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王鑫海: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危机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30 02:38
标题: 王鑫海: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危机
王鑫海: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危机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的是王鑫海老师,王鑫海老师是北京大学的环境法硕士、环境科学博士,现在是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研究员、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部主任。今天他讲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危机”,现在请王老师开始讲座。


  王鑫海: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危机”,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由于文革以及前面几十年的耽误,包括清朝末年到现在100多年的落后,实际上最近30年才开始城市化的过程。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300年的历程,各种问题集中出现。


  城市建设是大规模的扩张,城镇人口据统计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8年的46%,我为什么括弧里写66%?这是因为统计的口径不一样,两到三亿流动人口有的地方是统计成城镇人口,有的地方把它算成流动人口,假如这些人都算成城镇人口的话,现在估计在城市生活的人已经达到百分之六十多了,也就是说城市化基本上已经完成。


  关于环境危机,我简单列了这几项,实际上大家可以看每年环保部门的公报,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沙尘暴、沙漠化、水土流失都是很严重的。当然我们也有好消息,每年的公报里头有这样一句话,“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控制”,这是好消息,每年都有这样的好消息。


  环境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一般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存在指导思想的错误,比如说以前有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包括以前的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先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消灭麻雀,鲁迅的弟弟周建人,浙江省省长,也积极参与;包括知青响应那个号召说为民除害,在草原打狼,这都是错误的认识。后来我们知道,麻雀是吃害虫的,狼对草原生态平衡是有用的。以前有句口号叫“插秧插到湖心,种田种到山顶”,当然现在已经被纠正了。


  第二从生产力角度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尽管有新技术可以解决某些环境问题,但技术发展同时意味着破坏能力也在增强,这是双刃剑。


  第三就是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一个人要穿100个人的衣服,一个人要吃100个人吃的东西,这个趋势也是很明显的。


  第四就是所谓的外部性的内在化不够,就是把本该内在化的环境成本让社会承担。


  第五是地区间的不平等,污染转嫁,包括我们国内发达的城市向弱后地区转嫁污染,以及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向我国转嫁污染。


  第六个非常主流的观点就是人口多。人口多不光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春运拥挤,说人口多,地铁挤,人口多,就业难,人口多,房价贵,还是人口多,几乎所有的政府报告里头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话,人口多、底子薄,阻碍发展,国情、省情、乡情都是这个话。


  学者、名人的观点。官方学者有300人,这是官方组织的,他们做了一个研究报告,提出来中国的最佳生育率是1.8,目前政策生育率大概在1.47左右,根据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政策执行率为94%,有6%的违法生育,再考虑到有10%到15%不孕不育,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来讲,生育率也就是在政策生育率1.5左右,为了达到这1.8,是要鼓励生育的,但是现在计生委说还有很大的瞒报,有‘黑人’,没有报上来,所以现在生育率是1.8,正好符合提出来的目标,所以现行政策就不用变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研究是有潜规则的,就是“研究无禁区,表达有纪律”,这是计生委的一个副主任说的,在两会的时候答记者问公开这样讲。


  还有一些人,非主流的。


  何清涟,她在1988年写了《人口,中国的悬剑》,后来写了《中国的陷阱》,更新的版本我查到的是2006年的,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认为中国人口有可能会达到17、18亿,自然环境顶多能够容纳15、16亿人,中国社会长时期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如就业、新生贫困人口,社会治安等一些社会难题,无一不和人口过多有关。


  李银河,这也是一个名人,她认为一旦取消计划生育,家家户户就会比着赛的生,她认为人口4亿是比较合适的。毕业于北大后来留美的李小平,经常在网上写诗,要实现民主,他提出两个百年目标,100年后中国人口降到8到10亿,200年后降到3到5亿,他坚决主张一胎化,不分城乡,全部的一胎化。


  刘大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他提出了“钢铁人口论”,超生了要追究刑事责任,超过两胎不是罚款的问题,一律强制堕胎。


  鄢烈山,著名的杂文家。他说“所有的错误包括文革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纠正的,但是人口一旦增加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他这是引用夏衍的话,王蒙也引用了夏老的这个话,可见它不是一个个别的观点。


  实行计划生育之初,很多人就说,假如中国不计划生育,200年后地球上要站满人,同样的担忧在2000年前韩非子就有过,就是一个人生5子不为多,子又有5子,祖父没有死,就有25个子孙,说这样下去还了得,但实际上这都是杞人忧天。


  上面这些观点我都不同意。


  像何清涟,身为一个学者,她是很不严谨的,她引用的数据,包括前两年还在讲,说现在我们有占全世界22%的人口,实际上在07年的时候,中国人口已经是19.7%,而现在逐渐下降。她所谓的17、18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按现在的生育率发展下去,大概高峰期不会到15亿,也就是说她不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她是一种情绪化的观点。我分析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有这种观点,而且很偏激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反毛泽东,他们说毛泽东批了马寅初,导致了中国产生了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多的人口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所以他罪大恶极。


  但他们不去想一想,中国的人命到底是毛泽东的,是何清涟的,是李银河的,还是咱们自己的?有个例子可以解释这些人的这种行为:以前有个人叫张献忠,他到四川的时候,很多老百姓过来说:“张大王你来了啊,我们以前生活可苦了”,张献忠说:“这么着吧,既然这么苦,你就别活了,杀”。这些人并没有把人民作为一个人看待,他为了自己这种所谓的反某样东西而反,不是在做学问。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左腿有病锯右腿。所谓的中国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可能就是环境问题,这也是实行计划生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计生委是很积极的,初衷也是好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应对人口和环境的危机,当然目前已经变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很多人有这样的研究,我就不去细说了。


  这里我再批一下马寅初,虽然我是北大毕业的,他也是北大的老校长,但是我爱我师,更爱真理,我还是得批他。马寅初的《人口论》有两个基本的观点,第一个是说人口多了就会增加消费,不能积累,就不能扩大再生产,但实际上是见物不见人,他没有认识到人口是真正的、终极的资源。而且消费是很重要的,消费一旦萎缩,社会内需就会下降,经济就会出现危机,当然他是从计划经济的角度来谈这个观点。


  第二个就很荒谬了。他说现在机械化了,本来100个人干的事情只要10个人就能干,所以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这个观点从逻辑上就可以把它驳倒。比如说原来有1万个人,其中有5千个人是劳动力,现在实现机械化以后,咱们有500个人劳动就够了,再养500个家人,一共加起来1000个人,9000人就是多余的。剩下来1000个人的时候,需求就只有原来的10%了,这种情况下,只要50个人就能把活干了,还是人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观点。


  接下来我要谈中国人口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个我认为是户籍制度阻碍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少人,主要是伪环保人士,他们宁愿保护动物,也不会去保护人,他们对人已经仇恨到一定程度,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文革以前是“地、富、反、坏、幼”不让中国发展;文革以后是什么阻碍中国发展?就是人口多。他们一定要把一只替罪羊拿出来,对准这个目标,咱们就可以解释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前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三大特点:首先是城乡差别巨大,贫富差别巨大,各种福利差别也很大;其次是城市占据支配地位,特别是其中的大中城市,第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掌权的人他掌握了所谓改革的节奏,而且目前所谓的改革基本上是照搬了欧美的绿卡制度,也就是说,有钱的或者有才能的人我们吸收,我们给你一个户口,或者所谓的“蓝印”户口,而且我做了比较,它比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引进人口打分的制度更苛刻,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上海对外来人口申请当地户口,打分的条件跟澳大利亚、加拿大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上海更苛刻。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对农村地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经常批评的就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倾向于早生、多生和偏好男孩,这是有原因的。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求生存而生育。我们去四川考察,问农民你为什么一定要生儿子,他说没有一个儿子,女孩嫁掉了,将来我要喝碗水都没人端给我,政府是没有人会管你的,顶多一年一度来看你一次,送你几斤玉米。


  我们看一下,这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分布图。下面这个是贫困地区的分布图,这两者是吻合的,而且这个也是所谓计划生育比较难的地方,它是有原因的,我们要把原因找出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下,农民在利益分配的各个环节中受到歧视性的对待,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这种贫困人口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必然产物。这些人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是不会考虑环境的,就会把手伸向比他们更弱势的野生动植物,包括各种矿产,这个执法是很难的,因为它特别分散,特别多发。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以错纠错,就是我刚才讲的,左腿有病,锯右腿。


  现在我来回顾一下,二胎化计划生育政策。从1949到1979年,城市化是滞后的,在50年代就出现了城市盲流,有乱搭乱建,贫民窟苗头的出现。农村人口激增,围湖造田,开荒,导致了生态破坏。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了两个手段,第一就是户籍管制,就让那些人固定在一个地方,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皇帝以下是官和民,这个民就是植物,在这儿不要动,静静地生长,官代表皇帝来进行收割,一镰刀一镰刀收割,是一个封建的制度。


  实际上在毛泽东时代已经在推行计划生育,我们有这样的错觉,认为毛泽东没有搞计划生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现在计生部门偷换了概念,他们把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才叫做计划生育,二胎化的不算,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在毛泽东时代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而且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它是从50到60年代开始宣传试点,城市生育率明显下降,从1971年开始试点二胎政策,1973年全面推开,到1980年一胎政策前,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接近替代生育率的2.24。


  为什么在1971年试点二胎政策?这是有原因的。在中国历史上,女孩子16、17岁结婚,她一辈子大概生6、7个孩子,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能够活下来的最多也就3个,因为成活率不高。1949年以后,由于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除了1959到1961的三年),抗生素的应用和免疫计划的推行,使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了。49年到71年这22年,老百姓差不多生10个小孩就可以活8、9个,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出现。这个时候推行计划生育,老百姓心里抗拒就会少一点,因为事实证明给他看,你生了这么多小孩是能活到成年的。也就是说,在1971年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谈小岗村。吃饭是一个大问题,在文革结束以前,是吃不饱饭的,承包制度推行以后,用了1年的时间把吃饭问题解决了,到1980年的时候比1976年的人口还多了几千万,但是人民吃饱肚子了。这也可以证明,人口增加不一定是坏事,假如制度能够改一改,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为什么一胎化政策还要实行呢?这里有一个大事件,就是几千万的知青回城,而且是在短时间内回到城市里面来,但是城市建设多年滞后,生产力发展很落后。


  我在80年代初去上海,坐公交车,每次都要被人推上去,就是说每一个车门有一个老头、老太太,1、2、3,推上去,关上了,就拥挤到这个程度,你要不推,这个门还关不上。我讲一个小故事来证明当时资源紧缺到什么程度。在上海知青回来之后,在工厂的集体宿舍找一个床位,你是要托关系的。通过送礼的话,能够获得三分之一的床位,也就是说这个床位你一天可以睡8个小时,到了点你马上得走人,这是三个人用的。


  由这个故事就派生出“公园夫妻”的故事。男女恋爱了,结婚了没有房,结果夏天的时候,裹个毯子就睡到公园的长凳上去了,警察就过来抓,拿着这么长的手电筒照两下,这对男女不慌不忙,把手往上一指,上面挂着结婚证,合法的,这个警察也能够理解,各大公园都有这种现象。这个“公园夫妻”还催生了另外一个产业叫“占座费”,每天5、6点钟的时候学生就在那个长凳上坐着,到了7点钟他们下班过来的时候,找座位,“小朋友,给你3毛钱把这个位置给我们好不好?”,就催生了这样一种产业。可以理解当时城市里头的资源紧张到什么程度,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在这种背景下,在1980年9月25号,有一封信,这是很著名的一封信,叫“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这是一个号召,大家注意这不是一份法律文件,但这是一胎化计划生育开始实行的一个标志,然后是层层加码。在这封信里提到,估计到30年以后,问题缓解了就可以不要实行这个政策了,今年刚好是30年,改不改我们现在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各地正在筹备庆祝这封信发表30周年,这个庆典正在筹备,这是可以肯定的。


  一胎化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城镇人口一胎,农村人口一胎或者一胎半,有的地方只能生一胎,有的地方宽松一点,第一胎是女孩的,间隔期多少年以上可以生第二胎。但很多人不敢生第二胎,为什么?还有规定在后面等着,叫“二四妇女结扎”。40岁以下的妇女有两个小孩的就必须去结扎,而且这个结扎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几,大家也可以看到,这对人的生育行为是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是两到三胎,西藏最宽松,综合起来看,政策生育率大概在1.47左右,有的说是1.4,有的说是1.5。


  一胎化政策的消极后果是什么?有的事情还不能说,但是我们可以从反面来看,这是官方公布的计划生育七不准,大家可以看,凡是不准的实际上各地都是层出不穷的事情,这个我就不列举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滕彪、郭玉闪写的计划生育调查手记,写得很详细。


  一系列恶果,人口严重老龄化,4亿老人老无所养;性别比严重失调,就是因为生育指标有限,很多人偏好生男孩,所以把女孩流掉了,十几、二十年以后会出现4千万青壮年的光棍;内需不足、就业困难,还有国防征兵危机。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以独生子女、独生子为主体的军队,这个据调查有80%多,而且很多不光是独生子的问题,连姐姐妹妹都没有,家里就他一个。


  随着人口雪崩的到来,一系列的产业将破产,比如说学校,年轻人口现在越来越少,各地都在关幼儿园、关小学,不少十几年前建的希望小学现在都改成养猪场、养鸡场,有人反驳说人都进城了,但我们看到,各大城市的中小学也在大规模的关闭,现在是关中小学,将来就要关大学,证据是很充分的。2008年大学的报考人数达到高峰,09年开始每年减5%到10%,10年以后只有2008年的50%,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大学是贷款建的,靠贷款撑着的,以后怎么办?破产。这些大家网上可以查一下易富贤、杨支柱、何亚福、梁中堂、茅于轼、秋风等人做的相关研究,我就不多说了。易富贤写了一本书叫《大国空巢》,影响特别大,是在07年出版的,茅于轼老师和仲大军老师写了序。他网名叫中山水寒,在香港大风出版社出版的。


  接下来我要讲中国城市化对世界的冲击。首先全世界都感到资源与环境危机来了,美国人在几十年前就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发展会带来对美国的影响,在1974年,基辛格博士,咱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写了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针对世界人口增长对美国安全及海外利益影响提出要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但是其他国家比较警觉,后来他们就悄悄地进行。这个报告以秘密报告的形式来指导美国对外的外交和人口政策,一直到80年代末被曝光为止。它是福特总统签署的,在网上可以下载到全文,这是封面。我们可以看到,是在89年7月3号解密的。


  也就是说,他们早就做好准备等着这一天,这就是美国版的计划生育葵花宝典。欲练神功,要挥刀自宫,你必须计划生育减少人口。但实际上是什么?不用自宫也能成功,你说日本、韩国,咱们的台湾省,他们没有实行强制计划生育,他们也成功了。即使自宫,未必成功,咱们搞了30年强制计划生育,文盲、半文盲还有一亿,贫困人口还有1个亿,按照联合国的贫困线,贫困人口还有两个亿。最后结论是什么?若要成功,不可自宫,没有人口,将来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保障。


  我放一个两分钟的视频,是奥巴马的,他说“假如超过10亿的中国居民现在过着和澳大利亚人与美国人同样的生活模式,那么我们都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视频。


  视频播放…


  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原文。奥巴马他错在哪里?错就在错在他认为中国人不能够按照他这个模式生活,但美国人为什么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真正需要重视的是适度人口还是适度消费?也就是说,从人均资源的消耗来看,以最终消费的产品来计算,美国人一个人相当于10个中国人,现在美国每年增长200到300万人,而中国呢?目前增长600万人,这个仅仅是惯性的增长,将来要雪崩式减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30 02:38
 也就是说,中国减少人口节省的资源不够美国增加的消耗,所以这个出路只能是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改变他们的生活模式,来拯救这个地球,而不是要中国承担这种分外的责任。现在很多人在网上批这个奥巴马,说什么的都有。但是我觉得他这样说可以理解,叫两国相争各为其主,他为什么主?就是民主,因为他是选出来的,他当然要为美国人争取利益。在这次哥本哈根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的会议上出现了一个奇迹,所有的国家都在争取自己要尽量少承担义务,别的国家多承担减排的义务。中国一位官员说,我们通过计划生育,减少了4亿人口,为减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以后还要继续计划生育。


  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牵涉到利益问题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是保卫自己国家的利益,但只有中国是一个例外。跟发达国家相比,还牵涉到一个历史排放量的问题,刚才奥巴马他自己也承认,现在中国只相当于美国1910年工业化的水平。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排了100多年了,中国现在刚刚才开始他们就受不了了。


  据说现在美国,欠了一屁股债,就是欠中国的,咱们的外汇储备都被他们借着去用了,而中国手里赚了这么多将来会贬值的美元,欠了两屁股债,一个就是人口的老龄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了,第二,环境恶化的危机也是很严重的,将造成什么后果?现在我们所做的城市建设都是昙花一现,没有人口,一切都是粉饰,你建了很多高楼,修了很多路,建了很多轻轨,仅仅20年以后,人口雪崩开始的时候,现在的努力都是白费。我从事的职业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有三个要素,我们首先要考虑三个事情,第一是空间,第二个是时间,第三个是人口。我现在在全国各地跑,每个月要跑1万公里,去了很多地方,跟这些市长、局长们交流,他们都说我们这里要大发展,10年以后人口要翻番,20年以后人口可能要翻两番,所以规划一定要做得大,建设一定要往高标准走,马路一定要宽,说起来很振奋人心。


  但是同样的一个地方政府,你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只要谈到人口问题,他就说我们这里人口控制得很好,计划生育执行率很高,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了,这个白天和晚上你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而且每个地方上都说人口从哪里来呢?外来人口嘛,所以每个地方都在打外来人口的主意,包括二、三线的城市都在打外来人口的主意。人口从哪里来?一旦没有人口,城市建设根本就没有意义。


  这个也是在网上炒得很热的,鄂尔多斯康巴什的空城,投资50个亿没有人住,连鸟都不去了,为什么?现在鸟都学乖了,它要么在森林里找东西吃,要么在城市的垃圾箱找东西吃,这地方没有人住,垃圾都没有,连鸟都不去了。整整50亿,而且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鼓励人去,人家不去。也有人说现在房价这么高,就是人口多,高房价是不是人口多造成的?我认为不是,它根本的原因是不恰当的政府管制。


  首先我来谈一下粮荒,可能在座的除了几位老先生,没有饿肚子的经验,反正我小时候虽然不是每顿吃到米饭,但至少是能够吃饱的,而且每个星期还能吃到肉,虽然不太多。但是在1959年到1961年大饥荒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全国各地都饿死了人,但是有一个地方没有饿死一个人,就是山东的昌乐县,有一位县委书记叫王永成,他去了之后实行了一个什么政策?就是说上级规定你可以留大概6%左右的自留地,他说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政策用好,把最好的地作为自留地留给老百姓,结果老百姓生产积极性高涨,就靠这个6%的地,全县的老百姓没有饿死一个人,全部活下来了,而且还有余粮支援周边的县。但有的地方,他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把自留地全部收掉,把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就死人了。


  我认为高房价就是政府取消公民的建房权导致的,公民的建房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有的,甚至在人类出现之前动物也是有的。我在四川山区考察的时候听说现在有野猪了,野猪也会盖房子,它到一个森林稠密的地方选好一块地方,把所有的树一圈十几棵,把里面啃掉一半,这个树就会倒下来,然后呈一个向心的状态,所有的树都倒下来,盖住,雨水都透不进去,所以野猪也是有建房权的。只要取消了这种管制,甚至说你只要开一条缝,让大家能够把小产权房合法化,根本就不存在房子不够住的问题。


  同样的,政府管制公民的生育权,它导致什么?人荒,就是缺人。而且这里有一个同样令人震惊的数字6%,当时在文革之前,只要有6%的自留地,农民就能有办法活下来,现在违法生育率也是6%,我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生存的一个底线,这是伟大的农民兄弟在进行抗争,为中国将来超生了那么一点点很宝贵的人口。


  这个是邹恒甫教授的观点:计划生育将使中国变成工业废墟。也就是说,搞一胎化的计划生育,好像是有了一点人口红利,你就挥霍了,然后把自然资源也挥霍了,把产品廉价卖到世界各地,换一堆没有用的美元回来,一旦人口红利耗尽,自然资源耗尽的时候,中国将变成一个没有增长潜力的工业废墟。


  中国的年轻人口正在锐减,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口部的统计数据,0到1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占同年龄段世界人口的比例现在是18.6%,假如目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延续,到2020年这个数据将会是12%,2030年是9.7%,2040年是8.5%,2050年将只有7.3%,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到时候中国要用只占世界7%的劳动人口养活占全世界百分之二十多的老龄人口。


  怎么办?首先要以史为鉴。中国城市化进程是有惨痛的历史教训的,就在北宋和南宋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曾经达到百分之二十多,但是有一个毛病,它对抗外来侵略的能力特别低,为什么低呢?从宋太祖开始,他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权,把最强的军队,最好的资源全部用来保卫京城,也就是说,他的军力是强的,但不能抵抗外来的侵略,结果就完蛋了,当然也有其他原因,这仅仅是一个原因。


  在元朝是有等级制度的,也有户籍制度,分了四等。明朝是有海禁,也有户籍的管制。倭寇就是海禁造成的,本来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曾经有机会扩展生存的空间,扩大对外的贸易,但是海禁以后,江浙一带人民的生计受到了威胁,很多人就跟日本人勾结。在我老家江苏曾经有这样的案例,70多个倭寇从浙江登陆一直打到了南京城下,南京守卫的部队一共有12万人,守将下令关闭城门,就任这70多个人绕城一周,抢一圈走了,也就是说,中国当时的心态已经是非常保守了。


  到了明朝末年,隆庆开海以后,只用了20、30年的时间,倭寇就销声匿迹了,中国随便哪个地方拉出来一个海盗,就都可以把他们灭了,比如说郑成功他爹,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到了清朝以后,还是有海禁,就是说中国人为的隔绝于世界工业化进程之外,城市化的进程被阻止了。在清朝有一个大辩论,是薛福成和汪士铎的辩论,这两位都是江苏人,薛福成是无锡人,他也留过洋,他认为中国要解决人口问题,主要是要进行城市建设,支持工商业发展,向海外的移民,多方面的着手。


  跟他针锋相对的是汪士铎,他是一位清朝的举人,但是没有考上进士,就回老家教书了,他住在南京。他坚决认为大清国被这么多列强欺负,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多,人口多就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太严重了,他就提出来,通过各种方法减少人口,比如说超过两胎的就强制堕胎,寡妇改嫁的斩立决,他提出了多方面的措施,他本人有9个孩子,只有一个女儿活下来,其他的3个是死于战乱,还有5个是死于疾病。也就是说,他没有意识到假如当时中国真的只允许生二胎的话,人口的锐减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存活率低。现在的人口与环境的形势比清末更加严峻,因为毕竟清朝的时候生态破坏没有现在严重,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而人口结构要比现在好,它是以年轻人口为主体的。


  接下来要谈如何应对人口与环境双重危机。我的观点,第一要彻底改变户籍制度,福利差别分配要取消,我们要健康的城市化,什么叫健康的城市化?现在是不健康的城市化,本来是城乡对立的,由于户籍制度这种歧视的存在,咱们的城市化就变成了在城市里头的城乡对立,就是城镇户口和进城农民的对立。从居住的形态看,比如说他们是住套间的,他们是住地下室的,或他们是住在市区的,他们是住在郊区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城市里头只要有10%的人不健康,整个城市就不是健康的,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各行各业的服务员,就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头,他生病了,你就算再富的人,你每天都会有机会跟他们接触,如果一个人心理变态,他跑到颐和园去散步,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事件。所以我说要健康城市化。


  第二个叫乡村健康化。现在的乡村,首先是资源被掠夺,好东西都搬到城里来,其次是被转嫁污染,污染物要放到乡村去,各地都有癌症村,你查一下恐怕不下几百个。那么怎样做到乡村健康化?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并加强监督,使农民真正得到好处。也就是说,让一部分农民留在农村,能够安居乐业。


  为了应对人口危机,要全面地鼓励生育,主流家庭应该要鼓励他们生育三胎。


  咱们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断在下降,在乾隆末年曾经达到40%,49年是23%,到了文革结束的时候还是23%。曾经有人批评说毛泽东倒行逆施,批判马寅初,导致人口爆增,但实际上中国的人口增长跟同期世界人口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中国这个问题说怪毛泽东的话,世界人口的增长要怪谁呢?


  实际上世界人口近30年来生育率在不断地下降,我们看到,中国实行强制计划生育,咱们把生育率降下来了,我们说这是计生委的功劳,但是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他们没有实行强制计划生育,他们的生育率也降下来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假定现在政府鼓励生育,有一半的家庭生育了三胎,剩下的其他的50个家庭,三分之一生两胎,三分之一生一胎,还有三分之一不生(包括不孕不育),总的平均也就是两个孩子,仍然低于替代生育率,人口还会下降。所以现在我们讨论的不是放开二胎的问题,而是是否大力鼓励生育的问题。我觉得放开二胎现在已经晚了,实际上已经有人提放开二胎,包括当初支持一胎化的人,现在也在提了,像胡鞍钢、田雪原,这些人也开始转向了。但我觉得现在要是只搞二胎化的话,完全不能解决问题。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认为21世纪生养孩子是头等大事。


  如何正确地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找出造成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假如你把环境问题归结为人口多,那么就会阻碍我们寻找导致环境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所以我们要批判误国谬论“人多了破坏环境”。


  什么叫三种生产的协调呢?就是人口生产、环境生产和物质生产要协调,我们不能把环境生产和人口生产对立起来,不能把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对立起来。传统的经济学一般只涉及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从马克思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的,无法就业的人就是剩余人口,被看作是消耗资源的环境破坏者,但是从新兴的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角度来看,它是三种生产,就是加了一种环境生产,这三种生产比较和谐、比较协调,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咱们农村现在有一、两亿所谓的过剩人口,实际上是由于年龄比较大,接受教育比较少,显得过剩了。假如政府雇佣他们这些人来从事进行环境生产,三年下来,对环境的改善那是一个不得了的成绩。北京做得比较好,在几年以前,北京林业局出面,雇佣4万北京郊区的农民来保护山区的林业,最近这几年林业非常有起色,每人每年工资也就是两、三千块钱。现在公款消费一年9千亿,省一半就够了。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而且在外国也有这样成功的先例,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有很多人失业,罗斯福总统实行政府出钱,以工代赈,雇了几百万人去美国西部改善环境,当时美国的沙尘暴很严重,过三年沙尘暴就没有了。


  进城的农民要市民化,第一个要同工,什么叫同工?要同样的工作机会,在1860年美国是用法律禁止黑人从事某些工作的,比如说印刷厂的排字工人,因为待遇比较好,也算是一种白领,咱们在城市里头有各种明和暗的规定,不可能把有的工作给外地人。最明显的就是公务员,对不对?哪怕你是外地的城市户口也不行,你就是留洋回来的博士也不行,必须就是北京户口。


  第二个叫同酬。同酬也很好理解,现在北京有很多事业单位的人他一个月总共拿4000块钱,他不干活,他拿其中的1000来雇佣一个人来干他这个工作,有个公园就发现很多这样的人,他自己尽赚3000,干其他发财的事情去了。


  第三就是同等的福利,应该像本地人一样享受同样的福利,消除城市中的城乡对立。


  目前中国是正在被抽血、正在被剥削的状态,通过人口的负债和环境的负债(污染加剧)来制造产品,它卖到哪里去?过多地卖到了海外市场,本来这些物质是用来养育中国的下一代的,但现在呢?被送到美国去养美国人,美国人每个家庭平均还超过两个小孩,它是唯一一个人口增长的发达国家。卖到欧洲和日本是给他们养老,就是说中国的损失是很大的,当中国老龄化之后,假如说人力资源跟不上的话,恐怕到时还要打自然资源的主意,那时自然资源的压力就会更重。


  现在这些超生人口的家庭完全是以自己的力量为将来中国的发展储备劳动力,所以这是特别伟大的事情,因为现在生儿育女的成本很高,不像以前低成本。最近大家也注意到,杨支柱教授生两胎要被处罚,我认为杨教授很可能就是一个小岗村事件。小岗村事件以后一年时间咱们中国就解决了吃饭问题。假如说中国生育政策转变的话,能不能在短期内实现这种人口结构的优化呢?恐怕还是很困难,因为你让人家不生孩子容易,你让人家生孩子是很困难的事情,政府恐怕要加大力度。


  什么叫三生共赢?就是要把三种生产结合起来,不能把他们对立起来,它是一个循环、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现在我们都是把人口生产跟环境生产、物质生产对立起来的,我们要把它们结合起来,特别是现在要优先进行人口生产,因为它的周期特别长,一般来说要20年才能让一代人成长起来,谢谢大家!


  (略有删节)


来源: 传知行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