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王海华 应玲素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6-1 07:22
标题: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王海华 应玲素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王海华 应玲素

  我们正面临一个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革命时代的挑战,这个挑战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这就对我们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基础教育转变的迹象: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在世界范围内由片面的升学教育、单纯的文化知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文化知识加应用技能的教育。而作为基础教育“母机”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素质并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之适合基础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对高师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思考的问题。
  一、开展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依据及内涵
  田秋华在《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与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如此说:“所谓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专门从事教师职业、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本领。……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可以决定教师的职业素质优劣,对于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坏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可见,教师职业技能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于是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都十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影响,并对此作过不少的探索和研究。
  根据饶淑园在《国外教师职业技能的研究与和训练状况概述》一文中,我们可知:在国外,许多大学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探索重视从教学技能的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操作过程的研究、注重教师职业技能的体系建设、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人际技能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国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注重专业知识与师范技能相结合、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教育科学理论素养的学习和提高、普遍建立了教师许可证制度等。
  根据我国的国情,面向新世纪的教育人才应具有以下主要素质:必须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素质、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要具备高层次学科知识、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我们的教育要确立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完成素质教育改革任务的高素质的师资。要完成这项艰巨任务,我们师范院校必须以21世纪素质教育改革为己任,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水平方面深下功夫。因此近年来,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较低等问题,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突出师范教育特色,把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入到课程体系并加强考核和管理。同时体现师范性标志之一的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可以说一直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发了《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1994年又制定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规范要求,把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列为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必修课程。而“为加强对我省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规范我省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考核行为,形成教师认真指导和学生自觉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驱动机制,使学生在校期间重视练习和掌握教师基本职业技能,引导他们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方式,提高他们的小学教育实践能力和对新世纪基础教育的适应性,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省于今年也制定了《浙江省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与考核办法(试行)》。而且明确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概念与内涵为: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性基本技能和技巧,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具有综合性、操作性、实践性等特点,是融理论与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专业课程。并认为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等六个方面。
  由此可见,国内外对教师职业技能研究和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各显神通,但目标却是共通的:就是培养能胜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了解小教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现状,我们开展了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跟踪调查活动。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以后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改革、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改革、教育实习改革服务,并希望在今后教育教学中能够根据小教培养目标,既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又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为湖州市基础教育培养、输送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高素质小学教师,以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因此我们于2002年4月开展了湖州师院初教系2000届、2001届小教大专部分毕业生(包括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五
年一贯制大专生、“三.二”分段大专生)教育教学情况调查活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
  调查结果如下:
  1、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调查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教态两方面。
 环节、静观的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是师范教育系统中与全过程相联系的有机组成,所以我们觉得对小教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学生的教师职业养成,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和规范化的制度。
  首先,要构筑明确的教师职业技能目标管理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办学指导思想明显存在着“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倾向,又因近几年各级主管部门下文要求开设的课程不断增加,而且各个学校为突出办学特色又出现了加大计算机、英语、公共选修课等课时的趋向,使原来已十分拥挤的课程显得更加烦杂,于是造成了现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最大的弊病在于缺少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执教技能训练课程,明显存在着不合理的倾向。另外,小学教育本科化之后,招收的是高中起点后的大学生,这些学生与五年一贯制大专生、“三.二”分段大专生相比,虽然文化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相对地比五年一贯制大专生、“三·二”分段大专生强,但生源质量、专业思想、教师职业技能等方面往往不如五年一贯制大专生、“三.二”分段大专生,尤其是由于高中起点后的大学生可塑性不强,教师职业技能方面明显较为薄弱。
  “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的小学教师培养,要求我们既能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又要培养出“能教小学、能管理小学、能研究小学”的高素质教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况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等为核心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经过师范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潜心理论研究和广大中师学校的积极实践,其理论效益和实际训练作用都已得到充分的证明。而且“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与规范化。从直接相关的范畴来看,高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应考虑进行统一目标管理,连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综合为理论实践教学联合体。”
  可由于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是一种系统的工程,包括理论体系、操作体系等构成的完整的立体网络式的系统结构体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又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执行这一工作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结合国家教委、浙江省教委文件精神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传统的、原有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规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及考核标准,构筑明确的教师职业技能目标管理体系,并把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这样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做到有章可依,从根本上保证了训练的可能性和持久性,保证开课时间和训练质量,达到训练的目的。
  其次,要优化合理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管理过程。既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其毕业后的敲门砖和毕业前的必修课,是其专业知识得以顺利传授的重要凭借和依托,这就要求我们高师院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明确训练目标管理体系,确保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质量,强化其训练管理过程,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制订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计划。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结构,不是决定于其个别构成要素的性质,而是决定于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因此要从全局角度考虑来制定计划,这一计划尤其要注重训练内容安排的系统性,体现出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如一年级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为主;二年级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三年级可以以培养学生的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为主:而四年级则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考核,成绩合格者发给教师职业技能证书。第二,采取措施规范化、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落实计划。在训练形式上,可采用理论指导和实际训练结合、激发兴趣和持之以恒结合、课堂训练与课外自练结合、范例训练和创造训练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结合等方法进行。第三,建立实习训练中心,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小学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小学教师,学生要胜任未来教师这一职业,除了掌握相关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而教学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实践的磨练。这种能力绝非单纯靠课堂听课所得的,他们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小学教育实际中,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参与班级的教学、学生的管理和学校的工作,这样才能逐步掌握教师职业技能,因此要建立能让学生实习训练的中心,通过见习、小实习、大实习、“拜师学教”等活动,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使师范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再次,要完善高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质量监控。“在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过程中,通过组织管理能够解决执行计划方案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有一些矛盾即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和过程展开而出现的计划与组织实施相偏离的种种矛盾。这方面的矛盾单靠计划过程和组织过程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过程以外的过程来辅助或监督。”要完善高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质量监控,可成立教师职业技能质量监控网络和严格每项技能的考核制度。
  成立教师职业技能质量监控网络是指在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时,各学校要由主管领导牵头,成立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小组,并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学组织管理工作。而各教学系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成立相应的训练与考核领导小组,直接掌握和决定学生的训练状态和训练效果。同时任课教师、求学学生更应积极参与到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中来,从而形成立体式的网络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每项技能的考核制度是指根据教学计划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训练要求及考核标准,建立一套明确的、规范的训练考核评价系统,并要求训练与考核领导小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可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达标考核的办法,负责达标考核的组织、考务和等级审定工作,严格等级考核制度,考核成绩合格者发给等级证书,准予毕业。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激励机制。为了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把这一工作抓出实效,可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开辟训练园地,可以举办校内的、校际的、地区的、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演讲比赛、三笔字大赛、现代教学技能大赛等,因为“在竞赛条件下,人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竞赛活动将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强烈。”如果经常举行这些活动,那么学生苦练教学基本功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6-1 07:24
http://www.cnsaes.org/homepage/html/gallery/haixialianganzhongxiaoxuejiaoyu/6087.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