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闲侃沈从文的独特创作课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0 20:24
标题: 闲侃沈从文的独特创作课
闲侃沈从文的独特创作课

沈从文先生,我一直认为他的小说非常的特别,湘西的文化在笔端处散发着浓浓的乡村气息,善良的人,恬静的环境,自然的情节,每读一篇,都会记忆深刻。

今日,在旧书摊上掏到汪曾祺先生写的散文集《人间草木》(人物篇),其中有一篇散文,题目是《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读来别有一番趣味。

作为学生,汪曾祺先生用非常朴素的笔法记述着老师的点点滴滴,没有丝毫的夸张,也没有丝毫的个人价值取向,这样的独特文风值得后辈去学习。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先生能够开设创作课,这本身就需要勇气,毕竟,在大学里,能够把这样的课题讲好的老师,那简直是凤毛麟角,就算开了,至于效果如何,那也是收效甚微。

先生在课堂上从不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创作法”之类的东西,比如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认为这是误人子弟的,好的创作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在当今社会,我们的写作课堂上,老师总是讲了许多理论知识,而且孩子们也会顺着老师指的路往上爬,买一些作文技巧之类的书籍,似乎有了这些,作文水平就会立竿见影地变好。殊不知,这样的学习写作的方式不由自主地给自己的笔端设置了许许多多条条框框,遇到一件事,不是投入全部的感情让这件事在文学作品中有血有肉地展现,而是在琢磨采用怎样的技巧获得怎样的高分,为了得到高分,可以把亲人写死了,可以让胡编乱造一些不存在的肉麻事情,这可以骗一些粗心大意的老师,至于文章本身的生命力,那很难评估。

先生不赞成命题作文,即使偶尔命题,也是出一些非常具体的题目,比如《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之类。先生强调片段练习,认为只要片段写好了,今后只要一组装,就能写长文章了。

如今的写作课,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老师布置一个还需要题解的题目,然后让孩子们绞尽脑汁的写文章,至于老师本人,如果还有点良心的,也会到学生中间走一走,至于能不能帮上忙,这一直是个未知数。

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常常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作业讲一些问题,课上的内容往往是经过自己思考的,很少去翻阅什么参考书。听他的课,学生需要举一反三,才能够受益匪浅,终身受用。

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作为写作者,只有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把全身心的灵与肉都贯穿到人物的灵魂深处,这样的文章才不至于没有生命力。恩格斯认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不是作者本人的传声筒,先生这样的观点恰恰暗合了这样的写作原理。其实,世界上伟大的作家,都喜欢围绕人物来发展情节本身,列夫·托尔斯泰就是其中一位,本来准备写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可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又写出了更具魅力的人物形象,这种深入思考的人物形象,又有几个人不愿意读之。

先生批阅学生作文,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看一些与这个作品相类似写法的中外名家作品。只要写得好,先生会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

先生这样的要求看似平常,其实一般人很难做到。写很长的读后感,我们的老师,一般的在文章结尾处写上两三句不痛不痒的话,也不知道学生看了之后能不能得到点东西。先生写的读后感,都是有针对性的,常常在朴素的语言中带有指向意义,学生能够学到点东西。至于推荐一些类似的作品,这就更加困难了。我们一直强调语文老师要博览群书,可又有几个愿意静下心来读点书?据我观察,家里藏书达千册以上的,真的是少得可怜,这样的人也在那儿搞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学生只能在皮毛上下功夫,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先生认为好的作品会及时寄到报刊上发表,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大的赏赐,相信,他今后的写作一定会投入更多的感情,汪曾祺先生一定接受了许多这样的恩惠,否则,写自己的老师也不会如此的精彩,让我们读之非常难忘。

沈从文开创作课,汪曾祺终身受益,我似乎倍感肩上担子沉重,路在脚下,没办法停留。(钱永华)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