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睿按:丁东先生的自叙《精神的流浪》终于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五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香港印刷的,写下了如下的感想,一位朋友说发表到一个杂志上去,最后也不了了之。现在我放在这里,推荐丁东的书,发表一点我的思考,关于中国知识分子。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议题。在这点上,丁东的书很重要。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是非常不幸的。整整一个世纪或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就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面对西方的巨大的精神资源:古希腊以来的政治、艺术、哲学精神思想;文艺复兴以来的哲学和思想潮流诸如人本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基督教对世界的综合阐释和道德理解――面对这些强大的精神、知识、思想资源,中国知识分子感到无力和渺小,因为中国自己的本土精神资源诸如儒家、道家和释家,在西方的精神资源面前,都无力举起,丧失力量,不能给吃传统的奶长大的孩子足够的力量面对新的西方统治的新世界、新秩序、新格局。总的来说,这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漂泊,都感到在精神的领域里无家可归。他们四处寻找,寻找他们可以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寻找他们安身立命的思想支柱。他们都处于永远的流浪之中。丁东自述的题目《精神的流浪》准确地概括了 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思想甚至身体状态。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