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本细读:触摸言语生命的体温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22 09:03
标题: 文本细读:触摸言语生命的体温
文本细读:触摸言语生命的体温 


袁爱国

当下不少教师往往热衷于教学形式的创新,重视拓展延伸,在课件设计上下的工夫往往较多,忽视了文本的仔细研读,对于文本的解读显得粗糙肤浅,甚至误解,使得课堂的“语文味”不浓,学生的有效学习因素不高。相反,其中特别“出彩”的课堂,正是源于教师文本细读的能力较强,其个性化的解读加上巧妙的教学策略,使得课堂精彩纷呈,魅力无穷,耐人寻味。

(一)案例剖析:文本何以在解读中丧失“语文味”

1、 游离文本:盲目追求解读形式的创新

教者为了在解读文本时活跃课堂的气氛,于是便在解读形式上翻新花样,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纷纷借鉴电视媒体的热点栏目形式。有位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时,采用“实话实说”的形式,教师扮演记者发问,学生扮演皇帝、老大臣、官员、骗子、观众、小孩等角色作答。由于将文本搁置一边,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信口开河,不着边际。还有两位老师在《明天不封阳台》一课中,分别采用了“新闻会客厅”(人类与自然的对话)与“辩论赛”(围绕“明天封阳台与不封阳台”展开辩论)的形式,学生唇枪舌剑,煞是热闹,可惜同样将文本冷落一边,课堂上充斥了肤浅的对话和应景的问答。

2、无限拓展:与“语文”渐行渐远

某位老师在《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教学中,解读文本仅花了20分钟,后半节课即开始拓展延伸,安排如下环节:

展示图片:投影显示人类猎杀果子狸、藏羚羊等图片,教者简介图片内容

拓展举例:学生列举身边类似事件

讨论探究:阐述自己面对这一切时的表现,教者随即进行思想教育

写作练习: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题写一句宣传标语

播放音乐:《地球是个美丽的圆》(音乐声起,学生鼓掌打节拍)

此课已异化为思想品德课和音乐课,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已不复存在。

3、文本“读误”:曲解文本主题

某位老师在《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学临结束时,将主题归结为“批判了皇帝的昏庸”,然后要求学生列举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昏庸的皇帝,学生列举了隋炀帝、商纣王、夏桀、秦二世等昏君的事例,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补充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另一位老师将季羡林先生《幽径悲剧》的主题归结为“环保”二字,引导学生善待自然,珍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试想:如果季老先生听了此课,“悲剧”意识会更加浓厚,背上的“十字架”会更加沉重。

4、浮光掠影:钟情于平面化阅读

个性化的阅读如登山探险,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钟情于平面化的阅读,如履平地,走马观花,收效甚微。许多老师重视诵读,但安排方式不妥。有的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几千字的文章仅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诵读,自然无所收益;还有的读的方式单一,遇到重点段落就安排一遍齐读;即使安排个别朗读,读得也比较肤浅,如《幽径悲剧》中为了探究紫藤萝的美,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藤萝的美,然后让学生读相关语句,读完不进行任何鉴赏分析即转入下一环节。教者的阅读教学目的仅集中于“写什么”,至于“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一概不屑一顾。

(二)文本细读:让教师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文学批评家孙绍振先生尖锐地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最悲观的是,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进而他深入微观个案研究,细读名作,梳理经典细腻笔触。同样,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细读文本,走近作者,尤为重要。

1.素读:摆脱教参的束缚

不少老师备课时,研读的重点放在教学参考书上,精读细研,不放过每一个要点,然后唯“教参”是从,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思路。至于所教文本,最多标出段落序号,以便课堂宣讲即可。如果是公开教学,精力则会放在网上查找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课件上。这样的课堂往往老调重弹,缺乏活力,缺少韵味。方智范先生指出,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而应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多读古今优秀诗文。

教师晤对文本,要真正读懂作者,读出个性,读出自我,应倡导“素读”,将教参暂且搁置一边,直面文本,将文本里里外外爬梳个透,圈点勾画,字斟句酌,殚精竭虑,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甚至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教师应着力培养的不是被动的理解者、领会者、欣赏者,而是作为审视者、批判者和表现者的读者,不懂得审视和批判就不懂得阅读。”

2.厚读:积累自身学养

教师面对文本,兼有双重身份(读者与教者),既要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又要考虑如何将自身的读解体验转化为文本教学策略,因此首先要将文本“读厚”,方能深入浅出。教师的文本细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见解和观点,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只要有利于教学,他人的观点、自己的感悟就有必要兼容并包、相辅相成。

王菘舟老师以为,从根本上说,一切都取决于进入细读中的“我”的前结构。这里的前结构,包括“我”的解读姿态、解读经验、解读策略、解读智慧、解读动机、解读情绪等,也包括“我”的文化底蕴、思维方式、人生阅历、人格特征、学识修养、审美情趣等。只有“眼睛”在场的细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有位老师在细读《幽径悲剧》文本时,读至深夜,直抵作者心灵深处,即兴创作了一首小诗:

先生走在燕园的幽径/思想从春到冬蓬勃生长/为一棵树的离去黯然/泪滴落在北中国的土地上/我把先生看作耕作的农民/朴质而真实/在炎黄民族的历史隧道里/挥犁凿石寻找精髓/您的文字能强壮一个民族/而您日渐弯曲的背啊/点燃我们的忧愁

在教学中这位教师基于自身个性化的解读而设计了教学思路,让所有听课老师眼前一亮,交口称赞。课临近结束,用上面的小诗作结,余味无穷。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