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7月16日管季超游南普陀遇书法家陈勇鹏获赠书法集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7 10:06
标题: 7月16日管季超游南普陀遇书法家陈勇鹏获赠书法集
厦门南普陀寺举办“非常心经”当代艺术展
2013年07月08日 来源: 新华网福建频道





    新华网厦门7月7日电(记者余瑛瑞)7日上午9时许,厦门南普陀寺僧众念颂"心经"的声音在法堂前响起,随后,南普陀寺方丈则吾致开场辞。厦门南普陀寺为俗家弟子陈勇鹏举办的“非常心经”当代艺术展,于是有了一个很特别的开幕式。
    以“非常心经”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集书法、摄影、装置于一体。近500平方米的法堂内,陈列的大小数十件展品全是陈勇鹏抄录的《心经》。总计260个字的《心经》是汉传佛教广为人知的经典,陈勇鹏将其抄录于漳州东山海滩海沙上、鼓浪屿雅室内、佛像身下石基上、寺院地面上及建筑物体的立面上,抄录后用相机将它们记录下来,以照片的形式呈现。
    则吾方丈说,陈勇鹏通过书法艺术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将佛法最精湛的《心经》表现给大家共同欣赏,通过欣赏书法艺术感悟《心经》的经法理念。
    陈勇鹏是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员工,工作之余喜爱摄影和书法。他运用摄影、书法和装置集于一体的当代艺术语言来阐释《心经》,表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7 10:08
厦门南普陀寺举办“非常心经”当代艺术展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13-07-08
  2013年7月7日上午9时许,厦门南普陀寺僧众念颂“心经”的声音在法堂前响起,随后,南普陀寺方丈则吾致开场辞。厦门南普陀寺为俗家弟子陈勇鹏举办的“非常心经”当代艺术展,于是有了一个很特别的开幕式。
  以“非常心经”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集书法、摄影、装置于一体。近500平方米的法堂内,陈列的大小数十件展品全是陈勇鹏抄录的《心经》。总计260个字的《心经》是汉传佛教广为人知的经典,陈勇鹏将其抄录于漳州东山海滩海沙上、鼓浪屿雅室内、佛像身下石基上、寺院地面上及建筑物体的立面上,抄录后用相机将它们记录下来,以照片的形式呈现。
  则吾方丈说,陈勇鹏通过书法艺术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将佛法最精湛的《心经》表现给大家共同欣赏,通过欣赏书法艺术感悟《心经》的经法理念。
  陈勇鹏是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员工,工作之余喜爱摄影和书法。他运用摄影、书法和装置集于一体的当代艺术语言来阐释《心经》,表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7 10:09
陈勇鹏“非常心经”艺术展--开启心灵之旅来源 : 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3年7月7日上午9时许,在厦门南普陀寺僧众齐颂"心经" 后,陈勇鹏的“非常心经”第二季在南普陀寺法堂正式开幕。
  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市民宗局局长曾文瑛,市佛协会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则悟大和尚,南普陀寺首座了法法师、知客德煌法师、知客法仪法师等应邀出席开展仪式并参观展览。
  “非常心经”第二季在继承了第一季书写行为的同时融入了摄影、书法、装置、录像和现场行为艺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当代综合艺术展。南普陀寺的法堂是是寺院里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平时摆满佛像供世人瞻仰,这次因为寺院维修而临时空出作为展场,这也是南普陀寺史上唯一一次在这么重要的宗教场所举办当代艺术展。南普陀寺方丈则悟大和尚为本次展览欣然作序。
  “非常心经”第一季是由著名台湾艺人侯德建策划,并于今年3月在厦门举办的。 侯德建曾说:“在这么浮躁的社会,还有一个人这么静。如果老子看到,会说他得道了。如果佛陀看到,会拈花微笑。《心经》有可能是古今中外被抄写最多的一部佛学经典。陈勇鹏却在大家都没想到,甚至不敢想的地方抄写心经。在投影仪的闪烁光影中,我看到了陈勇鹏那颗始终如一的淡定的心。”
  “非常心经”第二季由何少荣、郑福利联合策展。展览将持续到7月17日。
  南普陀寺 则悟方丈 序言
  癸巳盛夏,荷塘飘香,陈勇鹏先生发心举办“非常心经”艺术展,嘱山僧作序。譬游园向导,籍此方便,导有缘之士,悟入诸法空相,认得世间面目,识得生命本来。
  先生假于诸物,描写诸佛无上智言,于本寺法堂内设此《心经》影展,其苦心殷切,实为苦海众生营造舟楫,于佛法中令未信者生信敬,已信者令增长;已度者令欢喜,未度者为作方便。从此,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同登觉岸。

心经 陈勇鹏集南普陀题刻及弘一法师法书

  余居僧门,未曾谙摄影工巧,尚不熟艺术造化,更于新世纪“光色之绘”未臻通达,尝闻经曰:“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大千世界,缘生缘灭,影像重重,众生迷执,患得患失,苦苦丛生,而此《心经》则为度一切苦厄之至善良方。待余作前言铺垫,浅谈一二,望诸来者,随各人根器利钝、信悟深浅,法益均沾,同生信乐。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有译本加“摩诃”二字,“摩诃般若波罗蜜”此为梵言音译,意译为“大智慧到彼岸”。此经于三藏中地位殊胜,浓缩六百卷《大般若经》,如诸佛智慧心髓,是表达“般若性空”思想最简明的经典。全经举出蕴、处、界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法,剖析缘起性空之理,为众生断惑释真,最后以无上大明咒总赅圆满。
  此经于世间流传最广,传诵最多。每天清晨,在全世界至少有三亿人讽诵此经。对于喜爱佛经而又觉得大部头难以受持的人,吟诵精简而又琅琅上口的《心经》,实为随入佛智,明心见性的至简法门。
  中国历史上,至宋朝为止,据考,至少有11次汉译,现存9种译本,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全文260字,义理深幽、影响甚大,汉传佛教通行版为唐朝三藏法师 玄奘 译本。古今无数僧俗人士皆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在修持之余,又将《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作品,也为世界文化艺术献出了一颗晶莹灿烂的明珠。
  心灵、自然与艺术之间,相照互宣。摄影者辛勤奔劳,运用自己的慧眼与灵机,把日常生活中无常变幻之物,经过巧妙捕捉,精心创作,转化为意境深远的视觉艺术,为这个世界留下一幅幅耐人寻味的作品。每幅作品都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启发我们对生命和宇宙新的感悟与深层思考,每幅作品,每个故事又无声地引导着大家,静静地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生命与佛法智慧的融合与印证,这其中,不也是我们共同的不懈追求与最崇高的使命吗?
  普願 诸见闻、随喜者乃至一切众生,以此殊胜因缘,更以三宝功德力故,烦恼永断,福慧具足,清净吉祥。
  陈勇鹏简介:
  陈勇鹏,供职于建设银行厦门分行。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现代摄影的探索。组织民间摄影群体,参与八五美术思潮活动。1988年11月19日,在鼓浪屿海边进行了一次融心理体验与摄影为一体的实验性影像活动。2006年、2007年,《纪念碑》及鼓浪屿系列作品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举办影像专场拍卖会上成交。2006年、2007年,《纪念碑》及鼓浪屿系列作品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举办影像专场拍卖会上成交。
  个展
  1987年,陈勇鹏摄影作品展,北京寿松饭店。2004年9月,鼓浪屿之影,武夷山国际摄影周。2006年,鼓浪屿专题摄影展(厦门)。2013年3月,“非常心经”艺术展(第一季),厦门。
  群展
  1987年4月,参与在香港举办的《5个1》影展。1988年,《人的历程》组照入选“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展”,顾铮评论:“以思辩手法处理人体题材无疑是中国人体摄影表现的一大历史性突破。”1995年10月8日,在鼓浪屿一百年老屋策划一次综合环境、装置和摄影的“鼓浪屿建筑摄影展览”。2009年9月,平遥国际摄影节“八十年代中国摄影30人提名展”2010年,参与厦门集美当代艺术展;2011年,参与海峡摄影交流展(厦门集美)2012年3月,参与中韩艺术交流展(厦门集美);2012年10月,“艺术”:7801现象“艺术展(厦门)


鼓浪屿某咖啡馆

  勇鹏的创意
  ――谢 泳(厦大人文学院教授)
  勇鹏兄是当代较早从事现代摄影的作者。我来厦门教书不久,即在一次朋友聚餐上与勇鹏兄相识,深感他对现代艺术的独到见解。今年春天,他约我参观他创意的《非常心经》摄影艺术展,令我眼界大开。艺术贵在创新,重复是艺术的死敌。
  《心经》是佛学经典,包含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勇鹏兄本人是摄影家,又长于书法。他能将二者联系起来,并成功转化为独具魅力的现代摄影形式,这本身就是极富创意的哲思,不能不令人叫绝。
  现代艺术的复杂和丰富性即在于它的解释建立在观赏者自己的知识和理解上,它的结构是开放的,指向是模糊的,这是现代艺术本身的特征。勇鹏兄的《非常心经》集摄影、书法和装置于一体,真可谓匠心独具。
  书法是中国古老艺术形式,摄影是西方现代艺术重要手段;《心经》是佛学《经典》,而沉重的中国当下现实与这些东西方、古老、现代智慧集中在一处时,它所产生的就不仅是视觉艺术冲击,更有深刻的文化内含在其中。
  一切艺术形式都不能脱离当下的真实生活感受,勇鹏兄的《非常心经》,将中西哲学和艺术的古老智慧溶于一体,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它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但他的哲学追求却是追问式的,他选择在拆迁的废墟上书写《心经》,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追问,也许我们不可能回答,但我们必须深思。
  祝贺勇鹏兄影展成功!


福州仓山原法国领事馆内

  当代艺术的一个方向
  ―――著名摄影批评家鲍昆
  当代艺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要和生活历史发生关系。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问和思考的过程。重要的是艺术家你说了什么,又回答了什么。
  陈勇鹏的创作,留下的是对城市发展的追问。他通过抄写千年流传的佛教经典《心经》这样一个独特的文化文本,将其置于城市拆迁的伤痕之中,以独特的冲突,呈现了一种新形式的互文性,代表了许多与他有着共同的文化情怀的人们,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表达。”
  与陈勇鹏相识多年,他是个可爱的人,和庸庸碌碌、计较现实的一般人不同,他有些浪漫,又很是执著。从那个最躁动不安的八十年代到现在,他一直是个很努力前行的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前行。他一直追求内心的平静,并努力用不断的抄经行为,寻找个人和生活的关系。勇鹏的抄经都是抄在建筑物上,而不是纸上。这一材料的转换,将《心经》的意境放置在喧嚣的现当代文化中,其义不言自明。
  陈勇鹏将每次抄经的过程拍成照片,于是它又成为一组意义延展的摄影作品。这组作品拍摄于7年之前, 陈勇鹏却未将其公之于众,直到相遇知音,在当下浮躁的艺术圈,更显可爱。


厦门某景观雕塑公司:领袖像

  非常心经”的阐释可能
  ―――萧春雷(作家)
  厦门艺术家陈勇鹏擅长书法,并长期致力于实验影像。“非常心经”是他2006年开始创作的一个将书写行为与摄影相结合的观念作品。看完部分影像和图片,颇受启发,这里随手写下一些思考。
  与古代文人的题壁诗传统不同,陈勇鹏书写的并非自己原创的诗文,而是佛学经典。从这个角度看,他更像古代那些创造石窟佛像艺术的匿名工匠,神灵附体,成为人类文明(宗教文明)的弘扬者。《心经》是最简短的佛经,译成中文不下十个版本,其中玄奘所译只有260字,一向被认为是佛学智慧的精华,被无数代人无数次抄写和诵念。在我们这个注重版权的作者时代,勇鹏没有敝帚自珍,而是放弃自己的话语,选择书写《心经》,自然是因为他喜爱佛学,我觉得还暗示一件事,就是向一切伟大经典致敬。我们可以把《心经》看成一个符号,如同《圣经》、《庄子》或“牛顿三定律”,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至高成就。
  勇鹏书写《心经》与信众抄经有所不同。对于佛教信徒来说,抄经是有功德的,能够摄取福德,灭罪,弘一法师就说抄经有十大利益。但是,信徒抄经,出于恭敬和虔诚,力求洁净、恒久、奢华,甚至使用金汁银液或鲜血书写,广为结缘和传播。勇鹏抄写《心经》,使用的工具是即将消失的毛笔或墨汁(有时用水),经文则写在荒芜的废墟间、拆迁的残墙边、卸下的门板上,他似乎有意追求一种材质的“卑贱”和“速朽”。这是一种志在“消失”的书写,如同写在沙上,写在空中,写在风里。固然,佛教也是不相信语言的,有“以言遣言”之说,用下一句话打扫前一句话。但是,勇鹏用材料的自然销毁来消解抄经行为,的确另辟蹊径,耐人寻味。他让我们看清了书写是一种抵抗时间(遗忘)的绝望努力。你写下的终要消失,也许比你的生命更短暂。
  然而,书写现场真的消失了吗?或者只是一种转存?作为一个影像艺术家,勇鹏为自己的每次书写都拍摄了照片,有的还拍摄了录像。因此,尽管他的书写行为本身就包含着否定书写的成分。例如他来到西安唐三藏塔前用雨水书写《心经》(对译者玄奘大师致敬),书写未完,前面的字迹已干;2006年以来,他在各种拆迁现场书写的《心经》,如他所料,早已荡然无存。有意思的是,汇集历史影像和图片,他仍然可以举办艺术展览,在某种程度上还原现场。作为一件艺术作品,“非常心经”仍然在追求传播和不朽。从这个角度理解,他的书写现场并未完全消失,不妨看成一种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的转存。


实物:废弃的移动硬盘盒

  我还想对抄写和转存的概念多说两句。我们知道,一本古籍要留存到今天,每千年至少要有热心人翻印三五次,广为传播才行。历史记载了无数作品失传的作家。石碑会磨损,纸张会朽烂,永不间断地抄写、翻印、转存,一向是人类保存文明的基本方式,所谓薪尽火传是也。陈勇鹏的“非常心经”涉及到的重复书写和转存行为,在我看来也是关于文明传递的一个出色隐喻。在印度,《心经》是用梵文写在贝树叶子上的,后来译成汉字记在纸墨间,如今则变成了数据信号。数千年来,世间的物质生生灭灭,正是依赖一代代人的信仰、书写和转存,人类的文明才得以战胜时间,绵延不绝。
  我觉得,“非常心经”是一件充满否定和悖论的杰构,隐喻丰富。千古不易的佛学经典和转瞬即逝的拆迁现场,书写与毁坏、转存,传统抄经与行为艺术,处处构成张力,形成极大的阐释空间,启人深思。
  2013年6月11日


实物:木瓜

  意味深长的隐喻
  ――郑福利(策展人、摄影师)
  你看到不仅仅是一幅照片、一段行为,而是背后那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
  在这些作品中,摄影简化为艺术观念表达的一种手段,在功能上回到了发明最初的记录本质上。这种技术上的简单直接,让艺术家的精神和思考从画面里跃然心中。
  器物之上的书写从甲骨文到商周青铜,再到竹简绢纸,书写的历史承载了中国的文化史。在书写已渐被遗忘的电子时代,再次启用远比摄影术更古老的毛笔书写,这不仅仅是对当下社会的反问,更是对中国文化的又一次传承。古老的中国符号与西方发明的摄影之间在相互对话,而中间的媒介却是源于南亚印度的古老佛教经典。这东西方的对话悄然无声,却意味深长。
  书写的载体均是转瞬即逝之物,但书写的内容却是佛教中亘古不变的真理;书写的过程虽不过是很短的时间,但书写的结果却要用摄影定格成永恒。这两组瞬间与永恒的绞力对抗,沉默却动人心弦。正所谓《心经》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陈勇鹏受“厦门达达”美术思潮浸淫颇深,对现成物上的挪用,不仅让人想起达达主义的鼻祖杜尚。摄影定格了客观视觉,但其背后的精神活动却更显重要。优秀的书法功底、精挑细选的书写载体、图像记录的行为过程与结果,这三位一体诠释了作品的深刻内涵。只有好的书写,才是完整的中国文化传承;达达式的载体选择,是作者内在艺术灵魂的涅槃再生;影像的记录是对世俗的关照和指引。由一幅幅影像,我们窥见了作者的内心,也给《心经》的诠释提供了一种当代艺术上的可能。
  书法讲“字为心画”。持续不断的书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行为的过程是开悟之前量化的累积,顿悟也留给每一位观者。你看到的,不应只是陈勇鹏一个人的心经,他的心经写给每一位观者。
  藉由照片,普度众生。


实物报纸

  回 归
  ――诸高革展(企业家)
  佛教西来中土二千余年,其在中国迭荡起伏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文化的一篇壮丽史诗。近代为佛教再起波澜的是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的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的摇篮。太虚法师在此禅悟了佛教精髓,提出了“人间佛教”之改革倡义。“人间佛教”使佛教大乘教义有了坚实的落脚点。也使佛教的根真正坚实的渗入东方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太虚之后,“人间佛教”枝繁叶茂,从理想、哲理的人身修行语境,渐入生活,更赋予了社会现实价值,使之融入了千家万户的生命之中,这期间产生了许多影响极深的大师,如宏船、印顺、证严、星云等高僧大德。
  “心经”——佛教的圣典,自鸠摩罗什翻译引进中国,便高祭佛堂,早晚唱颂,神圣而庄严。
  某日一位艺术家俯瞰人类家园的急速扩展,面对急躁的寻求更多的自我空间。自我欲望无限制的扩张的同胞,若有所思。也许心经能警示人们过激的心态,劝慰人们过于操劳的灵魂。于是艺术家提起笔,寻找每一个同胞居住和活动过的角落,一笔一笔把心经抄录下来。数年过去了,艺术家犹如一个虔诚的布道者,一个“人间佛教”的践行人,披星戴月,风雨无阻,走遍许多城市和乡村,心经在他走过的每一座废墟,每条街道,每个村庄悄悄的留了下来。也许风过后,雨过后,艺术家抄写的心经只成为斑驳的痕迹或往事,但阅过的、抄过的皆已了然心悟,哪怕是面对一面空墙,或断壁已逝。本来佛教尽管典籍如山,而佛陀涅槃时并未留下只言片语。
  善结善缘,艺术家历尽风雨的非常心经终于要回到南普陀展出了,这是一个回归、一种升华,一个“人间佛教”的云游布道者回到了家园,一部衣衫褴褛的圣典,终将回到他的圣坛,这一圆善的过程神圣而庄重,而面对时空他仅仅是一个行为,一个梦幻泡影,一滴露水,一道闪电……


厦门某景观雕塑公司:水缸

  关怀与拯救
  ――崔剑巍
  我看了你给的那本册子。。。你的这个方式比较好的,是写在城市旧城区的废墟上,这些老房子马上要拆掉的,不存在了。。。中国这么多年,以破为立,把一些文脉给斩断了,城市大大改观,很多人也在反思在解读,有的用的是一种很对立、很暴力的方式来对待,你还是用一种宽厚的方式,这可能和你的年龄、你的性格有关系。你借用了一种很好的手段,佛教的,是一种非常大的东西,她的博爱,它永远不会去说好或者不好,但它也是一种关怀,一种拯救,这种关怀这种拯救,特别值得我们重视。
  她好象在说,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就往未来看吧。这是一种超度,超度一个城市的文脉,一个城市的精神。你通过这种方法,给这个即将逝去的文脉一个尊严。一个城市的文脉很重要,阳气很重要,城市的文脉本来应该是是活的,有阳气的。现在的厦门我很不喜欢,每次回去就在家呆着,哪儿都不去。象BRT这种东西,是政府做政绩的需要。如果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脉切断,这是一种恶。
  在这种情况下,你把心经这样的文字写在这些残垣断壁上,它就具有了意义。你的形式又是很中国的。你开始只是喜欢写字,你这么写不过瘾,起心动念了,做起这个事情。这件事情的后面还有个大的东西,你开始可能没意识到,你一开始可能只是一种玩乐的心态,玩乐的心态也很好,但你这些是06年的时候做的,没有继续做下去,很深地挖下去。后面如果要再做,我觉得你要去思考几个问题。
  首先,展览是很重要的,但你用什么介质和手段要考虑,因为现场不在这儿;展品要和观众对话,你要去想这个形态。你现在还有点流于美术馆里的东西。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点,你要去思考,就是厦门的文脉。厦门的文化是海和船的文化,你可以写在船上,比如渔民新造了一条船,你到那船底下,把心经写上,这个事情很有意义。一是她它跟水面的关系,再者是和渔民、与人的关系。还可把厦门的海域作为你的介质,想办法在水里面写,写完就没了。还可以这样,你把灯泡灌上墨,摆出心经字样,再单点引爆,让字在水面上显示,时间一过又全没了。我的意思就是跟你的环境发生更大的关系,如何把这个东西介入更大的空间。象克里斯托做的大地包裹艺术,太强大了。另外,现在是你一个人起心动念,最好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比如请一百个僧人来诵读心经;请一些艺术家来做作品,产生一种集体共振。
  说来说去,不能离开佛教上讲的,尘归尘,土归土。



陈勇鹏作品

  另类书写
  ――王璧(书法家)
  勇鹏兄的非常心经无疑是另类而且当代。此有别于某些所谓书法家们成百上千遍以抄抄写写为谋生手段的作业。尽管勇鹏的非常心经可能没有很好的书法要素和流派继承,也许在技巧与章法上未必法度森严,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张挂和收藏。但是,正因为有别于当下形形色色的佛经范式而引起我的重视和思考。我从勇鹏兄的非常心经的书写历程以及书写环境和无处不在的当下心态去反映一部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的经典。我忽然发现勇鹏兄对佛学的本质,对心即是佛,对空色之间的理解,对道在瓦铄的情绪是比许多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否则勇鹏兄写不出如此出乎世俗观念,非常不同的心经。不理解,勇鹏兄只能在骂声中写下去!
  瑞璜王璧癸巳初夏凌晨于觉心蕴真斋

  第二季展画册 后记
  陈勇鹏
  我从小就是在闽南乡下一个佛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奶奶和外婆都是虔诚的信徒。长大后当我瞻仰各地佛教胜地,了解了佛祖释迦牟尼的事迹后,我的内心充满敬仰。以后接触到更多的佛教经典,其中的《心经》令我十分喜爱,日常反复吟诵,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也经常以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心经》为范本。虽然我至今还没能完全读懂《心经》,但不断抄写的过程让我浮躁的心得到了安宁、精神获得滋养。
  2006年夏天一次心血来潮,促使了我一个近乎疯狂的在残壁上书写《心经》行为;2012年冬天在厦门沙坡尾798时代空间一次作品观摩活动,又促成了2013年3月底由侯德建策划的我的“非常心经”第一季展览。
  我并不很自信这个残壁书经行为在艺术上有多大的创造,没想到这些记录性的照片在印象大红袍(厦门)茶业公司会所展出后,在观众中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厦门市政协潘世建副主席看了我的残壁书经的展览和视频演播后久久没有说话,我看到他的眼中噙着泪花。是什么触动了他的情感?是城市的沧桑巨变?是心经的神秘力量?还是我将这二者结合的行为?我很想知道,但他没说。
  南普陀则悟方丈从画册上看了我第一季作品后,不仅不以我的“非常”行为为忤,反而给予了肯定,并慨然应允在南普陀法堂举办“非常心经”的第二季展览,这实在令我喜出望外,真是因缘殊胜啊。则悟方丈还专门为这次展览撰写了序言,方丈优美的文辞、庄重的开示和美好的祝福令我心生无限敬意和感激之情。
  我的老朋友、中国摄影界大佬潘科、胡武功听说我要到兴教寺三藏塔前写心经,不仅为我的行动提供了种种方便,还亲自操刀记录我抄经的过程,打虎还是亲兄弟啊。
  福建画报社长、“50社”(民间摄影群体)发起人之一崔建楠两度来厦门组织我的作品研讨活动,积极谋划我的心经书写活动。50社员李世雄、阮晓榕,老朋友张革展、曾颖宏也为我的创作和展览献计献策。最近从北京南下的新朋友郑福利做了大量策展工作,曾厝安羚羊姑娘关注和督促策展进程,她的羚羊客栈为策展工作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讨论场所。
  厦门维信企业.三味文化投资何少荣董事长倾力相助,并派出得力助手王艳青、江瑜协助展览的执行。厦门策划界大伽杨礼国友情赞助,指导画册的设计。大城小爱派出摄影师韦棋协助记录我创作的一些过程。厦门音像出版社为展览制作了专题片。好车网也在海西车博会期间利用展厅和自办刊物为我宣传。
  我服务的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各级领导对我的创作活动十分支持,这次特别将我的第二季展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之中。
  我的母亲、弟弟在身后默默支持,我的好太太高晖为展览做了大量后勤工作,为了盛装出席展览开幕式并代表我致辞,平时节俭的她也到服装名牌商店“血拼”了一把,呵呵。
  一个展览的完成,一项事业的成就,动念起因来自某个人,但最后的完成一定是众力合作的结果,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具名了,敬请被我遗漏的老师和朋友们见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7 10:10
“非常心经”第二季影像作品展在厦门南普陀寺法堂开展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8日    发布:weiyi    来源:南普陀在线   


      2013年7月7日,陈勇鹏先生的“非常心经”第二季影像作品展在厦门南普陀寺法堂开展,展期十天。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市民宗局局长曾文瑛,市佛协会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则悟大和尚,南普陀寺首座了法法师、知客德煌法师、知客法仪法师等应邀出席开展仪式并参观展览。  上午9时许,开展仪式在法堂举行。首先,大众合掌恭诵《心经》。接着,则悟大和尚发表讲话,他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心经》是中国汉传佛教家喻户晓的经典,是《大般若经》的浓缩和精华。陈勇鹏在其生活的各个角落辛勤奔劳,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理解,把日常生活中的无常,经过巧妙捕捉,精心创作,转化为意境深远的视觉艺术,为这个世界留下一幅幅耐人寻味的作品。每幅作品都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启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感悟与思考。他期望观展者在欣赏其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对《心经》诠释义理有所感悟,对自己的身心、生活、工作带来益处。最后,预祝作品展圆满成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7 10:12
厦门摄影家残墙断壁写《心经》
来源: 福建新闻网2013-07-08作者:杨伏山
  世间流传最广、传诵最多的佛学经典,或许首推唐朝三藏法师玄奘所译260字《心经》。而在行将拆迁的断垣残壁上、在被人遗忘的庭院角落、甚至在人类制造并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基座边书写《心经》者,则惟有厦门摄影家陈勇鹏一人。
  陈勇鹏刻意选择“卑贱”和“速朽”的材质作为书写媒介,运用现代影像将此另类的书法定格为永恒,不经意间却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方式。
  陈勇鹏“非常心经”影像作品展第二季展,7日在闽南著名古刹南普陀法堂内举办。陈勇鹏自2006年夏天开始历时7年创作的另类书法和摄影艺术作品,给摩肩接踵的观展者,带来醇厚的艺术美感和强烈的心灵震撼。
  南普陀则悟方丈称,《心经》是中国汉传佛教家喻户晓的经典,是佛教思想的浓缩和精华。陈勇鹏在其生活的各个角落辛勤奔劳,运用自己的慧眼与灵机,把日常生活中无常变幻之物,经过巧妙捕捉,精心创作,转化为意境深远的视觉艺术,为这个世界留下一幅幅耐人寻味的作品。
  则悟方丈说,陈勇鹏每幅作品都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启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新的感悟与深层思考。他期望观展者在欣赏其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对《心经》的精华能有所感悟,对自己生活、工作和身心自在带来益处。
  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的陈勇鹏,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厦门。摄影并非其本职并工作,但他却是中国当代摄影界最早尝试达达主义的摄影人之一。他于80年代初期开始现代摄影的探索,1988年11月19日,他在鼓浪屿海边进行一次融心理体验与摄影为一体的实验性影像活动,引起摄影界注目。
  本次艺术展主办者厦门建行副行长黄惠玲告诉记者,陈勇鹏是该行一名老员工,擅长摄影和书法,在业内知名度甚高,2009年曾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入选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最具创新意识的30位摄影家之一。此次他尝试集摄影、书法和装置于一体的当代艺术语言来阐释古老的佛教经典《心经》,极富创意,不仅深具视觉冲击力,更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其中。
  陈勇鹏从小就在在闽南乡下一个佛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奶奶和外婆都是虔诚的信徒。长大以后接触到许多佛教经典,其中的《心经》尤其令其喜爱,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常以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心经》为范本。他说,“不断抄写《心经》的过程,让我浮躁的心得到了安宁、精神获得滋养。”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经》和尝试新的艺术创作方式,2006年夏天,陈勇鹏开始尝试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残垣断壁上书写《心经》,并作影像记录,历时7载,持续不断。
  今年3月底,台湾著名音乐人侯德建在厦门看到陈勇鹏在各式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抄写心经的录像,深受震动和感动,亲自为其策划举办了陈勇鹏“非常心经”影像作品展。(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7 10:14
厦门摄影家残墙断壁写《心经》引关注
2013-07-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杨伏山

世间流传最广、传诵最多的佛学经典,或许首推唐朝三藏法师玄奘所译260字《心经》。而在行将拆迁的断垣残壁上、在被人遗忘的庭院角落、甚至在人类制造并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基座边书写《心经》者,则惟有厦门摄影家陈勇鹏一人。


陈勇鹏(右1)为观展嘉宾介绍作品艺术创作过程

世间流传最广、传诵最多的佛学经典,或许首推唐朝三藏法师玄奘所译260字《心经》。而在行将拆迁的断垣残壁上、在被人遗忘的庭院角落、甚至在人类制造并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基座边书写《心经》者,则惟有厦门摄影家陈勇鹏一人。
陈勇鹏刻意选择“卑贱”和“速朽”的材质作为书写媒介,运用现代影像将此另类的书法定格为永恒,不经意间却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方式。
陈勇鹏“非常心经”影像作品展第二季展,7日在闽南著名古刹南普陀法堂内举办。陈勇鹏自2006年夏天开始历时7年创作的另类书法和摄影艺术作品,给摩肩接踵的观展者,带来醇厚的艺术美感和强烈的心灵震撼。
南普陀则悟方丈称,《心经》是中国汉传佛教家喻户晓的经典,是佛教思想的浓缩和精华。陈勇鹏在其生活的各个角落辛勤奔劳,运用自己的慧眼与灵机,把日常生活中无常变幻之物,经过巧妙捕捉,精心创作,转化为意境深远的视觉艺术,为这个世界留下一幅幅耐人寻味的作品。
他说,陈勇鹏每幅作品都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启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新的感悟与深层思考。他期望观展者在欣赏其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对《心经》的精华能有所感悟,对自己生活、工作和身心自在带来益处。
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的陈勇鹏,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厦门。摄影并非其本职并工作,但他却是中国当代摄影界最早尝试达达主义的摄影人之一。他于80年代初期开始现代摄影的探索,1988年11月19日,他在鼓浪屿海边进行一次融心理体验与摄影为一体的实验性影像活动,引起摄影界注目;2009年曾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入选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最具创新意识的30位摄影家之一。
此次他尝试集摄影、书法和装置于一体的当代艺术语言来阐释古老的佛教经典《心经》,极富创意,不仅深具视觉冲击力,更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其中。
陈勇鹏从小就在在闽南乡下一个佛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奶奶和外婆都是虔诚的信徒。长大以后接触到许多佛教经典,其中的《心经》尤其令其喜爱,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常以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心经》为范本。他说,“不断抄写《心经》的过程,让我浮躁的心得到了安宁、精神获得滋养。”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经》和尝试新的艺术创作方式,2006年夏天,陈勇鹏开始尝试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残垣断壁上书写《心经》,并作影像记录,历时7载,持续不断。
今年3月底,台湾著名音乐人侯德建在厦门看到陈勇鹏在各式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抄写心经的录像,深受震动和感动,亲自为其策划举办了陈勇鹏“非常心经”影像作品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7 10:26
残垣断壁上书写“非常”《心经》厦门网 2013-03-29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林晓云)由台湾艺人侯德建策划,本地摄影家陈勇鹏的“非常心经”影像作品展,昨晚在湖滨东路中祥大厦一楼印象大红袍馆展出。作品大部分是陈勇鹏在2006年夏天所拍,封存近7年。创作地点大部分在思明区中华片区拆迁现场。
   拍摄已过去好多年,陈勇鹏一直没想好拿这些作品做什么。去年侯德建来厦门,他用投影仪介绍自己的艺术创作,其中就有这些作品。侯德建看到后很兴奋,逢人便说这件事,说要为这些作品办个展览。侯德建说:“在这么浮躁的社会,还有一个人这么静。如果老子看到,会说他得道了。如果佛陀看到,会拈花微笑。”于是他联系好场馆,促成了这次展览。
   陈勇鹏业余练习书法,260字的《心经》一直是他喜爱的一个题材。前些年厦门老城区大规模改造拆迁过程中,许多老房子空了,暴露出一截截残垣断壁。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这些断墙不也是很好的书写材料吗?反正它们很快就要消亡,索性让它们再发挥一点余热。于是,他就在这些残壁上抄写《心经》。
   侯德建表示:“《心经》有可能是古今中外被抄写最多的一部佛学经典。陈勇鹏却在大家都没想到,甚至不敢想的地方抄写心经。在投影仪的闪烁光影中,我看到了陈勇鹏那颗始终如一的淡定的心。”
   昨天开幕式的现场,侯德建与陈勇鹏还共同创作了一部作品。陈勇鹏前几日去了第八菜市场,在闹市中,用水洗布书写《心经》,他让传统的书法和前卫的行为艺术无缝融合。这条《心经》视频影片,配上了侯德建创作的同题音乐。现场效果极好,被不少人称为“天衣无缝”。



[责任编辑:陈丽密   来源:厦门晚报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7 10:28
残垣断壁上的《心经》
www.taihainet.com 2013/7/8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微博)7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晓平 文/图)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展览,当外面的麦克风吵嚷地举行开幕仪式的时候,展览的主角却在自己的作品下屏声静气盘坐在地上,用水抄写没有显出字来的《心经》。   昨天,在南普陀寺的法堂里——“非常心经”陈勇鹏第二季展在这里举行。陈勇鹏是厦门建行的员工,2006年起开始他的《心经》创作,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不满足自己的书法总在纸上写,前几年在厦门老城区的改造拆迁中,一些暴露出来的残垣断壁让他突发奇想,他以断墙等为“纸”在上面写《心经》,并用影像记录了这些过程。此次展览就是这些“作品”的首次集中展出。
  《心经》是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译的佛经经典之一,南普陀方丈则悟法师评价展览,“先生假于诸物,描写诸佛无上智言,其苦心殷切,实为苦海众生造舟楫,于佛法中令未信者生信敬,已信者令增长;已度者令欢喜,未度者为作方便。”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