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4至17日,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协办、四川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承办,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温儒敏教授任研讨会顾问。研讨会开幕式上温儒敏教授与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周介铭教授为“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西部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揭牌。
出席本届研讨会的有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的语文学科教学论知名专家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全国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全国部分高师语文教育学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大学附中等部分中学校长及基础教育一线语文教师。
本研讨会主题为“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议题主要涉及基础教育需求的语文教师、高师文学院(中文系)课程体系改革、高师语文教育学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等问题。
北大中文系主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教授做为本届研讨会顾问在研讨会一开始做了题为《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的主题发言,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以及基础教育语文可改革都谈了自己的看法。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温儒敏认为:高师中文学科师范类课程改革要务实,不要搞根本性的颠覆,一定要谨慎,哪些部分要调整,哪些可以承接下去,必须有分析。温老师认为:其实不光是高师的中文课程要改,其他高校的中文课程也在改革。他简要的介绍了北大中文系的改革方案:减少史和概论,增设一些经典导读课,增加学生接触原典的机会,通读基本的书籍,同时,要求各门课程都要结合写作训练。温老师认为:师范院校可以多加一点自己的特色,比如同样讲文学史,不妨更加注重作家作品分析。还有就是教学论、教材教法以及教育学之类课程,师范还是要上的,但不主张过于强调立竿见影,即学即用。他强调,培养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重要的还是打好语文底子。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学生,起码要有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还要能写,要有些“文气”。现在许多大学中文系的“文气”不足,师范的中文教育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对于中小学语文课改,温儒敏首先强调四个字:“从长计议”。他认为从长远来看,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人格健全,而且从国家的未来着想,也必须要推进改革,不改是没有前途的。“从长计议”的第二层意思是课改不能超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的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完全丢弃以往的经验和传统。其次,要追求课改基本理念上的共识,不要纠缠概念,不要太多争论。特别是一线的老师和语文工作者不必舍本逐末,把精力花费在概念辨析上。第三是教材编写应当体现教学规律,以及青少年的思维规律。第四新课标不是不重视知识,“双基”问题并不过时,还是要强调。第五高中课改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如何正视高考,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不能过分理想化,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忌讳谈高考,这样的课改是脱离国情,脱离实际,不会成功的。
最后,温儒敏希望大家对课改有信心,对语文工作有信心。改革是渐进的,是往更好方向发展,不等于颠覆过去。
研讨会历时两天,就以下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议题一:基础教育需求的语文教师。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几位来自一线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中学校长从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谈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以比较深厚的母语修养作为文化根基,广泛的吸收外来文化,既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又有一定教学艺术的文化人。因此师范院校人才的培养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培养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培养大学生引领学生的能力。第四,培养大学生管理学生的能力。第五,适当吸收中学优秀语文教师到高校上课,高师教授也可以到中学上课。最后,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倡中学老师到高校去继续深造,读研究生,这样有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再来进行进修,成长得更快,要把学术、教法、教学实践三位一体。
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从用人的角度谈了四点:第一个是职业情感,他认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有一种职业情感,这种情感在师范生就要培养,语文教师应该是一种文化人,而且他本身就应该是语文的象征,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浑身上下都浸透着一种语文的气质。第二个是阅读视野,李老师提出中文系的学生的应该多读书,尤其是经典作品。第三是写作培养,他认为就像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教美术,他能够画一幅好画一样,中文系毕业的师范生也应该能写一手好文章。第四是教育智慧。他提出我们不能从概念出发,不能从原则出发,应该多寻求案例,多到中学听课,多实习,从而把这种实习提升为一种教育智慧。因此他提出师范院校的教学应更多的考虑怎么教这方面,而不是学生学这方面。
成都市金堂中学校长张立诚认为目前语文和语文教师的尴尬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语文训练中,语文灵性的缺失;2、语文教学中个性的消失;3、应试教育中,语文品性的迷失。他还认为语文和语文教学的魅力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1、施行素质教育,找回语文魅力;2、在语文当中张显语文教师的魅力。对高师应当培养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他提出了四个建议:1、高校课程设置领域还要宽,让学生有自由空间,扬长避短,因此可以在选修课程方面扩大一些;2、课程训练要精,要适合学生爱好,尽可能让到中学教学的学生能够一专多能;3、课程价值上要博,尽可能让学生基础宽厚,不妨加入一点科技、科学知识课程,加入一些理科的东西;4、课程要走向多样、求变、创新,不可能颠覆性的改革,但可以有一些相应的变化。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校长助理、语文特级教师卿平海提出了语文味的问题。他认为真正的汉语文课的语文味应该是:现代味和民族味融合起来的具有中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味道,再加上语文教师本人鲜活的个性色彩融合而成的。这里面可能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语文训练,这需要扎实的训练,而体现在教师身上就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第二听说读写包括思考积淀下来的文艺、文气;第三教师的自我修养,在熏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文教学的学风、文风、教风等。为此他认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高师课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这种模式应注意:第一强调课程目标多元化,突出语文综合素养;第二强调课程内容综合化,突出语文基本能力的形成;第三强调结构的模式化,突出语文教学实践;第四课程要求弹性化,突出语文教师个性发展。
研讨议题二:高师文学院(中文系)课程体系改革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这是不争的事实。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管副院长介绍了自己学院的做法或自己的思考。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诚介绍了该学院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课程体系的安排上,结合学校的方案做了课程调整,内容上大致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必修课。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公共课、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第二部分:专业方向课。针对不同的就业方向开设了如师范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广播电视专业、动漫专业、广告学等,根据不同专业设计不同板块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三部分:专业拓展课。该学院现在做的改革是选修课审议制,鼓励老师尽量报选修课,报上来后由院学术委员会审议其必要性、开课者是否有研究等,提供证据,然后由学术委员会投票,获得开设选修课的资格,最后学生选了才能开设。此外,李院长还谈到为了配合本科教学工作,该院还承担了大量从国家到省里的教师职后培训工作,还有硕士生的培养特别是教育硕士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骆冬青强调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师范大学都应该起到引领的作用,应该坚持大学的理想,而不应该降低大学的崇高性,使大学职业化。他还具体介绍了他们学校在课程改进上的三个做法:(1)把以往的文学史课程提炼,改为以名著精读为主,如讲先秦文学就以《诗经》、《楚辞》为重点。(2)在课程上注重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以高师的核心课程为中心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将来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来开设。(3)强化写作课程。他介绍了他校的实行方案,由此形成了三个序列,即精读课程,研究课程,写作课程。在教育类方面的课程设置上,他认为应该加强语文的基础教育,高校的教育课程应该向上如开设教育哲学,而不是中学生发展、班主任、中学生心理等课程。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阎福玲认为:高师有七大困境:①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矛盾;②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大学独立发展的精神产生了矛盾;③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④教育产业化和人文化的矛盾,一方面要抓学科建设和教学,一方面要抓好创收;⑤学术自由机制和高校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的矛盾,导致不仅学校教育常规工作开展困难,同时对学术研究造成破坏,学术需要周期宽松的环境,而现行评价机制违背这一规律,其结果只能导致腐败;⑥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和人才需求一步到位的矛盾;⑦高师的传统和转型的矛盾。面对以上七个矛盾他认为其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定位。他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该重视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要厚基础重专业;另一方面应该强化实践教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谭邦和认为本次研讨开了三个先例:第一个先例是全国同行第一次坐在一起研讨高师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第二个先例是优秀的语文教师、中学校长与高师直接对话;第三个先例是第一次把“高师”两个字被放到了如此重要的位置。谭邦和就会议的议题谈了他的思考,他认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定位上,长期以来是实不副名。他指出:我们的教师教育搞了几十年,其实教师教育的经验积累得并不多。他认为我们现在的做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科本体发展得比较好,教师发展了,但我们还得想我们的学生,他们怎么样了?他们发展得好吗?他们到用人单位得到欢迎吗?他们在自己的人生当中能为社会做更多地贡献吗?谭邦和还介绍该该校“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及其具体做法。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段曹林主任介绍了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点改良:增加必修课,增加经典名著导读,一个教授上一个专题,起一个导读的作用;必修课中进行调整,比如写作课一分为二,分为基础写作和专业写作,专业写作不同方向写作要求不同;在必修课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他提出了三个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问题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总体的课程体系改革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包括公共课,按教育部的规定公共课已占到30%的课时,专业课课时需要优化配置,科学安排。问题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的问题。问题三:这也是文学院许多老师共同面对的问题,扩招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考研的压力带来怎么样强化或者确保素质教育和实践类课程实效问题。
高教社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社副社长魏振水强调:高师的课程体系改革不应当脱开或者是漠视现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应当认真思考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跟我们综合性大学课程的设置到底是什么关系?高师院校的目的是什么。其次他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照葫芦画瓢”;第二个阶段是“照猫画虎”,从“照葫芦画瓢”到“照猫画虎”的阶段,是一个飞跃;我们追求的是第三个阶段“画龙点睛”的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
西华师大文学院语文教学论教研室主任翟启明介绍了他们文学院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和实施情况:从今年春季始,在全院六个教研室抽取十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实验,请文学院已退休的部分老专家及在岗的德高望重的老师组成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到实验课堂听课和指导,请取得实验成果的青年教师为其他教师上观摩课程和示范课。全面修订了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除公共课外,专业课分三大块:一块是基础专业课,含语文教学论课程;一块是限选课程,现在有三个专业:中文教育、中文非师范文秘方向和对外汉语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必须选修;一块是任选课程,全由学生自主选修。从而全院的选修课门数大幅度超过了必修课。
研讨议题三:高师语文教育学课程体系改革。
高师语文教师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的语文教育学长期以来基本结构是语文教育学(或称语文教学论、语文教材教法等,上一学期,每周3~4课时),外加6周教学实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这样课程结构以不能满足当代语文教师培养的需求,与如何结构新的语文教育学课程体系,与会专家就这一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倪文锦指出了原有的师范课程设置的问题:第一,课程设置单一,缺乏新颖性、多元化。第二,研究领域狭窄,基础理论比较薄弱。第三,理论与实践脱节,落后于教育的实践。第四,他认为教师教育缺乏一体化长效机制。那么高师内部怎么来扶持学科教学论?倪文锦从改革的角度提出高师一定要建立教师教育的长效机制:第一,要打破原来思维模式,从专业教育的高度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寻求教师教育发展的质量,这也是长效机制的一个保证,应尽早建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第三,寻求教师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要解决现有课程比较分散比较孤立,缺乏内部联系的情况。要统筹安排,特别是教育的见习和实习,四年中每一年要安排一定时间见习、实习,积累“临床”经验。此外,他还认为通识课程里面可加入原理类的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或者叫专业基础课程里边设置技能性和案例分析类的东西,专业课程可以加一点研究类反思类的课程。最后他建议应该考虑一体化:职前培训是学习,职后教师从事了教育工作,作为继续教育不能炒冷饭,以反思类和学科前沿的东西为主,这样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上海师大教学教育研究所王荣生在语文教育学范畴内谈了三门课程的建设:第一,语文课程与教学知识。他认为要把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逐渐地建设成为一门具有自己专业术语和逻辑构架,能够分析、理解语文课程、教材教学这样一种知识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知识,也就是规定用词,也就是我们用什么样的词语、什么样的概念来分析、来认识我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第二, “名课研习”,就是著名的课的研究和学习。他认为研究名师的课,类似于我们学习文学的时候引用名著。从这样一些课里面,我们能够去认识,甚至去形成很多语文教学的一种理解,上升为一种知识。那么,我把这个工作叫做“课例的经典化”。第三,教学设计实务。他认为我们对教学设计本身比较缺乏研究,整个教学不构成一个相互之间的一个逻辑的联系。他还提到很多的老师,包括一部分优秀的老师,整个的教学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流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郑国民首先介绍了北师大语文教育学相关课程的开始方案。其次免费师范生教育,他提出一个方案:第一个部分案例研讨,包括好的课,老师成长的案例。第二部分教材研究。第三部分教学技能的培养,也叫做语文教学实验室。他谈教师培养模式的选择。到现在为止,教师培养模式有2个,一像现在这样,专业学习加上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另外一种,像香港或者欧美国家那样,采取的是4+1模式,或者4+2模式,4比如语文老师,就是中国语言文学,1是教师文凭证书,主要是针对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技能进行培养。这两种究竟那个好?他认为根据中国现实的状况,倾向于把高中,初中以上语文教师培养放在各个专业,特别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或者是文学院来培养,更利于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永康介绍了“新世纪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树型课程体系的建构”。其次指出语文学科教学强调应用,重点在强化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1)强化指导实践首先是强化指导理论的有效性。(2)把实践活动有效的引进课堂(3)把教育实习成功的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之中。第三介绍了三部教材的建设:(1)《中学语文教学论》;(2)《语文教育学》;(3)《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最后谈到怎样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1)教学法的原理不应口授给学生,应该先由学生思考议论后悟出,再调动掌握的知识去运用。(2)运用学生掌握的教学原理再去分析名师案例。(3)鼓励学生“下水”,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讲后评,最后再由老师亲自执教下水课文。(4)把教育实习中学生在讲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后有针对性的在课堂教学中详细分析。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正君:首先谈到怎样教语文教育学 :(1)三维教学改革;(2)语文教学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3)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语文教师的各种能力,走中庸之道,不要走极端。其次介绍语文“课程作品”理念和语文教学评价:第一,主要从语文“课程作品”的概念,要素分析,理论依据以及特点方面来介绍。第二,谈到语文课程作品和教师、教学评价,认为首先语文课程作品的示范作用客观促使接受者对施教者进行评价;其次语文作品本身就是衡量施教者的一个“标准”。
研讨议题四: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及语文课程与教学等问题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和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相互促进,互为动力。但是就目前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不适应,不能形成二者共同发展,互相推动的长效机制。对此,许多高师院校的老师们以及有关方面的专家也在积极探讨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以及语文课程与教学等问题。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倪文锦老师认为高师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相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师院校欢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激活了高师院校的课程改革。对此,他指出要搞好高师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关系,一方面要培养的学生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同时要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一点还做得远远不够,因此给双方的改革带来很多的弊病。对于新课程实施以后遇到的问题,他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理想化色彩比较浓烈,对中小学教学的实际以及一线教师的现实估计不足,改革目标的追求是热情有余,但科学性严谨性不足。关于新课程,他总结到:其一,当理论还不成熟时不要急于推出某种理论,以提高所谓新课程的理论价值。其二,当教育实践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手段的时候,不要轻易否定或者排斥,也包括训练的问题。
《语文建设》郑浩主要就编杂志过程中的一些理念问题,指出现在出现的两种倾向。一种就是在反思之中继续推进;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打着反思的旗号,引用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新理念也提出了质疑,并试图从根本上否定新课程,他把它叫做回潮。他认为目前我们有两项工作是应该做的,一项就是可否对目前新课程改革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澄清问题的原因和实质,就是从我们理论界进行一个正源清本;二项是理论还是苍白的,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毕竟不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那会缺乏说服力,更有说服力的可能是那些更实际的问题。
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何文胜老师首先谈到香港语文课程改革的概况。其次从香港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来谈,首先文道合一,他认为在香港工具性与人文性规划还不错,但衔接有问题;其次,他认为在香港基础教育语文课程中能力训练规划的衔接也有问题;第三,在香港注重语文学习的多元性,语文学习有九个范畴:听、说、读、写、文学、文化、品德情意、思维、自学,但这方面的教材没有好好的落实;第四他还谈到课程规划的问题,他提出六个原则:1、以能力为主导;2、以读、写、听、说为主导,带动其它学习范畴的学习;3、按部就班,前后衔接;4、完整连贯的系统;5、相连互通,而不可孤立割裂;6、单元是一种有效的课程组织,产生有机的连繋。最后,从教材来看,他赞成多元化的组元方式,他认为应以能力组织单元。
江西师范大教育学院欧阳芬老师就语文教育的问题与出路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1、她认为语文教学研究不够。提出什么是语文教育,什么是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认识?等疑问2、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梳理不够。她认为很多时候,关键是看教师是如何看待教材的,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3、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够深入,她感觉中小学老师对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从以前的满堂灌拜变成了满堂问。语文能力的评价、实施是不够好的。4、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关注教学技能不够,教师应注重变化。她指出我们应该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建构语文分阶段的教学原理。
此外港教育学院中文系潘建忠老师还就课堂学习研究与阅读教学的模式谈了自己一些看法,他不仅从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到三块式议论文都作了图文并茂的介绍,还提出建议,要结合课堂教学研究与图式理论设计阅读教学材料。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马正平老师也先介绍自己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后,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学科归属(性质)的问题;二是关于高师的改革问题;三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问题。
(靳彤 郭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