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黄全愈:中国可不可以来个教育复兴?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30 06:01
标题:
黄全愈:中国可不可以来个教育复兴?
黄全愈:中国可不可以来个教育复兴?
孔子的多元文化和哥大的“有教无类”
孔子的办学原则是“有教无类”,三千弟子来自鲁、齐、秦、楚等国,打破了夷夏之分,贵族与平民,甚至父子都能同堂。
现代教育把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的校园,看作教育的优质生态环境。
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执行主任弗达先生说:“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念:无论是课内或课外,学生之间能相互学到许多东西。因此,由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组成的群体能给校园带来巨大的贡献。而这些不同的经历是无法通过考试来核查的。”
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崇尚的多元文化的校园学术生态环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什么孔子最重要的著作的头三句话,竟如此平淡浅显?被Miami大学任命为孔子学院的院长,在揭牌仪式上,我对这三句话进行一番提问式剖析:
为什么“近邻”不行,非得“远方的朋友”?
“远”的意义何在?
为什么“时常”向“远道而来的朋友”“学习”是愉快的事情?
为什么“不愠”别人的“不知”才是“君子”?
……
要回答上述问题,你一定会思考如下答案:
“远”会带来许多差异,因而要“时常学习”;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不要近邻,而要远方的异色;
古时没有e-mail,也不知地球多大,从鲁到秦就是“天下”。人们的语言、服饰、饮食、习俗均不同,愈远差异愈大;
后来,以为印度是“西天”,就去“取经”。所谓“取经”,不是被动地等“有朋自远方来”,而是主动走出国门去“学习”。那是后话。
“远”带来好奇,这是学习的动力,所以“不亦说乎”;
“远”带来差异,因此“诸子百家”互相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也因此要像“君子”一样“不愠”别人的“不知”。故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所谓“杂交出良种”,隔得越远,越“不亦乐乎”。
对我的非“注、疏、解”的提问式发言,美国同仁均大摇其头又大点其头,摇头是感叹,点头是认同。
我把孔子这三句话说成多元文化,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有演绎之嫌。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不排斥任何人,而不是刻意去营造多元文化的教学方略。但因招生的“无类”,客观上形成了学生的背景、特点、经历的多元化。“文革”结束后,中国曾经有过77、78级“藏龙卧虎,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尽管当时禁止谈恋爱,但大伙儿侃大山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现阶段中国的学校没有把营造多元文化校园作为一种办学方略;而是以分划线,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大学以考分为录取的唯一标准,结果不是“无类”,而是学生仅此“一类”,同质的太多,连优点和缺点都相似,如此“一类”校园文化,学术生态不健康。没有了有教“无类”,只能欲哭“无泪”。
最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校园。为此哈佛把165个“高考状元”拒之门外,却收了一个流浪女;普林斯顿拒绝了许多名校的尖子,却收了一个卖了大量童子军饼干的黑人女孩;伯克利在众多申请者中青睐一个流浪汉……
校园的多元生态结构,对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全新的。它是“教育复兴”的思想基地。
孔子的“10条腊肉”和哈佛的Need-based
本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更能体现教育公平,但高考撑起教育公平的大伞,让中国的素质教育走入了一个套中套的怪圈。“有教无类”,是孔子对教育公平的最早探索。
孔子的“公平教育”有个小小的前提:交10条腊肉作学费。也有人说:“束”不指腊肉,而指可行“束”之礼者。似乎不收学费才彰显有教无类的情怀,否则像个开补习班的老师。我倒觉得“10条腊肉”,不仅表现孔子的坦诚,而且表现了他的经济头脑:10条腊肉乘以三千弟子,等于一辈子衣食无忧。虽然在“10条腊肉”面前人人平等,但孔子的招生原则打破了当时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状况。沉重的历史车轮,被孔子和三千弟子推动了。
“有教无类”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成为今天的“义务教育”--由政府筹措“十条腊肉”请学生去尽其学习的义务。这个义务是强制性的,必须完成。从个人权利到个人义务,教育经历了质的飞跃。
然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不管穷富,统统收“10条腊肉”,看似平等,实则不公平。大学四年的费用于富豪不过九牛一毛,对贫困者则是天文数字。
以单一标准看,公平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公平。比如,以高考成绩为录取标准,A比B低两分,B淘汰了A。公平乎?合理乎?如果A是学生会主席,做了大量社会工作,很有领导能力,参加许多文体活动,平时成绩也很好;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B高考偏偏比A高两分。这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结果是公平的,但不合理!
哈佛的“有教无类”不“一刀切”;从录取到收费,既公平又合理。哈佛采取“三合一”(高考成绩+平时成绩+综合素质)的招生原则。如上例,录取的肯定是A,因为“三合一”使得A的条件远远超越B。这个结果更公平、更合理、更科学。更重要的是,在“三合一”的指挥棒下,基础教育必然推行素质教育。
另外,哈佛还实行更人性、更公平、更合理的Need-blind的录取政策和need-based的收费政策。Blind指摸黑、不透光;Need指入学经费需求。招生时绝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仅用“三合一”来筛选人才。因此,录取的可能是穷得叮当响的小子,也可能是比尔·盖茨的千金。录取名单送到资助办公室后,才来“秋后算账”--是否需要资助?需要多少资助?如父母每年只能提供1,000美元,而上哈佛每年需要50,000美元,缺口为49,000美元,这就是Need-based,学校需要补足的缺口。当然,超标的富家子弟,一分钱也不能少。
哈佛的“有教无类”可分解成两部分:“有教”是“三合一”和Need-blind的录取政策;“无类”即Need-based的收费政策。哈佛曾自豪地声称:给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0美元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这种学生约占招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哈佛实行的是“劫富济贫”的有教无类。为贫困孩子免掉的巨大款项从哪来?校友捐款,向富人征集。也有一种永远无法得到证实的说法:如实际费用为40,000美元,则收50,000美元,多收部分匀出来给贫困的优秀生。
难怪在“三合一”的指挥棒下,美国的素质教育生机勃勃。
不管是哈佛的“因材施教”,还是哥伦比亚的“有教无类”,或是美国小学四年级“因材施教”地“以渔”……都有我们的影子,但又都已升华为全人类的财产。“教育”这个好东西,我们曾经有过,可以失而复得。
欧洲有文艺复兴。中国是不是应该来个“教育复兴”?
(本文作者为教育学者)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