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国籍可以改变,姓以可以变换,名则是终身的。以英语为例,英国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迟至16世纪(相当于中国明朝)才采用姓,以后姓才广泛流行开来,所以英国用名的历史远比用姓为早。
英语姓名的结构通常是:教名+自取名+姓。如 William Jafferson Clinton。但有时中间的名可以略去,如 George Bush,
中国人在婴儿出生后,由父母亲、或祖父母取名,也可以请亲戚朋友里文化高的人取名。英语民族都信教,婴儿诞生受洗礼的时候,都由牧师取名,称为教名。长大成人后,可以自己再取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姓排在最后。牧师所取的教名,通常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名人作为教名。或 采用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作为教名等。 中国人取名时注意区别男女,如王国强、李国栋等,一看就知道是男性。王秀英、李秀芳等,一看便知是女性。英语也一样,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 John, David, Daniel, Michael等; 常用的女子名有Jane, Mary, Elizabeth, Ann, Sarah, Catherine等。.
英国人习惯上将教名和中间名全部缩写,如 M. H. Thatcher;美国人则习惯于只缩写中间名,如 Ronald W. Reagan。
中国人如需要标明该人的身份、职业时,通常把身份、职称等置于姓名之后,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经理等。英语的次序和中国相反,是身份、职称在前,姓名在后,如Prof. Kissinger,Dr Kissinger, Pres. Clinton等。所以周总理的英译是总理周。
这种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的差异,细究起来,起因于农耕文明和畜牧文明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