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成长是一段旅程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1-18 04:07
标题: 成长是一段旅程
成长是一段旅程
海门市东洲小学 祝禧
特级教师、南通海门东洲小学校长 祝禧
所有的开始都是永恒的。我成为“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也一样。
06年5月,当我因带领学生去国外参加比赛而未能赶上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选拔时,有一种失之交臂的失落与遗憾。而当教育局通知让我破例候选后,我感到了灿烂阳光般的温暖、幸福与甜蜜。我和其他老师一样经历了独立备课、上课、论文答辩等一系列过程之后,我的名字被写在了已经录取的培养对象的后面,正式成为第一梯队培养对象。我明白了入名师之门的严格与当好名师的责任。在工作20年后,一条崭新的道路又铺展在我的眼前。
在导师团的精心策划下,我们开始了一段段的成长旅程,写下了一个个的成长故事。
06年金色的秋天,导师团组织第一次活动。我和许多培养对象一起,坐在了局小会议里,近距离地聆听全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李庾南老师的报告。那天,李老师穿着一件漂亮的黄色毛衣,和我们围坐在一起,在秋日的阳光下,那么平和从容。她娓娓地讲着自己的成长故事,讲着自己怎样去看待教育、看待儿童、看待语文教学。我已经不止一次听李老师讲述了,每一次她只要一走进教育话题,讲话时的表情、语气、神态是那么的生动,我一直心生敬意,这就是教育家风范!
06年充满诗意的冬天,小学语文组全体培养对象汇聚东洲小学,向来自全市的语文老师展示培养对象的风采。李吉林老师来了,朱嘉耀团长来了,全体导师都来了。这样的会课方式成了每一个培养对象每一个学期的必修课。我忐忑地上台向全体导师展现我的第一堂课《牧童短笛》,那堂课上了50多分钟。课上得并不出色,可导师们给了我很多鼓励,让我好好在文化语文的领域里多做思考。
在导师们的带领下,在启东实小、通州实小,海门实小,留下了我们讲课的声音;在如东饮泉小学、启东陈尚义小学支教,不仅送上课例,更为贫苦孩子送去温暖,我明白名师首先要做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心的老师,这和教学技艺的提升同样重要;在吴江、徐州、上海聆听名家、专家的报告,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封闭式的异地培训,和同伴切磋教学风格的形成,让我们在分享中生长智慧;在一次次计划的撰写、教案的设计、教学的点评、案例的出台中,我们的教育力量在增长。
我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名师”?我的“名”应该在哪里?我检阅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解读自己“永怀古典情结”的内蕴,师傅李吉林老师“警惕女人的脆弱和碌碌无为”的警示一直提醒着我的神经。一个老师给自己定的目标有多远,自己才能走多远。名师的“有名”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实力!
自从确定了“文化语文”的教育理想追求后,我得到了导师们的积极肯定和悉心指导。导师们帮助我,勉励我,教育我“用文化、智慧、信念去书写教育的情怀与浪漫”!我明白了,小学是儿童的精神逐步发育的阶段,它和中学生的成长期以及大学生的成熟期不同。我们给了他们什么样的课程,就给了他们什么样的生活。在每年两次的培养对象会课中,我都从“文化语文”的角度诠释着我的教学理想追求。从王笑君局长到每一位导师,都那么认真地坐在后面听课,在台上评课,这种真诚又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获得一次次感动。
做一个小学老师,需要怎样的视野?如果自己是一棵树,我的根应该深深地扎进哪里?当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素养,什么才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为了吮吸丰富的营养,使自己更加“枝繁叶茂”,蕴育丰硕的果实,用最丰厚的文化心灵来面对千变万化又丰厚朴实的教育现实,在导师们的勉励下,我考上了苏州大学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美学是融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思想为一体的专业,充满哲学的思辨,富有文学的视野,具有艺术的浪漫,可谓“营养丰富”。名师导师团的导师帮助我成为一个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
仍是一个初秋的日子,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和年轻人一起坐在教室里听课。大学老师的人文精神和博雅精神让我领悟读书使人高贵的真谛。 “小学老师要有大学的视野”的本真愿望,融注在我阅读的字里行间。当我全身心潜入咱们中国的文字、文学、文化时,能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的诗意,犹如颗颗闪烁的大粒宝石,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在导师们的引领下,我度过了一个个飘满书香的夜晚,写下了一篇篇教学札记。
教学思想只有融注在自己的一堂堂研究课中才有生命力。每一次备课时我都要求自己做到五个“一”:一个富有文化意蕴的课题选择;一次极富视野的文化阅读;一份极具特色的备课方案;一次富有研讨价值的教学展示;一份富有个性的教学反思。每一次的教学过程就是一次学习、研究、提升、发展的历程。就是自己人文思想、教育思想、教学技艺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很珍视这样的成长过程。
清楚地记得那次在去苏州大学上学的路上,接到了导师团朱嘉耀团长的来电,告诉我南通市教育局和导师团已经确定要举行“祝禧文化语文”大型教学展示活动,而且是培养对象中做个人教学风格的第一人。我喜出望外!我有这样的水平和能力吗?我该怎样接受这次任务,怎样为个人教学风格展示提供最好的范例?这是我教育生涯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成就了我从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向学术性语文老师的迈进。我认真地对这几年的“文化语文”研究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从自己童蒙时代对文字、文学和艺术的追求开始,到自己教学案例的反思,从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作出了思考: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以多元文化为视野、以当代文化为切点、以儿童文化为语境。文化语文是基于儿童的生态教学,回归母语的古典情结,回到语文的本真状态。从对文化、语文到文化语文,又从头认识了一遍!完成了《推开窗儿望月》的书稿,主编了《徜徉在文化的家园里》的主题性文化语文课程案例。
活动前夕,王笑君局长亲自带领茅慧生处长、导师团的导师以及海门市教育局的领导亲自莅临东洲小学为文化语文的大型教学活动安排部署。朱嘉耀团长、何广余副团长,施建平导师等专门写了对“文化语文”的评论。
区性 2008年12月19日,一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由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名师导师团策划并主办的“祝禧文化语文”教学展示活动在东洲小学如期举行了,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省市级的教科院所、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来到东洲小学。在这次大规模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文化语文进行了会诊。
吴永军教授提出来文化的元素是什么?文化语文的元素是什么?不妨从文化的元素和文化语文的元素,对文化语文做一个初步的概述。张中原教授建议:什么叫文化语文?就像研究生写论文一样,要有一个更明确的不带文学色彩的定义。成尚荣先生建议对文化语文的特质要进行研究,文化语文的边界要进行研究。
工具性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可绕开的问题。尤其是文化语文的提出,引发了大家关于工具与人文的思考。特级教师李庆明认为中国母语的工具性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民教育》赖配根老师也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实不是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文化与语文也不是两个东西,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或者是一个融合体。在实现工具性目标的同时,实现人文性的目标。没有工具性目标的支撑,人文性就成了无影之水;没有人文性目标的支撑,工具性的目标也根本实现不了。
李吉林老师还建议:对现行的国家教材怎么理解文化性。赖配根老师认为,文化语文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否在教学内容上形成阶梯性。高峡老师提出:祝禧是李吉林老师的学生,文化语文应该和情境教育之间有一种很深的渊源。又同时联系到,两者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吴永军教授说,文化语文的文化更多的应该体现在精神层面,什么样的课具有文化意味,你得要有一个要素,应该把文化要素找出来。
专家的声音犹如灿烂的星空中颗颗星星熠熠闪烁。我要找到的是北斗星的方向。我知道我所需要的仍是脚踏实地扎根田野精耕细作的功夫,独立自主的精神,自己文化的视野,丰厚的底蕴,才能听懂专家的观点,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一次的头脑风暴,纠正了许多偏差,文化语文在理论建构与课程建设上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让我一步步进入一个更为细致的课程文化领域的研究。“文化语文”从提出到逐步的完善,就是在诸多专家的悉心引领下,靠点点滴滴的积累与反思聚合而成的。我坚信,有了北斗星的引领,就找到了方向。
活动以后,我的文化语文也因此有了名气,《人民教育》《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诸多杂志发表了我的文化语文方面的文章,成了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全国各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上也有了文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声音。
我一直心怀感恩之情,感谢上苍,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有那么多的导师在提携我、帮助我、引领我、关心我成长。
苏联K·巴乌斯托夫斯基笔下的“金蔷薇”的故事很耐人回味:“这样的金蔷薇在世界上不多”“可是谁家要有它,就一定有福。不止是这家人,就是谁碰一碰这朵蔷薇都有福。”我愿在导师团的引领下,也如书中那个老文学家感慨的那样,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寻觅它们——无数的“细沙”,那是一个个教育的故事、课堂的故事。一字一句的积累,不知不觉地给自己收集着、熔成合金,锻造成自己的“金蔷薇”,并为每一个触摸它的老师和儿童带去幸福和欢乐。
导师点评
名师的成长总是由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祝禧老师在成为“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这五年快速成长的故事,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发。一是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智慧与贡献,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个人特点与成长需要而组建起来的团队,汇聚了教育领域中某个专题的著名教授、学者、一线名家,能够大大缩短名师培养对象的成长期。二是个人的成长内驱力,源自对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并在学习、反思、研究与坚守中,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许新海 博士 特级教师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主任 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