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写作课,教师能“指导”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8 05:06
标题: 写作课,教师能“指导”什么
写作课,教师能“指导”什么
——浅评一节写作训练课
李建辉
   按照新课程理论的界定,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在这门课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其根本目标,但这些语文能力不仅由知识技能构成,更主要还是由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构成,尤其是高中的写作课。高中生学习写作,从平时教师本身的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世行为中所获得的“指导”往往比课堂上的“指导”更多。因为写作中的人文性主要在课外生活习得,而写作课,教师更多地只能给予学生工具性的指导;企图在写作课中对高中生作文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往往会事与愿违。这是我从一堂作文指导课中获得一点启示。
      下面是听课笔记:   
过程和点评
一学生读新闻(有关圣诞节的)并加以评点(因为教室大,听不太清)
二导入先对学生的讲读新闻进行评点,接着引入本节课的话题:自述散文写作二
点评 让学生讲读新闻这其实是语文课的“活水”之一,教师评点要多些鼓励,让学生感到这确实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不至于像完成作业一样;另外尽可能地把这个环节与本课的话题接上来。比如,既然说到圣诞节,目前媒体因南京大学等十博士发表宣言而很热闹,学生也关注这点,因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一事件不同声音都应该是自己的真情表达自然引到“自述”这个话题上来,思想感情可以不同,但各自表达要真实,要讲理;这样就让课外的“活水”自然流进了课内的教学训练上来了。)
三简要地说明写作要求,展示课件(a.写出视角独特的经历; b.重视心理描写; c.表露真情实感。)
四同窗习作评析,教师强调文体要求
1 学生读印发的同学习作《不想长大》等;
2 相互交流讨论;
3 学生发言(由老师点名)谈读后感,评价习作优劣
生一:写得有真情
生二:写得比较松散(教师随即板书“松散”,又追问,此文写作重点在哪里?)
生三:开头写得较好,而且首尾有照应,但心理描写不够
生四:好像没有什么深度(教师随即板书“深刻”,又提示,此文写了打球合影两件事)
4 教师小结归纳式的讲解:如何解决此文“松散”的问题,可以“重逢”为中心事件,把往事穿插其中,通过对比写出自己的心理历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解决“深刻”的问题,这就需要提升,这是一个悲哀的故事,我们可以给它写“亮色”,人的过去犹如海水退潮,沙滩上还会留下的贝壳,应该把它收藏,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点评 这个环节里教师充分注意让学生活动,而且也通过自己平易亲切的有声语言和走近腑身等肢体动作与学生互动,体现较清晰的新课程改革的意识,最后的小结也比较到位,扣住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表现了较扎实的语文功底。但学生发言不够主动,气氛显得较为沉闷。其原因,我想有二。第一,讨论话题比较宽泛,尽管发言自由度大,却容易空洞平滑,不能深入;第二,教师追问不力,也许教师还是被自己设定的“目标”束缚了,而没有注意捕捉课堂自然生成的“矛盾”——思想撞击点,也就让课堂出彩的机会。比如生二发言说原作松散,而生三却说首尾照应,这里就有“矛盾”,如果这个时候教师适当地“挑拨”一下,两个学生就可能“吵”起来,大家也就会因此再深入的思考下去;而且这个“矛盾”又都在文章的结构上,如果教师把握讨论方向,让大家各抒己见,那么,我想,学生就可以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对文章结构技巧有很真切的理解。)
五讲述写作成功的关键,(通过投影展示):
a.记叙选材要小,明确重点,详略得当,力求紧凑;
b.独特的生活经历其实是很少的,关键是写出相同生活中与他人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交代感悟产生的独特的生活背景;
c.心理描写是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刻画“我”的心理,展示“我”的心路历程;
d.感悟一定要切题,这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点评 这个环节似乎属于“实战”后的理论提升,同时又为下一个环节的“实战”做理论准备;又似乎一个过度。设计好像合理,但未必合情。讲述中,教师虽然也强调要抓一点,可是这里却列了这么多点,点点都是关键,其实就没有了“关键”;“关键”本来就是一个比喻,用电路上的开关来形象表述最重要或最后的一条件具备了,就决定了事情的成功。)
六学生写作练习补充细节
1 发打印的资料《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隔着代沟我望见了他》等高考优秀作文,并把其中写细节的文字留成空白,以便学生补写;
2 学生读打印资料,补充写作
3 学生交流发言(由教师指名,但声音太小听不清)
4 展示“标准”的补写细节的文字,并让学生齐声朗读
5 教师就“标准”文字,简要地讲述细节的在作文中的意义
点评 这是实际上是一个“读”“写”“说”“评”的完整环节,而且提供了写作的情境,训练目标非常明确,应该说设计很好。可是由于时间不够,更主要的是因为“细节”的私人化的特点,要学生“帮”别人补细节,应属“创作”,又与“自述”似乎相左。这个环节与其说练“写”不如说,练“读”,没有“读”懂原作,进不了原作者的角色,“创作”就无法进行。这大概也就是学生没有“交流”起来的原因吧。)
七布置作业。
点评 下课的铃声已响,设计这个环节算是给这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8 05:07
总评
从总体上看,这节课设计甚至实施都应该说是结构完美,教师想让学生在评改研读原作的基础上训练结构文章、提升感情、细节描写等能力似乎都做到了;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和亲切自然的教学语言又体现出教师清晰的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较为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底。但从课堂气氛看,训练的实效还是不容乐观的,值得反思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不能过高。作为一节四十分钟的写作课,训练的目标比较单一才可能又实效,面面俱到反而事与愿违。而且既然是训练课应该保证学生足够的“运动量”,不能刚一“热身”就叫停,因为下一个项目又开始了,这样看上去练的项目虽多,到实效可能很少,甚至让学生因为没有在训练中感受到成功而对训练没有热情。
第二,教学过程除了心中有设计的“数”更要有教学过程中鲜活变化的“人”。如果因为紧扣先前设计的环节,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很可能忽视甚至无视课堂上的“意外”,扼杀了新课程的“生成性”,使教学环节变成没有灵气的表演场景的机械切换。
第三,写作能力的形成主要还是写作者自身的体悟,因此学生全身心参与才是关键,教师的作用除了讲解训练要点,做些示范动作外,更主要地是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激情,让学生能更迅速地进入写作状态。因此,作为写作技巧训练,应该以“写”为主,而且训练目标小,“讲”应根据学生现场习作为例,把要点落实到操作上。
第四,就这节而言,如果是写作指导的话,也应该把指导重点放在文章结构形式上,因为这方面更有“指导”的空间,而诸如“细节选择”“感情提升”因为有更多的人文性,没有多少不变的“要点”可以让来教师指导。企图在这些方面也去“指导”的话,那么就很可能有悖写作的真情表达。比如,《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中妈妈吃剩下的西瓜皮,除了作者自己真实经历,其他学生怎么“想”得出来呢?
第五,如果要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感情”也必须在 “读懂”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把学生感悟到但还没能想清更没有写明的思想点拨出来。比如《不想长大》表达的是一种典型的中学生心理,如果要帮助习作者提升的话,就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你为什么不想长大?为什么留恋过去的时光?你能回到过去吗?不能又该怎么办?这样,其实正是让感性东西通过思考上升到理性;让习作者自己认识到“不想长大”的实质,也许是对纯洁善良的人性的向往而对追名逐利的厌倦;又或者是喜欢无忧无虑的生而活对成人责任的逃避。但不管哪种情况,通过理性思考,不但要表达的主题会更明确,更主要真正让写作训练真正成为提升人格的一种途径。
   
课后上课的教师,又重新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发给我看,认真阅读之后,我又给他写如下一封短信:
老师,你好。
发来的教学设计我已经认真读过,觉得你思考很细,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适应高考的需要。但恕我直言,这样的课其实太难为你了。新课标与高考毕竟矛盾是主要的,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实在太难,而你至少在设计中做到了这一点。可是我很担心具体操作和实效。根据昨天课堂情况,我有如下建议:
    一教学目标定位以“小”来落实实效,千万莫怕挂一漏万;不就是四十分钟嘛,能解决什么问题?我想能够让学生熟知某种基本写作技巧,并尝试性地使用就不错了。训练能力关键还在学生的运动量,教练只能提供训练某种运动的要点,最多做个示范。由此,我建议,此课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学习习作的评改,让学生熟知自述性散文的结构方式即可。
    二教学程序,应该保证学生“运动”量,明确训练目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研读那一篇习作,接着思考修改结构的方案,然后交流评议,最后老师归纳结构基本方式,布置学生在课后按照自己的方案修改原习作。这样安排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学生可以“动”起来,老师可以“讲”的点子上;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可能便于操作,有实效。
    三教材选择,我以为还是选学生近期的习作好,比如你上节可用的《不想长大》就很能为学习文章结构技巧提供训练的空间。高考优秀作文可以选些结构上取胜的文章。而关于自述散文特点等理论性文字最好不要或者简要的提提即可。
    以上建议,很不成熟,仅供参考。预祝你此次公开教学取得圆满成功。
    我之所以有如此建议,还是基于自己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作文课,教师的指导应该重在“作文方法技巧”方面,因为只有这些才可以作为“要点”来讲解示范;而习作者对生活底蕴的体悟,对人物细节的敏感,对社会问题的洞悉等人文性能力,是教师无法讲授的。如果要说教师能“指导”,那应是教师在学生眼中的为人处世的表现;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更多地也应该在课内课外教师与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互动”中自然生成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