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传统村落,不能成为传说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30 16:43
标题: 传统村落,不能成为传说
传统村落,不能成为传说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表示,已有1561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的席卷下,承载着文化内涵和民族文明的传统村落似乎难逃消失的命运。官方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90万个自然村消失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这其中也包含了众多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如何继续推进?文化传承与经济开发如何保持和谐的步调?城镇化会否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威胁?

村落:无法割舍的记忆

    福建龙岩市连城县北团镇石排头村,是一个静谧的小村庄。71岁的邹金富和他的老伴,是这里全部的村民。老人说,20年前,村子里有100多人,后来都陆陆续续搬到山外了。他儿子也搬到了镇上,可老两口还是坚持留了下来。“这里是我们的根,舍不得走。”老人说。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对村落的过度开发等,导致许多村落迅速消亡。而这个仅剩两人的小村庄,在见证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可能被载入消失村落的历史名单中。

    由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首次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的数据显示,各地共上报传统村落1.2万余个,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自然村总数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现存不到5000个,数量很少。

    作为文明之根的传统村落,或有珍贵的物质遗产,或有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民族记忆,都打着深刻的文化烙印。它们的消失,意味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亡、文明的断档、历史的断裂。湖南省住建厅副厅长袁湘江曾表示:传统村落消失,会造成传统文化记忆的丧失,增加子孙后代了解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难度,从而失去对历史的回顾,丧失未来发展的根基。

    在此意义上,当内涵深厚的传统村落与快速消亡的残酷现实“狭路相逢”时,保护就成了当务之急。在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看来,传统村落就是一本厚厚的古书,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保护,永远不算太迟

    2012年4月,我国首次启动对传统村落的摸底调查,吹响了传统村落保卫战的号角。随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传统村落国家保护名录的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导意见的制定,都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重要举措。

    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行动已取得一些成绩。在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中上报的1.2万个传统村落中,清代以前的占80%,元代以前的占25%,包含200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000多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涵盖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典型村落。建筑、历史、文化、民俗、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总体技术指导和战略决策咨询。下一步,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拟用3~5年的时间,摸清传统村落的家底,按“一村一档”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定保护发展扶持的政策,建立长效的保护管理机制,使全国传统村落基本实现文化遗产得到较好保护与传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这是一场保护和延续中华活文化的大计。”此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传统村落调查和保护行动,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赞许,湖南省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源说,“这是一件迟到的大好事,但为时不晚。”

发展,任重而道远

    官方数据显示,大量的传统村落分布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村民收入低,贫困人口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是文化传承,保持传统村落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必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以维持传统村落持续生存的客观要求,两者之间该如何统一?赵晖指出,对于传统村落,首要目的是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但经济问题是个大问题,政府必须加大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支持,不能搞大规模建设,要引导村民挖掘并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

    不少人担忧,一些古朴的传统村落名声在外后,随之而来的旅游开发会对这些村庄造成“伤害”。赵晖认为,传统村落可以搞旅游开发,但不能局限于此,应充分挖掘其科学文化功能。他表示,有关部门将在开发面积、业态发展上做一些规划限定,并通过积极的引导,避免大规模低层次过度旅游开发。冯骥才则说:“像西塘、乌镇、婺源这些发展成功的村落都有自己的模式。它们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究竟要怎么发展,还是要根据古村的现实特点来做。”

    那么,在城镇化的大潮下,传统村落的发展是否会“碰壁”?对此,赵晖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在他看来,城镇化不是空间转移,而是产业转移。城镇化的核心应是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但他也强调:“推进城镇化也好,推进新农村建设也好,保护传统村落是第一位的。城市的扩大开发要避让开传统村落,而传统村落很好的人居环境以及承载的文化遗产也会填补新城镇化的重大空缺。”(本报见习记者 陈 晨)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