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加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认真学习吴正宪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学习吴正宪老师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教学艺术,做一个具有‘高敬业品格、高专业技能、高合作精神’的数学教师。”当年的誓词言犹在耳,7月6日,在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昌平园成立3周年总结会上,分站教师们再次聚集一堂,汇报了3年来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艰辛努力和执著追求。 2008年4月8日的一次教研活动,促成了昌平园的成立。当天,吴正宪老师带领她的团队走进昌平区二毛学校,亲自指导教研活动。从研究主题的确定,到活动的系列开展,尤其是吴老师现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昌平区的教师们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昌平区教委立即决定,加入吴正宪小学数学工作站,申请成立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昌平园,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时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张铁道也参加了当天的研修活动,他被教师们的热情所感动。午餐时,他即兴草拟了“昌平园”研修模式的设想,随手写在一张餐巾纸上。 在张铁道制定的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昌平区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策划,最终形成具有昌平特色的运行机制:在总工作站的统一指导下,以昌平园为中心,由教研室统领,将全区46所学校划分成7个协作片,选派28位业务精干、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市级骨干教师和区级学科带头人作为分站成员,带动全区854名小学数学教师,携手迈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起点! |
教师语录 凡是见过吴老师的人,都会被她真切的目光、诚挚的话语、动情的交流所感染;凡是听过吴老师课的人,都会被她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知育人的教学、严谨有序的思维、师生的“生命对话”所牵动;凡是和吴老师接触过的人,都会被她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苛求、对事业的奉献、对生活的追求所教育;凡是读懂吴老师的人,都会明白丰厚的功底来自善学、积累、坚持、厚积薄发。 ——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教师 禹芳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以一颗纯净的心步入课堂,能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成长变化的人,我们的课堂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昌平区昌盛园小学教师 韩茹萍 清楚地记得吴老师的话:“当一个教师把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奉献给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时候,将会享受到职业生命的最大快乐。”现在的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 ——昌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张士平 很多老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学生被牵着走,哪有主动学习的劲头?而吴老师是拖着学生走,学生当然有向上的劲头了!在研修中,我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寻找最佳的策略,力争像吴老师那样拖着学生走,逐步把活动中学到的理念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昌平区昌盛园小学教师 张丽芳 在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经历成为经验,让经验成为经典。我在这样一个聚集团结的集体中学习提高,这个过程值得我珍惜,它留给我的精彩、收获与感动是我成长中的瑰宝,将永远铭记! ——昌平区实验小学教师 杨树会 专家评价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战略途径,工作站的最大成绩在于形成了北京市教师培训的特色。这种工作站的方式,对内可影响其他学科,对外可在理论上进行提炼,形成模式,进而形成北京教师培训的品牌。 ——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教授 孙晓天 要借势发展,我们就要继续研究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包括她的敬业精神、学习精神,达到学校内部或者区域的均衡发展。我愿意跟大家一起来解读、研究吴正宪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怎样用吴正宪的精神来学习吴正宪。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杨文荣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独特的价值在于,将教师的“散打”变成了学习共同体的共同研究。在这个共同体中具有一般的特点,即具有着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主题——核心概念定为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这既超越了一招一式,又深刻的扎根于教师的实践。从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使得我们既能有一个统一的安排,同时又激发了每个教师的活力。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张丹 □本报记者 郑欣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