局局长
孙明霞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中教师
陈 旭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新生路小学校长
凌宗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
权 晔 北京市第109中学教师
常生龙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陈 煜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教师
徐锡华 山东省日照市教科所所长
朱爱朝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小学党支部副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日第9版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0 08:11
http://xnjyw.5d6d.net/thread-16684-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0 08:13
http://xnjyw.5d6d.net/thread-48629-1-2.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0 08:16
教育图书出版人吴法源:读书铸就教育梦 2013年04月01日 作者:吴法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 因为从事教育图书出版的缘故,我有幸和一大批优秀教师深入接触。他们都很有个性,在不同的领域获得了成功。除了教师,他们还有个共同的身份:读书人。在读书方面,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1993年9月,钟志农放弃了黑龙江某垦区教育局局长的职位,回到浙江富阳市当了一名历史教研员。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未来趋势,矢志投身于此。50岁时,他开始系统地阅读心理学著作,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举凡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校社会学、哲学等都在他的系统阅读范围内。十余年间,他出版专著、主编教材20余部。2012年,他的专著《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出版,书末列出的参考书就有97种之多,由此可见他的阅读之广、积淀之深。为了追踪心理学前沿理论,钟老师每年都自费参加高端心理进阶培训班。因为阅读,他迅速成为中小学心理辅导领域的专家,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等。2012年春,我到他家中拜访,只见到处是书柜,他的书房堪称一个小型心理学图书馆。他说:“人生很短暂,好书跟人一样,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如果你听过华应龙老师的课,一定会讶异,小学数学还可以这么上:有数学味,更有文化味。如果你看了华老师的书单,更会惊奇于这位小学数学老师的阅读厚度:他读《老子》到了痴迷的地步,书中批注密密麻麻;他读《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后,把极限思维运用到教学中。读到什么书,他都想着怎么迁移到数学教学上。因为爱读书,他迅速成长为特级教师。到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工作,他仍然爱读书、爱买书,每月去一次西单图书大厦,每次都要花掉三五百元。出差在外,他不逛公园,一定要逛新华书店。他坚持不买车,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他都会从包里拿出一本书翻看。有不少老师说:“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华应龙老师则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
余映潮老师1980年代初曾在湖北监利县做语文教研员。2009年我供职的杂志向他约稿,请他以最短的篇幅介绍他的成功经验。余老师以一篇数百字的文章交稿,让我豁然开朗。这篇文章名为“研究名师,发展自己”。文中说,他曾坚持数年,研究中学语文界的名师:胡明道、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等。余老师系统地收集、阅读他们的著作、文章和教例,综述、评点、比较,苦心孤诣,乐此不疲。因为系统研究型的阅读,余映潮老师自己也终成中学语文界的名师。他说,他的阅读就是用“大量”来表现“力量”。
1997年,夏昆老师担任一个全校最难缠的班的班主任。困境迫使他开始关注教学、想办法提高水平。他遇到了学校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老教师——何瑞基。他问何老师:“要把书教好,有什么捷径吗?”何老师的回答让他醍醐灌顶:“有什么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读书!”在何老师的指导下,夏昆从1998年开始阅读《二十四史》,十多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证实了,读史的确能使人明智,更能使人博大,使人清醒。夏老师的课堂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学生对他由佩服而喜欢。夏老师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结集,先后出版了《率性教书》、《唐诗的江山》。是什么使一个“无水平、无资本、无成绩”的“三无”教师(夏昆语)蜕变为一个深受学生欢迎、博学而自信的教师,夏老师说,他的绝活正是读书,也只有这样的“绝活”,才是真正对教育教学、对学生有益的。
在中小学,还有许许多多热爱阅读的老师。在我有限的视野里,这个名单就可以列出数百位。他们有的已是著名教育专家、名师,如于永正、李希贵、吴非、吴正宪、程红兵、窦桂梅、李镇西等;有的是近年来异军突起,广受欢迎的青年名师,如常丽华、管建刚、陈宇、李虹霞、魏智渊、王小庆等。如果要总结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我想一定少不了阅读。他们不求闻达,读书只是为了丰富自己,进而帮助学生。他们就像暗夜里亮着的一盏盏灯,因为有了他们,学校有了书卷气。
当前的教育正发生着静悄悄但快速的变化,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好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以便透彻地认识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了解这一代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我们需要各种专业技术、方法,以应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因为种种原因,教师的职前教育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许多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就走上了讲台,教师培训也容易陷入形式主义,作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推动教师阅读,以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显得格外必要和紧迫。许多地方教育部门以“读书工程”、“师生共读”、“图书漂流”等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倘能坚持三五年,这些地方的教育一定会发生内涵上的巨大变化。许多学校建设温馨的阅览室,为教师订阅书报刊,成立教师读书会,建立读书论坛、博客,给教师发购书券,奖励发表文章的教师,为教师举行读书报告会,邀请专家一对一指导,等等,学校面貌都因此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于偏远地区和一般学校来说,尤其需要重视读书,有充足的好书,有浓郁的读书氛围,偏远的乡村学校一样可以办世界一流的教育。
教师爱读书,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进而爱上读书。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爱阅读才有好教育,读书方能铸就教育梦。(作者吴法源系教育图书出版人)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日第9版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0 09:01
为什么中国人阅读率很低?
在美国和日本阅读率都很高,地铁上飞机上休闲间都能看到很多人手拿一台kindle 或者实体书看书,在美国kindle的销售量是很高的,而国内很少有人用电子书工具,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kindle是什么。日本的地铁上也是很多人拿着小开本,在国内的地铁上很少有人看书,网上雷人视频倒不少。我每次坐飞机往返美日中,大多数美国人都会看书,而大多数中国人只是睡觉和拿着ipad看电视剧。以前也看到有过相关统计说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阅读率比中国的高了不只一点点。
PS:明治年间,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常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一书。他在书中写道,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在西方国家的切身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
那个年代没有电子书,日本一样有很高的阅读率,为何?
回答一:张英锋
其实和经济落后、生存压力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越是渴望改变现实、渴望在竞争中胜出的人,越是应该看书学习,以提高个人的筹码。提问者补充的明治维新的例子就很好。
核心是阅读动机,中国人在应试教育中将阅读的乐趣消磨殆尽。
我观察过很多新进公司的员工,当离开学校没有应试压力后,再也不看书!因为应试是一种奖惩手段,逼着很多人看书,但是当奖惩措施没有后,看书的动机就丧失了。
爱读书的人,他们读书的动机在于阅读的乐趣,是可以持久的。
其次是阅读习惯,从小到大就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形成习惯很重要,在家里,家长如果不读书,整天赌博、看电视、闲扯,怎么会让孩子喜欢读书?当然,这和文革有极大关系,10年,可以让整个民族失去阅读习惯。
在学校,教科书或教辅书的可读性太差,无人愿读,但为了应试,老师家长又反对看课外书,所以学生无书可读。读书成了剥夺个人自由的代名词。更可怕的是,一听要看书,就有抵触情绪,就觉得很累很无聊,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形成了条件反射!
所以你在火车上、飞机上、汽车上,中国人宁愿睡觉、打牌、闲扯,也不愿意读书,大家都想休息一会,这是仅剩的自由。
但有读书习惯的人恰恰相反,在这些环境能做的事很少,肉体上虽然没有自由,但读书可以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徜徉在思想的王国,乐趣实在太多。
最后是阅读环境,缺少多方面的正面影响
读书是需要环境支持的,家庭藏书量是关键的因素。家里如果有大量的书可读,孩子自然会去读。但很多家长是家里没多少书,又不愿意给孩子买书,理由是“买了孩子也不看,纯粹浪费”。其实孩子有没有买书的自主权,如果书是孩子自己选的,读书可能性很大。
如果在公共场合,当你想读书时,就有人鄙视你装B,在众人面前表演爱读书。为了不虚伪,只能不读书,虽然时间浪费了,但至少自己没被周围的人鄙视。
结论:中国人潜意识里认为读书是剥夺个人自由,不读书就是重获自由
但在正常国家,读书是获得精神自由的途径,阅读习惯是改变命运和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素质,从家里到公共场所都是适合读书的环境,大部分人都在读书,你不读书说明你素质低。
但在天朝,读书人就是书呆子的代名词,多可悲。
值得庆幸的是,有网络。大家之所以愿意上网,就因为上网是一个完全自主的阅读过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是一种享受自由的过程,也满足了现代中国人对信息的渴求。所以沉溺于网络不一定是坏事,网络文学这不也发展起来吗,知乎这不是也有了吗。所以网络不是阅读的竞争对手,只要在获取知识,用什么方式并不重要。
回答二:清流
我说这个可能会比较挨枪,但首先我觉得我们和外国人阅读率上的差距确实有,但没有那么离谱,而且这其中也有很多原因,并非国人是否好读书,还要看是哪类书、哪类读者。
就我在美国的感受,美国虽然普通大众都读书,但多是读通俗小说,就类似于咱们大众读些鬼吹灯、盗墓笔记、还珠格格、我拿什么拯救你XX之类似的,他们是捧着书读,那我们的读者在天涯上追连载也追得很奋力啊,追着打着作者要看啊。一个是纸媒,一个是网媒,所阅读的内容数量和质量上其实没有那么显著的差异,并不是捧本实体书才叫读,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其实阅读差距不大。当然,对我们的书商来说,由于这类书民间阅读量最大,在网上却可以大量免费读到,对他们的收入冲击是挺大的。(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我们网上盗版成风,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图书审查制度太复杂,作者折腾不起,干脆发在网上,一样出名嘛~)
实际上会去读 non-fiction,就是非小说类读物的,属于纽约时报畅销榜上的那种(就是说不是小说,但通俗易懂、内容浅显、朗朗上口……比如什么中国不高兴、微表情、味道台北之类),美国这边基本以生活已经比较稳定的中产且有过较高教育经历的人群居多,这跟我们读这类书的读者群也差不多。但不得不说,美国整体这个人群占人口比例比我们大太多了,所以从阅读非小说类读物的经济和教育基础上,我们跟美国有差距,经济教育达不到那个程度,又一定要我们的国民跨社会阶层、跨教育程度读书,这就有点难度。
实际上真正在读有学术性、有深度、教育学习内容密度高的书的,哪个国家读者都不多。美国这边多数也就是你干哪行,读哪行,做美术的呢,家里总得有几本设计、画册什么的,做编程的呢,家里总得有几本JAVA、C++什么的吧,跨学科读学术书的则少之又少,专有名词你也看不懂啊。真正藏书殷实,而且藏的书多数还是读过的人家,在哪个国家所占比例都很低。当然,我们文革时候又干掉了一批这类人,加上我们很多大学图书馆不开放,公共图书馆学术类藏书经常没有介绍信还不外借,可是学术书一般又比较天价,普通人即使有兴趣也买不起、没有地方去看,日常生活中无从接触,阅读上有差距也就没办法了。总不好让人家为了读书倾家荡产。
最后就是,那总体上来说,我们跟美国读书还是有差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不鼓励读书。我记得在美国小学实习,一年级老师就教给小朋友:读书很重要,但是也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怎么办呢?就要多读。并且美国的教育整体是建立在阅读+讨论上的,而非授课+考试上的。小孩子从小阅读量就大,学习主要靠读而不是靠听,长大了让他业余再读点轻小说,小case嘛。但即使这样教育出来,也有一出校门就再也没读过书的人,因此也不得不说,阅读上还是有个人差异的……
回答三:张佳玮
谢邀。
我国历朝主流观点,读书都是求仕进、求就业、求显达,大家都习惯把读书当苦差,不复享受了。
我国近年对读书人、理性和知识这些东西,相当不友好,而且是自上至下的不友好。朝廷简直就差打出字样“尔等不要读书,或者只许读朕允许你们读的书”了。
我们接受的教育里,很少教导人如何寻找好书,并从中获取乐趣。
读书并不是能“立刻收获快感和优越感”的事情,相比于看电影和打游戏。
所以了:读书既然是件苦差,乐趣来得少又慢,读书人本身又容易被当怪物,自然阅读率就低了。
换个例子。如果你每次行房之前,都被父母要求“要光宗耀祖,要后继有人”,而且大家还要指点“这个人很奇怪哎,老是喜欢行房却又不生孩子”,最后你行房的对象还不太美丽性感,久而久之,你也会变成性冷淡。
来源:知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7 01:27
《中国教育报》:虚构的生活
疑是可以继续读书,疑是一个阅读者,他就是我,我又是书中的主人公。我阅读时成为书中的人物,我以书中人物的方式不停地铺陈自己正在展开的故事。如果没有出差错,我就会坐到靠东面阳台的房间,即使是在大白天我也会打开台灯,灯光让人不孤单,同时有一种故事继续下去的氛围。我从来没有试图摆脱这样的局面:一个人坐在两排书之中,近旁的书甚至会碰到手肘,我暂时不会想到那些更远更宽阔之处,如果要看风景,我也要侧过身去,或者走到阳台外,这样的事情在我坐到桌前之后,很少发生。这里似乎只有一种接着写字的气氛,吐出我的精神负担,不再感到厌恶与疲劳,这就是我一定会选择的工作。
坐到桌前时我和社会、教育之类的关系往往立刻变成了罩着一层纱布,你可以看清,但你不必看清的关系。我就是喝水,也与在其他地方喝水不一样,玻璃杯子放在我可以毫不费力就能拿到的地方,灯光也映着它,水喝了多少,一眼就看得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一般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喝水,一点也用不着着急,很可能这就是一种家的感觉,一切都变得松软、知悉。我不须像用力骑单车那样,维持着车辆不倒下来。
我想到我也身处其中的一个松散的读书组织,姑且也把它称为“组织”,就像真的是“组织”出来那样。一群人,前前后后始终有十来个人坚持着共读一本书,就是在“规定”的某个时间中各自读着同样一本书,然后再聚集在一起分享已读的心得。有时有个指定的人做着发言,其他人再作补充,有时则是大家随意地轮着说。还经常在共同的网络中,和更多的也读着这本书的人,根据事先拟定的题目,自由的互动——你想问什么都可以,你想说什么都可以——不经意之间,时间过了六年,同读的书也积下30多本,为书写下的笔记则有650多篇,还进行了26次月谈会,21次的在线讨论——统计这些数字使人有种地主老财般的幸福,数字总是越数越多,那些书带来的愉悦感有触觉的、听觉的、视觉的,一直回旋在那里,某些精神的享受大概也靠得住,就是靠不住也不要紧,你知道一件不是一定更要做的事,它已经不声不响做了很久,具体的生活暗暗扩充了又一个边界,那里原先空无一人,之后,定会有所不同。
略为有点奇怪的事,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增加,很多同读者都记下了这件事:从第一次月谈会开始,每一次聚会几乎都伴随着一场雨,有时只勉强下了几滴,像是善意的问答:“下雨了吗?”“下了,就是下几滴你也可以看到。”有时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直下到积在地上的水都要淹过半个汽车轮胎,终于有人怎么也到不了聚会的现场。还有一次,早已约好的那天刮起台风,聚会只能延期。更惊险的一次则是相约上午在福州城北的金鸡山公园“映山红”茶馆会合,没想到,早晨的风雨竟造成了茶馆边上山壁滑坡。——这样记录下的“事件”近乎虚构,空虚的生活,也许就需要你在记忆中补充这些时间、地点、人物、故事,你如果翻开了一本书,不管它说的是什么,它都还在继续记着自己的“下一句”。
有人说,你们应该为书经常聚会,尤其是在久旱缺雨的时节。
有人问,你们又因为书到底获得了什么——这样的获得最好一句话也不要说。
不说:坚持——这个词多么奇怪,不说收获、功德、惬意,现在仍然说说“虚构”,某种凭空而来,近乎毫无来历、也不知将来去处的生活,也许是最值得过的:一种“自我虚拟”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阅读时成为第二作者,在场的“绿色植物”,不断从空气中“攀附”出可能的图景、家园、祖国,同时对它自己而言无论声势多么壮观,对更多的人而言则是悄无声息、匿名生存的状态。我乐于对之尽力想像,这个世界有种种奇妙,有的人是因为对密密麻麻的文字不读不看而走到一起的,有的人则把“全然利己”的“博学”的幻觉,看做世上唯一的光照耀着自己——所有的书都没有结尾,所有的文字都在另一些文字中继续回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7 01:35
|
| 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资料图片) |
|
|
■本报记者 王珺
3月2日一早,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教师陈蕾拎着亲手烘制的生日蛋糕兴冲冲地来到福建师范大学附中小礼堂,这里,一场特殊的生日会——福州“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纪念活动正在举行。为什么选择六年这个节点来纪念?“1+1读书俱乐部”创办者、“生命化教育”倡导人张文质不无幽默地解释说:“原因很简单,五周年时我们忘了这档事,等到十周年,时间又太久了,就选六周年吧,算是一个分享与自我鼓励的仪式。”
怡情与随性、分享与鼓励从一开始就成为这个“低调开张、高调坚持”的读书会的基调。六年来,读书不断,活动不断,人员的流动也不断。有人走了,就走了,有人走了,又回来,有的人后来来了,一直还没走。
因为相信无论参与多久总会有些收获,所以这个读书会正如创办者所希望的,在“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的“自助”原则下一路坚持下来。
六年,在人的一生中也许算不上太长,但对于一个自发组织、自觉坚持的民间读书会来说,可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其间的冷暖甘苦,其间的挣扎守候,其间的付出回报,只有亲历过、坚持过的人才品得出个中滋味。
读书所给予的勇气
“因为读书和组织读书,你看起来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中学教师。”这是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院程光泉教授对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的印象。而在张文质看来,这是读书之后的必然结果——“因为阅读的引领,教师自然而然由单一的现实中人,逐步汲取‘理想中人’的气质和内涵。”
张文质在为本报撰写的《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一文中详述了“1+1读书俱乐部”的“前世”:2007年1月23日晚,在生命化教育群组每周一次的网络在线讨论过程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建议在福州成立一个“自助式”的读书俱乐部,我当即在博客上作出呼应。经商议决定把俱乐部命名为“1+1读书俱乐部”,意为每个人建一个教育博客,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开展一次“1+1”的读书活动(第一次为领书、导读,第二次为专题讨论),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
2007年2月10日上午,“1+1读书俱乐部”在福建师大附中图书馆正式开班,张文质和福建师大文学院的余岱宗博士为来自福州的20余位中小学教师导读了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3月2日晚7:30开始了对这本书的在线讨论,参与者除了俱乐部成员,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他们自发地坐在电脑前,热烈、深入地讨论该书读后的感想及困惑,据统计,当晚发言的达700多人次,点击数超过3000次。又过了两周,俱乐部成员聚首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畅谈读这本书的体会和感受。随后,是博客上不断上传的读书笔记。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教育类的书籍比较“难”读,而专家的导读和“读友”们的互相鼓励、互相督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艰涩,增加了趣味。
福州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杨继红称自己从一开始的怕完不成读书任务、怕看不懂所指定书目、怕被“开除”,到现在的心态年轻、慈悲为怀、看轻功名,“读书使我转向自我、转向内心”。她甚至慨叹:“如果这种读书经历能提前二三十年,我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更美好!”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几乎每次月谈会都会下雨。大家笑着将其归罪于李华博客的名字:“谁让你叫‘风雨中的美丽’呢?”
32本书,650多篇读书笔记,26次月谈会,21次在线讨论,这些数字搭上每一次聚会所经历的风雨,搭上来自各地之专家学者的精彩导读(由于经费自理,所以专家均为义务讲座),搭上因书结缘的美丽邂逅(俱乐部中一对年轻人于月谈会相识,并在西湖月夜下的水心桥见证爱情)……写就了这个以教师为主体的民间读书会的“今生”。
“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六年里有我的三年,时光日历里的故事很多,美好的回忆很多——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认识了一些名师,带动了几位同事。”这是女教师陈蕾参加“1+1”之后的“时间简史”。每个读书会成员的日历上,都和她一样,留有读书的痕迹。
因为陡峭,所以高贵
不特别邀请谁,也不勉强什么人参加,张文质希望这个读书会完全是自愿者的集合。组织的“松散”使人舒适,但如此缺乏组织结构的团体何以坚持?“活动的召集人十分重要,一定得是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分子,不管情况千变万化,他都只做一件事。‘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张文质说。
李华就是这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
当了20多年政治教师,现为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李华,理想是穷尽一生才智去“缔造一片晴朗,让纯洁的心跳跃在无云的天空”,始终自信、沉着、冷静、乐观地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新的世界。她说:“自2005年12月让自己的灵魂在成长博客‘诗意地栖居’,年逾不惑的我的成长堪称飞跃。”
她在一篇博文中写道:“读书是很个性化的行为,读什么、怎么读是自己的事。过去,我喜欢读散文、小说等文艺类书籍,而对教育类书籍缺乏兴趣,很少涉及。平时更多是凭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些个人的经验、反思和顿悟,鲜活质朴却零散琐碎。20多年的教师生涯告诉我,自己摸索获得的经验是宝贵的,但仅靠个体经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教师专业成长是艰难缓慢的。”
作为中学教师,她感到自己迫切需要理论的引领。
谈及初衷,她说:“与其说当时提出成立区域教师读书俱乐部是我的‘一闪念’,不如说是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目睹张文质、刘良华、周彬等教育学者尽心尽力推动中小学教师读书、帮助老师们尽快获得专业成长的热忱让我感动,也激励着我在自己读书成长的同时能为促进更多教师读书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为读书会的发起者,大家推举李华担任“班长”,而她在愉悦地为大家服务的时候,总是满足地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为了督促自己而督促别人才使自己能够坚持阅读、反思和写作”。她坦陈:“这几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重,但不仅没有因此产生职业的倦怠,反而更加豁达乐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日益充实和强大。”
由于俱乐部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2009年开始,先是小学老师来参加活动的渐渐稀少,后来初中老师也来得越来越少了。能够坚持读书并撰写读书笔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以《杜威教育名篇》这本书为例,只有李华、杨继红、肖晓云、廖旺华、林晓枫、陈琼英、陈蕾和傅润生少数几个人在坚持。这使“班长”李华猛然惊觉,原以为平坦的教师成长之路因为“坚持”突然变得崎岖和陡峭起来。
一篇题为《因为陡峭,所以高贵》的影评提出“陡峭造就了高贵”的观点,李华由此联想到了教师读书。
“陡峭造就了高贵”,原来寻常的教师读书写作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现实社会中变得罕见而高贵起来。就像“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他可以使对方也变得高贵起来)”一样,高贵的教师也绝对拥有高贵的精神(同样他可以使他的学生也高贵起来),而高贵的精神必然陡峭,“因为其卓尔不群的高度注定了它的艰难曲折”。
“1+1”成立四周年时,张文质曾问李华:“如果俱乐部只剩你一个人了,你怎么办?”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读书俱乐部中最大的受益者,无论如何我会坚持下去的。”
凭借书籍自身的魅力和这份读书所给予的勇气,福州“1+1读书俱乐部”最终走出低谷,并且将一种读书精神和方法辐射到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福建师大附中、福州时代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屏东中学、福州井大小学、福州康桥中学、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等福建省内的十几所学校及湖北、江苏、四川等省外数十所中小学都相继成立了教师或学生的“1+1读书俱乐部”。南北遥相呼应,一起读书。
读书是一种自我成全
“1+1”成立之初,张文质对俱乐部成员提了五点建议,李华和“读友”们时常拿出来重温:
一、张老师说这个俱乐部是我们自己组建,自己要参与的,但一个月读一本书其实也不容易,教学需要勇气,阅读也需要勇气!
二、张老师希望我们不必带着“任务”去读,也不要急着为写作尤其是“写论文”而读,让我们先把这样的“任务”放一放,包括把自己的“定见”与“经验”也放一放,让我们直接进入文本,与作者相遇,与自己相遇,在克服最初的阅读困难之后,我们会慢慢地获得美妙的发现与惊喜,其实每一本书都是需要阅读者重新“写作”的。他还希望我们在阅读时多多抄录,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多与自己对话,也就是多写一些阅读札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轻易放过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张老师建议,在阅读时不妨多多联想、回忆,放任自己阅读时引起的触动,回到记忆,对已经过去的生活重新理解,重新判断,获得新的经验,产生对生命更多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四、张老师说我们的阅读还要反观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反观也就是直面我们的困难与恐惧,在反省和自我哺育中,去增强教育的智慧,真正成为“自己始终在成长中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成长”的人。
五、张老师希望我们有勇气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更多的朋友交流,也要有勇气在讨论现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舒展,生命的意义首先就在我们所选择的生活,这样的“生命表现”也许就是我们能够获得的一种幸福。它一定是自我添加与自我成全的。
“1+1”成立以来,大学教授黄克剑、余岱宗、林少敏、孙绍振、钱理群、程光泉,中学特级教师陈日亮、王立根等都曾义务来讲学。
在六周年纪念会上,福建龙岩市永定一中教师廖旺华发言细数“1+1”带给他的美好:“2007年7月我荣幸地成为了‘1+1’的一名远程会员。”之后他便坚持参加网络在线讨论交流,还三次赴福州参加了“读书月谈会”。每一次的读书聚会总是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始终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这令这位来自龙岩老区的教师印象深刻。
无论是“大”教授还是“小”教师,因为书,因为分享的冲动而坐在一起。这景象,何等美妙!
每当点开“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毕淑敏的那段话便跃入眼帘:“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3:57
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晓 2013年04月22日 作者:郑国民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
伴着花香和书香,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正在向我们走来。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商务印书馆协办的寻找和宣传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活动进入华彩乐章。4月23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局长卢化栋等十位2012年度读书人物将聚首北京,参加《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发布暨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晓仪式,并与全国中语会的部分教师分享阅读推广经验。同时,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教师史金霞、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朱爱朝等十位老师荣获提名奖。
自2004年起,中国教育报每年推出推动读书年度十大人物,主要包括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研员等。他们是中国教育报在基层采访中发现的推动师生读书的典型,他们就像种树的人,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种植书香、种植希望。
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 明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常生龙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李 华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卢化栋 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局长
刘长明 北京景山学校小学部教师
凌宗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
潘国英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教育局局长
童喜喜 儿童文学作家
张干萍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发展研究室主任
周其星 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教师
为中国而读 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曾写道,阅读是每位公民的权利,任何国家都应保证公民享有这样的权利。也有人说,阅读是破解一个民族文化密码的过程,也是继承和创造民族文化的过程。如果要想毁掉一个民族,首先要毁掉其语言,进而破坏这种语言的阅读能力。大家熟知的《最后一课》,在早期选入语文教科书时,有的版本的课文题目为《割地》,其课后练习设计之一是如何理解“失地之痛”和“失语之痛”。《最后一课》之所以被选入很多国家的教科书,是因为这篇课文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同样,我们也可以联想到阅读能力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价值。
20世纪末,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作了题为《美国阅读挑战》的动员报告,这个报告的目标是让美国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为此,联邦政府拿出巨额资金来支持这个行动计划。鼓励大学生志愿者进入家庭与孩子们共同阅读,这些志愿者要想参加行动计划,必须经过事先培训,比如知道孩子最喜欢的读物是什么,以及孩子阅读存在哪些心理障碍等。为什么当时提出这样一个计划?克林顿总统说,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美国要想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美国要想在21世纪保持领先地位,要从小学阅读开始抓起,保证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我之所以对这份资料如此感兴趣,是因为当时我国开始研制新世纪语文课程标准。为了解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进展,更好地理解美国为什么这样做,当时我特意把这个计划的所有资料翻译成中文,其评介文章《“美国阅读挑战”及其启示》发表于《学科教育》1999年第10期。
对语文教育而言,把阅读提高到关系一个国家未来、民族前途和未来公民素质的高度,一点也不为过。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开始阅读之前,认识的是现实的世界,而阅读为孩子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想象、无限的乐趣。这扇大门的开启,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具有了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孩子在二年级末达到独立阅读程度,为保证我国未来的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足够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可能。
按照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年级学生应该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汉字。经过统计,这样的识字量能够覆盖日常出版物特别是儿童读物90%以上的字。或许有人会问,如果达到这样的目标,是否就可以认为学生具备了独立的阅读能力呢?其实不然。因为一定的识字量并不等同于一定的阅读能力,识字量要转化为阅读能力,还需要相当复杂的过程。就以任何一套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来说,希望一二年级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上的一百多篇文章(有的教科书前四册的课文数甚至还不到一百篇)就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只能是痴人说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语言材料中逐步感受、理解所识的字,才有可能形成阅读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保证学生的阅读量?这不仅仅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任务,政府、社会和家庭同样承担着重任。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热心推动读书的个人和组织。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在教育和文化建设中,理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商务印书馆的鼎力支持下,中语会成立了阅读推广中心。阅读推广中心的成立,缘起于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孟素琴老师推动读书的感人事迹。在河南,孟老师凭着对教育的热忱和执着,在阅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她因此入选了中国教育报2011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今天,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热切关注下揭晓,这是一次对执着于推动读书者的表彰,也是对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有力倡导。无论是阅读推广中心的成立,还是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评选,在我看来,都是个美好的开始。愿越来越多的校园真正成为读书的地方,愿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到读书的力量。(郑国民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22日第6版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3:58
蔡明:阅读存在的地方就是一所迷人的学校
生态语文团队领衔人,一直致力于“阅读生态文化”的建构、推广和实践。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爸妈让我在大跃进年代出生,命运又使我的中小学在“史无前例”中匆匆走过。1980年,我从中师生变成了偏僻乡村的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窘迫工作的尴尬,便开始了漫长的向书“乞讨”的生活。
1985年春天,我任高三班主任,白天忙于学生,备课时,为了一个典故到处翻查资料不着,求人无门,急得常常想哭。晚上,前半夜完成练习或试题的批改,后半夜完成本科中文函授的自学和复习,午夜前没有过休息的记录。虽然年轻,但还是因为过度疲劳而患了甲肝。不得不住院的日子里,总是偷偷摸摸瞒过医生啃读着《逻辑学》、《文艺学》以及整理出来的读书笔记。
从那以后,我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7年,一直用自己的阅读行动引领着学生一起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拓宽视野、点燃智慧、绽放美丽。即使在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的背景下,我也努力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巧读语文教材,一起走进经典,一起读报阅刊,一起徜徉在诗歌的殿堂。对于学生,无论是需要褒奖还是必须惩罚,我的方法只有一个——送给一本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为镜。这里有一个基本判断:读与不读,绝不一样;少读与多读,也不一样;读什么与怎么读相比,读什么又更为重要。有的书不能不读,有的书就是不能随便读,阅读必须讲究生态。
2007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市教研室工作。我对教研员的定位是教研员不是官,首先应该是优秀的、出色的教员,其次是善于研究、引领、示范、指导和服务的组织者,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现代教研员。我通过语文学科考试内容的改革,增加名著阅读和古典诗文默写的题量和分值等办法,不惜强行推动着阅读教育的落实。目前,张家港市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的45位老师中,已经有一批青年人崭露头角,成为大家心中的年轻诗人、学者和课堂教学高手,全市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正在按照每月至少一本专著阅读的标准在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
2010年,我和苏州市中学语文名师发展共同体的30位名师一起,研究着生态语文,探讨着构建阅读生态文化,并把“生态语文教育”列为共同体的总课题,把“教育从阅读开始,教育就是阅读”确定为核心价值追求和行动口号。我和我的团队坚信:对于学生,阅读就是成长;对于教师,阅读就是发展;对于学校和校长,只有把培养真正的读者作为教育的追求,才是高品质的教育。
在港城内外有了一定影响的一所乡村学校——新塍初中,他们正是因为“广义阅读”而带来了学校的变化和市内外的美誉。2012年秋天,全市语文教研活动,教研组长陈芳向全市语文同行介绍了他们的“广义阅读”,从单篇文本的阅读走向一本书的阅读,走向一个作者的阅读走向一个人文专题的阅读;从文本阅读走向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走向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阅读。尤为可喜的是,全市范围内30所初中(含有关学校初中部)阅读教育都在实实在在地开展和推进。南丰中学、梁丰初中的开放式沙龙阅读、市二中的“责任”阅读等,都成了港城阅读一片片风景。作为一个热爱阅读又以推动生态阅读为使命的教研员,我感到幸福无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3:58
常生龙:用读书充盈精神世界
支持成立虹口教育系统博慧读书俱乐部,并在教育杂志开设专栏,向全市教师推荐好书。
我曾是一位物理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发现一些学生在看书或者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很奇怪的错误,经过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感觉这些错误的根源是学生的阅读素养低下,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能正确理解语义。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素材,让他们自己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开始广泛阅读物理专业的杂志以及相关的书籍,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编辑成《物理报》印发给大家,并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线索。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编辑一份报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收集素材,要组织排版,还要刻写蜡板,最后要用手推的油印机一张张地印制出来。其中刻写钢板是最考验耐心的一件事情,字要写得小一些,要在一张纸上传递更多的信息,又要保证印刷工整清晰,还要兼顾版面设计,让其看起来像一张报纸。就是在这样条件下,我每个月都要给学生编印几份报纸,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后来其他班级、其他年级的学生也都纷纷要求读这份小报,我就组织学生成立了《物理报》编委会,请同学们推荐自己读书看报中有价值的资料,经编委会审议之后编辑成报纸。为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些报纸还分年级出版。
在建设中学担任校长期间,我对学生的阅读更加重视了。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提出在高一年级增加两节阅读课,分别用于语文和英语阅读,并将这两节课作为正式的学校课程开设。针对学生的阅读现状,在调研的基础上,我支持教研组提出的低起点、小步走的阅读指导策略。在起步阶段,加强教师对阅读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感受就写上一段文字,字数不限,务求表达真情感。因为没有了写作的压力和束缚,学生们阅读的热情慢慢被激发起来。一年过后,学生的阅读作品集出版了,因为阅读而带来的快乐洋溢在每个人的心头。
当成为教育局长后,我深知,当一个地区的民众都爱上阅读的时候,这个地区人民的素养和文明程度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通过各种途径推动全区学校的阅读活动就成为了我肩头的责任。
作为局长,我首先坚持带头读书,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约400篇书评。并且支持虹口教育系统博慧读书俱乐部的活动,在俱乐部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演讲,向全区教师推荐书目。我还利用深入到基层的机会,就教师们正在阅读的书籍,和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向教师赠送书籍。同时,通过“上海市物理论坛”这一平台,我积极促进全市的物理教师开展读书活动,还利用《上海教育》、《上海教学研究》等杂志专栏,经常向大家推荐书籍,分享读书的心得和快乐。
现在,我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要在全区范围内开办“书香虹口”读书网站,让全区的百姓都能通过这一便捷的平台读好书,培育浓郁的书香氛围,养成好读书的良好习惯,积极推动“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3:58
李华:从阅读中汲取教育教学的勇气
发起成立教师读书俱乐部,将读书精神和方法扩散到全国多地学校。
2007年1月23日,我在参加张文质先生主持生命化教育群组在线讨论的过程中,产生了“成立教师区域自助式读书会”的念头,并在第二天一大早赶到他的办公室共同商议此事,从而使“1+1读书俱乐部”完成了从理想到现实的转身。
当“1+1读书俱乐部”以“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的面貌出现,携带着美丽的梦想、蕴含着赤诚的理念、展开着美好历程的时候,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贯通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就是坚决、坚定、坚持的行动。
读书俱乐部秉承“一个月读一本书,一个月开展一次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和一所学校”的理念,它不是普通的朋友聚会,而是教师们实实在在为了自身专业成长而自觉自愿结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读”+“写”是读书俱乐部成员的生存方式,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良药,是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成为读书俱乐部的一员不需资格验证,没有行业规范,曾经也有人建议以及其他地区“先立规后加盟”的操作实例,但在我的坚持下没有采纳,因为我始终坚持“真爱无需契约”。作为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已经被条条框框束缚得无所适从,我们这样的民间读书团体何必再为老师们加一条捆绑的绳索?!
在“1+1读书俱乐部”里,我和许多志趣相投、喜欢读书的兄弟姐妹一道在智者的引领下,真心真意坚守教育的阵地,积极创建与众不同的教室,一边去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和道德品质的成长,一边去仰望星空,在浩瀚广袤的“教育”宇宙中,找到映照和招引自己灵魂的那颗星……成员们相互鼓励、热情洋溢、充满理性地去读书,促使自己的心灵和专业都获得进一步的成长。
一转眼,我们的“1+1读书俱乐部”已经6岁了,回首我们的阅读之路,虽然艰辛却收获很多。
6年共同读书、共同研讨的经历和回忆是美妙的,许多感人又愉悦的读书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因为腰椎牵引而趴着写读书笔记的红孩儿红姐;在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中,从浙江、从边远老区永定赶来福州参加读书月谈会的怡然一笑和旺旺;我们还聆听了钱理群、黄克剑等大师睿智的报告;我们也在福州拥抱了山东的明霞、四川的清亮、浙江的怡然、河南的慕之。
6年来的共同读书、共同研讨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每一页都散发着教育智慧的书籍里,我们和中外的教育家们促膝交谈,然后在各自的岗位上,不约而同地运用我们在“1+1读书俱乐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去思考、去改进、去创新、去收获。
幸福如此清晰、如此深刻。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一闪念的“无心插柳”,如今却已经变得“绿树成荫”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4:00
卢化栋:像农人一样在教育园地耕耘
倡导师生读点“无用”之书,以经典诵读带动起全市中小学师生的读书热潮。
2005年4月,我走上教育局局长岗位。8年前的基础教育,正处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大辩论的重要时期,地处西北偏远地区的庆阳市,“应试”的枷锁束缚更紧,高考几乎代替了评价教育的所有因素。我到县区调研,学校的藏书少得可怜,教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与考试有关的工具书、速成书甚至垃圾书的现象十分普遍。面对这种现状,我开始思考如何让教育回归本真?
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唯有读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误人子弟的“常态”。但是面对快餐阅读的时代风潮,读什么书呢?我首先想到了中华经典名著,因为经典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唯有让这些文化精髓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血液里,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灵、振奋教师的精神,从而改变一方教育的生态和品质。于是,我组织人员选编出版了一套《中华古诗文读本》,以成本价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每本仅为3元左右,不到书店同类书价的1/3。当时好些商家找到我,希望提高书的单价。他们说,每本书加1元钱,你就可以得到50多万元的好处费。我坚决地对他们说:“教育是积德行善的义举,读书是净化心灵的良药。让我在学生身上赚昧良心的钱,我不干!”
推动读书活动,说难也难,说乐也乐。难的是面对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教育环境,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被扣上了“复古”的帽子,也召来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质疑。乐的是读书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智慧,激活了师生的生命潜质,而且走上了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路径,开启了青少年学生的人生梦。
人要干事,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坚信,只读与考试直接相关的“有用”之书,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要改变“考试第一”的教学观、“分数唯一”的评价观,必须大力倡导师生阅读那些看似与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关系,却对人的成人成才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经典。于是,我放胆亮出读“无用”之书的鲜明观点,持之以恒推动落实。
为了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我带头读书学习,深入县区宣讲,组织读书沙龙活动,并要求县区教育局长、学校校长都要做读书人。从而逐步形成了局长带着校长读、校长带着教师读、教师带着学生读、学生带着家长读、家长带着社会读的长效机制。每年一度的教育论坛和读书知识竞赛成为师生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全市先后评选出的3000多名“论坛霸主”和“读书标兵”,就像星星之火照亮了一大批师生的心灵世界,更像种子一样,为重塑庆阳教育生态植入了无限生机。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书香已经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庆阳教育的天空中,如绢绢细流渗入广大师生的心田。在从事教育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上,我的确不像一个行政官员,更像一个农民。我是农家子弟,在二者之间,我更愿当一个农人,终日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用读书开启教育智慧,让经典化育孩子性情,为一个个学生走得更远栉风沐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4:00
刘长明:我的读书经历是一次快乐之旅
参与编写的小学语文课本选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体,先后在全国十余个省市60多所学校推广实验。
读书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它带给我无尽的快乐,我的阅读经历可以称为“四部曲”。
上个世纪70年代,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北京远郊县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度过的。父母期望我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省吃俭用鼓励我刻苦学习,我也没有辜负他们的一片苦心,在求学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实,成绩名列前茅。这时候,除了语文课本,我读得最多的书便是当时每个孩子都有的小人书。过年时,我用姑姥姥给的5角压岁钱买了《地道战》和《三国演义》中的《战官渡》,当时,全村只有我拥有全套的《三国演义》小人书;为了买新的小人书,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县城的新华书店,终于捧回了《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
1986年9月,经过几年苦读,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第三师范学校中文大专班。师专开设的课程、老师们开出的阅读书单、同学们谈论的书目,令我大开眼界,简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我每天一下课,就赶紧做完作业,然后一头扎进了学校的图书馆,如海绵吸水,如蜜蜂采蜜,如品茶访友。那些年是我阅读世界名著的黄金时期,从此,我读过的书单上才有了《子夜》、《围城》、《复活》等经典名著。时至今日,我仍然难忘在师专读书的5年时光,我感谢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1991年7月,我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自己读书,还努力激发和推动学生读书,尤其是品读名家名篇,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在生命与学习的起点就占据了精神与认识的制高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我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名作的兴趣,由节选带全文,开展延伸阅读,从而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有一次学习《少年闰土》,当读到“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只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时,全班一片安静,我能感觉到,闰土和“我”的分别令孩子们伤感,一个学生小声叹息着说:“真可惜,不会再见了。”见此情景,我马上给孩子们介绍了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告诉他们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写的是“我”在30年后回到故乡回忆的部分。强烈的好奇心、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使学生急切地希望看到全文,阅读积极性非常高。并且,在课后纷纷把自己买到的、借来的《故乡》带到班里阅读,交流自己的感受。
1999年9月,北京景山学校21世纪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开始启动,我被聘为教材编委。十几年来,教材两次修订,我阅读了大量文章,查阅了很多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虽然辛苦,但我倍感快乐,因为我看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阅读名家名篇,他们的积极性是那样高,他们开展的读书交流会、名作推介会是那样丰富,他们写出的作文与练笔是那样的富有个性,语言是那样的富有文采。而且还因为其他省市的一些学校已经选用景山教材开展教学实验研究,老师和孩子们都很喜欢这套语文课本。自己的编写理念被认可,自己的艰辛付出能够为那么多老师和学生服务,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吗?
我的阅读之旅将继续走下去,而且还将会有“五部曲”、“六部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4:00
凌宗伟:阅读源自“不满”
成立青年教师读书沙龙,为全校学生设置开放书橱,开设《行读人生》专栏。
我阅读,源于“不满”——原本可以好好读书的年龄,却遭遇了不允许读书的年代。当教师了,在与同仁的交往中,在课堂上,每每悔恨自己读书太少。一个没读多少书的人,怎么有资格来教书呢?于是我开始拼命地读书。
作为同仁,能和教师一起读书就是一种幸福。
后来我当了校长,尽管我也带一些课,但毕竟站讲台的时间少了很多,有时甚至很羡慕那些做班主任的年轻人带班级的幸福。于是,我在二甲中学成立了20来人的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把好为人师的冲动又狠狠地发挥了一把。
读书沙龙的风景各异,邱磊不但跟着我们读,还跟着上海浦东教育发展中心的王丽琴博士读,单一本《民主主义与教育》就写出了40余篇读书笔记!朱建读书、写博,不仅从学科教学出发,更多是从如何改善班主任工作出发,读着、写着,一本《教室里的生态》走向成型。季勇的读,则是专攻语文教学和人文素养的,他的语文教学的“散养观”、“对话观”在阅读、思考和课堂的实践中慢慢“生长”出来。
读书,不仅丰富自己,更丰润学生。
阅读的最大收益者就是我自己了,阅读让我对许多事情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促使我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日出日落”(700多篇),更帮助我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明晰了学校教育的方向所在。没想到的是,一家教育报纸居然看上了我的读书笔记,今年,在他们的读书周刊里为我开设了一个《行读人生》专栏。
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在应试教育强大的惯性下如何让孩子们做到读书应试两不误,我通过网络给孩子们“每天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一讲就是1440多天。有学生在微博中这样说,凌老师好!每次听你讲话,总是很开心,你哪来那么多的好故事?跟你读了那么多的书,让我们喜欢上了阅读。
为了让学生能阅读到更多的好书,我与同仁们商量,给学生们提供了几张开放的书橱,放上图书,让他们随时拿取,从不计较他们是不是归还。书,本就是给人读的,有人读了,书才有意义!
如果有相同的志趣,人生就能相遇,读书便是如此。
去年9月底,我和朱建老师应邀去西安作“学校与班级管理”讲座。我用一只大纸箱装了中外名家的几十本书以及我们的校刊《今天第二》,带给那些喜欢读书的朋友们分享。从车站到机场、再到宾馆,我和朱建一路肩扛手拎,辛苦但快乐。
那天的讲座中,我一如既往地给参与互动的老师赠送了有关图书。我们之间更多的人素未谋面,但都知道对方是爱书之人。陕西师大附中的杨柯林老师对此感慨道:“几十本书,一个大箱子装满了,从江苏带到西安,虽说可以飞机托运,但一路上的麻烦和负担自不必说。凌校长带来的书也成为我和办公室同行分享的精神财富。”因为那次聚会,他们成立了两个读书会。这样美好的聚会,每年总有几回。
在这个喧闹驳杂的时代,能够坚持读书,能为读书的人鼓吹,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4:01
潘国英:推动教育发展从阅读开始
组织全县校长和教师共读共议,加大图书馆购书投入,推动电子图书进校园。
让教师获得完美幸福的教育生活从阅读开始,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从阅读开始,这是我担当临邑教育领导多年的真切感受。
2008年,教育局组成包括我在内的6人读书班。读书班精选书目并制定了阅读计划,6人进行循环阅读,每月交流,在一年的时间阅读了十几本书。
读书班率先示范犹如火种一般点燃了大家阅读的梦想,不断有人加入到这个团队,能够和局长一起阅读,成为令大家期盼的事情。
2009年以来,教育局读书班与全县的校长一起读书,3年来为校长配发教育理论书籍20多本。我要求校长们两个月读一本书,定期举行学习交流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撰写阅读体会。几年下来,校长由原来对读书有畏难情绪到喜欢阅读,校长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发表了一些论文,出版了一些专著,教育管理经验得到总结和积累。
尝到甜头的校长们则大力为教师读书学习创造条件。他们在经费紧张的前提下,推行“百种刊物进校园”行动,让更多的教师外出学习,把教育专家、名师请进校园,为临邑教育更新观念、进行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从2009年开始,临邑在全县教师中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2009年临邑县4000多名教师共读了王栋生的《致青年教师》一书。2010年暑假,我们把王栋生老师请到临邑与教师面对面。王栋生在一只眼睛将要失明的情况下,流着泪上完了课,以致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临邑的老师们被王栋生老师的事迹所感动,大大提升了敬业精神。
2011年临邑开展了以“让书籍陪伴一生,让精神滋养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全县教师共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海伦·凯勒的事迹震撼了师生,很多家长也加入了阅读的队伍,形成了全县十几万师生、家长共读一本书的火热局面。
我在临邑县大力推行建设书香校园工程,各校设计出了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读书规划,建立了与学生成长相适应的读书体系,并加大投入,为学生配齐配足图书。我还依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精选了70种图书,为全县400人以上的小学各订购了5套。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临邑今年为办学规模在50人到100人的教学点投资30万元,以每生5本书的标准配备图书,让每个教学点的学生有更多的图书可阅读。临邑大力推行电子图书进校园后,又广泛吸收社会捐赠图书,大大丰富了师生的阅读资源。
2011年临邑教育局投资30万元,为全县所有的教室配备了书橱,把学校的图书放到教室,放到走廊,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读书环境。
我们确定每年的第三季度是临邑县的“读书节“: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大家评选出读书明星,分享读书成果。广泛深度的阅读,使校长能静下心来,研究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教师把读书学习当做了一种工作责任、一种职业追求、一种生活态度。
如今阅读已经成为我们临邑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因子。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4:01
童喜喜:我愿成为一只萤火虫
发起“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项目,开展线下公益活动220余场。
2009年的一天,我在新教育人那里听到一句妙语:读书是穷人除了造反之外唯一的出路。的确,在我了解阅读的价值之后,才醒悟到阅读对我成长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我的童年,正是全家最为拮据的一段时光,父母的收入主要用于资助叔叔姑姑们求学成家,家里电视都迟迟未买。只因父母的工作单位是供销社收购组,也就是俗称的破烂收购站,我没事就乱翻那些破旧图书,一来二去竟迷上了阅读。
不仅读,我还信。成年后本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偶然读到《月亮与六便士》,这部长篇小说讲一个从未被任何人看出有绘画天赋的男人,40岁突然抛弃一切去绘画,最后成为画家。许多人认为小说说的是假的,我却信其意义之真。于是辞职写作,于是人生之路因此改变,于是有了今天被人称为作家的我——有趣的是,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本书恰恰是根据画家高更的真人真事改编的。
但是,即便新教育让我深知阅读之重要,即使新教育一线教师的阅读推广行动让我震撼,我仍心有余悸:毕竟我是写书的,推广阅读,尤其是开展与自己作品相关联的校园活动,总让我自感底气不足,百般不情愿。
心病还需阅读医。朱永新老师《我的阅读观》一书改变了我。
2011年夏,我参与了《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本的部分整理修订工作,其中有《我的阅读观》一书,我近水楼台地成为第一批读者。作者讲述阅读的亲历亲为,从少年懵懂好奇的泛读、青年奋起直追的苦读,到职场目标明确的细读、人生乐在其中的悦读。作者也谈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更有对孩提时代如何阅读的启迪……它的高屋建瓴处,远非一般此类图书所及。《我的阅读观》有如意义之炬,在这温暖火光的映照下,你会发现自己为阅读所做的再微小的努力,也俨然具有极其美妙的光芒。于是,我向朱永新老师承诺用两年时间专职做亲子阅读项目,随后组建起近10人的“新教育萤火虫”团队。一年后,团队扩大到200余人,我的承诺也从两年变为一生。
成为阅读推广人、成为一只萤火虫的一年多来,我时常会悄悄想起最初——1999年的一天,我收到400元稿费,恰好一家报纸正号召资助失学女童,一年费用400元,我就把稿费捐了。后来,我收到受捐女孩的来信,说那笔钱被父母买了化肥,她仍然没能上学。人生最可怕的其实不是绝望,而是以为得到希望后,又跌入绝望的深渊。每次翻起这段回忆,总忍不住泪水。正因为这份歉疚,我才有了写一本书、用稿费资助失学孩子的想法,才写出了《嘭嘭嘭》,并资助了30个孩子……但是,那些孩子,都不是她。
她那封一笔一划的来信,一定怀着最后的希望吧?我没有帮她改变生活,她却帮我改变了人生。我现在懂了。我真想回到当年。如果一切重来,我再困顿,也会买一本好书寄给她,我还要好好告诉她:阅读,是穷人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唯一的出路。
阅读不会让人生活富裕,但一定能让人精神丰盈。有一点精神,任何境况下,人生都能活出意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4:01
张干萍:不断引领教师达到阅读的新层次 主持“海淀区教师阅读工程”,引领教师通过阅读走上宽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我的童年是在各种书籍的陪伴中度过的。儿时的阅读经历给了我一生的精神财富,让我学会了思辨、学会了自省……在后来的教育工作岗位上,买书、读书、分享心得成为了我和学生度过快乐时光的主要内容。1995年,我来到教育科研工作岗位之后,就开始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特别是近十年,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我发现成功教师的案例背后,都有读书因素的推进与催化,从而使我对读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为了在全区中小学教师群体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2006年底,我在调研教师阅读状况的基础上,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开展“教师阅读工程”的建议。2007年初,北京市海淀区全面启动了“教育系统教师阅读工程项目”,并由我负责主持实际工作。6年来,这一系统工程形成了由项目引领、营造阅读氛围、创造阅读条件、享受阅读乐趣、培养阅读习惯、交流阅读收获、提高教师素养等多层面的读书活动。
海淀区先后在多所学校举办教师阅读现场交流会,开展“十大阅读人物”评选活动,举办“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师生经典诵读活动,举办“我向全区教师推荐一本精品书”、“影响我职业生涯的一本书”、“读书与教书”、“做智慧型教师”主题征文活动。在当下崇尚快节奏的“碎片化阅读”时代,海淀教师依然坚守并坚持着阅读工程这种高品位和高格调。阅读精品图书,目的是引领教师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探究的热情,帮助他们在职业幸福感中完善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格调,接续文化血脉。
在关注教师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关注学生阅读方式的变革,希望在师生共读、共写以及共同的生活中,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各学校在实施阅读工程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读书风景线:教师读书社、读书俱乐部、读书沙龙不断建立。教师们边阅读、边讨论,对教学的认识角度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方式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让阅读滋养心灵,让阅读丰裕生活”的理念正在成为教师现实的需要,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了很大提高。而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读书的过程中,也不断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焕发出专业成长的生命力,开始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新生活。
在推进教师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教师读书的发展阶梯:我们每年给全区教师推荐对人生、社会及教育问题有原创性探索和思考的50本书目,既包括专业素养类图书,又包括提升人文素养所需要的书目,目的就是要让教师读书的眼光更长远些,不断引领教师达到阅读的新层次。实施教师阅读工程,最终可以引导教师阅读从被动走向主动,使教师从职业的“技术发展”,走向“精神发展”的人文层面,实现素养提升。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4:02
周其星:一棵会阅读的草,改变了生活的颜色
在学生中开展“持续阅读与自由自主的阅读”,成立三叶草故事家族,影响遍及全国12个省市。
有人说,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重逢。
那么,我遇上童书,遇上一群为孩子点灯的人,应该是与童年的再度相逢。
这种感觉,奇妙得就像一首诗。
或许,我应该提一下梅子涵老师跟我开的一个玩笑。
梅老师说:“周其星流浪到深圳,自从遇上了童书,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梅老师用童话的方式形象地描述了儿童阅读推广对于我的意义所在。
一开始的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推广儿童阅读,那就是立足一个班,把好书放在孩子面前,让他们捧起书来读。可是,开始的时候并不容易,美好的事物需要一段被认识、被接受的时间。
记得那是我新接的五年级的一个班,当我将自己珍藏的几百本童书搬到孩子面前时,只有3个孩子愿意把书借回家。
这么好的童书不受欢迎,内心的失望、焦虑与痛心可想而知。
于是,每天早晨到校以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看书,从7:40进班级可以看到8:20去上早操,下午放学以后,继续留在教室阅读20分钟。每天一个小时的持续阅读,我在讲台上看,孩子们在自己座位上读。从翻开第一本书开始,到读完一本书再去打开第二本,我们一直保持着“持续阅读与自由自主的阅读”的状态。
从那之后,阅读风气大好。
后来,我再教一年级。我在班上组建了小精灵剧团,号召全体家长支持,鼓动班上所有孩子参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将《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编排成科学绘本剧,从编剧本、分角色、做服装、配头饰、做音效,到舞美、灯光、道具、背景,全部由家长和孩子自己张罗。
如果阅读只是在课堂发生,孩子的所得终为有限。台湾的故事妈妈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积累,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要从家庭开始,然后向社会拓展。从2008年开始,我和另外两位热衷于亲子阅读的妈妈朵米妈、番茄一起成立了三叶草故事家族。
开始我们只是建了一个QQ群,号召深圳市内同样热衷于亲子阅读的家长加入群里,后来影响越来越大,当初的一个群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已有上万会员。我们建立了三叶草故事家族网站,让全国各地的家长都能参与到亲子阅读的交流和讨论中来。目前,三叶草故事家族的影响扩大到全国12个省市、31个分站,影响愈发深远。
除了线上交流,我们还组织了丰富的线下活动,通过与图书馆、幼儿园以及各个社区工作站联手,组织故事妈妈培训、作家面对面、阅读推广专家讲座、社区主题阅读、新书抢鲜读、年度好书榜、绘本剧大赛等丰富的活动,努力打造卓越的亲子阅读生态。
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因为和三叶草结识一场,才悄悄改变了生活的状态。哪怕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我们白发苍苍,还要做个故事爷爷、故事奶奶,还会精神抖擞地去给孩子讲故事。
慢慢地,世界在悄悄改变颜色。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22日第7,9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14:02
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感悟阅读
卢化栋
路断了,可以再修,文明、文化不能断层;桥塌了,可以再建,信仰、精神不能坍塌。我们的想法是通过阅读中华经典,接续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构筑民族的精神家园,真正让教育担负起追寻民族根、塑造民族魂的神圣使命。
文化,从阅读开始;优秀,也从阅读开始。我乐意像农人侍弄土地那样,在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精心播种。
常生龙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在无书可读的年代,父亲收藏的《西行漫记》、《林海雪原》等书籍启蒙我认识世界。大学时,最喜欢去的就是图书馆。不仅仅在那里读书,还乐于帮助图书馆员整理图书,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借到更多的书籍。
做教师之后,读书更成了我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近年来,我坚持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读书既是欣赏别人,也是在挖掘自己;读书使人的思想永远鲜活。让我们都来阅读吧!
李 华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来,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选择作家毕淑敏这句话作为教师读书俱乐部博客卷首语时,我只是希望通过读书和推动读书让自己和同事们变得更加美好。
因为读书,我们遇见许多美好的人;因为读书,我们经历了许多美好的事;因为读书,我们产生了美好的思想。品读经典使我们不断靠近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境界,从而汲取了教育生命的勇气。我们风雨兼程一路同行,在美好中美好着!
童喜喜
在阅读推广的天空里,我不叫童喜喜,我叫萤火虫,新教育萤火虫。
是新教育实验,让我真正懂得了阅读的价值。点亮自己,照亮他人——这是我的阅读主张,为此我那样惭愧。不仅学识欠缺,长期自由的写作生活更使我社会经验匮乏,阅读推广过程中的事务常让我手忙脚乱,照亮他人的目标总是遥遥无期。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这是新教育萤火虫团队的宗旨,为此我那么自豪!团队中有太多故事让人热泪盈眶,当我有着照亮他人的心愿时,却发现无数萤火已璀璨着我的心空!
狂风无法熄灭萤火,但萤火虫必须不断振翅,才能发出微光。我被如此照亮,更当终生勉力。
凌宗伟
年轻时想读书,却遇上了一个不允许读书的年代。如今,可读的书多了,人已经渐渐老去,我便以一种恶补的方式阅读。阅读让我想清楚了许多原本搞不清楚的问题,给了我更为开阔的视野。当我将所读的书与同事们一起分享的时候,不知不觉在学校形成了某种氛围。
读书是个人生命生长的内在需要。试想一下,一个校长不读书,有什么资格要求老师和学生去读书?不读书的人又有什么力量来推动学校变革?读书人不读书,还奢谈什么民族复兴呢?于是,作为一名乡村学校的校长,在自己可以做一些推动读书的工作的时候,就义不容辞了。
今天,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我以后的人生路程中,用自己的“行读”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读书,用自己的阅读与思考,感谢行读人生中给予我鼓励的人们。
蔡 明
读书需要两种姿态,自悟和共鸣。
自悟,是远离外部喧嚣,清心寡欲面对书斋的姿态。古人云,“板凳应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其实,十年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社会,知识分子是民族脊梁,是文化思想的主导,如果读书人受不得一个“冷”,也在熙熙攘攘中追逐喧嚣去了,我觉得这是非常悲哀的,也是非常可怕的。
共鸣,是“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一个有责任的知识分子,是不能偏居一隅、自命清高的,他的眼睛必须要望着世界,他的心胸必须要装着天下。我一直和我的生态团队一起建构并践行着阅读生态文化,在发现、培植和推广阅读典型中追求“阅读即教育”的核心价值。
一个人读书,一群人读书,一座城市在读书,一个民族在读书,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好事。
周其星
我是一个女孩的爸爸,也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我生活的中心就是孩子,也只想专心为孩子做点什么。
我在家里给孩子讲故事,在教室里和孩子们讨论文学,组织家长和我一起共读一本书,帮助孩子排演绘本剧……有时我会走得比较远。我和身边兴趣相投的伙伴一起,去社区,去图书馆,去很多很多地方,为更多的孩子和他们的老师、父母分享优美的故事——童年里不能错过的那些故事。
这样的行为,很像一个种树的人,种植绿色,种植希望,种植书香。
和我一起种树的人越来越多。这使我无比快乐!
张干萍
“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这一沉甸甸的称号,是给予“海淀区教师阅读工程”项目团队的荣耀。
对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是天职,阅读经典是教师履行天职的重要途径。读书是最有效的备课,读书也是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提高教师精神境界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教师通过读好书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进而将这种正向能量传递给学生——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我想说:走在有书相伴的路上,充盈自己,促我前行,我真的很快乐;走在引领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路上,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精神成长打下亮丽的“底色”,我真的很幸福。
潘国英
我一直坚信,读书能够改变人的命运,改变教育的面貌。作为教育局长,我以推动校长、教师和学生读书为己任。为师生创造阅读的条件,每年为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开展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身教重于言教,工作30多年来,我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成为我的座右铭,与校长一起阅读、与教师一起阅读成为我最幸福的事情。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22日第6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