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科举考试:一种异常巧妙的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6-18 07:45
标题:
科举考试:一种异常巧妙的设计
科举考试:一种异常巧妙的设计
唐晓敏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内容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简化。唐至宋初科考有贴经、墨义、策问、诗赋多种形式,后来诗赋淡出而贴经渐为经义所取代,而经义又经规范、改造而形成八股文,并成为明清两代科考的专用文体。
八股文对考生有复杂的、多方面的要求。它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为题做应考文章,这就是说,为做八股文,考生必须把《四书》、五经背诵下来,尤其《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白文和朱熹注解都要背熟。有人研究指出,考生为做八股文,需要熟记、背诵五十多万字。同时,八股文写作要求依照题义阐发其中的义理,即“代圣贤立言”,而且必须遵守严格的格式要求。
这就是说,为写八股文,考生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积累,首先是,考生必须熟记几十万字,而这几十万字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典籍,可以说也是最富有思想与智慧的作品。其次,八股文内容系乎经义,而它的形式却是文学的。考生为做好八股文又需要具备相当的文学才能, 八股文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为此考生不仅要能理解经典的含义,还要能够通过阅读经典而在自己的心中形成古代的圣贤的音容笑貌,与圣贤认同并将其内化,而这正是提升自己人生境界的过程。再次,八股又非常讲究词采章法格调,考生想作好八股文,又必须具备写作的艺术技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八股文考试实际上是一个大工程。考生为科举考试做准备的过程,为做好八股文,考生要熟记经典,也要广泛阅读唐宋八大家文这样的优秀文学作品,而这即是其自身多方面语文能力形成、发展的过程。对八股文,人们大多持批评态度,认为八股文格式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八股文的是是非非,这里不做讨论,仅想指出:即使八股文写作除了选拔功能之外没有什么意义,但考生为作八股文而学习、背诵经典及广泛阅读文学作品的学习实践,却是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说,中国古代教育的这种做法,是在广阔的时空尺度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挖掘黄金而收获葡萄”故事。
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八股文时代的科举考试为考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起到这样大的拉动作用,而其自身的形式又是相对简单的,即是说,实际考试只是写一篇不到一千字的文章。
与八股文时代的科考相比,现当代语文考试的形式真是太过复杂了!如98年语文高考试题就有一万二千字,共有两大部分,六大项,35道题。可是,这种试卷除了有着未必公平的选拔作用之外,对考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些题目,语文水平愈高可能愈做不出来。王蒙曾讲过:他的小孙子说他不会做他们的语文题,“我不信,可是真拿过来一看,确实傻了眼,这是道选择题,要求选出与‘窗外有棵杨树’意思最接近的一句话,给出的三个选择是:一棵杨树长在窗外;窗外有一棵树,是杨树;从窗内看出去有棵杨树。我觉得都差不多,确实不会做了。”更重要的是,因考试有强大的拉动作用,整个语文教育逐渐走上了“做题”的不归路。有一篇文章讲:一位女士发现女儿在复习语文时专找课本最下面的小字注解背,便问女儿为什么不多复习一下课文的内容,女儿回答:课文大家都复习了,只有掌握这种“犄角旮旯”地方的内容才能拉开与别人的距离。”“乖巧的女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书后枯燥的注解上,不放过书上任何一个铅印的文字,根本没有时间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我们常常批评前人学习语文时“死记硬背”,但前人背诵的是有价值的东西。直到上个世纪前期仍是如此。如冯至讲过:“我在幼年时背诵过一部《论语》,半部《诗经》,当时的确很痛苦,在那些费解的字句里消磨了我许多美好的童年,可是成年后,渐渐了解其中的意义,也像吃橄榄一般,苦后有余甘,如今我并不后悔在儿时读了那一部半书。” 后来则不同。背诵的往往不是原文,而是对原文的解释。中国古代是通过“读经典”而学习语文的,五四时期许多人通过“看小说”来学习语文,几十年前,尚能通过“学课文”来学习语文,而近些年,语文学习则变成了“做习题”。这是最没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从表面看,语文学习学的是“语言”,但语言之“进入”人的内心,绝非是彼此无关的大量“语言现象”机械地进入一个空旷的“容器”。任何人接受“语言”都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个体以自己的心灵感应着语言,对语言没有感应能力,所了解的不是词语的真义而只是字典中的抽象意义,这种学习是难有效果的。而个人心灵的敏感与情感的丰盈又需要“语言”来培养,但丰富人的心灵、情感的并不是孤立的词语而是有组织的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如童庆炳所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是孔子教会我们如何去爱人去学习去过具有道德感的生活,正是屈原教会我们在茫茫的黑夜中去上下求索,正是陶渊明教会我们如何远离尘嚣如何去亲近自然,正是李白的诗教会我们如何去洒脱如何去望月如何去思乡,正是杜甫的诗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国又如何去爱家如何去爱朋友……” 个体因文学的阅读而丰富着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丰富着自己的语言。人是通过文化、首先是通过“文化的镜子”即文学而使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并由此有了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夏丏尊曾讲:“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不难看出,夏丏尊所说的“语感”正是个体在长期的文学阅读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的诗意的感觉。近些年来,语文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因标准化考试而造成的“做题”转向。书店中各种各样的语文习题集铺天盖地,师生因应试而同对课文本身掉以轻心,而把主要精力用于讲解毫无意义细节。许多所谓的语言问题,特别是语法问题,可以说完全是无事生非。如钱梦龙所举的例子:不少教师对生活中很常见的话“妈妈叫我到里屋去拿一个苹果给小朋友吃”做语法分析,分析了半天,学生却是一脸茫然。这样的语文教学怎么会有效率呢?
一直以来,八股文成为某些人批评乃至嘲讽的对象。许多人不加思考地认定它是封建社会教育的“流毒”。八股文确有其问题,但它通过从《四书》、“五经”中选取文题这一非常简单的方法,即起到了大面积普及经典的作用,促使考生熟记、背诵了我国古代那些最优秀的经典,使学生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又通过高度程式化的行文格式,让考生普遍接受了文章写作的训练,使考生行文顺畅并有文采。不能不承认,这是非常富有智慧的做法。而现当代语文教育则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像八股文考试那样,以一种简捷的方式,如通过写一篇不到一千字的文章,多方面地考核学生的语文能力,由此促成学生全面掌握那些最重要的东西。现代语文教育是这样的:让学生学习词汇,就考“词汇”,让学生学习现代文,就考“现代文阅读”,让学生背诵古文,就出“默写”题。由此,语文试卷过于“庞大”,也就不足怪了。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