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目 |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一) | 年级 | 5年级上册 | 执教 | 夏红专 |
教学程序 | 教学活动 | 媒体运用 | |||
一、考察小 结导人 |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 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 灯演示。 | |||
二、引导分 析 |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 多媒体演示或打出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 | |||
三、深入了解 |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 也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 | |||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 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 | |||
五、布置学生作业 |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 |||
六、作业相互观摩 |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 ||||
七、评价总 结 |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
课目 |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二) | 年级 | 5年级上册 | 执教 | 范双 |
教学程序 | 教学活动 | 媒体运用 | |||
一、新课导 入 | 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 2.教师小结: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 | 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6—8张 | |||
二、引导分 析 |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 提出要求: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 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 打出连线题: 瓦纹(刻画) 亭柱(搓条) 塔窗(镂空) 桥面(压板) 屋顶(手捏) | |||
三、布置作业 |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 (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把好主意告诉大家。之后,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 板书: 泥做小亭子 | |||
四、学习活动开始 |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 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 | |||
五、作业展示评价 |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 2.分组观摩。 3.课的总结:作业方面、纪律方面。 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 | 学生作业 |
湖南省红领巾艺术团专家顾问介绍 | |
发布人: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朝晖网) | 2012-3-5 |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肖鸣 中国国家一级指挥、湖南省歌舞剧院院长、湖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联盟理事。 苏文星 著名指挥家。历任中国河北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美国南加州音乐乐团音乐总监与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客座指挥、中国电影乐团交响乐团客座指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指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合唱团指挥。 周跃峰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高师合唱学会副主任、合唱指挥方向硕士生导师。 左承德 湖南省键盘学会会长中国音协会员、中国音协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会员、长沙市音协副主席、全国社会艺术考级高级考官。 许鸿英 省文联副主席、省舞蹈协会名誉主席。 杨霞 湖南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湖南省舞蹈协会主席,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 曹伟 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中国合唱联盟理事、湖南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合唱联盟艺术顾问、湖南省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长沙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会员。 殷景阳 长沙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长沙市文联副主席,长沙市企业文联秘书长,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 徐经伦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 谢丽芳 油画艺术家,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美协副主席。 柯桐枝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主席,长沙市美协主席。湖南省国画馆艺术顾问。 夏红专 湖南省美协少儿艺委会主任委员、全国著名少儿美术教育专家。 李少白 国家一级作家,原长沙市文联主席。 朱青 湖南广播电视乐团,音乐创作家。 艺术总监: 易扬伟 国际儿童合唱及表演艺术协会(ISCCPA)亚太地区理事、中国儿童歌舞学会理事、湖南省舞蹈家协会理事、长沙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荣获“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终身成就奖”。 表演艺术指导 肖魁 南京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毕业。现任职于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系影视表演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江苏省首届戏剧节专业组表演奖;湖南省首届大学生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曾拍摄过多部电影与电视剧。 房岑思佳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毕业,传媒管理硕士在读;现为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系影视表演专业老师;从事少儿表演艺术教学5年,主教儿剧表演课、小主持人课。曾参演多部电视连续剧。 |
| ||
近十来年,中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虽各有优劣,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从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来看 德国巴伐利亚州(1985年颁布)小学美术教育目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自由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儿童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得到快乐,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指导儿童有意识地注意和观察,在熟悉制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参观教堂和博物馆,使儿童有机会看到真正的艺术品;使儿童在年度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装饰布置和多种形式的游戏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实施)订的小学美术学习指导精神(目的任务):①培养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②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情操;③努力发掘每个儿童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轻松、活泼、充实的校园生活气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则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合其个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选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时间;⑦各校谋求更加具有弹性的教育,即根据各地区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贴切可行、各具创意的教育方式。 我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学美术课应使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品德、意志的培养;③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德国、日本的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力与评价能力,强调个性发展与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服务社会三者统一。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考虑政治前提下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育。这说明中国在小学美术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础和本国国情前提下,正在逐步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方向转换。 二、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 德国、日本普遍重视美术,小学美术课时安排每周2~4课时,多于我国小学美术每周2课时的安排,从时间上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美术科在学校教育中与语言、数学等其它学科具有同等的地位。绘画、立体制作和生活用品制作占有很大比例。德国还把舞台表演与布置(综合艺术)纳入造型艺术进行学习,教内容安排非常广泛,德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中有以大纲形式印发的教学建议举例,低年级不单独开设美术课,内容的选择几乎由美术教师全面规划。日本虽有美术教科书,也体现出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德、日两国美术的教学内容以提示、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创造能力。以小学一年级为例: 德国巴伐利亚州:①学习内容--用彩色铅笔或粉笔进行绘画(儿童遇到的人和物);学习目的--激发想象创造。题目--"我和我的圆锥形纸袋"(德国风俗,新生入校第一天每人带一个彩色圆锥形纸袋);"我喜欢的人";"我们的街道";"30号的孩子们";"有两个鼻子的女巫";"山谷中施行遇到了侏儒";"修长的汉斯";"肥胖的迪思"。举例--"这样一个女巫"的教学,首先朗读或讲述,借用一个布袋木偶进行表演;儿童自己设各种女巫,如天气女巫,并描绘出她们的外表;尔后儿童绘画;最后共同观看完成的图画。 除以上内容外,还有②舞台的景象;③用管状颜料印花;④用水彩色绘画的基本常识;⑤填色画;⑥观看图画等等。 日本的低年级美术教学内容则包括:造型性的游戏(玩砂、化妆等)、绘画立体(泥塑、纸模型等)表现、制作使用物品和观赏作品。教科书很少介绍作画和制作的必要知识,而是以学生们的作业(作品)再配上简短生动的文字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想象创造。 我国一年纸美术教学内容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例:有基本形状和色彩的认识;画出生活中与此形相似的某些事物,如方的手绢、圆的气球和三角形的小旗、制作拉花、小彩旗、泥塑小动物等。有些省编教材,像湖南编的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美术第一册还含有撕贴、缝制、折剪等乡土美术内容。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受大纲指导,考虑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国外,全在美术课时的安排上却还是归类为"小三门"(音、体、美)之末,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还需行政的重视。 三、从教学的条件上来看 德国、日本属于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的国家,有能力多途径支持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上充分体现出来。德、日两国各学校均有专门的劳动、美术教室。教学设施的相当完备,除了必需的绘画工具材料外,还有各种木工、美工、造型机械的工具,便于学生制作不同材质的工艺物品,各种标本、写生教具一应俱全,能让学生按需所取,潜心投入美术的学习之中。两个国家的教师工作都很忙,地位也很高,教师必须取得相应较高的职业文凭和执照才能当一名美术教师。多数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校外环境都注意艺术的影响,学生能够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参照、欣赏品位较高的美术作品。 中国的经济起步迟,教育的投入很少,大、中城市的小学美术教学条件很不健全,师资素质较低、缺少场地和设备,加之对学校美术科目的不够重视,中国小学美术以素质培养为主导的教学还显得很薄弱。 四、从课程教育形式来看 德日学校课堂授课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让学生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师是除传授知识外还是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只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帮助他们,真正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的是严谨的准备,一环接一环进行教学,追求课深圳的主动性,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还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吸收。听课看课都讲究形式,实际效果如何是不太管的。很多优秀的课,都只是以形式丰富多彩,像唱戏式的用上很多道具,讲得细、讲得全、讲得稳,就是好。课堂授课还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费心,学者费力。 课堂授课的开放与束缚、灵活与机械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近期目标来说,中国的基础教学好,而长远来说,各种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就显得比国外学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并未真正掌握了创造性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大量的加强补习或"勤学苦经常"来取得的。 五、从教学效果来看 德、日由于普遍重视美术教育,保证了美术教育以至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实施,学生整体艺术素质要比我国的高,以至于所有国民对工作、对生活的艺术品位都显得高雅、文明,对工作对事业也就特别注重求新、求异、讲究创造性。像日本和光大学教授泽典明所说:"我们通过这个学科(美术)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我国的美术教育效果和现状极不平衡,大中城市比乡村要好,沿海地区比内地、比边远地区要好。全面发展尤为突出者有之,在国际绘画、制作比赛中获金奖者有之,画家、美术家辈出。然而破烂的校舍,缺少专业教师、没有教学设备和没钱上学的学龄儿童还客观存在。中国美术教育要面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受教育者,想必是很难的,但我们还是走到了可喜的今天的这一步。 综上所述,我国美术教育的规则设想,前景是好的,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事业将在并不遥远的将来定会走在世界前列。 注:参考文献 A张小鹭《日本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B藤泽典明革《人间形成和美术教育》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C《中国美术教育》杂志有关文章 D有关德、日美术教育教学录像带资料 转自《中国美术教育》(南京),1997.6.10-11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