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周金声教授专门组建了一个语文素养调查小组,主要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状况、语文基础知识、对母语认识的态度及其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调研。调查对象涉及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以理工科专业学生为主。先后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0份。 口语表达能力不高 在问卷第5题中“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能否准确表达自己想说的及达到预定效果?”。结果显示有54%的学生表示在与他人沟通交流中,不能够很顺利表达出自己所想,或达到自己期望的说话效果。同时在最后一题中“你最希望自己母语能力的哪些方面能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最渴望自己在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渐少 “与同学朋友交流沟通是用什么方式较多?”结果显示有62.83%学生选用聊天软件聊天。以往的面对面沟通、电话交流、信件交流等已逐渐被QQ、MSN及“微博”、“微信”等聊天软件所代替。 在调查过程中,有52.96%的学生会感觉到在与他人交流沟通中会感觉吃力。 10%的大学生基本不阅读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阅读态度良好,阅读内容丰富。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定时阅读的只有8.55%,81%的都是闲暇时才读或课堂阅读,甚至还有10%的基本不读,另据分析,理工科学生选择科普应用类的较多,文科类学生选择文学类较多。 |
一堂大学语文课,一半学生“翘课”,一半学生不带纸笔 80%的学生写错“寻物启事” 大学生的语文素养真不怎么样 大学语文被大学“边缘化”,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何呢?最近,本报记者经过允许,先后到两所大学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听课及调查,得出的答案也令人大跌眼镜。 听课一 时间:2013年5月10日上午10点 地点:武汉某重点综合性大学 听课者:电信系大二 课程性质:必修 由于这堂课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在上课之前,学生们已经上过两节专业课了。所以当记者在第三节课开课之前“溜进”教室时,很多学生趴在桌子上打瞌睡。 上午10点,上课铃响过。这堂课讲的内容是“率性自然,快意人生——苏轼《超然台江》品赏”。主讲老师是一位40岁左右的男老师,儒雅大方。 课程的内容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有PPT,图文并茂。老师先推荐两本参考阅读书,分别是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林语堂的《苏东坡的个性》。 接下来,这位老师妙语连珠,分别从苏轼的艺术成就、思想,甚至“舌尖上的东坡”的角度,还原苏东坡的形象。 这堂课讲得非常不错,知识性中间夹杂着趣味性,老师肯定付出了很多时间准备。 记者坐在最后一排,清晰地看到,只有前面几排的学生在听着老师的讲解。后面三排的学生,要么在玩手机,要么在睡觉,要么在发呆,要么在和恋人卿卿我我。 记者随便问同座的一位男同学:“你对这个课有兴趣吗?”他愣了一下回答:“当然比我们专业课轻松多了,但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45分钟下来,有两个学生一直在睡觉,没有醒过来。 听课二 时间:2013年5月11日下午2点 地点:某理工科高校 听课者:大一到大三学生 课程性质:选修 半数学生上课不带纸笔 下午2点,上课铃响了。按照授课老师提供的数据,这堂课应该来80位学生。但2点10分,记者仔细一数,竟然只有41位,其他的学生显然不会来了。 在这来的41位学生中,竟然超过一半的学生什么东西都没有带,有的只拿着一杯饮料。 本来,按照老师的安排,每个学生要用纸写一些课堂作业的,但带纸笔的学生实在太少,最后老师不得不要求:有纸的学生借一张纸给没有的学生…… 80%的学生写错“寻物启事” 这堂课,老师布置得很有趣味:写一则“寻物启事”和“请假条”。由于有的学生没有带纸,老师临时根据点名册叫了8位学生上讲台,其中5位自愿写“寻物启事”,另外3位写“请假条”,其他的学生在座位上写。 10分钟后,台上的学生都写完了。记者发现,写“寻物启事”的5名学生中,有4位写的都是“寻物启示”,只有一位写正确了。 台上的老师哭笑不得:“启事是一种文体,但启示是启发的意思。到底该用哪一个?” 再看台上的3个“请假条”,更是有趣。一个请假条的开头是“尊敬的校领导”,文中则是“需要向班主任请假3天。” 还有一位写道:“因为家中家人出事,需要请假五天。”除了“家中家人”重复啰嗦,这个“五”字根本看不出是“五”还是“王”。 老师再逐一检查台下学生的“作品”,几乎都有错误。其中,80%以上的学生将“寻物启事”写成“寻物启示”。 “这些是初中生都应该会的东西啊,你们以后可都是要当工程师、设计师的人啊,唉!”老师一声长叹。 绝不多擦一块黑板 记者注意到,这个教室显然在上一堂课上过理科的课程,4块黑板上有两块都写着密密麻麻的字母和图形。 被老师叫到黑板前的8名学生,其中6名很快就占领了一小块空白的黑板,慢慢写起来。另外两名中的一名问老师:“写在哪里?”老师说:“自己擦一块地方吧。” 这名学生拿起黑板擦,擦了很小一块地方,自己写起来。另一名学生连黑板也不愿意擦,找了块狭小的空白处写了几句话。 8名学生写完了自己的作业,黑板上出现了可笑的一幕,8个“寻物启事”和“请假条”中间,夹着几个矩形图案和一堆公式。 “你们连这点力气都不愿意花啊?”老师苦笑。(记者 翁晓波) 【调查】 湖北工业大学周金声教授专门组建了一个语文素养调查小组,主要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状况、语文基础知识、对母语认识的态度及其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调研。调查对象涉及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以理工科专业学生为主。先后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0份。 口语表达能力不高 在问卷第5题中“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能否准确表达自己想说的及达到预定效果?”。结果显示有54%的学生表示在与他人沟通交流中,不能够很顺利表达出自己所想,或达到自己期望的说话效果。同时在最后一题中“你最希望自己母语能力的哪些方面能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最渴望自己在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渐少 “与同学朋友交流沟通是用什么方式较多?”结果显示有62.83%学生选用聊天软件聊天。以往的面对面沟通、电话交流、信件交流等已逐渐被QQ、MSN及“微博”、“微信”等聊天软件所代替。 在调查过程中,有52.96%的学生会感觉到在与他人交流沟通中会感觉吃力。 10%的大学生基本不阅读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阅读态度良好,阅读内容丰富。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定时阅读的只有8.55%,81%的都是闲暇时才读或课堂阅读,甚至还有10%的基本不读,另据分析,理工科学生选择科普应用类的较多,文科类学生选择文学类较多。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