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6 21:00
标题: 《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_李镇西_新浪博客  

最近几年,各地各学校都掀起了“打造名师队伍”的热潮,据说以此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什么是“名师”呢?通俗地说,就是有影响的优秀教师。那么,“名师”是可以通过“打造”得来的吗?

把“打造”一词用于“名师”是近几年的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就觉得挺不舒服。“打造”是一个工业车间流水线作业的概念,是和模具化操作相联系的。独具个性的人,怎么可以像生产什么机械部件一样被“打造”呢?想象一下——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教师,被输送到流水线上,规范于某种模具,然后“哐当”一声,所谓“名师”就被“打造”而且是成批量地“打造”出来了。这不荒唐吗?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质疑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比喻吗?犯得着那么“钻字眼”(甚至是“钻牛角尖”)吗?曾经就有校长对我说:“‘打造’嘛,不过就是强调学校对教师培养的力度而已。”

但我还是要继续质疑: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好,我们就说这所谓所谓“打造”的“力度”吧!这“力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学校已经明确了“打造”对象——当然是校领导认为“有潜质”的“好苗子”,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比如帮着打磨公开课,或参赛的班会课,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机会都给他,各种评优选先的机会都给他。还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时间表,还有集中的包装炒作,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封面人物,专题采访……既宣传培养对象,又提升学校形象,等等。所谓“311培养计划”,“当代名师工程培养对象”等等,都是这样来的。

我充分肯定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培养优秀教师的良好初衷和高昂热情——无论怎样,将经费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是一件好事。但如此“打造”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而且违背人才成长规律。

那么,“人才成长规律”是什么?这当然又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博士论文。我这里只想简单地说,所有人才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过程,这或许应该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吧?“自然”和“自由”是其关键词。“自然”说的是给人才成长以宽松的生态环境,“自由”说的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让他们的灵魂得以舒展飘逸。一切刻意的(非自然)规范的(不自由)甚至“工程式”的“培养”都只会阻碍人才的成长。

我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的八十年代初期,那时的风气和现在相比有许多不同。比如,对年轻人好像缺少“激励机制”——除了学校期末评选优秀老师,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评优选先,也没有职称一说(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是1986年才开始的)。另外,那时候的工资不高,而且是“大锅饭”——无论多少工作量,每个月的工资都不会增加或减少。比如,无论当不当班主任,无论教几个班,每个月工资都是52.5元(四川省当时一位大学毕业生工作转正后的工资标准)。这种体制这种氛围,不好的当然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让懒人有空子可钻;但好的一面就是让想干事的人心态平静而从容,不浮躁。只要你想干事,就专心致志地去干,别有什么杂念。静下心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潜心于教育教学本身,而不是老想着“获奖”“晋升”。这就叫“淡定”,叫“沉静”,叫“朴素”。

那时候校长对我很好——不,这样说不准确,应该说校长对所有年轻教师都很好,人也正派——善良,仁慈,厚道,博学,儒雅……这好像是那一代校长的共性,而这样纯粹的校长现在似乎不多了。我说校长对所有年轻教师都很好,意思是他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爱来听我们的课,和我们一起教研,还爱找我们聊天,包括一对一的促膝谈心,有时也严肃甚至严厉批评我们的错误。但他没有刻意地要“打造”谁,更不会集中精力“包装”谁“推出”谁。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维护一个原生态的自然而然的教师成长环境。

举一个例子。当时我搞“未来班”,应该说有声有色,校长多次鼓励我,有时还来参加我班的活动,记得学生毕业前我编班级史册,校长还资助了50元钱——那时候这可是一笔巨款。但是,他没有请媒体来宣传我,也没有在学校大力宣传我,包括谷建芬老师给我班谱班歌,校长也没有刻意张扬。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非常理解校长,不是他不重视我的成长,而是他力图让我有一个常态的成长环境,也让我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试想,如果谷建芬给我谱班歌的事放在今天任何一所学校,会是怎样的“轰动”?如果不请媒体宣传,校长这一关就通不过——这不正好宣传学校吗?这不正好提升学校形象吗?这不正好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吗?校长岂能白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著名作曲家给一个年轻教师谱班歌的事会被无限放大,反复炒作,最后让事情失去了它本身朴素的价值。当今社会就是这么浮躁,现在的教育就是这么功利!

现在,年轻教师机会很多,比如在成都,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三十岁以前,可以争取评“教坛新秀”;三十五岁以前,可以争取评“市优秀青年教师”;然后还有区市省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头衔在前面等着;四十岁前,如果想“进入管理层”还可以去报考“校长助理”……从好的方面说,这是“激励机制”;但事情的另一面则是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年轻教师的功利心。现在一些年轻人连参加一次主题班会竞赛都有明确的功利目标,每参加一次教学公开课大赛都非常计较获奖等级,因为他们太渴望“建功立业”了,太渴望“一炮打响”,“一举成名”了。不少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有诸如“三年拿下教坛新秀,五年拿下市优青”的“人生规划”,于是每一堂课每一次班级活动都教育以外的目的,“扩大影响”,“提升形象”。教师急切地想“率先创立”什么什么“模式”,或“国内第一个提出”什么什么“理念”,学校也愿意通过媒体宣传、帮助出书等方式“打造”这个“名师”以“提升学校品牌”。怀着这种心态,想从容不迫地做教育,想耐得寂寞做真教育,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我之所以反对“打造”,就是因为这两个字意味着迫不及待的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浮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7 14:18
名师的课不可生搬硬套  2012年08月02日  作者:程竹怀  来源:教育时报
  □ 程竹怀
  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科教师的全部素养在某个特定的课堂情境中的自然挥洒。有人总是留恋、慨叹于优秀教师挥洒自如的课堂风范和教学艺术,被其深深折服与感染,并试图将其“复制”,让这份精湛和美感同样绽放于自己的课堂。然而,无数类似的努力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撇开优秀教师精湛的教学技巧和智慧难以简单“克隆”之外,更深层的问题是,大家忘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往往不是教学技艺与技巧的简单叠加与拼凑,而是其多年学识、功底、经验、技巧、智慧、个性乃至人生阅历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种自然勃发与流淌。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自有他的博大精深和高招妙举。名师们的旁征博引、绘声绘色的讲解会令你扼腕慨叹;名师们挥洒自如、出神入化、峰回路转的教学神韵会让你拍案叫绝;名师们依学定教,随机应变的教学灵性会让你惊异冲动;名师们炉火纯青、拨动心弦的教学妙举会使你深受启迪。置身于名师的课堂你会情不自禁地沉醉在艺术化的教学境界之中。亲近他们的课堂,研究他们的课例,内化积累他们的课象,会使你的教学境界更上一层楼。
  名师的课中好的东西,要虚心学习、借鉴,但不要信手拈来,随手就用。要知道别人的精彩在你的课堂上并不一定会发光,相反也许会是一个最大的败笔。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观摩名师的课后,回去自己上课时,同样用了名师的教学设计,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认真模仿,可就是达不到名师的课的效果。课堂上,有的教师本来不擅长音乐,却要尖着嗓子学窦桂梅老师去歌唱;有的教师本来不擅长美术,可是硬要学着于永正老师画画……课怎么上,一是要看学生的实际,二是要看教师的教学特点,过分迷信名师,亦步亦趋,一味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结果只能导致失败。
  有人说:“一个好演员,一举手一投足,全都是戏。”又有人说:“一个优秀的歌者,每一个细胞都散发着音乐的魅力。”练武之人,最高的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深厚的内力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气魄。教师的内力在哪儿?这种内力不是华丽的语言或者精妙的教学技巧,而是教师本身精湛的学科涵养以及将其转化为教学影响力的智慧。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心中应该有“语文”——胸中沟壑蕴藏有无数传奇,眼角的眉梢尽染唐诗宋词,谈笑间纵横经典名篇,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浓浓的儒雅之气。于是一篇课文就是贮藏在学生心中的一个永恒的语文经典,一篇课文就是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烙印!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举手投足之间浑身都是“语文”,这种内功、这种儒雅之气是复制不来的。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思想不能克隆,智慧不能盗版,创新不可复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汲取专家和名、特、优教师的思想精华,而不能做专家和名、特、优教师行为的“代言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于漪、于永正等,他们在课堂上或谈笑风生、左右逢源,或潇洒倜傥、驾驭自如,虽风格迥异,却尽显名家风范。虽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他们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赢得了人们的好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一味模仿名师上课的形式却悟不透其精髓,而自身又没有名师的底蕴,结果是画虎类猫,邯郸学步。向名师学习,切莫只学习其一招一式,要学其形,更要得其神。好课绝不是教师刻意模仿雕琢出来的,而是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思想和内涵的自由流淌,只是这种流淌看似随意,实则源自教师坚实的教学内力与专业素养。名师上课给我们的是思路、策略,至于怎么操作有效,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各自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学名师的课,不应采取“拿来主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9 05:09
让名师自然成长——在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论坛的总结发言
甘其勋
(2011年12月11日于镇江外国语学校)
“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论坛”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我们听了六节精彩的课,听了三个高质量有深度的讲座,还请听课的老师和6名学生代表一起评课。我深受启发,获益良多。谨代表主办方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向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向提供示范课和开讲座的老师,向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向支持单位《语文教学通讯》,向承办单位镇江外国语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敬礼!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继首届论坛之后,进一步探讨语文名师成长的规律,为已被公认的名师和正在成长的名师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也自然地涉及到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论问题。下面与大家交流我这两天学习的体会和心得,敬请批评。
顾黄初先生说:要被承认是“名师”,必须要有实绩,必须要能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徒”来。……现代教学法的精髓就在于努力探求这“出”的规律和“出”的艺术。(《名师讲语文》序)
用顾先生的标准来衡量,本次论坛作示范课并开讲座的余映潮、李卫东、王君三位名师,再次用他们的“实绩”证明了名不虚传;而执教研讨课的梁增红、朱燕、贺利群三位老师,也让我们对新生代的名师充满信心。六位老师的课已有郭志明、王益民、丁卫军、丁国斌等老师与学生代表一起逐节评议,听课的老师们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不再就课评课,而对语文课程改革与名师成长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          继承才能发展,借鉴为了创新
新生代名师要顺利成长,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传统的教学经验和新潮的教育理论。我始终认为,名师不能凭空产生。继承传统才能发展,不借鉴前人成果难以创新。
2005年我有一篇文章《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句话——课程改革:理想诚美好,现实多缺失;教材建设:进步实巨大,遗憾也不少;教师队伍:理念易接受,落实靠素质。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偏差:盲目借鉴外国课程理论,而对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未能认真研究和继承。我们既不应泥古不化,也不应食洋不化。例如把国外尚存分歧的“建构理论”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不牢固的。
广大语文老师富有改革的热情,接受改革的理念不难,但落实改革的目标,就要具备相应的素质。课改成败,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素质,迫在眉睫!这就是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关注名师成长、组织相关活动的初衷。
二、          学生仍在成长,教师引导有责
各科课程改革、各科名师成长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完全正确的,意在改变师道尊严、师传生受、师讲生听的积弊。我1980年代有《关于“主体”与“主导”的问题》等三篇文章,阐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主体。课改以来又发表《阅读: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个性化阅读要教学相长》等文,重申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成长中的主体,发展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必须走在学生前面!
梁增红老师执教《囚绿记》,这篇课文有深度,老师引导不当,学生很难读懂。梁老师课前让学生提出疑问,备课时从《囚绿记》序中提取作者“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作为教学思路,课堂教学时反复研究其表现,既巧妙地解答了同学们提的诸多问题,又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维护生命尊严的高度。梁老师走在学生前面的谆谆善诱,为学生学有所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成长条件。
三、          语文教师底气:读出独特感悟
各科评选名师都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漂亮的板书、一套夺人眼球的课件,作为起码条件,诚然是必要的。但我认为语文老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基本功则是独立读懂课文。这项要求看似小儿科,其实当前多数老师并未达到或未完全达到。而名师就“名”在自己读出了课文的韵味。
王君老师选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开始我是捏着一把汗的。学生对新闻体裁不感兴趣,何况本篇是60多年前的旧闻。但王老师引导学生读出了新闻的结构魅力、表达魅力和情感魅力。原因在于王老师自己先于学生读出了“新闻的滋味很绵长”,“伟大新闻的底座是伟大的情怀”,“新闻是社会的眼睛”。如果没有教师这些独特的感悟,很难想象学生会喜欢新闻。
王老师的讲座《从<丑小鸭>看我们的成长》,更是教师读懂、读深、读活课文的一则显例。她反复研读《丑小鸭》,并联想《小溪流的歌》《犟龟》以及《心灵的天鹅》等,悟出这篇童话表现的是苦难个体的艰难抗争,主题是生命与尊严的选择,生命与美的选择,进而联想蒋勋的名言:做自己,成就自己!这就使我更加坚信: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独立地读出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自己咂摸出课文的“味”来!郭志明老师评课时也肯定:语文老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是教好课的前提。
会议期间读到王益民老师的新著《论语 说文评教》,书中第二部分“说文本”是他对20篇课文的个性解读。还读到丁卫军、柳咏梅老师与镇江市丹徒区老师就《那树》一课对话的报道,柳老师的体会很朴实也很深刻:如果去掉参考资料,你能不能独立地进入文本?这是我们今天最主要的任务。我们不借助任何资料,就独立地解读,这个才是最终你在课堂上能够随时拿得出来给学生的东西。我们最需要的真的是解读文本,一种深入解读。(《语文“工作坊”草根研讨实录及思考》,《教研参考》理论版2011年第6期)
换言之,语文老师凭什么能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你的底气是什么?我说底气就是你比学生读得精细,读得深入,读出了你个人的而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感悟!
四、阅读能力分层,阅读教学有法
老师们听课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执教者运用了哪些新鲜的教学方法,似乎学了回去就管用,可以立竿见影。其实任何一节可以模仿的好课都蕴含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有教育理论作支撑。看不到这一点,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拿阅读来说,阅读能力是分层级的。古人认为学习有五个层次: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我在《阅读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出有认读—解读—赏读—研读四个层次;在《创造性阅读的根、茎、叶、花、果》中指出有积累—理解—比较—探究—创造五个层次;在《倡导“阅读反思” 提高教学质量》中指出:要经过解文—知人—论世—察己四个阶段,才算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
朱燕老师执教《金色花》,分为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再读课文、把握情感,美读课文、情感体味三个环节,环环紧扣;贺利群老师执教《向一棵树鞠躬》,三个活动依次为向那棵树鞠躬,向那位老人鞠躬,向那种精神鞠躬,层层深入,都体现了教学的基本规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思有路,遵路斯识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有:精读·朗读·听读,略读·默读,快读(浏览)。课标要求:精读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着手。这些基本的方法要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方法。
五、读写必须结合,双向转化相成
写作是物—意—文,阅读是文—意—物的双向转化过程。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郭志明老师主张阅读教学要写作化。“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要不要“化”,有待进一步推敲,但读与写必须结合是勿庸质疑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才恰到好处。郭老师主张要注意训练序列与学生兴奋点的结合,我完全支持。丁卫军老师主张写作教学初一教入格,初二教出格,初三教升格,虽然粗了点,但比毫无序列要好。
李卫东老师《基于表现性标准的写作教学》讲座,提出了评价作文的七条标准,比沿用至今的高考作文四项标准要细致,具体内容还可再斟酌,但我赞成制订通用的和特定的作文评分标准。是到了制订可操作的评分标准的时候了。
我在《吹尽狂沙始得金》之《文章得失不由天》,《妙在有序无序间》等文中,都主张教材对作文教学要有大体安排,先打基础,再分项目,后综合训练,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每次训练要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写作的灵感!
六、备课就是“预设”,“生成”要靠素养
课改中有老师提出了少预设、多生成的主张,甚至把“生成”的多少当成评价一节课的唯一标准。我觉得似乎走向了极端。我认为备课就是“预设”,没有“预设”就不可能有生成,毫无“预设”的课不可能是好课。
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范例;报告《例说“好课”的标准》,是蕴含高屋建瓴、学理坚实的教育理论。余老师提出了“好课”的八条标准,我体会就是充分肯定了“预设”的重要性。昨天我收到余老师的“新年贺卡”,其中再次强调“充分利用课文,充分设计学生活动的课是好课”。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能否生成、生成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关键在于生成的内容能否使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当然也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到此话又说回来:提高教师素养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但另一方面,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名师个人的成长固然要浇水、施肥,但更要靠自身吸收阳光雨露自然成长;名师“工程”是系统工程,也是长远工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长!
(3615字,20111223于且安居)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