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对教学方法研究的方法论审视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30 10:14
标题: 对教学方法研究的方法论审视
对教学方法研究的方法论审视作者:张典兵


[摘要]教学方法不仅蕴含历史的因素,也蕴含逻辑的因素,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要求。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从教学方法的基本历史事实出发,客观真实地揭示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历史研究与现状研究、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辩证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教学方法 方法论历史因素逻辑因素历史与逻辑统一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问题, “教什么”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 “怎么教”即教学方法就会成为另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不断涌现。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论的引导,致使有些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高。只有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要求,教学方法研究才能切入本质,揭示规律,从而建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科体系。

一、教学方法研究中“历史的”因素分析

(一)什么是“历史的”因素

从哲学上讲, “历史的”是指客观实在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对客观实在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历史的”这个概念相关联着的,是“历史的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事实认识的方法,是从各种现象、事件和过程的具体性上考察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在揭示对象历史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用这种方法研究事物的历史发展,就是要从事物的全部具体性上把它们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再现出来。历史的方法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方面,它是与历史的自然发展进程相一致的研究方法。历史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种从最简单关系上升到较为复杂关系的运动变化过程,历史的方法也就是从对简单关系的研究上升到对复杂关系的研究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它是具体的,亦即按照研究对象自然发生和依次出现的具体现象和事实进行研究,通过一个个具体现象和事实的研究,来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运用历史的方法对事物进行研究,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所没有的优越性。正如恩格斯所说: “这种形式看来有好处,就是比较明确,因为这正是跟随着现实的发展”, “比较通俗”。也就是说,由于这种方法跟随着现实的发展.所以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发展进程,揭示现实和事物发展的本质。历史的方法所揭示的事物发展过程及其本质,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是一种考察事物发展过程的必要而有效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方法具有历史发展性

首先,不同时期教学方法具有发展性。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教学实践条件的变化、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行为的变革,就会形成某些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方法。如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学校教学内容吸收了自然科学知识而变得较之以前更加丰富,教学方法除传统讲授法外,演示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也得到广泛运用。而在当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空前加快,这就必然要求教学要重视学生智能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于是在国外出现了发现法、掌握学习法、暗示教学法和范例教学法等,在国内则出现了研究性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 其次,不同学科教学方法具有特殊性。教学方法为不同学科所制约,不同的学科对教学方法会形成特殊的要求。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该学科及其特定教学内容的要求,才能称之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任何学科都始终处于历史发展变化之中,因而某种一成不变的、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正因为不同学科及其具体教学内容的这种内在要求,决定了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必然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就意味着不能把某一学科的教学方法在各门学科中随意搬用,而应充分尊重不同学科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对教学方法加以正确考虑、选择和运用。

最后,同一学科在不同或相同的教学阶段教学方法具有差异性。由于同一学科在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的任务及内容存在极大差异,与不同教学阶段相联系的教学对象的知识经验基础、认识能力和心理准备情况等也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不同教学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着较大区别。不仅如此,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实践水平以及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一学科在同一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同一学科在同一教学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会随之改变。

二、教学方法研究中“逻辑的”因素分析

(一)什么是“逻辑的”因素

从哲学上讲, “逻辑的”是指人们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构成的理论体系,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反映,是历史在理论思维中的重现。与“逻辑的”这个概念相关联着的,就是“逻辑的方法”。所谓逻辑的方法,就是理论思维的方法,是从对象的纯粹的、概括的状态上考察对象发展的必然性,在揭示对象的内部逻辑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恩格斯把逻辑的方法称作“按照逻辑”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 “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逻辑的方法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典型性,即它摆脱了事物发展的自然线索,从最能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人手对事物进行研究;二是抽象概括性,即它是以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对事物发展进行概括研究的,能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

与历史的方法相比较,逻辑的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由于它舍弃了事物发展中的细节和偶然因素,从事物的本质联系上来研究事物,因而能更易于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它从事物发展的成熟的形态上来研究事物,所以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为只有在事物发展到成熟的高级阶段时,它蕴含的各种矛盾才能得以暴露,其本质也才能得以充分显现。这时去了解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内在联系,就可以更好地揭露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二)教学方法蕴涵着逻辑因素

首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评价具有共同标准。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与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评价必须从教学活动整体上加以考虑:既要研究教学方法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即方法的分类归属,又要深入探讨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其他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虽然适应于不同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阶段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阶段,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差异,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评价却具有一些共同标准。如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特点、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素养等。

其次,教学方法的形成与完善需要逻辑加工。从逻辑视角看,教学方法的形成与完善是指应从诸多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抽象和概括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是从若干具体教学活动中寻找出来的,展现了教学活动中规律性和必然性的东西,符合理论思维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具体化的教学方法是通过逻辑加工,从各门学科教学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不仅具体化教学方法的形成是这样的,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也都要经历类似的逻辑加工过程。

最后,教学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教学方法的普遍适用性一方面表现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对象乃至不同历史阶段: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普通适用于不同教学对象,但不能普遍运用于不同学科:不仅如此,还表现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不同学科,但不能普遍适用于不同教学对象。笔者认为,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分科教学法,如物理教学法、化学教学法、英语教学法等,甚至还可以划分出更小的层次,如专题教学方法等;另一个层次是一般教学法,如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除此之外,一般教学法还可以划分出更小的层次,如适用于文科教学的讲读法、适用于理科教学的讲解法等。

三、教学方法研究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意义

第一,认识和揭示教学方法的本质规律。世界上任何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精神现象,都不是从来如此和永恒不变的,都要经历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历史过程。因此,任何事物现存的具体形式,都总是从它过去的形式合规律地依次发展而来的,而且还将向它未来的形式不断发展下去。为了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就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历程。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表明,如果不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不把教学方法作为发展着的历史过程,而是作为从来如此或永远如此的东西来加以研究,那就什么都不能理解。如不把启发式教学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就不会有教学方法论的科学研究,更不会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科学结论的提出。但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复杂和曲折的,常常是本质和非本质、必然与偶然的混杂。只有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才能既从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视角考察和研究教学方法,又能超越教学方法历史发展中的偶然现象,实现对教学方法本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建立与完善教学方法学科体系。科学理论是以概念和范畴体系正确地反映研究对象,这就客观存在着一个在科学理论中如何安排概念和范畴体系,以正确反映科学对象的方法问题。历史与逻辑统一恰恰是安排教学方法论概念和范畴体系的极为重要的科学方法。这是因为,教学方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也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历史发展过程。教学方法学科要正确反映研究对象,其概念和范畴体系的逻辑顺序必须既符合教学方法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又符合人类认识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历史和人类认识教学方法的历史相适应,教学方法学科概念和范畴体系的逻辑顺序也必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不仅如此,教学方法本身的历史和人类认识教学方法的历史都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如果教学方法学科概念和范畴体系完全自然地反映教学方法的历史,它将无法反映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

第三,坚持主客观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克服唯心主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现着主客观的统一。因为历史是第一性的东西,逻辑是第二性的东西,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然也就是坚持主客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历史与逻辑统一本身就包括实践在内。一方面,逻辑的概念和范畴体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逻辑正确反映客观历史过程也正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逻辑是否与历史统一,也是通过实践这一唯一标准来检验的。历史与逻辑统一也是克服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重要方法。唯心主义是把逻辑的东西看作是第一性且决定着历史的东西,而历史与逻辑统一则把逻辑看作是历史的反映,历史则是决定着逻辑的东西。教条主义把逻辑的东西看作是脱离历史实际情况的东西,经验主义则囿于一时一地的狭隘经验而轻视逻辑、轻视理论的作用,它们从不同的两端都把历史与逻辑割裂开来了。

(二)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要求

第一,从事实出发,如实地揭示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它要求教学方法研究必须坚持从教学方法自身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既不能否认基本的历史事实,也不能凭空想象和虚构事实,否则就不能揭示教学方法的本质与规律。恩格斯曾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因而在自然科学中必须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因此,在理论自然科学中也不能虚构一些联系放到事实中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些联系。”从基本的历史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把握教学方法的本质和规律性,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的基本要求., 第二,把教学方法的历史研究与现状研究结合起来。教学方法的本质与规律既体现于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又通过教学方法现状的发展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表现得更为充分。因此,研究教学方法的历史过程,能使我们发现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握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以便更深刻地理解现有教学方法的本质;同时,研究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教学方法发展在现阶段的内在矛盾,把握教学方法矛盾的各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深刻揭示教学方法的本质规律,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可见,只有把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教学方法。

第三,把教学方法的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研究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及其规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方法研究中就必须注意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的历史叙述中应有理论分析,以揭示教学方法的内在矛盾;在教学方法的理论分折中应有历史事实的佐证,以便更具体地把握教学方法的本质。当然,由于具体研究对象和任务不同,在研究方法上可能有时侧重于逻辑分析,有时侧重于历史叙述,这是必要的。但无论侧重于运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否则,教学方法研究可能就会陷入要么是抽象的、空洞的纯逻辑推理,没有具体内容;要么是单纯罗列一些历史材料,找不出根本。


(来源:《教育导刊》2013.5)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