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论屌丝为何物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18 06:48
标题:
论屌丝为何物
论屌丝为何物
来自豆瓣:作者刀劈三观荔枝
首先如何定义屌丝?什么样的人叫做屌丝?是纯粹的智力缺陷还是纯粹的智识缺少?是贫穷和匮乏的一群人?我以为,屌丝和智商多少,乃至掌握了多少财富无关,它是一种态度,它可以如此概括: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方位,也就是说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他以自我为中心,世界围绕着他转,他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能反思和自我教育,所以他根本不清楚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他也无法更接近一个真实的世界,纯粹地活在自己建构的世界中,爱幻想,有妄图和动机,却无法付诸行动。在原地踏步,看着别人的进取和成长而嫉恨,内心极度自卑狭隘,这样的人,我叫他屌丝。
细数屌丝的特征
1、偏执
为什么说他偏执呢?当他的视界很小,小到只能看见眼前的事物时,他就会彻底变成一个井底之蛙。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的视界从自我放射出去,能放射多远,完全仰赖他的智力、知识和认知。况且跳出自己的世界,要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需要动态的眼光,对未来趋势的前瞻能力,这需要足够的洞见和深远的觉察力。想要理解世界,理解未来,是不容易的,这需要非常好的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我把这个管作悟性。就好比,当你在谈论全球经济的时候,着眼点是全球和未来趋势,但有些人并不如此理解,他不具备那个思维模式,他的思维只能是静态的,所以他看不到未来。
2、狭隘
大白话就是无法宽容。对于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无法容纳,对于别人的小小过错无法谅解。在职场中,在婚恋中,大量因内心狭隘而引发的关系不平衡的例子随处可见,为了谁洗碗而吵架吵到离婚;因为别人的一个无心言辞而记恨在心;对同事的才能嫉恨,羡慕别人的成长和收获。贫富、贵贱、生死是人所面对的三大难关,很少有人能在这三个问题上相通,不自知不自觉地去比较,最后弄得个失落和沮丧,自卑由心内而生。自卑感让人会莫名其妙地敏感,对于任何话题和字眼,乃至他人的一个行为动作都放大,并自作多情地以为那是一些针对自己的信号。疑窦重生,各种受迫害妄想症,不安全感萌发,焦虑不安,他整个状态都是在那儿上串下跳,而且自己也感觉很痛苦,他把这个痛苦的根源归咎于社会、外部世界,因为他是没有能力反思自己的,他不可内观。
屌丝是如何炼成的
冥冥中哀怨,仇视、敌对、不宽容、狭隘和自卑、虚伪和自私,这就是屌丝的生命轨迹,不完全健康的人格。我不认为大多数人是这样的,自嘲一把是化解,经常自嘲,心态可能会失去平衡,成为一个十足的屌丝,因为你无时无刻不在给自己暗示——你就是个屌丝。那么,屌丝的形成和什么有关?难道还真是自我暗示出来的?其实不然。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的因素之大,超过我们所能想象。他是从什么样的家庭出生成长的,他就以这个原生家庭对他的塑造过活,那些好的,不好的影响形成了习惯,并转变为后天的性格,最终通过这种性格,走完他的人生和命运。家庭真的这么可怕吗?其实应该说家庭的影响力太大,看看父母皆祸害小组即知。幸运的是,人有自我意志,当他在家庭关系中感到局促,压抑,就会反抗,我们每一个人成人之后都会离开那个家庭,这也是一种解脱。但仅仅为了解脱是不够的,更不能因为过去所遭受的错误教导而一刀切断与父母的关系。那个脱离,可以给我们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人是自我教育的动物,这是人的灵性,任何动物都无法比拟。难道心灵的成长不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调节认知的过程吗?只有认知的改变,才会改变你的行为模式,而行为模式的改变和新的习惯养成,却可潜移默化你的性格。不要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有谁一生来就懂得宽容、克己、掌握爱的能力。这些都是后天的自我教育和反思的,当然,人性中的良善也是使得人之所以能成为高尚的人的原因之一。
2、社会因素
这通常被归咎为制度。如何理解?很多人说,我是被逼的,制度就是这样,社会就是这样。我承认,每个人都受到社会的影响,可社会是什么?社会也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社会,这句话是把双刃剑,指出了推诿责任给社会是个人的不道德,我们也要意识到制度不仅仅是强制性的规则层面,更大的层面是群体中的人价值观、习俗和风尚。比如,我们都厌恶贪污腐败,恨不得把贪官都揪出来,可是在一遇到某些社会性的民生问题就会要求政府管一管,于是为了这个管一管顺应民意,政府就会产生更冗长的官僚队伍,要管一管,就等于你给予了官僚阶层更多的权力,他们拿着权力寻租,徇私舞弊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就是这个道理。
把责任推诿给社会是很容易的,这个没有特定指称的名词成为靶子,什么都能往里扔。“是社会不好!”言下之意是,是他们不好,我的不好是被逼的。其实个人没有这么多无奈,个人也不是被逼的,这是最显而易见的群体盲从罢了。缺乏理智的反省,就只能成为激情的奴隶,哪怕这个激情是负面的,消极的,也是如此强烈的追随着群体,深怕自己脱离了群体,成为分外醒目的人,这要被人说成是不好的,是病态的。中庸之道被奉为圭臬,很符合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潮,这是漫长的千年帝制文化土壤结下的果,当然更遗憾的是,在这种压抑的帝制文化历史中,鲜少有抗争,多为顺民。这,不容得我们不好好反思一下。
3、个人因素
所以我的重点还是要谈谈个人因素。为什么说人是有灵性的?人的理想和梦想需要某种推动力,那是欲望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一份信念。信念是什么?要把它说清楚很不容易,那可以写一本书了。我没指望自己能阐述清楚,我就把非常浅薄的见解提一提。
动物是没有信念的,所以人和动物的区别在这里,这个信念与人的灵性有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也绝非漫长的形成,它有一个厚积薄发,识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那个当下的顿悟。信念就是这样无中生有的,有时候信念与信仰互用。当然,它体现了你的价值观和认知,也体现了你有多少的意志力和诚恳。这个诚恳,不是对着什么神灵,而是对自己的内心,你对你自己的诚恳。你做不到内观和反思,你就是虚伪的,随后你在学理上、交际上、为人处世上待他人虚伪,只有真诚对待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给予别人真诚。所以人要是不傻,我们都可以分清楚这个人是不是虚伪。赞美和敷衍,也许说出来的是同一句话,但我们可以立刻感受他的真伪。
少年派就讲了一个道理——信念。我不知道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有没有对此的思考,而这个思考是要指向自己的。很多影评争论的是那个两个版本的故事哪个是事实?或者从欲望的角度、本能的角度阐述信念。却极少有人能把这个思考指向自己。啊,我知道少年派表达了人的信念,然后呢?不了了之。少年派是一个发生过即失去的事件,那只是一部电影,看过那么多那么多书,真正给予自己解惑的真理的却几乎没有,因为读过了就读过了,没能留下点什么。其实真理是通过在思考中的苦苦求索而得。要做深入的思考,那是很难的,为什么?思考是痛苦的,尤其是转向对自己的思考更痛苦,出于人天然的惰性,能不做就不做。随众、随大流就简单多了,也不会被当做变态。霍妮写的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是病态的,极少有正常的人。反而正常的人被当做变态。那我们这个时代呢?亦复如此。
指向自己的思考,是对自己负责的,对自己坦诚,也是需要付出勇气的。我能拿出多少勇气?多少坦诚?做不到的人,总是在逃避现实,逃避追问,逃避思考,他其实在逃避自己。通过内观自证通达,内心世界才会扩展,放大,内心世界犹如浩瀚的宇宙,深不可测,一个人的气场有多大?是无边的,气场是由内心决定的,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宽厚,他眼中的世界才有多宽厚,人的视界由内心决定。
人和人的差距与其说是识力的差距,视界的差距,不如说是内心世界的差距。改变认知远远比改变性格难得多,而改变认知,只有自己做得到,所以说人是自我教育的,是有灵性的,人是可以自我救赎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