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美国大型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对比美国、印度、中国的教育现实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1-14 16:17
标题: 美国大型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对比美国、印度、中国的教育现实
美国大型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对比美国、印度、中国的教育现实

      视频地址
http://www.56.com/u27/v_NzgxMzQ1MTI.html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

    导演: Robert A. Compton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尽管每年都有大量印度人花费几百万卢比去美国求学,但美国拍摄的这部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显示印度的教育制度更具有优势。
    影片清晰地指出印度及中国的教育制度要优于美国。本片的监制罗伯特·科姆普顿认为,在竞争力极强的21世纪,同美国相比,印度和中国为儿童提供了更好的受教育环境。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是一部187分钟长的纪录片,本片将于近日在印度班加罗尔放映。此片已经在美国哈佛法学院等地放映了五十余次,但还是从未在印度放映过。
    片中跟踪拍摄了六位高中生,两位来自印度,两位来自中国,还有两位来自美国。他们在片中分别讨论了各自国家的教育制度。
    无论哪个国家的学生,到了初中二年级就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还有四年(两百万分钟)来准备高考,为将来进入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奋斗。高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能够决定一生命运的阶段。
    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通过这六个学生的视角分别展现了他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以及这些教育制度对21世纪国家经济的影响。
    影片明确表示印度和中国在教育具备高竞争力技能人才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该片当初在美国放映后引起广泛讨论。之所以选择在班加罗尔作为印度首映此片的地点,是因为片中的两名印度学生罗西特·斯里德哈兰和阿伯瓦·乌帕拉就来自于班加罗尔市的圣保罗英语学校。
    两名美国学生尼尔·阿兰德特和布莱特尼·布莱彻布尔则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卡梅尔高中。两名中国学生金瑞章和胡晓元来自上海市南洋模范高级中学。
    本片刻画了六名学生的日常生活,看他们如何规划时间,学习什么,以及如何为将来做准备。通过本片观众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学生们几乎没有时间追求其他属于自己的梦想。而美国的学生则要轻松很多。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在美国引发热议
  一部在2007年9月拍摄完成的纪录片,经过小范围的放映,到2008年的年初,逐渐走出了学术界和教育界,开始在美国媒体和大众中引发热议。这部片子就是《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Two Million Minutes: A Global Examination)。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是一部怎样的片子?又为何在美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呢?
  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美国高中阶段为4年,若与中国相比,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初三到高三)。影片的拍摄历时近20个月。该影片片长约一个小时,跟踪对比了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共计6位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试图探讨三国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各自文化中教育的特殊地位和教育标准是如何被学校、家庭和学生所接受的,学生自己、家庭、学校又是如何看待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的。
  美国学生布里坦尼·布莱希布尔,17岁,是一名高中生,她特别想成为一名医生,但与此同时,又想加入女生联谊会。奈尔·阿赫兰特,18岁,与布里坦尼同校,是班里的班长,还曾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
  影片说,这些美国中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中国、印度的学生大相径庭。
  17岁的印度学生阿波娃·乌帕拉除了正常的学习外,还要参加周六的大学考前辅导班,她希望成为一名工程师,这种职业被她称为是印度“最为安全的”职业。
  在上海,17岁的金瑞璋(音译)则在准备国际数学比赛。他是学校里数学最优秀的学生。他希望能够进入一所数学专业比较好的名牌大学。
  在影片中看到,当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在努力刻苦地学习时,而在美国最优秀的学校中的好学生,或是在镜子面前顾影自怜,或是在玩电脑游戏,或是在看电视连续剧《实习医生格蕾》。从影片中不难直观地得出结论:美国学生与印度和中国学生相比,实在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该影片直接要告诉人们的是:美国正在被世界其他国家快速地甩在后面!
  美国中学生落后=美国将失去在未来的竞争力?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影片的主角虽然是中学生,但其要言说的内容和对象,却显然不是中学生。
  该影片一问世,即引发了人们的激烈争论。由于该影片制片人及其拍摄者所具有的倾向性思想,所以,该纪录片本身就代表着争论的一方。他们认为:该影片为美国敲响了警钟。影片的制片人罗伯特·康普顿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标准已经把美国抛在了后面。
  当芬兰的学生在一次比赛中赢得冠军的时候,美国可以说这算不了什么。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高中毕业生在学习上远远落后于中国和印度——这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经济都在飞速发展,而其文化也都在迎接未来的智性挑战——这就必须引起重视了。他还说,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少有美国人认识到,印度和中国合起来大约有23亿人口,大约有4亿高中毕业生,而美国只有5000万。“我们对这两个国家的文化的认识已经过时了,要加紧改变才行。”美国未来的经济依赖于此。换句话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今日的中学生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他们优秀与否从某种角度代表着国家在未来是否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而反对该影片的人们,观点同样旗帜鲜明。该影片于2007年11月2日在哈佛大学首映后,教育学院的一些师生就明确表示,影片虽然激起了人们的焦虑感,但却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大部分观看者都认为:美国的教育体制要优于中、印两国,因为它不给学生施加太多的压力,也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仅仅因为美国的中学生落后于中、印两国的中学生,就认为美国在未来失去强大的竞争力,在学理上缺乏说服力,难以服人。
  美国的教育危机: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美国人在世界范围内所感受到的教育危机并非空穴来风。
  在2002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颁布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堪称美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据有关研究显示,该法案的实施,对美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特别是各个学校重视了儿童在数学和阅读方面的训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效果比较明显。然而,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在数学和阅读方面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所以才需要用国家立法的办法来加以督促和提高。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据《纽约时报》报道,2008年1月,一家组织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向1200位17岁的美国青少年提出了33个多项选择问答题,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历史和文学问题。而测试的结果令教育家和大众感到震惊。比如,不到一半的人不知道美国内战的具体时间,大约1/4的人认为哥伦布抵达新大陆的时间是在1750年之后,而正确答案应该是在1492年。该组织认为,调查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表现出了对历史和文学知识“极为无知”。
  这一调查的矛头直指《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认为是该法案致使各个州的公立学校将精力过于集中到了数学和阅读上面,反而忽视了历史、文学和其他学科。这样的说法也得到了华盛顿地区一个研究小组的调查数据的支持,他们经过调查发现,在布什总统颁行法案之后,全美国大约有62%的公立学校每周大约增加了3个小时的数学或是阅读方面的训练时间,显而易见,这就会挤压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
  到过美国的人或是对美国社会和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人非常具有忧患意识,他们对可能到来的危险、危机总是有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准备和实际的防范措施;而在某一问题尚未引起大众注意时,他们往往不惜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其出发点无疑是希望引起人们和政府对某些问题的重视,甚至使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成为立法的原点或是推动力。
  从严格意义上说,《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并非是严谨的学术性纪录片,其所谓的“全球考察”也无非是考察了美国、中国、印度,远远算不上是“全球性质的考察”,但从中还是能够读出来影片为美国未来是否能够保持其强劲的发展势头,甚至是否还能够继续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所具有的那份焦虑感。(郭英剑)
   
  
评论:
美国电影亦为中国教育敲响警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没有因为看到该影片得出的结论,说中国的学生在未来将会居于领先地位而沾沾自喜,更不会就此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效果就比美国的强。相反,这部影片既应该也值得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教育体制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刻的反思和深入的研究。
    我在高校任教20年,一直关注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在,我越来越感到,很多时候,我们高等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其症结实际上在于基础教育。 
  在对比中国与美国两国教育状况的时候,有“一个观点”和“一个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这个流传很广的观点是:比较中美两国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的好。这个观点不仅在学术界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在民间更是异常流行。
    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在中国,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是非常繁忙和非常刻苦的,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在这12年间,休想消消停停地学习和生活,否则,不努力的后果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想见得到的。然而,一旦进了大学,基本上可以说是进了保险箱,只要中规中矩,就保证可以顺利毕业和拿到文凭。
    然而,若对比美国,却恰恰相反。美国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与中国的学生比较起来,用“自由自在、轻松愉快”来形容,大体上是不会错的。而一旦进了大学,美国学生学习的努力和刻苦程度,远胜于在中国的大学生,这一点完全出乎中国大学生的想象。
    上述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同时,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即便承认我们的基础教育好于美国的基础教育,但不要忘记、也不应忘记的是:基础教育阶段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储备的功能外,还应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而后者,恰是中国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所最为缺失的。 
  若是从1978年算起,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不能不承认的一个令人黯然神伤的事实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这对那些擅长记忆的学生极为有利,但对那些头脑灵活、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而言则基本上是杀手锏。而这一教育模式最为严重的后果在高等教育中暴露无遗:我们的大学生失去了想象力,创新精神丧失殆尽。 2007年10月哈佛大学新任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其任职典礼上的演讲时所使用的标题是:“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这不就是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么?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也一直在提倡创新教育。只是应该为那些经受了12年死记硬背训练的学生着想一下:就其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呢?要在4年或者5年内,去扭转或是改变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即在其人格、思想成型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的思维习惯,何其难也!《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的制片人说:该片为美国和美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在我看来,它也为中国和中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链接: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引发的教育思考
    一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一年有365天。美国中学学制4年,4年光阴计2,102,400分钟。两百万分钟是美国高中生要在学校度过的岁月。
    由查德•赫特(Chad Heeter)执导并兼剪辑,风险投资家罗伯特•A•康普顿 (Robert A. Compton) 任执行制片人的长约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Two Million Minutes: A Global Examination),自2007年9月完成试映起,不仅震惊美国,而且在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媒体上,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自今年年初以来,在国内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关心教育的人士,开始反思这部纪录片给予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美国人的教育危机意识
    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跟踪记录和观察分析了来自中国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印度班加罗尔市圣保罗英文学校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州卡梅尔中学的各两位高中生长达一年之久的学习生活,探讨了三个国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各自文化中教育的特殊地位和教育标准是如何被学校、家庭和学生所接受的,学生自己、家庭、学校又是如何看待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的等问题。
    透过六位学生的生活,影片在比较了美国、中国和印度的高中教育之后,向美国教育界以至整个美国社会再次发出了“盛世危言”:美国高中生学习太没有压力。长此下去,中国和印度将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击败美国。美国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太少了,美国学生必须要在数学和科学等基础课程上花大力气,要不然美国的竞争优势将被削弱,美国创造高收入工作的能力也会下降。
    纵观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史,可以说美国教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在整个国民心中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深层危机意识:即当国家面临极大的危机时,总是想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企图摆脱危机的困扰。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引发了美国战后大规模的科学教育改革,美国人深感他们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构成了对其国防安全的威胁,因而在1958年颁布了旨在促进基础科学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国防教育法》。到了八十年代,美国人再次发现,他们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受到日本、德国等“二战”后重新崛起的经济大国的严峻挑战,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02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颁布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堪称美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这部纪录片中,人们可以再次清晰地解读出影片为美国未来是否能够保持其强劲的发展势头,甚至是否还能够继续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所具有的那份焦虑感。美国人总是富有危机感,美国人自己却从未陷入过自我陶醉的满足之中。这恐怕是美国在二十世纪独占鳌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中国的高中教育真的比美国强吗?
    回顾历史, 在过去的30年里,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
    1977年恢复高考,作为中国、中华民族以及一个时代的一个拐点,中国的教育和科学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次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启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第一次提出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6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秋季,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开始试行。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
    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执行制片人,罗伯特•A•康普顿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标准已经把美国抛在了后面”。影片告诫美国人,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领先于美国几年的水平。果真如此吗?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和印度人均会有自己的看法。
    从严格意义上说,《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结论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中国和印度,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别非常大。任何一所学校,每个国家的任何两个学生,都无法代表所在学校以及那个国家的学生群体。以此来得出结论,中国和印度的中学教育远超过美国,实在有点危言耸听了。中国的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是一所坐落于上海市繁华中心徐家汇的、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的百年名校;印度的班加罗尔市圣保罗英文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以这样在中国和印度名列前茅的两所学校的学生与美国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生进行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取样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使得“印度和中国的高中教育优于美国”的这个结论是极为靠不住的。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之忧思
    据报道,该记录片在印度试映之后,印度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学生真比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那么多吗?而在美国,他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则是:我们真需要像印度和中国学生学那么久吗?我们需要给孩子们那么大的压力吗?该片尚未在中国放映,设想一下,观看完这个影片的中国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会是什么呢?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又会做出什么回应呢?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教育在过去30年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系列的举措,如一串串脚印,必将印刻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然而,我们更需要正视,中国基础教育的地域差别、学校差别、师资差别、生源差别都非常大。沿海地区的学校和内陆地区的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在师资、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千差万别,教育机会与教育公平问题仍比较突出。应试教育在基层教育实践中根深蒂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步履维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成长的世界性大国。但成长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更要求我们具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警惕教育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一味地认为“外国的月亮比我们的圆”;同时更要反对《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可能带给国人的沾沾自喜与自满自大。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逐步超越发达国家。
    今日之学校,需要为未来培养国际公民。今日之学生,将会去从事那些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和工作,去解决今日我们无法想象的问题,去使用那些尚未发明出来的科技,去在日益鲜明的地球村与来自其他国度的村民们一起生存、合作、竞争、共处与发展。
    我们的学生、教师、课程、教学、学校真的准备好了吗?
    我们需要有比美国人更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仅仅是对我们的基础教育……(焦建利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08-12-0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1-15 23:31
同样是放羊教育,为什么中国拿不到诺奖?
作者:唐骏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40期

  又是一年一度诺贝尔奖颁奖的季节。每次诺贝尔奖的揭晓都是一场国际的盛会,全世界都在关注。2013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名单也从10月7日开始依次公布,涉及医学或生理学、物理学、化学、文学、和平以及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中国人从很久以前就对诺贝尔奖抱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对于那些难以获得或者还未获得的东西,人们总会有一种憧憬。诺贝尔奖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太多的爱与痛。
  对于当前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经济实力都相对发达的中国来说,诺贝尔奖更是一种软实力的象征,中国也急需这样一种证明。中国已快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目前只有莫言在去年获得了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诺贝尔奖。而截至2012年,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已经获得了19个诺贝尔奖。我们在诺贝尔奖面前,显得无力和苍白。这是中国的痛,似乎也是中国教育的伤。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应试化的,虽然所谓的“素质化改革”喊了很多年,但是结果并不理想。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这样的模式在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却完全限制了他们能力的充分发挥,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在把我们基础教育引进一条死胡同。
  而中国的大学教育更像是一种放羊式的教育模式。学校只负责课堂授课,学生的课外生活几乎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西方人也“放羊”,但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别。西方式放羊,是真正的自由教育。中国式放羊,却总是有个牧羊人拿着鞭子左赶右抽,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很有中国特色。我们看到的是,研究生教育少了以往的学术氛围,多了更加浓厚的商业气息。学校的研究生导师,感觉更像是老板,带着学生不是想着做好研究和学问,反而更注重谋求更多的眼前利益。
  西方国家在基础时放羊,大学时重压,研究生时关注学术研究。除此之外,以美国为例,国家科学基金等每年都会投入大笔的资金到高校中,支持学术教育和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才培养出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目前在中国这些还是无法做到的。
  其实,中国在奥运会历史长河中也是在不断摸索,才实现突破,我们也期待中国的诺贝尔奖可以实现这样的突破。
  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够像在奥运会获得金牌那样,数次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就证明中国真正强大了,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到那个时候,中国才真正步入了科技强国之列。这样的中国,才是真正的强国!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