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叶澜:文化生态复杂化与中国学校文化的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31 04:23
标题:
叶澜:文化生态复杂化与中国学校文化的发展
叶澜:文化生态复杂化与中国学校文化的发展
叶澜: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下午好!上午到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多精采的报告,而且每一个报告都提出自己的问题,都反应了一种立场、一种视角,那么我今天讲的题目想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谈全球化和学校的文化发展问题。
为什么选择文化这样一个视角呢?因为我觉得至少有两点理由促使我选择文化作为讨论问题的视角。第一,我觉得大概文化跟教育的关系最密切的关系,我们不能想象教育跟文化分离,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的教育改变让人从自然人,逐渐变成社会化文化,这个文化是一个动词的文化,那么也可以说文化对于人的精神生命的发展而言,就像空气、阳光、水一样的不可获取,这是第一原因。
第二个因素,我觉得就是从目前来看,这个全球化的进程,带来了文化的这种交互的作用。它的复杂化成为了非常突出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我们在地球上每一所学校都必须面对的。而且他提出许多的挑战,尤其对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全球运动的对华沟通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大概是在座来自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大概是不太能体会和想象的,所以我想就这一点跟我们在座的各位做一下交流。
为了说明这样一个主题,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认为文化生态复杂化是全球化的一个产物,是全球化的产物之一。那么就这一点而言,从几个方面说明,第一个全球化我们的理解无论是事实还是我们理解,它都是一种多元的、一个历史的过程,作为一个话来说它现在还是在进行,并不是已经结束了,所以对这样一个多元的事实的理解,以及这样的过程,我认为我们所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的人,都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二个就是说,我们如果从多元化历史这样一个解释,做多元我们从最初的历史来看,全球化是一个空间概念,哥伦布发现地球是圆的,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才知道,无论物品还是人都通行无阻,除了空间概念,还有经济全球化,这是讲最普遍,也是为什么全球化70年以来,迅猛发展的主要的原因,现在流通物品流通的经济各个方面,资本、技术、人才等等一系列流通和市场化。
第三个方面,全球化也是政治性的问题,政治性的全球化的出现,最初是殖民主义方式体现的,到现在经过冷战时期,现在经过多极并存的时代,今天我想说,是文化的全球化的过程,这个文化的全球化的过程,他是从一种实体性的交流,比说我们文化的书籍的一些作品。
还有一些人,作为艺术家,还有许多的演出、展览等等,这都是有实体性,最初的交流是这种方式,到今天,我们认为全球化是文化的全球化,在载体上面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已经是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实现,这个全球化也正是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当时加拿大著名传媒专家提出了一个地球村的概念,所以这样一个时代的这样一种丰富的交流,就使得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我们可能都在说全球化,但是每个人说的不一样,每个人头脑里面全球化的情景不一样。这个发达国家讨论全球化的时候,他向着一种思路,发展中国家也许是另外一种思路,但是我们都在说全球化,所以全球化的理解,如果仅仅是单一化、一致化,会带来一些误差,这是第一。
第二,就国际文化全球化的方面有很大不同的,在国内大家比较熟悉的,比如说美国讨论全球问题一个专家,他强调的是文化,他强调是一种冲突,就全球化带来的是一种文化的冲突。而且他认为,那些最大的文明按,因为世界上主要的权利把文明跟权利联系在一起,全球化过程当中。而德国一位专家强调文化的融合,但是它融合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推进民主化前提,这样一种文化的融合和共存才可能。
我们中国有一个著名学者叫做唐依健,他强调的是什么?是中国式文化的这样一种不同文化之间相处的方式,他的说话是和而不同。面对这么多关于文化全球化,文化上的各种回答,我想可以作出一个概括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在文化这个全球化过程当中,文化的生态已经开始了复杂化了。
那么这个是关于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文化生态的复杂化,他有多重表现,第一个方面的表现就是它的存在的方式上面,这个文化生态的复杂化,第一个方面就是全球文化生态上呈现的多元性,我想这个已经不必解释大家都明白了,第二个我觉得更要强调是国内的文化已经出现全球色彩,中国现在有各式各样的文化、世界文化,都可以在我们中国找到。
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大都市里面,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茶馆、酒吧并存,西餐、中餐同样让人有兴趣,那么我们到处都能够看到外滩各种肤色的人,教育方面不必展开说,现场许多的发言,很多的学校,我们国内很多学校内,开设一些国际部,比如你们将要派会议代表去上海中学设立国际部,这个里面有中方来主持的,而不是由外国的别人来主持的,所以这个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一个很重要方式。
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学校,都开始吸收外国学生,而且有一些外国学生,特别是像日本、韩国,都是东方人,他们往往要求不要单独给他们分班,他们希望跟中国的孩子在一起相处,在一起学习,可以让他更好的学习语言。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学校的班会课,这这面有各个国家的孩子,表达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比如说饮食文化等,那天非常的起劲,韩国的家长都来参加,韩国的家长表演怎么做泡菜,日本的孩子家长表演怎么做茶道,所以各种交流非常丰富。按
在我们国内也已经出现这样的一种交流的方式。那么第三个方面,就是实际上由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推进,现在我们国内在文化方面一个是地域文化,意识开始崛起,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各个地域比如上海是吴越文化,湖南那边是楚文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大家都在开发自己的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的底蕴,另外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各个地区开放程度不同,也出现差异,还有改变阶层,我们很久以来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都没有白领、蓝领的提法,现在白领、蓝领、灰领,还有民工以及它的子女,有许多专用的名词,实际上生活当中非常的普通,他反应各个阶层的文化,是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个阶层的差异。
还有职业文化,不同的职业,它有不同的文化,作为它的支撑。那么这个差异很大,这个差异带来的是什么呢,就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个人,它的文化的生态环境开始多样化,它不在是单一的,这些实际上都会向教育提出挑战,最后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深刻的体验到传统的文化,跟当代的文化的共存。我曾经说过比较形象的比喻表达我们中国人现在是一种身处运动文化的状况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文化的根就像人的双脚一样,牢牢扎农业社会土壤,要不然我们官本位不会这样的严重,这是很深的扎在这面,我们先吃进去文化,大量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文化食量,所以我们吃的工业化消化吸收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这种文化食量,脑袋现在西方已经朝前跑了,所以脑袋我们现在都被全球化、信息化、后现代轰击着就是这样的一种我们所处文化生态,很像云南地植物动物生态,差异性太大了。
我觉得我们文化普遍会有浮躁,这个原因恐怕就是我们一下子有太多的东西冲过来,而我们文化历史的积淀太深太牢,这样的背景使得中国当前的状况是是世界上尚处最复杂的文化生态中一个国家,在中国做教育使每一个人意识到,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国家,生存空气、阳光和水,我们不理解这一点的话,我们恐怕很难来创造一种文化,今天我们教育要发展,这样的一种新文化。这个是关于文化方面,我的一些表述。
就是它的存在的状况的表述。那么另外运动文化生态复杂化表现关系上各式各样文化关系非常的复杂,第一基础性并存与对话,这个是基础,并存表现一种什么关系呢?表现了对各种文化尊重基础上的一种关系状况,如果一种文化不尊重另外一种文化,那么不是并存的问题,是消灭吃掉他,并存是文化多元前提,只有尊重了,才可能有并存局面出现,这是基础性,但是并存不可能达到相互之间的作用交流,所以他需要有对话,而这个通过对话他会有可能就是实现了文化的相互的一种作用。
那么对话在下面一种冲突,对话两极的表达冲突是对华失败,最后我否定你,你否定我,然后吵起来,这个是冲突,那么会互补对华有效,我发现你的好,其实我们学校有这种情况,老师跟学生对话有时候会有冲突,吵起来,有时候沟通,沟通以后老师理解了学生,学生理解了老师,然后相互发现,一些可以互补的东西,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这种复杂的关系,就表现为一种渗透与更新,我觉得这是表达文化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生长的时候一种关系性质,那叫做渗透和更新,由于一点一点开始更新,最后我认为通过文化的交互作用以后,产生的新文化的它的一种关系性质,一种表达,一种健康的新文化,我认为通过沟通以后,通过渗透更新以后,最后的文化的形态,他既包含着我们认为人类共同的一些东西,我们都能相同的一些东西,那就是共同的东西,但是又都保留自己民族文化积淀下来的独特,所以这是一种新文化,他新在哪里我觉得是共同背景下,独特显得更有魅力那么,如果没有共同,只有独特,你就不可能在这个文化的生态中,得到一种生长发展的可能。
所以我认为这样的4个关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我们在一个生态复杂化背景下的文化的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性质。从两个方面来说,下面一个是更深度对文化生态复杂化的一个理解。这个是关于第二点我想强调的。
接下来第三,我先谈第二个大问题,我们今天中国学校文化生态复杂性的独特表现是什么,第一点,就是社会的文化生态多样性。大家都觉得现在学校的文化跟过去的学校比较单一的文化不一样了。
第二点表现在文化差异,师生关系上凸显教师和学生之间他们的一个文化差异,比过去扩大了,这个扩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教师他作为一种社会的主流价值代表者,和他作为教育者跟学生个体文化的多元,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容易发生差异,甚至是冲突,由于时代变化速度加剧,所以我们现在呆在一起的的时间缩短了,所谓缩短是什么意思?原来我们说10年大概是一代,现在5、6年就开始产生文化的认同发生差异,有时候碰到大学里面4年级的孩子,对1年级许多同学的做法看不懂,大学里面高年级、低年级已经看不懂。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年轻人一句话他赶不上时代了,他说我老了。这就是一种变化的速度加快了一个表现。第三个往就是差异,他不仅表现在教师个体、学生个体或者群体之间,他还表现在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方式跟学生的学校行为之间,就是我们制度文化,我们管理文化,跟学生的行为常常有很大差异,我们报纸上看到,效仿的管理带来了跟学生巨大的冲突,那么冲突的结果闹到社会上,全社会讨论这样的冲突,这里不必展开,大家能够明白我说的是什么,这个是一种文化的冲突和差异。
最后一个就是这样的差异,如果我们不去研究,不去沟通寻找一种发展的思路,那么就有可能演化为冲突,至少会造成我们教育影响的削弱,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必须重视,当前学校文化的复杂性,这是一个角度,我在讨论的,这是第二点待机文化差异。
第三点就是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比以前放大了,变大了,这个差异一方面是因为生源构成的复杂化,跟家庭背景的造成,另外一社会文化对学生的渗透,我们国内有相当的权利支配,这样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认同,带来群体的分化和差异,所以现在学生之间,我觉得我们的老师、校长如果好好研究我们学生文化的内部差异,这将对于我们教育来说提供资源,提供我们如何去进行这样的教育,以及如何让学生相互之间来实现沟通。那么这个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
第四个,学校转型当中教育文化的冲突,再教育改革的实践当中,表现的是突出了,我跟下面的学校在一起做改革的研究,我就会发现,教师和领导之间,他有文化差异,教师和教师之间有差异,甚至教师作为个人他面临的原先的问题跟现代时代发生变化的文化之间的个人自我冲突差异,所以这样一个情况下面,我觉得对于这一点特别注意,我认为教育文化的改造发展是学校的生态改造的最特殊根本性任务,也是学校文化内在实力。
第五个方面,那就是涉及到社会文化和教育文化的关系复杂性,大家可以看到,今天很多的记者在,大家可以知道,现在报纸上最能够引起讨是具体教育文化,然后全社会讨论,上一次我看到新民晚报讨论小学生要不要擦黑板大家很开心在讨论,这个价值观不一样,有的家长说不要,有的说要有的,怎么样不一样,社会文化原来我们家庭跟学校之间关系是什么,以前的说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续。
所有这一些我们认为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当代学校面临着学校文化跟更新的任务,这种更新不是用新的单一代替曾经有过得单一,学校需要建设,需要适应当代文化生态复杂化的新文化,我今天讲到这里,我想大家会有这样一种体会,今天上午我听到很多什么都可以一致,今天的中国,转型时期,首先面对多元带来的差异。差异以后我们怎么办回答这个问题,是面临转型期文化转型文化,不是简单拿一个地方好的文化,代替国内已有的文化,而且完善学校文化的发展问题,这是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必须面对的。
最后一点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想简单说一说,就是在新型学校的创建中,实现学校文化的发展,这个学校文化发展的意义,我想刚才我说大概大家就可以体会了,他不仅是学校教育成功必要条件,而且他本身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我们教育精神成人,所以这一点上面我认为不可回避的一个任任务,第二个文化生态的负复杂化,他为学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同时提出挑战。
挑战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挑战核心是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中选择与重建,批判与吸收继承与创新文化的意识与能力。为什么把这个作为核心任务,因为我们将来的孩子他要出去面临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世界,这样的世界生存发展,必须具有这样的一种面对复杂文化的能力,这是第二条。
第三点,就是我们认为学校文化的重建他是有他的特殊性,他的特殊性就是在价值取向上服务于学生的主动健康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智慧的生成。我觉得我们过去比较少来把教师这个职业当做一个富有智慧挑战的职业。那么这里文化的建设服从于是乎这样的价值取向,那么具体的讲,他是这样一种文化,他呈现出来的我不说它的内容他呈现是什么生态,是开放的,不是放任的,他是丰富的,但不杂乱,他是生动不是散漫,他是和谐不是单一,他是富有创造和生气,但不是盲目和冲动的。
最后一点我认为新型学校文化只能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渐的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持久的工作,所以我们也要能够定的下心实实在在营造改造我们的文化生态,那么他最后的深刻体现的是师生学校日常生活生存方式的变化,我说我想将一句最后结束的话,就是学校的师生是学校新文化的创生者、表现者和受贿者,离开师生他们努力的差异就无所谓学校文化的创新。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叶澜教授,她把我们带到文化的高度,分析全球和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学校的建设,下面我们邀请第三位专家给大家做演讲。就是Jaap Mos先生,他是欧洲国际学校理事会董事,荷兰国际联合会主席,海牙学院校长,他报告的题目是加强学校国际地位,跨国合作可能性探讨。
http://goabroad.sohu.com/20050409/n225104257.
s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