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文特级教师用写作支持教改和教研经验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5-21 08:49
标题: 语文特级教师用写作支持教改和教研经验研究
语文特级教师用写作支持教改和教研经验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杨自路








摘要






写作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语文特级教师作为语文教师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写作”在他们的教学和研究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论文选取北京市的三位语文名师赵谦翔、王君、李卫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用写作来促进自己教改和教研的独特经验。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是对三位语文教师典型案例的呈现,包括他们对写作的独特认识和把写作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践。这些案例反映出三位语文特级教师一些共同的教学观念:践行“大语文”教育观;“能力”与“素养”和谐发展;师生“共同生活”的诗意追求。这三个方面既体现出他们在语文教育现实层面的努力耕耘,又体现出他们对语文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接下来笔者探究了三位语文教师取得成功的三方面原因:积极的职业情感;良好的写作素养;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最后,笔者着力反思了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由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教学专家的发展历程:他们都深深扎根于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他们的写作,一方面服务于教学,另一方面用以总结实践成果,提升经验,这也是他们研究的初期阶段,而他们由研究的初期走向高峰期的标志是著书立说,系统总结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举起个性化的研究旗帜。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小学教师不仅具备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事实证明,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促进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改、教研实践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关键词:语文特级教师
写作
教学研究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师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从唐代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到近现代的“知识的传递者”,再到当代出现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身份认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兴起,人们对教师的研究也从对教师素质结构的静态分析逐渐转化为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态追踪,由对影响教师群体的外部因素的研究过渡为关注个体的自主成长的研究。而在这些个体中,“特级教师”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探寻分析他们在专业发展中的宝贵经验,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查阅了近二十年语文特级教师的相关资料之后,笔者发现这些教师身上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是笼统概括、面面俱到还是从某一角度入手进行深度聚焦?无论是从笔者的研究能力还是从实际的研究意义考虑,后者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在促进语文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众多因素之中,写作是他们获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而对于当下大部分的普通语文教师而言,写作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关于语文教师写作情况的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写作内容狭窄,写作目的急功近利,写作数量稀少,文章发表的刊物级别不高,数量也不多,对“自身写作与作文教学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2]因此笔者把研究的目光投向“语文特级教师写作”这个角度上来,选取北京市的赵谦翔、王君、李卫东三位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寻找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以写作来促进教改、教研的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获得案例背后的深度价值。














第1章
典型案例调研











1.1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






赵谦翔老师是北京清华大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身先士卒,其主持的“九五”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成功通过验收,他倡导的“绿色语文”理念在语文教研领域产生了很大反响。赵谦翔老师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认为教师除了要练“讲功”、“读功”之外,还要练“笔功”,因为“只有经常动笔,与汉字朝亲暮近,耳鬓厮磨,‘零距离接触’,才能使自己对母语永葆敏感的嗅觉、鲜活的触觉,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3]反观他的教学生活,我们发现赵谦翔老师也正的的确确实践着他的这一观点。


1.1.1“诗意地栖居”



赵谦翔老师是一位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和充满激情的生活态度让他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常生活里,每逢遇到一节开心的语文课,一次动人的班会,一篇赏心的美文,一封可喜的家书……或深夜伏案,或凌晨倚枕,我把灵感的电光石火捕捉在笔下,推敲成一首首小诗。”[4]写诗已然成为赵谦翔老师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生命的一种形式,如他在而立之年写下的这首《自勉》诗:“华发已生少年头,所幸而立得自由。晴空高远凭举翼,沧海辽阔任争流。昔日无由逞力气,今朝有地复何求?此生尚余三十载,不教寸阴付东流!”[5]又有《春节乐》一诗:“妻子回家过年,丈夫孑立茕茕。既无电视可赏,也无广播可听。饮食唯求果腹,一饭一菜满行。莫谓清冷寂寞,岂无热闹欢腾?案头炕上书满,读读写写不停。古今中外读罢,除夕夜已三更。爆竹声声惊起,习作一篇又成。滴水文集数册,练笔十万有零。胸中蓄水万斛,会当高屋建瓴。”[6]



两首小诗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凌云的壮志以及为了事业孜孜不倦、甘受寂寞、以苦为乐的可贵精神。当成功的果实终于降临,作者又以诗来表达他此时的心情:“老来得子喜复哀,哀因难产喜双胎。朝朝保子食苦药,暮暮补身饫良材。临盆阵痛连昼夜,落地雷鸣释心怀。儿肥女靓白发慰,不负苍天送春来。”[7]



荷尔德林说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本来就是一首诗。对赵谦翔老师来说,对教育的热爱、对创新的执着追求让他的语文教育成了一首诗。


1.1.2师生共同创作旧体诗



赵谦翔老师在倡导绿色诗歌、绿色文言教学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学生尝试旧体诗的创作。创作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诗人,而是反哺诗歌鉴赏甚至是白话文写作。通过亲力亲为,学生体验到了创作中的艰辛和喜悦,真正明白了锤炼语言并不是一句空话,在诗歌创作中放飞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赵老师在组织旧体诗的教学活动时,往往先抛出自己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诗者比比皆是,其中某些和诗甚至不亚于老师的原诗。1998年5月,为了组建语文教学改革“过河卒”部队,赵老师赋《西江月·孔雀》一词:“遍体缤纷彩绣,开屏绚烂辉煌。可怜辜负美华光,薄云击天无望。翼长不能高飞,屏敛只怕争强。寄言布衣与膏粱,莫效此鸟形状!”[8]结果和诗者竟达84人之多,现举出《虞美人·云雀》一例:“羞羡孔雀翎绚烂,只求众人看。志在云端驾长风,逍遥四海五湖任西东。何惧身短玄羽小,哪管庸者笑。向天啼鸣彻九霄,定会振翅凌空万丈高。”[9]而后在吉林毓文中学教改成功之后,赵老师填词《江城子·记验收公开课》:“老夫偏发少年狂,携纸笔,弃药囊,革履西装,抖擞上课堂。率我九十过河卒,斗应试,逞豪强。千目炯炯尽开张,睹风采,聆华章,万紫千红,溢彩更流芳。喜待无字书海阔,涛头立,愧周郎。”[10]当时就有三十多人和诗,其中一首为:“成竹在胸气自狂,才饱腹,智满囊,白雪阳春,熠熠耀华堂。看我九十过河卒,报师恩,显高强。琼苞玉蕊始开张,无字书,待新章。咫尺明朝,桃李惊四方。不负艰蹇八百里,创伟业,看孙郎!”[11]



在赵老师的引领和鼓励下,班上学生写作旧体诗的水平不断提高,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古诗文素养积淀颇为深厚,这与赵谦翔老师开设的古典诗文课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古典诗文,诵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方法,中国古典文学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语言精华,只有头脑中储备了大量鲜活的语言材料,才能在不自觉中形成语感,并受到熏染;在此基础上,学生每人必备一套唐诗、宋词鉴赏词典,利用课下时间反复揣摩,深入品味,体会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第三步就是让学生尝试创作旧体诗,由于有了前面的积累,学生在写作时胸中就有了现成的语言材料可供选择和加工,并通过借鉴模仿已有诗歌的表达技巧,写起旧体诗来就有了那股韵味。而对于创作旧体诗的目的,赵谦翔老师说的非常明白:“教者的主要目的在于:激起青年学子敢于尝试创作旧体诗歌的勇气,养成他们乐于咬文嚼字的习惯,启迪他们深藏内心的灵性,提高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美食家的职能固然在于对美味的品尝,然而,倘若能亲手烹调出几样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那么他对美食的品味,势必能够更上档次。”[12]



写旧体诗为什么能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一般意义上的鉴赏,学生都是从皮毛入手,套用一些学过的鉴赏术语,其结果是隔靴搔痒,而对于古典诗歌所重视的炼字、炼句,更是没有深刻的感受,而一旦尝试创作旧体诗,学生就会明白其中的甘苦。旧体诗歌对语言的凝练度要求很高,如何用简洁而又恰切的词语表达更丰富、更含蓄的内容,这个过程就考验了作者的语言功底。对于学生创作出来的诗歌,赵老师只在关键处给予必要的点拨,更多的还是学生的自悟过程,而这个反复琢磨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请看学生陈旭作的《情人节有感》:“年年此日花价长,岁岁今朝燕飞双。适逢青春正年少,何人不思凤求凰。莫叹歪瓜无人赏,不羡青果恋爱忙。呼来白云作情侣,伴我闯荡竞技场。”[13]他还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通过这次对古体诗习作的修改,我又一次体会到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更动了文字,实际上就是更动了思想感情。’



此诗第三联更动最大。原诗意为‘可怜又可爱的我没有人欣赏,但没有人欣赏又能怎样呢?’‘又何妨’本是从苏轼的‘何妨吟啸且徐行’化用而来。初读苏轼这首词,对‘何妨’一句喜欢得不得了,时时低吟玩味东坡晚年看破世事的洒脱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何妨’二字是何等的气度!于是我便就此二字编出一句‘无人采撷又何妨’,以模仿苏轼的胸怀和气度。仅有此句还不顺畅,于是我又编了上句‘可怜歪瓜无人赏’,便使诗上下连贯起来。



然而,尽管语言顺畅多了,但通读之后总感觉像是个脆弱的男孩被无数女孩拒绝无数次后的无奈慨叹!在此走投无路、别无选择之际,忽然冒出一句‘又何妨’,就更像是苍白的自我安慰。其实这不是我的本意啊!‘莫叹歪瓜无人赏,不羡青果恋爱忙’才是我的初衷。


由此可见,不能单纯地模仿文字,更不能机械地模仿感情,现成的词句、别人的感情移到自己的诗中不一定好。不以辞害意,用自己的手抒自己的情,这才是作诗的真谛。‘莫叹’‘不羡’之后,推出‘呼来白云做情侣,伴我闯荡竞技场’两句,也自有一番属于自己的胸怀和气度。”[14]


作者汲取古人诗文中的精华,融入自己的主体感受,以诗言志,这个过程有模仿,有创造,在写诗之外,作者对文艺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写诗并且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就不再像雾里看花,而是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赏析品味诗歌的意趣、旨趣、文趣,赵谦翔老师的这一创举也给当下的古诗词鉴赏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1.3用诗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作为班主任,赵谦翔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别具一格。他认识到,“学生对教育方式的挑剔是近乎苛刻的,他们最讨厌枯燥无味的‘磨豆腐’式的说教,最反感盛气凌人的家长式的训斥,甚至仅仅因为教师的语调有点像对待小孩子,也会惹起他们内心的不快。”[15]因此,赵老师就用诗歌来与学生交流,他把“诗教”的作用概括为“励志、修德、陶情、劝学”[16],请看他在电影《焦裕禄》播映之后写的一首长诗:






“……有人说,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与我小小青年普通学生毫不相关/难道学生不是祖国的未来/难道青年不是人类的明天/当历史的年轮驶入二十一世纪/振兴中华的大业将由青年承担/在纷纷芸芸的三百六十行里/哪一行事业不需要勤俭/哪一份责任不需要清廉/哪一级领导不需要实干/那一副重担不需要奉献/……看到他为了一个窝头打哭了爱子/你们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勤俭/看到他取消特购证与民同苦/你们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清廉/看到他冒着暴风雨在泥水中踏查灾情/你们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领导/看到他用茶杯盖顶住肝部工作/你们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奉献/而那送葬的人山人海/那恸哭的动地惊天/更使你们懂得了/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17]






学生读了这首诗触动都很大,以前觉得伟大、奉献都是很空洞的口号,而赵老师的这首诗则激起了年轻人心中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他们做一个充满正义、乐于奉献的人,诗教的魅力就是如此神奇。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赵老师时时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动态,以一首首小诗为学生排忧解难。当学生在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出现厌学情绪时,赵老师用一首长诗首先表达了他对学生们的充分理解,而后又以高亢的热情赞扬了学生的苦学精神,让学生们倍受鼓舞,更让学生欢迎的还是赵老师的开明,他并不是让学生一味苦学、死学,而是在诗中规劝他们劳逸结合,享受学习之外的轻松一刻。



秉承这一诗教思想,赵谦翔老师又创造性地开设了“班会感悟课”,并指出这是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衔接而成的新课型。班会一开始,教师以生动的演讲感染学生,接下来,是让一部分“先觉”学生的感悟文章打动其余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带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学生通过写感悟文章,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从而使得德育和智育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在一次以亲情为主题的班会上,赵老师先朗诵自己创作的长诗《自立吧,我可爱的孩子们》,学生从中受到很大触动,于是对亲情曾经淡漠的心又焕发了良知,他们用笔写下了自己的悔恨和对亲情的救赎。如李京效同学在《妈妈的手》中写道:“妈妈的手之所以变成这样,都是为我操劳的呀!因为剥过太多的琵琶虾,所以变得开裂;因为洗过太多的衣服,所以变得干燥;因为干过太多的脏活,所以变得黯淡……而我却这样无情,用冷漠来伤害她的心。”[18]



正是因为赵老师不虚伪、不做作,用真挚的诗和学生进行沟通,学生的文字里也充满了真挚动人的感情,学生也学会以诗来抒写心中的情感,用诗来互相勉励。诗教,就这样发挥了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





1.2
王君与“青春之语文”






王君老师现任教于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分校,于2007年被评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她在全国首倡“青春之语文”的教学理念,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0多篇,其中12篇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著有《青春之语文》《教育与幸福生活》《王君讲语文》等专著。曾应邀到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外40多个城市讲学。


作为语文教师,王君具备了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各项素养:扎实的写作功底、敏锐的语言捕捉能力、灵动的教学风格、独到深入的文本解析能力;作为教育者,她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智慧谱写着一首首美丽的教育诗。她是青春语文教育之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2.1为写作命名



对王君来说,写作已成为她生命行走的一种形式。她的教育博客生动记录了她从教以来每天发生的教育、教学故事,丰富、厚重、有趣是我读后的第一感觉。作为一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很少有空闲时间,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班主任工作之外,她还经常参加全国的教研活动,还要应邀去给高校的师范生讲课,还要照顾家庭……这么繁杂的事务并没有让她放弃对写作的坚持,为什么呢?王君老师自己给出了答案: “我把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因为渴望而带来的对生命的真诚、虔敬,所有的对幸福的梦想和追求都寄托给了文字。在很多人的眼里看来无比枯燥的‘码字’,于我,却是莫大的享受。我发觉自己越来越像一名建筑师——以文字为砖瓦,一砖一瓦兢兢业业地建设着自己生命的大厦。”[19]于是,无论多忙多累,王君老师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坐在电脑前,把一天的所见所感所思变成文字,记录下生活的印迹: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对文本解读的灵光突现、孩子们的一个细小的进步、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



王老师对写作的态度也成了她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基本理念。针对学生写作时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和假、大、空的痼疾,王老师带领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为写作正名”的写作课。课上以某同学的妈妈在圆明园荷塘拍摄的枯荷图片导入,启发学生要想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就需要有“明亮的心境、创造的激情、独特的角度”。之后通过展示学生们描绘的平凡人物身上的风采引发学生对写作本质意义的思考。最后援引著名作家、学者关于对写作的独特感悟的话,再一次呼唤学生要用真心进行纯粹、干净的写作,用诗意的心灵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


1.2.2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



王君老师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不仅有“言传”,更有“身教”,而且身教胜于言传。在王老师和她的学生那里,写作远不是每周作文课上的几百字的练习,而是渗透在语文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王老师不仅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而且又往前进了一步,写“下水日记”。“下水作文”固然可以可以和学生比选材比构思,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可是却还是没有解决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问题,学生还是为找不到可写的素材发愁。而“下水日记”则是记录学生们每天生活中平凡而又精彩的细节,由于都是身边发生的事,学生对王老师的日记非常感兴趣,都急切想知道自己是否成了王老师笔下的主人公。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慢慢也开始写起了班级日记,于是从前大家眼中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一下子变得有趣起来,写日记,读日记,评日记让师生乐此不疲,整个班级都被浓浓的写作氛围包围。试举一篇王老师写的“下水日记”:






“11月11日 周二 晴
外语晚自习。老师在讲台上很孤独地评讲卷子。教室里很安静。我在后排批改作业。突然窗外一阵很热烈的喧闹,接着火光便映红了小半边天。几乎想都没想,我和学生哗啦啦地就拥到窗前。原来是附近的学校在放焰火,是那种很小规模的焰火,一直都只有一种形状,甚至只有一种色彩。但已经足够了,这一片天空是属于学校的,反而很寂寞,一点点小小的美丽就足以灿烂它。我们趴在窗台上,很用劲儿地发表我们的惊叹。焰火每升起一次,我们便拍手、欢呼、大叫。无数张激动的脸映着并不耀眼的礼花,让呆板的冬夜顿时生动起来。可惜的是,焰火只持续了很小一会儿就结束了。我们很失望很落寞地回到座位。教室里跌落了一片叹息声。我也有点儿失落。抬起头来,接到了英语老师的目光。我这才发现,英语老师一直都没动。我歉意到朝他笑笑,他也宽容地朝我笑笑。我读懂了他的目光:这种小玩意儿你也感兴趣啊?还和学生大呼小叫的!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地做了一个鬼脸,我没有回答他。他哪里懂,焰火的精彩与否根本不重要,我们宣泄的是童心,是青春,是激情,是心心相印啊!”[20]






就这样,王老师用日记的形式与学生分享着那些平凡又动人的细节,围绕着“下水日记”,王老师又顺势开展了“日记朗读”“日记感悟”“日记评点”“日记仿写”等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都不再为写作文时“无米下锅”而发愁,虽然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还很稚嫩,但篇篇文章流露出来的都是真性情。另一方面,通过日记,师生、生生之间更多了情感上的交流,整个班集体也更加和睦团结。



期末为学生写评语是每个班主任的分内之事,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王君老师又在评语上动了心思,那就是师生共写期末评语。先让学生为班上某个同学写评语,王老师在评语之后再进行二评。这样不但给学生一个练笔的好机会,而且通过写评语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健康人格,师生共写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除此之外,王君老师还会发动其他科任老师以及家长为孩子写评语,让学生尝试用文言自写、互写评语,这样的活动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一到两次,这种方式也是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完美嫁接的一种途径。在《一次浪漫的评价——记一次一箭双雕的写作活动》一文中,王君老师就是通过评语写作为学生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作文课。在这次课上,学生们首先通过抽签分别组成五人学习小组,这五个同学共同为一位同学写评语,由于写作对象的熟悉,学生们个个文采飞扬,把平时学到的成语、术语也用的恰到好处;接下来则是全班同学对五位同学的评语进行提炼,把每个人的评价浓缩成一副对联,这就用到了学生们学过的短语知识和对联知识;最后由王老师进行一句话点评,对学生们的评语进行第三次创作。这些点评非常精炼独到,几乎可以和格言警句相媲美,如: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支蜡烛——写给喜欢发牢骚的熊星



你是我们IB班的一个名牌,但名牌的价值也是需要提升的,否则同样会贬值——写给优生蒋云淞



小聪明就好像口袋里的零钱,干不成大事——写给小聪明柯晨号



你的生活应该像你的舞蹈一样舒展优美——写给害羞的焦雅



你是长跑高手,应该晓得比赛的胜负往往决定在最后一圈——写给长跑高手张慰慈



爆发力和耐力都很重要。但对于生活而言成功的关键还是恒心和耐力——写给缺乏恒心的何语婷”[21]






王君老师对于评语写作有非常高的评价,认为“评语写作是最能激发写作欲望和催生写作才情的创作。因为写作对象的贴近、表达冲动的蕴蓄、阅读对象的切近,评语写作是最容易超越写作功利的写作,是最容易倾泻真情展现才华的写作。”[22]



语文的天地是无限广阔的,王君老师更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这个大天地中去学习语文。近几年来,都市中各大楼盘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楼盘的名字也越来越抢眼,王君老师没有错过这天然的写作素材,她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重庆市各大楼盘的名字,并就楼盘的名称作一些感性或理性的思索,写成600字左右的作文。学生对这次作文练笔活动兴趣盎然,整个活动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王君老师巧妙地把充满时代气息的元素引入学生的写作中,大大切合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为学生架起一座写作和生活的桥梁,因此,这次写作活动的成功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王君老师还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长征”活动,学生们带上相机、笔记本奔向重庆市的各个街道,开始了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旅程。他们或行走于繁华的街道,或徘徊于幽僻的小镇,或驻足品评广告牌上的用语,或暗自称赏街头小贩的吆喝。4个多小时的旅途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平民情怀,更充实了学生写作的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1.2.3网络写作——写作方式的革命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无处不在,网络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端。青少年由于相对缺乏必要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沉迷于网络者不在少数,那如何趋利避害,让网络发挥它应有的优势呢?王君老师率先尝试了通过网络平台来促进学生写作的做法。对于网络写作,王老师首先把它与广义上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自由地交流思想、传情达意的一切书面表达形式”[23]这一概念区分开来,指出“我心目中的网络作文则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网络为写作环境,以科学有序的指导为保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挖掘其写作潜能,涵养其健康的写作情趣,培养其写作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24]在多位同行教师的支持和协助下,王君老师建立了一个专业的写作教学网站:易动网络教学平台——写吧。这是一个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写作网站,里面分为“原创文章、心情日记、语文百科、写作宝典、影像记录” 等多个频道,已有注册会员5万多人。相对于传统写作,网络写作有它不可比拟的优势,王君老师认为网络写作首先实现了写作目的由应试到交际的转变;其次是弥补了传统写作形式上的很多不足,让学生的写作方式更加多样和快捷;而文字输入的快捷和粘贴复制功能更大大提高了写作的效率,网络所蕴藏的浩如烟海的知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视域;在传统写作中,学生接触其他同学作文的机会非常有限,而在网络写作平台中,每个人的文章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其他人所分享,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大大提高了小作者的成就感,传统的文章发表只是少数人才有的殊荣,而在网络写作中,每个人都能体验到发表文章的成就感,这也极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操作实施过程中,除了日常学生上传自己的文章,大家互相阅读、互相点评之外,王君老师每个学期还会组织一到两次网络课堂写作活动,而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意图和教学实施过程等。像组织班级作文竞赛,或者针对学生文章中流露的思想动向,组织开展主题讨论等。在作文竞赛中,写作的话题不是教师事先规定,而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网上搜集资料,然后大家通过筛选,最终确定写作话题。学生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作文并提交,由教师和部分学生组成“评审委员会”,通过大家的投票和点评确定获奖人并筛选出典型文章,并发布自评互评要求,写作小组据此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最后由教师在下次的作文课上进行讲评。



网络写作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点评和修改平台。在写吧上,凡是精彩的点评就被称为“酷评”。为了让学生们对“点评”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王君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由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点评的《以思想串连美丽》,从程老师嬉笑怒骂的点评文字中感受他张扬、率真的个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点评也是一种写作”的内涵。修改则是在点评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点评是在发表意见,而修改则是把看法落实为行动。王老师引导学生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刘占泉老师的博客家园,阅读刘老师对某初二学生习作的修改稿,并学习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在网络上进行写作、点评、修改,学生一方面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另一方面又扎扎实实地训练了写作基本功,避免了网络写作的散漫和虚浮,王君老师在网络写作这一领域的探索很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





1.3
李卫东与“田野耕耘”说






李卫东老师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曾经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在担任北京市教委教研部的专职教研员。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被《语文教学通讯》等多种刊物选为封面人物,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一百余场。


1.3.1读书、教书、写书



在《在语文的田野上》一文中,李卫东老师对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了系统的梳理,他把自己的教学事业比作是希望的田野,而自己则是在这片田野上辛勤耕作的农民,读书、教书、写书也被他形象比作农事中的“保墒”、“耕作”和“养护”。早年的读书积累蕴育了李卫东老师丰厚的文学素养,培育了他醇正的审美趣味,这些奠定了他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基础。走上教坛之后,李老师仍然与书为伍,不断为大脑补充营养,在手不释卷的同时,李老师还笔耕不辍,课堂上精彩的细节镜头、对课堂教学经验的描述和总结、读书中的点滴感悟和思考都在他的写作范围之内。尤其是在系统研读一些文本著作时,李老师会做大量的文字工作,他把这种方法定义为“以写促读”,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读懂原著。在曲阜师范大学脱产攻读教育硕士期间,李卫东老师就是以这种方式读了《论语》《世说新语》《五灯会元》,甚至是读八股文,并相继写了《<论语>问答发微——原典“教学问答”的现代意义》《“清谈”随想——魏晋玄谈与语文教育》《第三只眼看语文教育——禅宗的教育视角》等论文,“在不怎么成功的写作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25]


1.3.2与学生一起读、评、写



李卫东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探索,2003年,他从山东来到了北京任教,同时也开始了一项“与学生一起读、评、写”的行动研究。写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受限制,随笔、下水作文、生活札记、教学案例……既有传统的纸笔写作,也有网络博客上的交流,这之中也记录了李老师几年以来不懈探索的足迹。


专题读写:这是“读、写、评”活动的初始组织形式,每两周组织一次,由教师确定主题,精选符合主题的几篇文章,学生用一节课时间阅读、讨论,再用一节课时间写作,可以写读后感、写评论、写自己的故事等等。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李老师又尝试让学生自己推荐不同风格的文章,讨论的内容也从一开始对文章主题的感悟扩展到对文章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的评价上。之后,李老师又匠心独运,以自己写的回忆童年的《开往远方的列车》作为读、评、写的材料,大部分学生读过之后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那些有关童年的回忆强烈撞击着他们的心灵,写作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抒写往事的最好形式。这次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让李老师意识到“读、评、写”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以文字促发文字,以生活感应生活”[26],在阅读和写作中,师生之间发生的是一种基于生活的平等的交流和相遇。



师生共编《美文》:《美文》是李卫东老师与学生一起编的班级刊物。创刊之初,李老师还为《美文》撰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刊首词。《美文》的最大特色是由主编(课代表)组织同学推荐不同风格的学生作文,并附上同学们的评点文字,由于评选采用多重标准,所以几乎每一个同学的习作都有机会被选中,作文发表的“平民化”倾向让大多数学生获得强烈的成就感,成为学生主动写作的内驱力。



“博客”同期声:网络交流具有强大的互动性,而且不受地域的限制。为了让学生在假期中也能形成语文学习的“场”,李卫东老师采用了博客这一现代化的网络手段,与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并交流读书心得,营造家、校一体的学习环境。以阅读《论语》为例,活动伊始,李老师就给学生推荐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和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并规定读写体例为:原文、翻译、感悟。于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博客上共同分享着来自两千多年的智慧之光,李老师作为博客的发起者和维护者,在博客开通的第一天就上传了《以“论语”的名义,邀请你》一文,用诗意的语言点燃大家的参与热情。而在活动进行中又适时地对大家的“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讨论结束之际,李老师又写了告别词《携<论语>同行》,为这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西方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7]李卫东老师正是通过与学生一起阅读、讨论、写作,和学生在心灵上实现了平等的对话,师生心灵共振,产生了和谐的乐音。











第2章
实践经验梳理












从以上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教学的案例来看,他们具体的教学实践形式虽然不同,但透过案例,我们能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即践行“大语文”教育观;“能力”与“素养”和谐发展;师生“共同生活”的诗意追求。





2.1
践行“大语文”教育观





2.1.1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这一说法是由语文界的张孝纯先生首次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就是要让语文教学超越课本、超越课堂、超越校园,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挖掘社会中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和充实丰富提升生活,从而获得道德、审美、人格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2.1.2 “大语文”教育在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中的体现



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在各自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之外,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里恣意畅游。



赵谦翔老师在回顾自己从教初期的经历时,曾毫不留情地批判自己为“自我感觉良好的‘讲课机器’”[28],课堂上一切以教学参考书为纲,而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后来,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得到推广,赵老师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于是才有了“扩展式语文教学”改革和后来的“语文教育和人的发展”实验,这个过程是反省“灰色”语文,追求“绿色”语文的过程。语文包孕万千,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隔断语言学习的广阔天地,只局限于一本教科书,必然会把语文学习导入机械、僵化的死胡同。赵老师在教改初期,就是在语文教材上下功夫,把当时统编教材中那些陈旧的、政治倾向明显的文章删掉,补充进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而唐诗宋词鉴赏词典更是被他拿来作为语文的补充教材。这次的尝试是成功的,在课题验收现场,以《窗中画》为题,有29人(占班级人数38.5%)当场赋诗,更有一首“推轩清风至,檐下燕子鸣。探身欲抚画,我已入画魂。”[29]博得专家的一致好评。在“语文教育和人的发展”实验中,赵谦翔老师创造性地开展了几种新的课型:《东方时空》课、文学精品课、班会感悟课等。在《东方时空》课上,学生们利用每天七点到八点这段时间收看《早间新闻》《时空报道》等节目,从此,学生们的视野由传统的封闭的语文课堂扩展到了九州四海,对国家大事、百姓民生的关注极大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学生们的作文再也没有无病呻吟、东拼西凑、感情苍白这些毛病了,取而代之的是《黄河忧思录》《我看印巴核试验》《京剧发展之我见》这些内容充实、见解独到的文章。文学精品课是赵谦翔老师针对当时统编教材政治性强,文学性、人文性不足的弊病而自行选择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作为教材的课型,让学生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章里恣意畅游。赵谦翔老师曾这样认识文学精品课的价值:“文学审美课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从中获得了审美愉悦,更在于他们在审美中‘获得了灵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实现了具有个性特点的再创造。”[30]而班会感悟课则是让学生以语文的方式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赵老师会根据近期语文学习的内容板块和学生的情感动向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如开学伊始的“向应试教育挑战”,总结《东方时空课》的“感悟阳春白雪”,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寸草春晖”等等。



王君老师在每接手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伊始,都会逐步建立一套完备的语文学习制度,如建立班级图书馆、开通网络写作平台、制定本学期的名著阅读计划、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一次“百家讲坛”(由学生主讲)、每月一到两部经典电影等。这样,班级的语文学习就会“逐步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语文对于学生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可学可不学的豆芽科目,而成了天天有事做,天天有进帐,停滞一天,损失看得见的黄金科目。”[31]而班级“高山流水”文化社团的建立更为学生进行多种语文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赏民俗、品太白、观戏曲、讲“红楼”……此外,“高山流水”文化社团还主持了班级集体阅读《论语》的活动,每周抽出一节课,由两位社员走上班级“百家讲坛”,为同学们讲述一个个小专题。



王君老师另外一个大的“创举”就是组织了以“长征”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有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长跑,有独立挣钱的生存体验,还有走上街头,为社会公益而努力的“公民长征”,更有以“发现生活中的语文”为主题的“文化长征”。伴随着活动的进行,班级的小通讯员们像模像样地写起了通讯稿,每个参与活动的人也都以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在“文化长征”中,学生们以一双双慧眼发现的“街头语文”更是饶有趣味,请看:






“唐思超片段:



但凡卖海椒的人遇到买的人都挺尴尬,说辣吧,有可能顾客是位怕辣的;说不辣吧,有可能顾客是位喜欢辣的。前几天我上街买菜,便站在卖海椒的大嫂后面观察。



‘海椒,海椒,长的辣,短的不辣’这样吆喝后,已卖出一半;‘海椒,海椒,胖的辣,瘦的不辣’,又卖出去了一大半,剩下些长短不匀,奇形怪状的,我想看她怎么样卖。没想到她大声吆喝:‘来来来,海椒,颜色深的辣,浅的不辣。’于是卖完了。我倒有点佩服她,在这小小的海椒上也能琢磨出了这么多学问。



你说,这是不是语文?”[32]






看了这个片段,我们不能不佩服小作者眼光的独到和语言的精准幽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语文”一词的理解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李卫东老师认为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以语文的眼光去感受生活,生活就有了更多的美和诗意;以生活的心态去感受语文,语文便接通了清新的源头活水。”[33]“与学生一起读、评、写”活动的开展就是衔接语文与生活的有益尝试。在《文字的舞蹈,心灵的鸡汤——祝福短信读写》课堂实录中,李卫东老师带领学生从语文的角度赏析、评价学生推荐的祝福短息:






“师:现在先请同学们来推荐一下各自搜集来的短信,好吗?



生:幸福是石子,烦恼是沙子,用筛子筛去沙子,留下石子,幸福将伴你一生。



师:请说一下你为什么推荐这条短信?



生: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烦恼,应该尽量避免烦恼的事情发生,这样才会感到快乐。



师:哦,你说出了短信所达到的阅读效果,咱们能否再从语言的角度来评价一下,你觉得这则短信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生:我觉得非常完美,非常有艺术感。



师:非常完美,非常有艺术感!一个字来概括‘美’,两个字来概括‘很美’,三个字来概括——(该生笑着说‘非常美’,众人笑),你能来具体概括一下吗?



生:把‘幸福’比作石子,把‘烦恼’比作沙子,用了借喻的手法,非常形象生动,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师:老师帮你补充订正一下,‘幸福’是本体,‘石子’是喻体,中间用了比喻词‘是’,这不是借喻而是暗喻。但这则短信的确也用了借喻,谁能解释?



生:‘筛子’借喻‘人的心灵’。



生:借指‘乐观’。



师:很好。有了‘乐观’这把筛子,你就会留下幸福的‘石子’,筛去‘烦恼’的沙子。这个短信的精彩之处就是它的比喻修辞用得好,把常见的石子、沙子、筛子和幸福、烦恼、乐观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好,谁还来推荐一个?”[34]






经过师生共同的品评、讨论,学生在对祝福短信“新鲜、有趣”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又从语言修辞角度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接下来的短信写作环节中,李卫东老师首先提供了一首小诗:“深秋冷雨打梧桐,师友旧梦寻朦胧。书馆老板问近况,嗟叹身世说不平。”[35]这是李老师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读硕士时认识的一个同学发给李老师的短信,李老师简要介绍了一下短信创作的背景,并请学生替他回复这条短信,鼓励劝慰这个发短信的人。几分钟之后,学生们的作品陆续完成了,很多同学写的还是诗,像“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风雨怎见虹。人生坎坷若不经,枉来世上走一通。”“秋风落叶有归根,敢问世上谁不闻?秋来春来在此时,必将蓬勃又来枝。若为身世长叹息,何不一鸣又惊人!”[36]等等。虽然学生的作品很难在严格意义上称之为诗,然而这种勇于尝试的态度和对语言文字的热情必定会对以后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语文这片田野是无限广阔、无限丰富的,而语文教师的语文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学生的语文视野,因为“要使学生获得无穷水,就必须给他们开启源头活水的眼光和能力,这首先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37]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大语文视野”决定了他们带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加精彩。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之“大”就集中体现于语文外延的无限广阔。然而,作为一门学科,语文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语文课首先学的是语言,如果语文课不根植于扎扎实实的语言品味训练之中,而是从始至终都被大量的链接材料、课堂活动所充斥,这样的语文教学看似热闹,实则低效。而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在践行“大语文”教育的同时,始终把握着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即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2.2 “能力”与“素养”和谐发展





2.2.1 语文素养的内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中再一次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39]



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很多语文教育专家都进行过学理上的探究:韩雪屏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分层级的、成系统的整体装置”,“听、说、读、写,这是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是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的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的习惯和语文行为的意志。作为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则涉及到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等。”[40]新课标编写者之一周正逵先生对“语文素养”进行解读时强调,“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涵盖语文知识、文化教养、语文能力、生活体验、思维品质、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即“语文素养”要以语文知识、文化教养、生活体验为基础,以审美情趣、思想品德、思维品质为导向,其核心则是语文能力的培养。提升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提升的主要途径则是进行高效、有计划的语文训练。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把“语文素养”的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对母语的情感态度;二是语文(读写听说)能力;三是语文知识;四是文字审美趣味和能力;五是文化视野。”[41]而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情感才会受到熏陶感染,学生的人文素养才会得到提升。



从以上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认识,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方面乃是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培养,语文教师应在扎扎实实的语文能力训练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道德、情感上的熏陶感染,从而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和谐发展。


2.2.2 “能力”与“素养”和谐发展



赵谦翔老师倡导的“绿色语文”教学理念就是要让语文保持“纯天然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作为语文的 ‘纯天然性’,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可持续发展性’,就是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要‘为人生’学语文。”[42]在实际教学中,赵老师彻底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和学习方法,从语文学科的本质规律和学生的人格培养出发,吸取母语教学注重诵读、涵泳的优良传统,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在厚重、丰富的语文学习中享受诗意人生。在绿色诗歌鉴赏教学《如梦令·李清照》一课中,赵老师用层层深入的设问把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推向深处,如“诗人借‘绿肥红瘦’所要表达的,除‘好花不常’的伤感之外,还可能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43]学生通过“一言心得”的方式作出回答,之后教师又深入一层进行发问:“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绿肥红瘦’的感伤情绪?”[44]接下来赵老师又援引《世说新语·刘义庆》一文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典故来进行主题的扩展。在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诗文中,都不乏对“生命可贵、年华易逝”的慨叹,赵老师带领学生穷古追今,在与古今文人的对话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课后,学生尝试自创《如梦令》,表达对本次诗歌鉴赏的体悟,赵老师则专门抽出2课时对学生习作进行点评,要求学生课下写出修改心得,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交流,试举学生习作及心得一例:






“风卷云消雾散,一缕清馨拂面。三年弹指逝,旧香幽幽重现。未变,未变。唯有轻狂不见。
唐玥



由于身处花季,一阵寒风,一片枯叶,一支旧曲便常常让我心潮澎湃。上了这节课后,心中涌出了很多感情而且都很清晰。



晚上在宿舍,夜深人静,望着窗外酝酿感情,我越发觉得这个过程真的特别有意思。当我把几句想说的话中同韵的字都记在纸上,然后慢慢凑出了意思连贯的句子,又连成了一首完整的词时,我觉得这一切特别妙不可言……



……通过这次填词,我才发现,原来真正有感情的时候,文字是从心中那个流出来的,决不是憋出来的。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有很多人那样痴迷于写诗了,以后我也要趁着青春的激情与敏感常写诗,多么美好的成长方式啊!



【师评】写诗的过程,就是一首诗!改诗的心得,更是对诗的由衷赞美。”[45]






在赵谦翔老师的古典诗文鉴赏课上,“读诗、品诗、写诗”是其显著特点,尤其是“写诗”,不仅让学生养成了含英咀华、錘章炼句的好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古代经典、诗歌文学的热爱,这种爱,“既是对民族语言的爱,也是对精神生活的爱”[46]。赵谦翔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善于根据文选的文体特点,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相机对学生进行语文运用能力的训练。比如在《陌上桑·汉乐府》的鉴赏中,赵老师根据叙事诗的文体特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梳理文章脉络。对于文章中精彩的描写段落,赵老师不是向学生直接介绍描写的好处,而是自创一首打油诗:“日出采桑城南,罗敷众人围观,使君调戏罗敷,罗敷义正词严。”[47]并通过这首打油诗和原文的鲜明对比,让学生自然体会到原文描写的妙处。为了让学生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赵老师又在课后布置了写作任务——运用侧面描写,刻画一个你喜欢的人。在讲到文中众人围观罗敷美貌、使君对罗敷进行戏弄等相关内容时,学生很容易产生起哄、窃笑等反应,赵老师则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众人围观作了合理解释,用“发乎情,止乎礼”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认识,并通过对比众人与使君的行为,使学生认识到使君轻薄、卑劣的丑恶品行,教育学生要以一颗健康、磊落的心善待美丽。于是,结合着具体课文内容的分析,赵老师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王君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精神的层次”[48],这也是她的“青春之语文”理念的一个基本立足点。“青春之语文”强调四个方面的意识:“第一,咬文嚼字的文本意识;第二,平等和谐的对话意识;第三,飞扬灵动的创新意识;第四,返璞归真的规律意识。”[49]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是王君老师的一贯观点,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语文教学回归文本,立足于语言文字的品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课堂上要时刻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语文教学在求“实”(咬文嚼字)的同时还要求“活”,以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咬文嚼字的兴趣。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优秀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中,王君老师逐渐总结出“青春之语文”创新的五个层次:“在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中创新,在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中创新,在灵活扎实的语言品味中创新,在真诚迅捷的学情应变中创新,在语文学习规律的把握和健全的语文学习制度的建立中创新。”[50]这五个层次既呈逐级上升趋势,彼此之间又互相渗透、互相呼应。它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有独立、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精微、敏锐的捕捉能力,通过新颖、巧妙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上对学情的灵活应变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语文学习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在对语文教材的解读方面,王君老师的“整合解读、深度解读”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所谓对教材的整合,就是教师“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51]。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的教学中,王君老师舍弃了逐首解析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从五首词中提炼出核心词汇“愁”,进行了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主题的整合教学:首先以“愁”为标准对五首词进行归类,然后分别比较《望江南》《武陵春》中“愁”的深浅以及《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中“愁”的异同,最后再从整体上比较女子笔下的愁和男子笔下的愁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零敲碎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了深入。



李卫东老师认为一堂真正充满语文味的课应该做到融“实”“活”“美”为一体。所谓“实”,首先体现为一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基础学科,无疑要“既有明确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又有审美熏陶的情意领域目标”[52];其次要明确“教”与“学”的关系,牢牢树立“教”是为了学生“学”的教学思想;而“活”则体现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自身优势,依据具体的学情变化灵活处理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语文是美的,作为语文教师也应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以审美的眼光发掘一切美的因素,以此感染、带动学生。李老师还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训练”的作用,认为“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尤其是语言技能,更需大量、反复的训练”[53],而语言的训练首先要从学生受益的角度出发,其次还要强化训练的设计意识,精心设计训练过程,挖掘每次训练的价值,避免那种无效的、重复的机械训练。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李老师积极探索有效的训练方法,如他总结出的“比较法” “模拟法” “想象法” “改写法”等。在谈到语言训练的“比较法”时,李老师举了《天上的街市》一诗中的语言品味片段为例,原诗中有“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老师让学生把“那朵流星”中的“朵”换为“颗”,变成“那颗流星”,学生经过比较发现,用“颗”虽然符合常识,但是却没有了用“朵”带来的那种“流星如花朵一样美丽绚烂”的奇妙联想,学生通过比较也更深入体会到了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带来的特殊语境意义。



“与学生一起读、评、写”是李卫东老师超越课堂教学常式,寻求教学变式的一个极有价值的尝试,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在师生、生生共同交流基础上的阅读、思考、品评和写作。如在《人性之光——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女性》这节主题阅读课上,李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了四篇文章:《勇气》《蜡烛》《不愿告发的女人》《生死攸关的烛光》,师生重点讨论前两篇。为了使讨论更集中,师生以“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细节”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两篇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发掘出战火之中人性之光的温暖和高尚。品析之后,师生共同执笔,写下充满心灵温度的文字,学生的习作大多都是当堂完成。这节课学生不但完成了高质量的作文,学到了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而且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通过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案例我们认识到,他们具有自觉探索语文学科的规律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整合积累、阅读、评析、写作等各项技能,形成科学有序的训练序列,并融入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这样,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2.3 师生“共同生活”的诗意追求





2.3.1 “师生‘共同生活’”是理想的教育境界



“共同生活”这一提法是基于对朱永新教育论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一文的思考,就是让教师和学生“不但生活在共同的空间里,而且也生活在共同的精神背景下”[54],通过师生共同阅读、共同写作、在课堂上平等对话和交流共享教育的幸福生活。在这种教育生活状态下,学生目前的学习不只是为以后的升学、工作做准备,而是“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55]。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不只是谋生的必要手段,还是一种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验。而语文本身又是最富有诗意和思想的一门学科,是师生最容易在课堂中产生情感交流和思想共鸣的学科,因此,师生共同“诗意地生活在语文的大地上”是很多优秀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


2.3.2 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诗意语文教育实践



赵谦翔老师的“诗教”实践为教育撒上了诗意的光辉。当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用诗的方式来进行时,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出现呢?请看赵老师为学生写的长诗《献给我可敬的苦行生们》的一个片段:






“下课铃响就放下笔吧/到室外吸一吸新鲜空气/课间操一到就合上书吧/让运动换来头脑的灵活/吃完午饭就放放风吧/去享受冲出‘文明监狱’的快乐……哦,我可敬的苦行生们/该松的时候就松一松吧/松是为了紧得更有效果/该动的时候就动一动吧/以动促静才是最佳的选择/苦行的目的不是苦果/苦尽甘来那才是欢乐/为了争得甜美的报偿/要用‘文武之道’调节苦行生活!”[56]






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劝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且长久郁结在大部分学生心中的矛盾被赵老师这充满哲理的诗句化解了。更可喜的是,学生们在老师这种“诗教”方式的感染之下,也开始用诗歌鼓励身边的同学:


“假如你不够欢乐/却不必把眉头紧锁/高中的生活举足轻重/又何必为些许小事把自己折磨/是学习上的一次失利/还是工作上的一些挫折/是一时解不开的思想疙瘩/还是欲罢不能的情感枷锁/统统把他们抛开吧/你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57]


赵老师对语文教育“诗意地生存”的追求是不懈的,如果说在早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诗意”是星星点点散在其中的光辉的话,那么在“进军”清华附中之后,赵老师对语文教育的诗意更有了一种自觉的追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赵老师提出了著名的“清华境界”说:






“‘清华大学’,说到底,是一种境界,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为代表的人生境界。如果你仅仅是喜欢、羡慕、向往,那你便像那个‘寻隐者不遇’的诗人一样,既是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也不过是来到了‘松下’;既是走遍了清华园,也不过涉足于‘此山中’,而作为人生境界的那个‘清华大学’,依然隐藏在‘云深不知处’的茫茫杳杳中——只因为你内心深处的真正追求,还是要当‘追星族’,还是要‘跟着感觉’‘潇洒走一回’,还是要‘平平淡淡才是真’……总之,你是摆脱不了人生的种种浅薄的诱惑。这,就是作为清华大学附中的莘莘学子,天天有幸在清华园里来来往往,却只能有少数人考上清华大学的原因;这,也就是已经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学生每年却总有一些人拿不到毕业文凭的原因。



那位‘寻隐者’的诗人,如果真的想找到隐者,其实也很好办:彻底摆脱尘世的羁绊,也做个真隐者不就可以了吗?同理可证:如果有人真的想成为‘清华人’,那就必须用‘清华精神’把自己头脑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置换出去;否则,你无论怎么向往,最终也只能是仰望清华之高墙,却不得其门而入。”[58]






在这节诗歌鉴赏课之后,赵老师的学生们便把“清华精神”“清华境界”作为一种追求,作为自己不断拼搏进取的动力。“清华境界”说的产生来源于赵老师对诗歌的深度解读,来源于对清华精神的深入领悟,更来源于对自我人生经历的总结和升华。从初登教坛到桃李满园,几十年来,赵老师始终坚守着对语文教育的执着,不为名缰利锁所束缚,最终达到了事业和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高峰,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清华境界”最好的注脚。正因为如此,赵老师的弟子们才能沉醉于“清华情结”当中,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恩师的希冀。在赵谦翔老师55岁生日那天,一位获得清华大学化学系保送资格的学生给赵老师写下了自己未来三十年的计划,并把这份计划的完成作为送给赵老师的一份厚礼,第一个“十年计划”是到赵老师65岁生日时,该生完成所有学业,取得最高学历,以学历证书作为赵老师的生日贺礼。第二个“十年计划”是献身科学事业,以事业上的成功作为赵老师75岁的寿礼。等到第三个十年,该生要把他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生产出长生不老药,让赵老师成为第一个受益者!这番豪言壮语除了体现出弟子对恩师的拳拳之情外,也显示了“清华精神”对学生一生的深远影响,有弟子如此,赵老师的欣慰之情难以言表,遂郑重许下承诺,在弟子为理想而奋斗的每一年里,愿为其精批细改两篇感悟创业和人生的“绿色作文”,在批改中实现师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并激励彼此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在2000届高三毕业班最后一节语文课上,赵谦翔老师和学生共同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师生同释“诗意人生”。赵老师首先朗读了自己的文章《诗意地生活在教书育人中》,之后让学生写出他们对诗意人生的理解。在赵老师的“绿色语文”中幸福生活了三年的学生们对语文、对人生都有了独特的发现和体验:






“自从我听您讲解了何为诗意的生存,我对我的人生便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清华是一种境界,绝不仅仅是一张入场券;人生绝不能满足于结果,而要在奋斗中寻求诗意。我衷心地感谢您,不仅是因为您让我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您让我领略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



我始终不曾怀疑过:你其实比我年轻。所以我想,岁月其实也许并不那么可怕,人总是要渐渐老去,这些远没有我想的那么难以接受。可怕的只是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没有活出意义,我的人生被无聊所荒废!如今我相通了,不必瞻前顾后,只要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就可以了。谢谢您!”[59]






“教育,乃是发现、创造、享受幸福生活的艺术。”[60]这是王君老师的教育宣言。在当今大部分的教育现场中,“教育”和“幸福”是背道而驰的,这其中有着太多太复杂的原因。然而,在王君老师的班级里,师生却把“教育”这个故事演绎得那么精彩:王老师用写“下水日记”的方式记录学校、班级每天的美好细节,告诉学生怎样具备一双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眼睛;她和学生一起进行互写评语活动,孩子们独特的眼光和幽默的语言常常让王老师击节称赏;她和学生一起共读《论语》,在班级写作网站上互相交流、切磋;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带领每一届学生进行长跑,曾跑遍重庆市的每一条街道……所有这些活动都源于王君老师对理想的教育的坚守,“教育,只有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同时幸福地向人性的完美进军时,它才会呈现出它应该有的面目。”[61]



对王君老师来说,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这两个身份在她身上是无法分开的,她的语文教育理想和育人观存在着很高的契合度,即都归向于“师生共同拥有诗意幸福的人生”。王君老师相信,在应试教育的重重重压之下,教师应该给学生开辟出语文学习的诗意土壤,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生命力,激活师生的语文生活,培养“有温度”的孩子。在王老师的这一教育理念的作用下,班级中涌现了一批语文尖子生,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王老师的得意学生冉雪立。冉雪立是在“青春之语文”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的青春学生。初中三年以来,他一直活跃在班级语文活动的舞台上,作为班级“高山流水”文化设的社长,他和其他几位同学承担了班内的名著导读任务,并担任班级“百家讲坛”的主讲,他的文章,视野宏阔,文笔恣肆,才华横溢。然而,比才华更让人称赏的是他对自然、对“人”的深切关怀意识,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责任意识。王君老师在初三将近尾声时以冉雪立为案例,专门设计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班有才子初长成。通过展示三年以来冉雪立走过的语文学习历程,引发大家对“语文”和“人生”关系的全方位思考,作为本次课的主角,冉雪立在接受同学“采访”时说到:“我对语文的追求就是想要拓出生命的宽度。记得中国当代作家王安忆说:‘我的写作,便是想要把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的欢乐悲哀,我的我,变得更博大。’我也希望自己不论是对文字的阅读,还是生活的阅历,无论是字面的表述,还是内心的雕镂,都因为对语文的不懈追求而更加博大。语文是我拓宽生命的重要途径。”[62]王君老师的这堂课,既是语文课,更是生命课,语文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生命活动。王君老师以这节课作为送别初三学生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为的是在学生们告别初中生活的前夕,给他们定下语文学习和生活的纯正底色。



王君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在初中三年里用激情和欢歌打造了一片教育生活的净土,他们的语文学习也是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浪漫。然而,当理想遭遇现实,当这一群怀揣着对语文的敬畏和热爱的学生进入高中,面对着高考的压力和各种题海战术时,他们难免会感到窒息和不适应,这也是王君老师的隐忧。然而,王君老师更多的还是坚信,坚信她的学生们能在新的环境中懂得变通,而在变通中依然坚守着对语文纯正趣味的追求,这也是生存的智慧。



李卫东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善于营造语文学习的“场”,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师生、生生的心灵产生呼应和碰撞。写作,是人们思想、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之一,李老师认为,写作教学也是一种呼应,是“‘你’‘我’之间写作生命的彼此养护和分享,是基于真实生活体验的心灵的欢歌、思想的交汇、文字的流淌。”[63]在《无意与有意之间——一场由学生习作引发的讨论》一文中,李老师再现了师生对学生的一篇习作《帐》所进行的激烈讨论。开学伊始,李老师在翻阅学生寒假随笔时发现了一位同学的《帐》,写的是假期中和爸爸的矛盾冲突,李老师读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遂产生了以这篇文章来组织一次专题读写活动的想法。在争得当事人的同意后,李老师隐去作者姓名,把《帐》一文和教师评点一并下发给班里的同学,要求学生在文中作圈点批注,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并联系自身,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很激烈,有对文中“我”的支持和同情,有对父女矛盾产生的理性思考,还有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评点。在讨论进行到一定阶段,大家的思维都被充分激活的情况下,李老师适时给大家提出了写作的要求,当然,李老师本人也参与到写作中来。这次练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尤其是当事人写给自己的那封信,显示了心与心之间正在产生的和谐共振。活动过去一个多月之后,李老师接到了那位同学妈妈打来的电话,说是她和丈夫偶然间看到了那次作文课的案例,两人读后都感动得哭了。可以想见,李老师组织的这次语文活动在无意中帮助这个家庭的成员解开了心结,使他们冰释前嫌,互相理解,最终走出了矛盾的泥潭。这是一份让人感到温暖和欣慰的教学案例,也给我们展现了一种写作的诗意境界。写作,不再是纯粹的“码字”游戏,而是关乎人生、关乎家庭、关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宽容和理解,学生的写作一旦与生命的成长发展相契合,“作文”也便成为一种真实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便真正获得了幸福的体验。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是诗人济慈对生命的壮丽宣言。语文教育,也是成长在多少语文教师和学生心中的一首诗!从三位语文特级教师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在语文教育田野上埋首躬耕、辛勤劳作的身影,更看到了他们眼中对语文教育理想执着追求的坚定目光,虽然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距离,但唯有心中存有信念,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会朝着理想的方向一步一步接近。








第3章成功因素探究及实践经验反思








3.1
成功因素探究






三位语文特级老师成功实践背后的推动因素又是什么呢?笔者经过归纳梳理,认为积极的职业情感、良好的写作素养、自觉的创新意识是众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三个方面。


3.1.1积极的职业情感


3.1.1.1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语文特级教师心底都有一种特殊的“语文情结”,那就是对母语的持之以恒的热爱,这种热爱是促使他们在众多的职业选择中坚持语文教师这个职业的最初原因,也是推动他们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强大动力,更是他们行走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的快乐源泉。



赵谦翔老师自幼热爱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他的童年时代就是“从奶奶整天哼唱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熏得了唐诗韵味儿。”[64]青年时期的赵谦翔插队到农村,在艰苦的环境下,是《红楼梦》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孤寂。走上语文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之后,赵老师更是一边满腔热情地教书育人,一边加紧补充知识。居住条件的简陋并没有让赵谦翔退缩,他把书房设在了家门前,“春、夏、秋三季的清晨与薄暮,‘举手为案,漫步当椅’,忘情地享受着‘俄语温故知新,《离骚》背诵如流’的自学之乐。”[65]在面对其他职业优厚待遇的诱惑之时,赵老师也曾经动摇过,然而最终他还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甚至是学校内的行政职务他也婉言谢绝,由此可见他对语文教学的专一和执着。



王君老师更是一位“活在语文课中”的老师,从小语文成绩突出的她唯一的职业理想就是当一名语文老师,因为是语文让这个学生时代“不算聪明”的女孩找到了生命中的尊严和快乐。王老师说自己是一个不能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的人,每天语文课的好坏成了她心情的晴雨表,“如果今天的课有意思,我就会感觉生活是阳光明媚的。反之,如果今天的课比较失败,那么,我就会觉得生活是必须及时调整改善的。”[66]



李卫东老师与语文的结缘也是始于少年,始于阅读。母亲的影响和鼓励、成长道路上一些人的引导和支持让李老师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日后的语文田野培植了第一块土壤,保存了必要的湿度。”[67]语文,需要的是激情,以此激发出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创作诗歌,组织诗朗诵。拂晓时分,泰山脚下,伴着山谷清音的回响,伴着水雾弥漫的氤氲,师生放开喉咙,朗声诵读师生共同创作的诗歌,这是一曲多么动人的青春交响曲,这是多么富有魅力的语文生活体验!语文,需要的是感悟,是思索,李卫东老师在语文教改探索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语文的丰富和魅力:“语文灵异无尽,语文妙趣无穷,语文诗意无限,”[68]“感受语文人生,阅读、写作融成了一种自然的需要;感受生活语文,广告影视、旅游观光便会涂抹上浓重的文化色彩。”[69]





3.1.1.2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这个职业是独特的,也是光荣的,因为它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心中要有教育的大爱,要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热情,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持冷漠甚至是敌对态度的教师能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多远。


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多种方式,有的像慈母之爱一样温情,有的像兄长之爱一样宽宏,而赵谦翔老师给予学生的则是“大写”之爱,从而培养学生为“大写”之人。所谓“大写”之人,赵谦翔老师作了具体的阐释,“人之大者,未必官之大者,钱之大者,名之大者,但必为志之大者,境之大者,慧之大者。”[70]作为人师,仅仅把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教给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和文化大师之间搭桥,在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铺路,在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世界之间开渠,在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之间放电。”[71]


王君老师对学生的爱则突出体现为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和尊重,对每一个孩子身上闪光之处的发掘和放大。在她的教育日记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曾经成为她笔下的主人公。她的爱,是人师之爱、更是慈母之爱。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表现都很积极,有时老师甚至无奈退居二线,把讲台交给那帮学生去尽情演绎,虽然老师屡屡“抱怨”学生的“霸权主义”,可话语之间却流露出对孩子们的赞许和肯定。王君老师习惯称呼自己的学生为“孩儿们”,学生们对老师也是依恋有加,老师偶尔有事几天不出现在班里,孩子们就开始想念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让王君老师所带的班级充满了诗意和活力,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



李卫东老师认为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声音,仔细分析学生每一次委屈或是抵触的缘由,“善于倾听学生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养和态度,善于捕捉和开掘,则是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标识。”[72]教师还要关注到“沉默的大多数”,教学不是教师和少数人的一唱一和,而是真个班级学生的共鸣。


3.1.2良好的写作素养



写作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然而当前很多语文教师的这项基本功并不达标,有的是因为先天不足,但更多的是出于各种原因,把写作这项活动荒废、搁置起来,最终导致写作能力日益下降。从三位语文特级教师“以‘笔’助教”的案例可以看出,自身良好的写作素养是他们成功实践的前提,同时,实践又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



就写作的基本功来看,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在走上教师职位之前就具备了很好的写作功底,这是他们在与汉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之中自然而然生成的。赵谦翔老师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在悉心涵泳体悟之中也使他的笔下流淌出典雅的诗行;王君老师读书涉猎广泛、情思飞扬,她的文字告诉我们,“小女子”也能有“大手笔”;李卫东老师当年一直作着文学梦,他把自己青春的激情和梦想都化在了那一本本诗集里。在三位老师的成长之路上,他们已经为自己将来的语文教师职业储备了“第一桶金”。



就写作的过程来看,三位老师都保持了写作的持续性,写作和教书、读书比肩齐行。赵谦翔老师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五种写作,“写教学后记,以积累经验;写教研论文,以升华经验;写佳作赏析,以教学相长;写读书眉批,以积累感悟;写新旧体诗,以自娱自励。”[73]王君老师开通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她的写作更是无所不至,像青春语文课堂、青春写作课堂、青春慧眼看教育、青春慧眼看教材、班级日志等等栏目,其博文篇目已累计达到一千多篇,总计几百万字。李卫东老师在专业成长中始终以写作伴其左右,像工作之初用笔捕捉精彩的“教学艺术镜头”。之后随着教学经历的丰富,对语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其写作也转变为描述、总结教学经验。在脱产攻读教育硕士期间,李老师又一边读书,一边写作,并为这种学习策略定义为“以写促读”。在2003年,李老师又开始了“与学生一起读、评、写”的行动研究,这时的写作多是“基于师生共同拥有的教学场景”,“写随笔,写‘下水文’,写生活札记,整理教学案例,与学生进行博客交流”[74]。这时的写作可以说已经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教师的写作基本功固然重要,然而更关键的还是写作习惯和写作态度。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平日的工作不可谓不多,那他们是如何抽出时间来写作呢?著名语文教师李镇西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大致代表了很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观点。曾经有人问李老师平日工作那么忙,是靠什么毅力坚持下来写作的,李镇西老师回答到:“我不觉得这需要什么‘毅力’,因为这是我本身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再忙再忙也要洗脸刷牙一样――难道每天坚持洗脸刷牙还需要毅力吗?”[75]而对于写什么的问题,三位老师的写作实践已经给了最好的回答,作为老师,必须以一颗对职业非常敏感的心去发现并反思教育教学现象,用笔去书写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平凡之美。


3.1.3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一词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标识,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基础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地位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教学创新的机会。同时,教师在心理上也面临着新旧教学观念转变的冲击,一个只知道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意识的老师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而另外一些教师,由于他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旧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断探索、尝试,最终取得了宝贵的成果。



赵谦翔老师早在80年代就投身到语文教育事业中来,他在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几年下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赵老师并没有在这种成功中自我陶醉,反而是在成绩背后认真反思,最终他否定了自己之前“死教书”、“满堂灌”、“题海战术”等“灰色”教法,转而相继进行“扩展式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学和人的发展”实验。为配合实验而开设的《东方时空》课、创造性阅读课、班会感悟课更是创前人所未有。在进军清华附中之后,赵老师在诗歌《寻隐者不遇》的鉴赏教学中又提出了“清华境界说”,把“‘文学的诗’转化成‘生活的诗’,给诗歌鉴赏教学染上了一片新绿”[76]。王君老师回顾自己的教学探索时说她是在重庆市特级教师黎见明先生的“导读”理论和文兰森先生的“导创”理论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导读”理论“力图使教师从‘灌输型’转变为‘引导型’,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思维的主动吸收”[77]。而“导创”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创造素质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78]。在这些理论的支持和指导之下,王君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既灵活又不失扎实的语文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李卫东老师对于语文的思考和追问也一直伴随着他的职业历程,曾经担任过中学副校长职务的他对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直比较关注。他进行的一项行动研究——“与学生一起读、评、写”是基于师生建构“写作共同体”的写作,师生共享诗意的语文人生,“写作不再成为单纯的结果,不再是一种奢求的负担,而是充溢着无穷的人生趣味和行动的力量。”[79]





3.2
实践经验反思






赵谦翔、王君、李卫东老师在各自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渐树立起个性化的语文教育旗帜,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与“研”紧密结合的过程。通过教育科研,他们实现了“育人”和“自育”的双重收获,而这同时也是其他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路径。在上一节中我们对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了静态的梳理,这一节则侧重于对他们走上科研之路的过程进行动态的追踪,反思他们如何通过科研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研的专家。这种反思对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语文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立足于日常的教学实践,那么他们的研究是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呢?笔者经过梳理归纳,认为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实现质的飞越的必要助推力主要有三个:


3.2.1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脱颖而出



“改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80]教学改革就是改变原有教学中不合理的因素,探索新的符合规律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由此看来,“教学改革”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大到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颁布推广,小到一线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教学本身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活动,教育情景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教师的应变与决策能力。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用心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并适时进行改进和调整,使教学工作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是检验一个教师对职业是否怀有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优秀教师在一开始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上时就对教学怀有极大的热情,在实践中反复磨练,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并注重在参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赵谦翔老师是在旧的语文教学阵营中走出来的改革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大多数语文教师还视语文教科书为金科玉律,对“满堂灌”“满堂练”“题海战术”式的教学模式的追捧不遗余力之时,赵谦翔老师则开始认真反思起自己以往教学的弊端,并积极寻找改革的突破口,从“应试教育的急先锋”变成了“语文教改的过河卒”。在1993年至1996年的“扩展式语文教学改革”中,赵老师尝试在语文统编教材之外增补一些唐诗宋词鉴赏,这一小小的“改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6年,赵谦翔老师又开展了“语文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实验,开始了在语文教学领域大刀阔斧的改革,赵老师一人担任了两个实验班的语文课,在实验班中开创了三种新的课型:创造性阅读课,《东方时空》感悟课,主题班会感悟课。三年的教改实践不仅让实验班成功通过了课题验收,而且在高考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进军清华附中之后,赵谦翔老师又把“感悟清华”作为他三年一贯的“教改主旋律”,他提出的“清华境界说”成为了激励附中学子的座右铭。这一路的教改经历让赵老师不仅在语文教学领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对语文教育境界的不断追求和攀升中享受了到诗意幸福的人生。



王君老师在初涉教坛时并没有受什么教学理念的支撑,她是凭着自己对语文的热爱而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语文课堂散发出灵动活泼的色彩,这种独特的创意让王老师在一次次的教学比赛中获得了成功,并赢得了“点子库”的美称。自2001年开始,王君老师参加了重庆特级教师龚春燕主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学习”课题实验,并担任主研,这给王君老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而教改中的一次次“沉浮”和“碰壁”则促使王君老师“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价值”[81],思考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只是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改革,语文教师还应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改变语文教学的环境,让师生在语文这片天地中共同保持昂扬向上的生存状态,共同寻找发现语文中的诗意之美,这种发现不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而是扩展到了课堂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中:和学生一起坚持道德长跑——坚持随笔的写作;进行网络作文教学的新尝试;多次组织“班级长征”活动……



李卫东老师的教改实践开始于自己对语文教学的一点一点摸索。在刚当上语文老师时,李老师就发动学生联合订阅各种语文学习期刊,师生共同阅读探讨,学生初步尝到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李老师也在语文教改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名堂,经过区教研员的推荐,李老师在一次次的赛课中脱颖而出,收获了丰硕的成果。1996年李卫东老师参加了山东省教研室的一个教改课题——语言训练的实践与研究,通过自己在教学中对语言训练的亲身实践和重新阅读叶圣陶等语文教育专家的著述,李卫东老师对“训练”有了更加科学和理性的认识。2003年,李卫东老师又开展了“与学生一起读、评、写”的教改活动,通过专题读写、师生共编杂志和博客交流等多种方式,李卫东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共建起语文学习的诗意家园。



日常的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正是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热情和孜孜不倦探索语文教学艺术的精神,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才把“语文”演绎的如此摇曳多姿。现实中能教好课的老师成千上万,那如何实现从“教学能手”到专家的飞越呢?从三位语文特级教师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科研的第二个助推力。


3.2.2在教改实践中及时梳理经验,实现“教”“研”的双轨推进



语文特级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注重反思,以总结和提升经验,他们一开始就走上了行动研究的路子。写作,是反思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于漪老师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思考,就经历了认识上的几个阶段,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思考历程。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于漪老师就在《熏陶感染塑心灵》《既教文,又教人》等几篇文章中强调,“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认知与思维的工具,但不能把语文课简单的归结为工具课,必须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82]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于漪老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基本特点有了更自觉的思考,对之前所阐述的语文“思想性”的内涵有了更大的拓展,这些思考都出现在她在1988年发表的《素质·能力·智力》一文中。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于漪老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前面探索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越,以《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为标志,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说”,“给语文教育定位,先得给语言定位……就是说,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83]



而在赵谦翔、王君和李卫东三位语文特级教师那里,写作对他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他们的写作按阅读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写给学生读的,这主要指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写的“下水作文” “下水日记” “下水诗歌 ”等等。写下水文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示范,更多的还是一种唤起和呼应,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唤起学生审美的人生态度,唤起师生情感的深层次交流。如王君老师坚持和学生一起写生活随笔,并把这种写作称为道德长跑,王君老师期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一年有四季,阳光有七色,简单是最本质的美,朴素是最绚丽的真,体悟简单,诠释朴素,人生就会充盈而丰满”[84]。赵谦翔老师和学生一起创作旧体诗,以此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为学生精批细改一篇篇绿色作文,让学生在学会作“文”的同时更学会了怎样做“人”。李卫东老师经常和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有时还把自己的文章作为师生专题读写的材料,在他看来,写作是一种呼应,这种呼应“不是简单地教师‘呼’学生‘应’,而是‘你’‘我’之间写作生命的彼此养护和分享,是基于真实生活体验的心灵的欢歌、思想的交汇、文字的流淌。”[85]



第二是写给自己读的,这主要指教师写的教学反思、教后记等,赵谦翔老师在每教完一节课后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反思课堂上出现的亮点、反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失误……不仅如此,赵老师还把这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给学生。赵老师教无论是教现代文,文言文阅读课,还是古诗词鉴赏课,总是把“读、悟、写”三者结合起来,师生通过激情朗读、交流感悟心得,为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学生在写作、修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也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已经成了赵谦翔老师课堂上的特色。无论是教师的教后记还是学生的学习心得,都体现出师生自觉的反思意识和积极的思维过程。于漪老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十分严谨,她在每教完一篇课文时,都会反思这节课中的亮点与缺陷,并思考下一次课应该如何改进,通过下一次课得到的反馈信息,写一写“再教后记”。正是对教学的反复打磨使得于漪老师的课常教常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第三是写给教学界读的,这主要指他们在刊物上发表的教学案例、教研论文等。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表了大量论文。赵谦翔老师曾发表1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有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如《倾注深沉的爱,感化学生的心》《班级集体教育的魅力》《诗教的魅力》等,有关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如《文言文点拨教学法刍议》《在绿色的文章里诗意地栖居》《“绿色作文”例话》《成语巧练,一虾多吃》等。王君老师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200多篇。李卫东老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在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前两种写作多以研究资料的形式服务于第三方面的写作。正是有了对日常教学实践点滴的记录和思考,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才有了丰富的视角和实践的支持,而研究结果的呈现、发表又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



总之,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教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教研经历告诉我们,语文教师不但要锻炼自己的“读功”“讲功”,还要锻炼自己的“笔功”,用写作总结提升自己的教研经验,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努力做“专家型”教师。然而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研追求还不止于此,他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举起了个性化的研究旗帜,这也是教师研究中的第三个助推力。


3.2.3系统总结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举起个性化的研究旗帜



作为教师研究队伍中的代表者,赵谦翔、王君、李卫东老师的研究从初期走向高峰期的标志是著书立说,系统总结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举起个性化的研究旗帜。他们的写作,在这里主要体现为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



赵谦翔老师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弊端的反思中萌生了对“绿色语文”的教学追求,此后他的教改实践都是立足于这一教育理念。经过十多年的教改探索,“绿色语文”无论是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日趋完备。对于“绿色语文”这一概念,其要点有二:一是纯天然,二是可持续发展。所谓“纯天然”,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学生不仅为高考而学习语文,更要为以后的人生学习语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赵谦翔老师开创了“绿色诗歌鉴赏”“绿色文言教学”“绿色散文鉴赏”“绿色作文”等“绿色课型”,为“绿色语文”提供了强大的实践支撑。例如在“绿色诗歌鉴赏教学”中,赵老师摒弃了那种靠把学生“捺入题海,浸泡加热,大煮特煮”的“灰色”教法,而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养其根而俟其实”,通过大量的诵读、品味,使学生投入诗境;通过咬文嚼字,跳出诗境;通过尝试自创旧体诗,把对诗歌的鉴赏推向深入;在诗歌的鉴赏中适当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读诗中“吸收维持生命和扩展生命的活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2005年,赵谦翔老师出版了自己的两本著作《绿色语文案例集锦》和《绿色作文实例实说》,2006年,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中,《赵谦翔与绿色语文》赫然在列,在2007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语文”系列丛书中,赵谦翔老师再一次被选入其中,由此也可见赵老师的“绿色语文”教育理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王君老师“青春之语文”教学思想的提出来自于她在参与“创新学习”课题实验中的许多困惑,学校中语文学科的真实地位让语文教师处在尴尬的境地,而整个社会的审美变异也让语文教师倍感孤独,再加上语文教学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促使王君老师思考语文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最终她意识到,语文教学改革不能只局限于教学方法层面,而是要培养师生的健康优雅的语文审美观,让师生在语文的“教”与“学”中享受幸福的人生。在这样的思索和不断的语文实践的磨砺下,“青春之语文”教学思想在王君老师心中逐渐形成了。王君老师对“青春之语文”的定义是,“所谓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86]“青春之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出为语文教坛注入了一股青春的气息,王老师更像一个美丽的精灵活跃在语文教学的舞台上。与此同时,她的班主任工作也做得同样出色,可以说,她的“青春语文”照耀在“青春教育”的光芒里,这两个方面互相融合,共同谱写了“教育诗”的主旋律。《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和《教育与幸福生活》这两本专著是王老师语文教学研究和班主任工作的结晶。2007年,王君老师又出版了《王君讲语文》一书,对“青春之语文”进行了更完整、更系统的阐述。2008年9月,由广西教育学会和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名师王君青春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一千多名与会教师现场聆听了王君老师的阅读课、作文课、评课、讲座。王君老师激情四溢的课堂语言、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纯熟自然的课堂导引赢得了现场老师的一致好评。此外,王君老师还被山东师范大学的“语文名师智慧研究”课题作为“新时期以来卓有成就的教学一线的35位名师”之一进行专题研究。王君老师正携着她的“青春之语文”,在青春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



李卫东老师把教师的职业生活比作一片郁郁葱葱的田野,而自己则是“语文这片田野上”一个普通的“耕耘者”。在这篇田野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却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生长出一个个普普通通而又温暖人心的语文故事。”[87]这些故事经过李老师的提炼,凝结为他职业生涯的三部曲:保墒——我与读书;耕作——我和教学;养护——我与写作。由于这三个方面精炼概括了语文教师职业生活的内容,李卫东老师的“田野耕耘”说也就有了广泛的代表意义。“耕耘”,首先是一种脚踏实地的职业态度。读书、教书、写作,看似简单,却不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坚持下去,这也许就是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吧。平庸与出色,有时并不在于后者做了什么惊天动大的大事,在小事上的坚持与执着同样能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巅峰。李卫东老师的专业成长经历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极为本色的教学追求:通过阅读,汲取更多的知识,涵养教师自身的学养;在教学中注重反思,以学生的“学”为本位,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通过写作,梳理经验,感悟人生,构筑师生诗意生活的精神家园。“耕耘”,还隐含着一种蓬勃的生命状态。田野,本身就带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希望,把教育比作“一片希望的田野”,这其中折射出的是李卫东老师对职业生活的积极体认,是师生在语文世界中寻找美、发现美,实现人生的丰盈和充实的幸福体验。作为“耕耘”的结晶,《李卫东讲语文》一书给我们展示了李老师登上语文教坛20多年所走过的历程,也给广大青年语文教师在语文道路上的“行走”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基础教育关乎下一代的成长,关乎祖国的未来,而母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值得人们去研究它的科学规律。要提高母语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我国目前正处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起始阶段,许多旧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正在接受挑战。语文特级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优秀者,他们在教学研究中进行的探索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研究名师,发展自己”是广大语文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论文对赵谦翔、王君、李卫东三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写作在其教学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一方面。通过研究发现,虽然三位老师的成长经历不同、教学风格各异,但他们都热爱写作,写作伴随着他们生命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他们以亲身的写作实践指导教学,唤起学生对母语的亲近感,并通过写作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建立起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语文特级教师的科研之路上,写作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特级教师科研的“助推剂”。这个经验已经超越了本文所研究的三位老师,而成为很多语文特级教师的共识。



应该看到,语文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各种优秀品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只是撷取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立论分析,并没有以偏概全之意。



作为一个即将踏上讲台的“准教师”,笔者力图通过对语文特级教师优秀教研经验的分析,为自己和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个参照的依据,进而反观自身,在自己的教学中找到实现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4.

[2] 曹茂才:中学语文教师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J],语文教学之友,2005(11):16-18.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

[4] 同上,第24页..

[5] 同上,第2-3页.

[6] 同上,第4页.

[7] 同上,第26页.

[8] 赵谦翔:绿色语文案例集锦【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66.

[9] 同上,第165页.

[10]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

[11] 同上.

[12] 同上,第99页.

[1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2.

[14] 同上,第152-153页.

[15]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6.

[16] 同上.

[17] 同上,第36-37页.

[18] 同上,第100页.

[19] 王君:写给写作. 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http://6917.eduol.cn/index.html.

[20] 王君:下水日记,呼唤审美的人生态度【J】,中学语文教学,2004-04:46-47.

[21] 王君:王君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189.

[22] 同上,第185页.

[23] 王君:网络作文:玉城雪岭际天而来【J】,语文教学通讯,2008-29:29.

[24] 同上.

[25]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教育出版社,2007:12.

[26] 李卫东:一份互动读写的教学案例【J】,中学语文教学,2005-06:18.

[27] 转引自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教育出版社,2007:1.

[28] 赵谦翔:赵谦翔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1.

[29]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30] 同上,第97页.

[31] 王君:建立班级语文学习制度,走好新初一第一步. 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http://6917.eduol.cn/index.html.

[32] 王君:12班“文化长征”拾贝录(片段). 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http://6917.eduol.cn/index.html.

[33]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216.

[34] 李卫东:文字的舞蹈,心灵的鸡汤——祝福短信读写【J】,语文教学通讯7-8B:60.

[35] 同上,第62页.

[36] 同上.

[37] 赵谦翔:赵谦翔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216.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40] 韩雪屏: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J】,语文教学通讯,2002-09:9.

[41] 中语名师谈语文教学,转引自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http://6917.eduol.cn/index.html.

[4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43] 赵谦翔:赵谦翔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77.

[44] 同上.

[45] 同上,第85页.

[46] 同上,第86页.

[47] 赵谦翔:赵谦翔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87.

[48] 王君:王君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19.

[49] 同上,第21页.

[50] 同上,第22页.

[51] 王君: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J】,中学语文教学,2007-07:46.

[52] 李卫东:上出语文课的味道来【J】,语文教学通讯,1996-04:4.

[53] 李卫东:语文课应以语言训练为主——浅谈语言训练的几种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1997.7-8:22.

[54] 朱永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J】,班主任之友,2009-08:5.

[55] 朱永新: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J】,班主任之友,2008-01,4.

[56]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

[57] 同上.

[58]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59]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

[60] 王君:《教育与幸福生活》自序,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http://6917.eduol.cn/index.html

[61] 同上.

[62] 班有才子初长成——一堂初三后期的复习课,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 http://6917.eduol.cn/index.html.

[63]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215.

[6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

[65] 同上,第3-4页.

[66] 王君:活在语文课中【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09-05:4.

[67]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3.

[68]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216.

[69] 同上.

[70] 赵谦翔:赵谦翔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212.

[71] 同上.

[72]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214.

[7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

[74]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13.

[75] 李镇西:《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序言,李镇西教育博客:http://lzx.eduol.cn/archives/2008/674958.html.

[76]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77] 王君:王君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15.

[78] 同上 .

[79]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13.

[8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436.

[81] 王君:王君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16.

[8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8.

[83] 同上,第59页.

[84] 王君:我的青春语文观【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09:15.

[85] 李卫东:呼应【J】,语文教学通讯,2007 7-8B:62.

[86] 王君:我的“青春之语文”观【J】,今日教育,2008-10:54.

[87] 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