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26 15:55
标题: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张岩莉

摘   要: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两个县为例,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处于正常范围,在八个分量表中除了学习焦虑水平异常外,其他七项均显示正常;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小学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习焦虑;自责倾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BJY00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3)08-0083-03
作者简介:张岩莉,女,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330.47万人,比上年增加49.62万人,其中小学阶段230.65万人,初中阶段99.82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21.56%。”[1]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教育、成长发育、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以致群体性问题近年来频发。[2]为了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研究,试图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找寻合适的教育对策。

一、研究对象、工具与方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为研究工具,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3]该测验包含一个效度量表和8个内容量表,共100个项目。效度量表得分大于或等于7分的为无效问卷, 不进行统计。内容量表涵盖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8个方面。各内容量表以8分为临界点,任何一项标准分数小于或等于8分者为正常焦虑,大于8分者为异常焦虑。内容量表8个方面的总分是焦虑总分,以65分为临界点,凡大于或等于65分者均属于心理焦虑总水平异常。内容量表中各项分量表和整体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2.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了信阳和周口两市农村地区中小学生793人,收回问卷793份, 有效问卷682份, 有效率为86%。在这682人中,小学生120人,初中生562人;男生329人;女生353人;非留守儿童282人,占41.35%;留守儿童400人,占58.65%。被试各年级构成中,四年级54人、五年级45人、六年级21人、七年级294人、八年级226人、九年级42人。
3.研究方法
测验由专业人员和班主任配合,在规定时间内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匿名形式进行集体施测。后期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问题检出状况
表1显示,留守儿童的总焦虑倾向为44.87分,低于65分的正常范围,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八个分量表均分除了学习焦虑分量表均分高于8分外,均在正常范围。学习焦虑异常检出率为72.8%,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焦虑方面,其他依次为过敏倾向(33.3%)、身体症状(32.8%)、自责倾向(29.5%)、恐怖倾向(13.8%)、对人焦虑(11.3%)、冲动倾向(8.8%)与孤独倾向(5%)。
表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检出统计表
因素 M±SD 检出人数(n) 检出率(%) 位次
学习焦虑 9.14±2.62 291 72.8 1
对人焦虑 5.03±2.02 45 11.3 6
孤独倾向 3.14±2.20 20 5 8
自责倾向 6.26±2.23 118 29.5 4
过敏倾向 6.50±2.18 133 33.3 2
身体症状 6.50±3.23 131 32.8 3
恐怖倾向 4.20±2.83 55 13.8 5
冲动倾向 3.79±2.42 35 8.8 7
总焦虑倾向 44.87±12.47 15 3.8   


从学习焦虑来看,留守儿童更多的是普遍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以致无法安心学习,对考试分数特别关心。为了让父母高兴,为了赢得父母的重视,眼见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偏低只能做繁重体力活的社会现实,留守儿童对学习有着更多的压力和焦虑。
我们注意到,对一些小事情敏感、担心意外事情发生、担心家人健康、做事情总希望不出差错等过敏反应在留守儿童身上表现较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诸多事情需要自己做主,这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事情使得他们手足无措。另外,还有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使他们过多地考虑家人的健康等。
在身体症状方面,由于父母关爱和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卫生和生活习惯方面没有得到合适的教育影响,加上饮食、睡眠等方面随意、无序等导致一系列身体症状。
(二)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检出率的比较
表2显示,留守儿童的自责倾向和冲动倾向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方面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表中也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检出率均较高。
表2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检出率的比较
项目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F值 P值
  检出数 检出率 检出数 检出率(%)     
学习焦虑 291 72.8 191 67.7 6.98 0.18
对人焦虑 45 11.3 29 10.3 0.59 0.70
孤独倾向 20 5 17 6.0 1.41 0.55
自责倾向 118 29.5 62 22 20.01 0.03
过敏倾向 133 33.3 84 29.8 3.52 0.35
身体症状 131 32.8 82 29.1 4.03 0.32
恐怖倾向 55 13.8 36 12.8 0.50 0.72
冲动倾向 35 8.8 12 5.3 21.71 0.02
总焦虑倾向 15 3.8 8 2.8 1.66 0.52



一般情况下,自责倾向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留守儿童自责倾向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原因可能是这些孩子理解到父母在外打拼的艰难,出于对父母的爱,他们更多的考虑自身力量无法分担父母的压力。至于非留守儿童的产生自责倾向,我们认为可能是父母过度关心孩子的学习,或者忙于生计忽视了对孩子的爱所致。留守儿童冲动倾向检出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包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无人倾诉、缺乏疏导。
(三)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表3显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总焦虑倾向均处于正常范围,但学习焦虑均属异常。除孤独倾向外,留守儿童在其他7个内容量表方面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表3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项目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F值  P值
学习焦虑 9.14±2.62 8.71±3.06 6.89 0.05
对人焦虑 5.03±2.02 4.86±2.17 1.68 0.31
孤独倾向 3.14±2.20 3.16±2.42 2.40 0.90
自责倾向 6.26±2.23 5.79±2.20 0.22 0.01
过敏倾向 6.50±2.18 6.38±2.40 0.23 0.51
身体症状 6.50±3.23 6.06±3.04 0.64 0.07
恐怖倾向 4.20±2.83 4.00±2.67 2.09 0.37
冲动倾向 3.79±2.42 3.60±2.45 0.00 0.32
总焦虑倾向 44.87±12.47 42.45±13.30 0.36 0.02


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留守儿童更多地考虑到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的不易,他们希望自己用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一旦学习成绩欠佳,他们更多是从自身寻找原因而陷入自责之中。
(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表4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X±SD)
项目 男生 女生 F值  P值
学习焦虑 8.81±2.67 9.44±2.54 0.02 0.02
对人焦虑 4.79±1.97 5.24±2.05 0.01 0.03
孤独倾向 2.96±2.05 3.30±2.33 3.49 0.13
自责倾向 6.02±1.97 6.47±2.45 6.28 0.05
过敏倾向 6.51±2.13 6.49±2.22 0.55 0.93
身体症状 6.68±3.33 6.34±3.14 1.32 0.30
恐怖倾向 3.66±2.80 4.72±2.78 0.11 0.00
冲动倾向 3.69±2.43 3.85±2.40 0.66 0.52
总焦虑倾向 43.17±12.44 46.41±12.37 0.07 0.01


表4显示,留守儿童中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差异显著。从分量表情况看,男生与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据此,我们认为留守儿童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造成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的原因一是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使得女生在学习之余较男生承担较多的家务,学习时间的无法保证使她们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二是在多子女家庭中,一旦学习成绩差,留守女生与男生相比辍学的几率更大;三是女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普遍高于男生,与男生相比,她们更易产生恐怖、焦虑等;四是较之同龄男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早熟,使她们对身心发生的变化产生畏惧和不安的心理,加之父母引导的缺位使得她们更易产生焦虑。
(五)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5显示,初中生和小学生在学习焦虑方面均处于异常的范围。除恐怖倾向外,其他七个内容量表和总焦虑倾向的得分初中均高于小学,说明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小学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以及总焦虑倾向方面初中生和小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表5  中学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F值  P值
学习焦虑 8.25±2.20 9.27±2.65 1.01 0.01
对人焦虑 4.50±2.02 5.10±2.01 0.16 0.05
孤独倾向 2.55±1.45 3.22±2.27 11.82 0.04
自责倾向 5.86±2.22 6.32±2.23 0.02 0.18
过敏倾向 5.96±2.58 6.58±2.10 0.00 0.06
身体症状 5.37±2.66 6.68±3.27 2.03 0.01
恐怖倾向 4.59±2.22 4.14±2.91 8.01 0.30
冲动倾向 3.16±2.36 3.88±2.42 0.14 0.05
总焦虑倾向 40.44±10.35 45.47±12.63 2.52 0.01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进入青春期之后身心变化,使得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更多地考虑自己在家中应担当的责任,并且对父母在外漂泊打工有着更多担心。他们希望得到好成绩回报父母的愿望与小学生相比显得更加迫切,所以他们在学习焦虑方面与小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身体的发育和青春期闭锁心理可能是他们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等方面与小学生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6显示, 各年级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P<0.05)。其中学习焦虑方面,七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对人焦虑方面,八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对此我们认为,从小学升入初中,环境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学习内容容量和难度的增加、学习方法的变化等是七年级学习焦虑水平高的原因;至于八年级留守儿童对人焦虑水平高更多应该是与青春期带来的身心变化有关。
表6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比较
项目 四年级 五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F值  P值
学习焦虑 8.29±2.11 8.19±2.54 9.67±2.76 8.84±2.40 8.65±2.91 4.05 0.00
对人焦虑 4.50±1.96 4.21±2.23 4.87±2.01 5.48±1.99 4.60±1.88 3.53 0.01
孤独倾向 2.44±1.26 2.75±1.84 3.18±2.21 3.24±2.27 3.50±2.97 1.21 0.31
自责倾向 5.88±2.37 5.67±2.02 6.55±2.07 6.01±2.37 6.30±2.62 1.71 0.15
过敏倾向 6.41±2.73 5.00±2.07 6.70±2.20 6.42±1.95 6.58±2.27 2.37 0.05
身体症状 5.44±2.67 5.13±2.50 6.76±3.39 6.59±3.19 6.55±2.76 1.98 0.10
恐怖倾向 4.78±2.34 4.47±1.77 4.32±3.06 3.93±2.72 4.05±2.78 0.78 0.54
冲动倾向 2.74±2.22 3.80±2.31 4.02±2.38 3.77±2.51 3.40±2.11 2.20 0.07
总焦虑倾向 40.16±9.87 40.08±11.68 46.39±12.79 44.43±12.14 44.42±14.42 2.31 0.06


       三、结论与思考
从我们此次研究来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处于正常范围,在八个分量表中除了学习焦虑水平异常外,其他七项均显示正常。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中,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是留守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缺乏与非留守儿童对照研究的前提下,很多人把部分留守儿童发展问题的个案推之于整个留守儿童群体,轻率地得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有严重问题的结论,甚至据此把农村留守儿童称之为“问题儿童”。这种以偏概全的分析,未免有失偏颇。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正常范围的。一个本来并无太多问题的留守儿童群体被放大为存在诸多“问题”,以致“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负面的称谓,“差生”、“心理存在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等词汇在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研究和报道中经常出现。这种渲染的背后可能有着为了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的良好初衷,但却忽视了这种强化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群体无形的伤害。后果之一就是极有可能造成留守儿童群体与社会的隔膜,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诚然,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身份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注,而关乎他们发展的教育问题更是不容忽视。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发展、教育等方面研究。在总结已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找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合适方法与途径,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他们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201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http://www.haedu.gov.cn/2013/01/23/1358924474093.html.
[2]马多秀.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意义关怀[J].教育学术月刊,2012,(1).61-64.
[3]周步成等修订.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Z].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1-17.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