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黄慕春:再论读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28 11:25
标题: 黄慕春:再论读书
黄慕春:再论读书     作者:黄慕春     



  预先声明,小文不是高头讲章更非精深宏论,不过是想为普通人说法而又未必近道--所谓卑之无甚高论。

  最近,这里那里,经常耳闻目睹一些所谓读书人的装模作样假如不是惺惺作态,于是总想着再秉着自己浅陋所得,宽泛地而又随意地谈谈自己的读书论--因为我总觉得如果读书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迷信与虚骄,那真可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就是为了抱着一种自由的心态去体察人情体会世情,去增长见识,开拓心胸,以及感受快乐并养成一种审美的看待人生的小感觉。读书就是很多人都说过比喻过的那样:好比你独处斗室焦躁不安郁闷不已,书好比一双神奇的智慧手,为你推开一扇窗,为你展现一片绝美而奇异的风景,从而使你发现你从未发现也从未真正想过理解过的世界,这时,你自应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仿佛你犹如康德闭门不出而神驰九州纵横天下--何乐而不为?

  从见闻的广博上,一个人无论如何聪明,见闻总有不到的地方,有个人给你提出来,假如真实不虚描绘精确,你便可以对于这个世界多一点了解;从思虑的精深上,一个人无论如何睿智,思虑总有不够的地方,有个人比你更深入,假如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你便可以多一层识见。

  且读书与观察,好比理论与实践,从来应该并行不悖。凡只强调实践而反对读书的,如非固步自封的井底蛙或一偏之见的糊涂虫,多是不学无术的庸人,或误打误撞居然成功的冒险家,或吃喝拉撒以为标榜的愚蠢商贾。比如他们会拿小学文化的刘永好希望集团为例来驳斥你,仿佛读书无用,其实不提中国国情,刘永好虽无学历,但有经历,他的“书”不是书本,是人生。我们提倡读书,是为了通过思考而进入他所经历的那些阶段而尝试跨越他所阅历的那些层次,是通过别人的思考进入类似于刘永好在打拼中那些遇挫而思遇难而进的过往而尝试超出。他读的本是社会人生这本大书,而一般的纸质书,也是在讲社会人生关键在于作者是否高明而非蛊惑人心误人子弟,在于书中所讲的是否就是刘永好所曾经历的那些点点滴滴的浓缩之替代。

  又有人说读书的人一般很迂腐既不能挣钱,也成不了事功,那么比尔盖茨呢?张朝阳呢?李开复呢?都是昔日所谓名校的读书人--他们挣得就是知识钱。

  另外,上面先说过读书不能狂信也无需自傲,读书且还更不能迂腐,比如胡适认为读书是为实用,林语堂说是为快乐,纳博科夫认为什么都不为要为也就是可学会审美。这是他们观点角度不同,其实读书本是兼而有之各有侧重各有所需。而且一个人到了一个境界,往往会用调侃的话来配合自己的个性,我们不要呆看而要取适合自己而注重本人切身的体悟,否则道听途说,到头来一无所获。

  又如胡适好比钱穆,认为读书要一书未毕而不读他书,那是为初学者言,是为了戒浮躁,因为读书求知非一朝一夕而是一辈子的事情,古人就有所谓白首穷经,但是梁遇春就喜欢一本未读完又读他本,照样锦绣文章玲珑头脑。原因是假如你已经精研过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思想有了底子底气,自然有恃无恐,好比一块已经可以放开手脚虚心吸纳各家各派的海绵,自可大胆无忌地泛览而无需死守,而且也用不着非要做什么读书笔记,也不需要随时拿个福楼拜式的本子,为自己那飘渺难觅飘瞥难留的灵感来个锁定。--“我一向不太赞成这个办法,一则因为我觉得文章是'妙手偶得之'的事情,不可刻意雕出,那大概免不了三分'匠'意。二则,既然记忆力那么坏,有了得意的意思又会忘却,那么一定也会忘记带那本子了。或者带了本子,没有带笔,结果还是一个忘却,到不如安分些,让这些念头出入自由吧。这些都是壮年时候的心境。”--梁遇春《勿忘草》

  还需知读书是无处不可读:厕所,马上,枕头边,地铁上,沙发里······你觉得快意就好,因为人生就贵在适意而无需勉强;读书时间也无所谓关键自己觉得想读就读。我经常半夜三更睡不着又爬起来读几页跟着又倒下睡去。当年读译林版蒙田三卷全集,梦中都是蒙田的各种议论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我虽梦中也是乐在其中。

  关于读书,中外古今哲人学士早已是各有看法,可谓汗牛充栋。如果我们已经没有停留在小学生摘抄格言警句那个幼稚水平,那么尽可以自由徜徉,但究取何家终要看自己秉性。不强求,也不矫情,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而读书本无一定目的假如非要有个劳什子目的,终究是要让你快乐时能把持,悲伤时不颓废,伤心时存慰藉,无路时有指引,迷乱时可淡定,以及失落时还达观,绝望时都从容,临终了也不想再活五百年,并不是非要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或者为了什么什么而崛起,或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前途那些貌似励志的大话,废话,屁话。

  读书在我看来一言以蔽之,其实就是让你高雅,高贵,高尚,让你不自觉的不同流俗而自觉地远离俗流。就是让你有欣赏的趣味,鉴定的品位,以及无论如何享受人生而非苦闷一生的滋味。

  读书还要无所不读不要自设范限。比如你理科生,也不妨文史哲;你学文也不妨爱因斯坦库恩波普尔李四光翁文灏;又如你想要现代眼光,也未必不能经史子集。半路出家的林语堂就曾写过一篇讨论“古书有毒乎”之类的文章,来表达他这个留学海外多年喝尽洋墨水的正宗海归对于读书特别读古书的看法。仿佛记得他议论的主旨就是假如你心上自有判断而不致盲从,那么尽可肆意披阅而博观约取。他的举证是如果古书真的有毒,那么胡适之周作人包括鲁迅读古书不少,按理早该消化不良乃至七孔流血而亡,为何偏偏一个比一个精气神而目光如炬要普照四方?且林语堂本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庄子,然后沿着陶渊明苏东坡袁宏道徐文长一线下来。是庄子及其再传门徒们的通达让他“尼溪尚难樊笼我,何况西洋马克斯?”--这证明他尼采叔本华也读过,马克思也研究过,好比他歆慕王国维转而对吾国传统文化的恶补式的回头补课,都是源于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不拘一格自由读书的好学不倦,哪像今日一些稍染西学的偏执陋人,动辄得咎地把中国文化贬抑排斥着,好去迁就他从西洋稗贩来的那点二流三流不入流,以自显身价。钱钟书所谓一想到西洋便是新,一新了便一定要归于西洋,假如林氏地下有知,不让他这个写出所谓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苏东坡传》的通识兼通透者笑掉大牙才怪。

  读书,就是让你与古今中外的贤哲交流融通的对话录。话不投机你尽可半句也多沉默是金,赶快放下另寻他路;倘若乍逢知己,那自然也好比林语堂把读书的那个“书”比作你一见钟情的情人,谈得来就朝夕相处耳鬓厮磨甚至与之偕老;谈不拢则拂袖而去分道扬镳各求所安。但前提是,你是否真的在追求一种透澈而明慧的理解:书,或者你所面对的那个人。你是否真正抱着一种好奇而闲适的心态在求知,求真,求趣,求自己那颗往往骚动不已盲动不堪的心,然后有一天你不再迷惑了,你突然发觉你怎么样都能够心安,因为你怎么样都是因为理得:

  能够心安,因为理得。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