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传唱“非遗”民歌…… 楚天金报讯 记者连日走访十堰、襄阳、孝感等地的乡村学校文化宫发现,这些学校的文化宫建设除了设有专门的舞蹈室、音乐室、美术书法室、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室外运动场等具有共性的硬件设施外,在活动内容及教学上则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乡村学校文化宫有特色 在十堰市丹江口官山九年制学校,该校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吕家河民歌引进了音乐课堂,并聘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教授经过重新作词的民歌,成为该校音乐教学的一大特色。吕家河民歌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有“中国民间文艺活化石”之称。 在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小学,为弥补经费上的不足,学校因地制宜,将不少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进校园,如跳橡皮筋、踩高跷、推铁环、打陀螺、跳绳、踢毽子等,一到活动时间,学生们都忘我投入,玩得不亦乐乎。 在孝感市孝昌县花西乡中心小学,该校的国学经典诵读是一大特点,每周一早晨的一刻钟全校集体诵读经典,场面宏大。 这些乡村学校文化宫,虽然特色各异,却殊途同归,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健康了身心、愉悦了心情。(本报特派记者 胡诚)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