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的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3 23:55
标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的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的策略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堆沟港镇中心小学 黄金刚
《现代汉语词典》中“引导”有着更为贴切的解释,即“指引;诱导”。 “引”的含义是指引,指引须是有目标有方向的,但指引可能只是提醒或提示;“导”的含义是诱导,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中的“引导”,我们要放手但不放眼,让学生自主探究,但不失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但不失方向。
一、导在自然,顺势而为。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他们在言语解读中出现偏向、出现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有的老师在学生出错时,为了保持课堂对话的热烈氛围,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忽视对问题的引导。
一位教师教学《比的认识》,先呈现2杯果汁和3杯牛奶的情景图,接着组织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师:可以怎样表示果汁与牛奶的关系?
生: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杯数相当于果汁3/2。
师:你想的很好。还想到了怎样的关系?
生:老师,每个杯子都一样大。
师:听清楚我的问题,果汁和牛奶之间还有怎样的关系?
由于教师需要学生说出的是果汁和牛奶的相差关系,因此对说“每个杯子都一样大”的那个学生明显的想法并非丝毫没有价值,同样其后教师的引导给人的感觉也很不自然。
二、重在具体,切中要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由于准备不足,或者理解不到位,表述不够具体。有的教师往往绕着问题“走”,或者避而不谈。其实善于从学生认知的视角去思考和引导,关注教学内容的细节层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结合具体实例对数学内容做出解释,深入细节层面对学生的认识加以引导,会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数学内容与方法。
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诀求商》第一课时。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有10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在列出除法算式10÷2后,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我是用乘法算的。2×5=10,所以10÷2=5。
生2:5×2=10,所以10÷2=5。
生3:图上有一组在打,还可以分成4组,一共有5组。
师:你是看图分一分的。刚才我们是想什么算除法的?
生:想乘法。
师:想乘法就是想哪一句口诀?
生:二五一十。
从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口诀求商的方法,在学生交流时引导的方向也十分明确,但是,从学生理解和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来看,教师的引导还不够具体。
三、旨在深入,别有洞天。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现有认知水平和在教师引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有一个区域,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平均数》,在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后,教师借助教材“想想做做”中的第2题,通过以下几个问题的巧妙引导,使学生逐步体会平均数的性质。
小丽有三条丝带,第一条14厘米,第二条24厘米,第三条16厘米。
第一个问题:估一估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第二个问题:计算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让学生判断这一平均值是否合理。
第三个问题:如果把第一条丝带的长度增加3厘米,平均长度还会是18厘米吗?会怎样变化?如果把第二条丝带的长度减少6厘米,平均长度又会怎样变化?
通过第一个问题的估算,学生明确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关系。通过第二个问题的引导,学生体会样本各观测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和为零,即离均差之和等于零。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数的敏感性,即每一个数据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教师的引导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点拨者,就不能“代疱”;是传授者,就不能“缄默”。 张弛有度,才能左右逢源。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