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男生班实验:让教育重新认识男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26 08:35
标题: 男生班实验:让教育重新认识男生
男生班实验:让教育重新认识男生
作者:张鹏 来源: 《文汇报》2013年07月26日

  

带教男生班,资深教师“败下阵来”

  男生班的开设,给上海市第八中学这所有150余年历史的老校,抹上了鲜亮的一笔。熟悉上海的人皆知,历史上的市八中学曾是一所女子学校,原名“清心女子中学”。

  2012年3月,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市八中学开设带有实验性质的“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

  一年之后重提办班设想,市八中学校长卢起升没有马上回答记者的提问,他思考了片刻:“当时主要是想提供一个多元的教育环境吧,也算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和改革。”

  研究男生的成长规律、探索适合男孩特点的课程方案,形成符合男孩特点的培养模式……男生班的出现,极具“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毕竟,自解放以来,沪上除了市三女中长期探索研究女生教育外,还没有一所男子学校。

  另一方面,近年来,发自基础教育界的男生危机论却越来越严重。学校里,成绩好的女生偏多,重点高中的女生比例一度超过男生。甚至,不少中学的理科班都出现了“阴盛阳衰”。

  卢起升记得,在筹备男生班的时候,学校老师基本达成一个共识:男生群体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只要扬长避短,将他们身上的优点放大,所谓的“男孩危机”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

  大约去年这个时候,市八中学首届“男生班”报到日,60位男孩来了。很多任课老师才和他们打了几个照面,便感受到了压力:男生们回答问题时常不举手,张口就来;课堂里仿佛埋了很多定时炸弹,说不清楚哪句话无意中就触碰了男生们的笑点,老师就听到“哄”的一声,完全摸不到头脑……

  “乱!”男生班的授课教师最初给出的评价高度一致。

  市八中学化学教师沈慧敏拥有30多年的教龄。当初,听闻校长一句“男生班的生源质量好,成绩排名全市前20%”,沈慧敏信心十足地走进了男生班课堂。带过化学竞赛班的她准备好了教案,打算栽培尖子,但上课不到一个月,她就失望了。“上课时,我只讲了几分钟,就没人再听了。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自己讨论,课堂成了马蜂窝。”

  学校组织第一次月考,全年级8个班,男子班排名倒数第二,沈慧敏想不通,好几天晚上没睡好。又过了不久,这位老教师终于被男生班一个口无遮拦的孩子惹毛了——“老师,我给你5分钟,问你几个问题……”

  “校长,这书我教不了了,您还是换人吧。”在校长办公室里,沈慧敏倒了一肚子苦水。卢起升记得,最初从课堂上败下阵来的老师不少。但也正是在反思挫败感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开始意识到,所谓的“丰富经验”,恐怕应付不了男生班。

  

因材施教,从调整教学计划开始

  十六七岁的男生有哪些特点?年轻的数学任课老师叶铭悉心观察后发现,这个群体“争强好胜”。

  怎么把这种斗志引导到数学学习上来,没多久,叶铭心生一计:布置作业时,他把答案一起发给学生,并告知说谁要是发现标准答案有错误,就可以在下学期小测验中获得1-5分的加分。

  就是这个小小的规定,撬动了学生们做数学题目的热情。有人主动和叶铭讨论题目,也有人拿着本子和老师商量,自己的解题步骤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是否也能加分……假期末了收齐作业一看,叶铭总算看到了曙光。“很多同学在解题时用了创新的方法,自己琢磨,兴趣上去了,他们的成绩自然不会差。”

  沈慧敏的化学课也慢慢有了起色。针对男生们更喜欢动手而不是听讲的特点,她改变了几十年的上课节奏。比如,讲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的计算这类偏理论的问题,她会尽量安排男生班先做一些相关实验。先在实验室上半节课,然后开始讲化学原理。没多久,学生们的课堂反馈,让沈慧敏舒了一口气。“男生们带着问题听课,只要他们理解了,就记得特别牢。”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男生的学习积极性,市八中学的任课老师们动足了脑筋。

  男生天生空间立体思维能力较强,叶铭将原本高三才会讲授的立体几何内容提到高一教学规划。“与立体几何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之后,男生对于立体几何知识在接受上不仅没有困难,反而非常顺畅。”历史课上,每当提到与军事、伟人相关的内容,男生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于是历史任课教师尽量在课上抽出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了解的军事故事和伟人轶事。“学生们的知识面超乎我的想象,我都经常学到许多新知识。”

  不是在教学内容上做加法,而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新生的男生班,唤起了很多任课老师的教学激情。

  

男生都学不好语文,怎么办?

  活跃的课堂,有时候也掩盖了一些教学上的“盲区”。终于,当今年市八中学招收第二届男生班的时候,男生的问题浮出水面。

  卢起升介绍,今年该校男生班在以往基础上扩容,从原来的2个班60人扩展到4个班级,120人。延续第一届男生班的模式,120名学生都是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

  “起初还担心过生源的问题,当得知有300多人报名时,卢起升心里有了底,3比1的比例,生源质量不会差。”但2013届的中考录取工作刚刚结束,卢起升就被告知,120位拿到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中,竟然有20人没有通过上海市提前批录取最低分数线,最终无法被录取。

  他带着学校的老师们分析学生的学科成绩,结果发现,大部分没上线的学生都卡在了语文科目上。“语文大多只考了110分,即便是上线的学生中,不少男生的语文分数也很低。”

  “在男生中,谁数理化不好,还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可要是语文或者英语学不好,却被认为是很正常的。”首届男生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卞慧说,正是这种思维定论拖了男生学语文的后腿。在男女混班的课堂里,这点尚不明显,可一到男生班,语文分数低就成了集中爆发的问题。

  对此,卞慧没少想办法。为了激发男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卞慧创新语文教学,每周增加一节阅读课,专门阅读、改写小说。金庸、古龙、余华……阅读课上,男孩喜欢的作家悉数登场,学生们阅读兴趣被大大提高。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卞慧还发现,网络小说《斗破苍穹》目前在男生们中间颇受欢迎。这类快餐小说情节巧妙,但文字特别粗糙,于是她提议道:“大家一起来续写、改写网络小说如何?”就这样,网络小说也被搬上了男生班的语文课堂。

  默写一向是男生最不擅长的。卞慧说,男生普遍不喜欢死记硬背,所以类似于“抄写一百遍”之类的方法对男生而言完全不奏效,教学关键在于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例如‘苒苒物华休’,‘苒’字的错误率极高,很多人经常忘记草字头。我向他们解释说苒指的是植物的茂盛,草字头才能代表植物呀。这样解释后,全班没有一个人再写错过这个字。”

  卞慧用她的一系列教学法证明,男生也能学好语文。在市八中学,语文平均成绩第一名的殊荣,也被男生班夺下了。

  

四大精品课程,释放男生的天性

  除了常规教学科目,市八中学男生班还推出了针对男生特点的四大“精品课程”:偶像生成、生存体验、数字达人和差异理解。据说,这是男生班学生才有的待遇。

  生存体验课目前最受男生们欢迎。最直接的体验方式,就是每天的晨跑。早晨7点钟,“一二一”的口号响彻校园,两个男生班晨跑的身影几乎成了一道让师生们驻足的风景。

  “围绕校园主干道跑6圈,刚开始不少同学跑下来都觉得想吐、腿软,很是艰难。现在不仅没有掉队的现象,每到最后一圈大家还会来个‘百米冲刺’。晨跑对我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啦。”男生班团支书徐濂笑呵呵地说。

  对于晨跑,家长也非常支持。徐濂的母亲说,原来徐濂有点微胖,总是感冒,身体素质弱。一年晨跑下来,体重不仅降了三公斤,体质明显也增强了不少。看到男生班享受晨跑待遇,普通班的男生也坐不住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晨跑时,多出了第三支队伍,普通班级的35名男生也自发参与到晨跑团队中来。至此,卢起升更是坚定了晨跑的意义。

  在家长眼里,不少男孩子都是天生的“破坏王”,看到电器就想拆壳一探内部构造。“数字达人”课程,正是为了满足男生的破坏欲望而设立的。

  高一年级的数字达人课,安排的内容是拆装电脑。每次还没等老师讲解完,男生们三下五除二就把电脑拆得七零八落。整个机箱,光是螺丝都分好多种。为了记住每种螺丝的位置和数量,男生们也展现出了仔细的一面。不少同学用纸把同一种类的螺丝包好,记录上数量和使用位置,很少出现拆了装不回去的现象。

  两次课后,拆装电脑已经不能满足男生们的胃口了。于是,男生们主动提出要加学Photoshop、Premier等实用软件。

  如今的数字达人课堂上,一个男生班学习的是编程和Photoshop软件的使用,另一班学习的是网页制作和视频剪辑软件。而每次到班会、外出比赛的时候,男生们就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他们纷纷利用电脑软件制作各种展板。

  

人格培养,远比提高学习成绩重要

  最近一次高一年级会考,男生班不仅所有科目拔得头筹,连年级前10名的大部分,也都来自男生班。

  面对这样的成绩,卢起升反而显得比较平静。“这仅仅才高一,只能说有个良好的开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男生班的培养目标,卢起升始终坚持,完善人格的培养放在首位,成绩并非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实际上,卢起升很明白家长们当初把孩子送来的苦心。“这需要很大勇气,很多男生被家长送来,都是有原因的”。比如,有人就觉得,普通班级里女生过于强势,害怕孩子身上的阳刚之气不足;也有家长是带着孩子去避难的,“儿子长得帅气、成绩好,初中时不断有女生表达钦羡之情。”担心孩子早恋,家长便咬咬牙,选择了清一色男生的单纯环境,让孩子安心读书。还有个别男生按照成绩本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因为看中“首届男生班”的名号,认为学校一定会集聚优质资源栽培,是个不错的机会……记者了解到,虽然学生和家长选择上男生班的初衷不尽相同,但目标却很一致,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

  一个清一色由男生组成的班级,让很多老师刷新了对于男生的传统认识。

  谁说男孩子一定粗枝大叶、不拘小节?男生班的团支书徐濂戴着一副框架眼镜,说话彬彬有礼。学生吴一凡衣着整齐,头发一丝丝梳得整齐干净。徐濂说,寒假里到北京体验大学生活的时候,虽然气温在零下,很多男生依旧每天换洗衣服。男生之间交往并不完全是充满着暴力、粗话,发生摩擦的时候反而显现出文明和宽容的一面。

  更让老师感到意外的是,现在的男生情感同样细腻。平日里,班主任卞慧总是充满活力,笑意盈盈。一天因为家庭琐事,卞慧走进教室的时候没有像往常一样喜笑颜开,但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仅仅是一个早晨的情绪波动,就被这些所谓粗心的大男孩看在眼里。当天晚上,卞慧收到了几乎全班同学发来的短信。“老师,快乐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有什么困难都会烟消云散的。”卞慧捧着手机一遍遍读着学生发来的短信不舍得删去。第二天上班,卞慧的桌子上多了许多巧克力和糖果,“老师,吃糖心情会好很多哦。”原来这些都是学生们拿来“哄”卞慧的小礼物,至今说起这些,卞慧眼睛里都会闪着幸福的光。

  怎样在男生共性里,保持每个孩子的个性,是未来男生班关注的重要方向。卢起升说,男生班的教育实验还只是开了个头,但无论如何,这个极具鲶鱼效应的班级给学校带来了新鲜空气,也唤醒了沉睡在很多老师心中的教育理想——每个学生个性不同、禀赋各异,远非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草草应对。探索男生培养的模式和方法,这要求教师们真正在课堂上实践因材施教。

  

【相关链接】 男孩危机,到底存不存在?

  大约从2009年开始,“男孩危机”作为一种教育病症,引发了公众以及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

  其时,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女生的学业优势不断扩展和延伸,几乎在所有学科领域、在各级教育水平上女生的学业表现都赶上或者超过了男生。更值得注意的是,男生的学业落后已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男生学业落后的范围是全国性的。

  2010年1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直言,“我们往往关注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而无意之中忽视了男孩,男孩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群体,其危机不断恶化而不为人所关注。”

  

应试教育,对男孩伤害最大

  孙云晓分析,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对男孩女孩都不利,但对男孩的伤害更大。

  首先,学校教育漠视性别差异,男孩的一些好动、竞争与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点,“资产”变成了“负债”;由于应试教育强调动脑而不注重动手能力,天性“想跑想跳”的男孩被按在座位上学习,缺乏应有的运动锻炼;其次,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做唯一要求,使男孩深感挫败;再次,现在学校里大部分教师是女性,教育环境中缺乏男性教师,这种教育方式也对男孩的成长不利。

  

“危机”,还是伪命题?

  全国高考状元中的女生比例持续上升,甚至通常是男生“优势领域”的理科状元也逐渐被女生占领……一系列“阴盛阳衰”的现象被媒体和专家津津乐道,作为男孩遭遇危机的“证据”。

  但2012年,长期致力于婚姻、家庭研究的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抛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所谓的“男孩危机”并不存在,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据徐安琪调查,许多女生考分高的专业(文科为主),都给予男生降低入学标准的优惠待遇,即在120%(最高为140%)投档范围内的男生,即使分数较低也可优先录取。一些学校认为女生比例在50%以上就达到了性别平等(但实际上该专业的女生考分高于男生的占60%-90%),或借口女性死读书、创造性思维差、后劲不足、毕业分配难,甚至以学生宿舍中厕所等设置无法让更多的女生入住等各种理由限制或少招女生。在徐安琪看来,比起男孩,女孩更需要拯救。

  

“男孩危机”,全世界都如此

  早在20世纪末,西方学者就出版了一系列讨论“男孩危机”的著作,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男孩不如女孩的情况让人感到焦虑。

  在英国,女生几乎在所有的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现优异。尤其在英语、外语等科目上,差距非常明显。即使在传统的男生优势领域,如数学和科学科目上,女生的表现也与男生旗鼓相当。

  在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表明,男孩不仅在读写能力、学校投入和喜欢学校、教育成就等方面与女孩存在差距,在出现纪律问题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中,男孩几乎占了绝大多数。

  在美国,男生比女生更早脱离正式的教育制度离开学校,人数比女生多,年龄也比女生小。年轻女性要比年轻男性更愿意上大学,更可能读到毕业,而且更有可能去攻读一个硕士学位。美国的《商业周刊》曾这样断言:“在美国各地,女生在学习方面似乎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